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

建筑总高度为高度数值米,总建筑面积为面积数值平方米。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使用年限数值年,抗震设防烈度为烈度数值度。

二、设计依据1、相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了场地的地质条件、土层分布和地基承载力等参数。

3、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平面布置、层高、功能分区等。

三、荷载计算1、恒载结构自重:根据构件尺寸和材料容重计算。

楼面恒载:包括楼板面层、找平层、吊顶等的重量,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

2、活载楼面活载:根据不同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取值如下:客厅:具体数值kN/m²卧室:具体数值kN/m²厨房:具体数值kN/m²卫生间:具体数值kN/m²屋面活载: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3、风荷载基本风压: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

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4、地震作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分组,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和特征周期。

四、构件尺寸初步确定1、框架柱根据轴压比限值和预估的竖向荷载,初步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2、框架梁考虑跨度、荷载和构造要求,初步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五、内力计算1、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梁柱的内力。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 D 值法计算框架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内力。

六、配筋计算1、框架柱配筋根据柱的内力组合,计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确定柱的纵筋和箍筋。

2、框架梁配筋计算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确定梁的纵筋和箍筋。

3、楼板配筋按照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楼板的内力,确定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结构计算书-范例

结构计算书-范例

EI 1 3 bh , i c 。 12 l
各跨框架梁和各层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分别见表 1 和表 2 。 由于该榀框架结构对称,因此只需计算半边结构。
表1 构件 边框架梁 AB 中框架梁 BC EC (N/mm2) 3.0×104 3.0×104 b h (mm×mm) 250×500 250×400 表2 层 1 2~5 EC (N/mm2) 3.0×104 3.0×104 bh (mm×mm) 500×500 550×500 梁线刚度 ib 的计算 I0 (mm4) 2.6042×109 1.3333×109 L (mm) 6000 2700 1.5ECI0/L (N×mm) 1.9532×1010 2.2222×1010 2ECI0/L (N×mm) 2.6042×1010 2.9630×1010
25×0.25×0.4=2.5 kN/m
4.1.4 柱自重
b h=450 mm 450 mm
柱自重 抹灰层:粉刷石膏砂浆 合计
25×0.5×0.5=6.25 kN/m 0.15×0.5×4=0.3 kN/m 6.55 kN/m
4.1.5 外纵墙自重
(1)标准层
4
纵墙在计算单元内相当于高度为 金窗在计算单元内相当于高度为 纵墙 铝合金窗 水刷石外墙面 粉刷石膏砂浆内墙面 合计 (2)底层
3.43411010 0.79 4.3403 1010
1.0 0.6
1.0 0.68
1.0 0.6
1.0
框架结构的相对线刚度如图 2 所示。
0.79
0.79
0.79
0.79
4 荷载计算
4.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4.1.1 屋面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

钢筋混凝土框架楼层电子版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楼层电子版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楼层电子版结构设计计算书1. 引言 (3)2.修树立计说明2.1工程概略 (3)2.2 设计条件 (4)2.3 设计依据 (4)2.4 方案提出和优选 (4)2.5 方案说明 (7)3.结构设计说明 (10)3.1概述3. 1. 1、设计依据 (10)3.1.2、计算机软件 (11)3.2 结构布置及确定构件截面尺寸3.2.1、结构平面布置图 (11)3.2.2、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确实定 (11)3.3 统计荷载3.3.1、楼面、屋面荷载统计 (13)3.3.2、填充墙荷载统计 (14)3.3.3、竖向荷载散布图 (15)3.4 板的弯矩图 (16)3.5 梁的弯矩图和配筋包络图3.5.1、梁的弯矩图 (16)3.5.2、梁的配筋包络图 (17)3.6 修建结构总信息3.6.1、总信息 (18)3.6.2、地震信息 (19)3.6.3、调整信息 (19)3.6.4、资料信息 (19)3.6.5、设计信息 (20)3.6.6、风荷载信息 (20)3.7 计算信息输入3.7.1、各层质心、刚心及公允率 (20)3.7.2、自振周期、振型及地震作用 (22)3.7.3、水平位移计算 (23)3.7.4、框架柱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地震剪力百分比 (31)3.7.5、楼梯计算 (33)3.7.6、计算结果图形输入 (37)3.8 结构计算剖析汇总表 (40)3.9 高层修建规那么性判别 (41)结论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6)附图1附图21. 引言本设计为天津市河北工业大学南院女生宿楼设计,经过对专业课程的全方面综合的运用,停止修建,结构和绘图等方面的片面训练,并设计出合理牢靠的方案。

本宿舍楼结构层数为11层,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体型对称,平面轮廓呈H形,首层层高4.2m,规范层高3.9m,顶层层高3.9m,总高43.2m。

本体系采用整表达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纵横向承重方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1)楼层平面如任务书附图所示。

墙体厚度370 mm,结构横向长1L=18 m,结构纵向长2L=30 m。

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C25级。

钢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为HPB235级,梁中受力筋为HRB335级。

(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 kN/m3。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面层),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15mm(重度为17kN/m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5 kN/m3。

(7)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20mm,次梁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的支承长度为370mm。

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

次梁:间距12.0l m =主梁:间距26.0l m=柱:350350b h mm mm⨯=⨯,柱网尺寸为6.0 6.0m m⨯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 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21600032000l l ==,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mm l h 50402000401801==>=。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21111(~)(~)6000(500~333.33)12181218h l mm mm ===取450h mm =1111(~)(~)400(133.33~200)3232b h mm mm ===取200b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31111(~)(~)6000(400~600)15101510h l mm mm ===,650h mm =,则取梁宽mm b 250=(1)荷载计算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 厚水泥砂浆,10mm 面层) 自重为0.65 kN/m 2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kN/m 3×0.08m=2.000kN/m 2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kN/m 3×0.015m=0.255kN/m 2每米板宽恒载标准值 k g =0.65+2.0+0.255=2.905kN/m每米板宽活载标准值 k p =6.5kN/m经试算,每米板宽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2×3.486+1.0×1.3×6.5=11.936 kN/m(2) 内力计算板的尺寸情况如图2所示图2 板的尺寸次梁截面为200450mm 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结构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建筑层数:地上7层建筑高度:22.65米结构类型:钢筋砼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353.76平方米设计标高:0.000建筑类型为商住楼本设计图除标高及总图以米为单位外,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二、设计要求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的重要性系数:1.0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烈度:六度防火类型:二类耐火等级:二级天面防水等级:二级;二道防水设防三、结构方案选择3.1.1 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屋面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屋盖3.楼面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3.1.2 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1)柱网尺寸:根据建筑平面图选择柱网布置方案,确定横向和纵向框架梁的跨度。

框架梁的跨度应为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2)建筑缝的设置:根据混凝土规范及其它要求进行设置。

(3)次梁的布置。

2.竖向布置框架的层高即为框架柱的长度。

首层层高应取基础顶面到首层梁顶的距离,其余各层层高应取梁顶至梁顶的距离。

3.1.3 主要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及延性要求,并考虑方便施工。

1.框架梁截面尺寸: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该根据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梁的跨度、框架的间距、是否考虑抗震设防要求以及选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一般情况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可参考受弯构件按下式估算:梁高h=(1/8~1/12)l ,其中l 为梁的跨度。

梁宽b=(1/2~1/3)h 。

在抗震结构中,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框架柱截面尺寸:框架柱的截面形式通常大多为方形、矩形。

柱截面的宽与高一般取层高的1/15~1/20,同时满足25/0l h ≥、30/0l b ≥,l0为柱计算长度。

多层房屋中,框架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300mm ;高层建筑中,框架柱截面的高度不宜小于400mm ,宽度不宜小于350mm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摘要本设计是武汉地区一大学宿舍楼。

该工程占地40002m,共六层,层高均为3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要求为六度设防。

本结构设计只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8号轴对应的框架)进行计算。

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一、开题报告,即设计任务,目的要求;二、荷载计算,包括恒荷载,活载,风荷载;三、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四、框架梁柱配筋计算;五、现浇板,楼梯和基础计算;六、参考文献,结束语和致谢。

该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在考虑建筑结构要求的同时考虑了施工要求及可行性;二、针对不同荷载特点采用多种不同计算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习;三、框架计算中即运用了理论公式计算又运用了当前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o explain a design of a 6-storey-living building in Wuhan. The building is to use frame structure with steel and concrete with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for the minimum security 7.The structural design only selected the framework on the 7th axis for calculation. Throughout the design, it mainly used some basic concept such as the structural system selection, the structure of planar and vertical layout, columns and beams section to determine, load statistics,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together with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e.O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tage, in order to determine or estimate the structure of layout elements cross-section size, it requires the use of some simple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method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quickly and provincially. Therefore, in the designing, the use of a framework structure similar to hand-count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role of vertical load under the hierarchical method, the level of seismic shear and D value method 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to establish the structure o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basic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the foundation,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soil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sign.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soil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soil, but also based on the form and size of upper part. I selecte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 which has a better shear capacity and bending capacity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load statistics,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shear method, carrying capacity1 绪论我所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偏向建筑结构方向,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力学和结构两大类,注重培养学生侧重于力学理论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熟练地对建筑结构进行计算并应用所学的力学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计算书

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计算书
进行冲切验算:
截面:
属于 情况
满足要求
6.底板配筋计算
计算过程见下表:
底板配筋计算表
截面
Ⅰ1
Ⅰ2
Ⅰ3

370.26
399.88
429.50
233.02
415.12
246.15
78.17
202.07
1901.65
1725.01
1165.06
929.70
实配钢筋
18φ12,即12@180,
20φ10,即10@200,
-144.53
合计( )
395.48
-620.77
3.底面尺寸选取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底面尺寸:先按 考虑,取
,取底面积为

地基承载力:
地基反力计算见下表,由该表可见,基础底面无拉应力,且最大压应力
,同时有 均小于
满足要求
地基反力标准值计算表
129.98
-133.58
38
38
94.20
93.80
224.18
A柱截面配筋计算表
截面
Ⅰ-Ⅰ
Ⅲ-Ⅲ
内力
M( )
135.34
572.74
N( )
344.4
534.08
310.45
851.73
20
26.67
330.45
878.4
7800
8200
1.0
1.0
1.0
1.0
1.292
1.065
6.02< =80
93.37>
< =162.5
535.65
1360.34
320
355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录1绪论 (1)1.1⼯程背景 (1)1.1.1设计资料 (1)1.1.2材料 (1)1.2 ⼯程特点 (1)1.3 本章⼩结 (2)2结构设计 (3)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2.1.1⼯程概况 (3)2.1.2 设计资料 (3)2.1.3 梁柱截⾯、梁跨度及柱⾼度的确定 (4)2.1.4 荷载计算 (5)2.1.5 ⽔平地震作⽤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 (11)2.1.6 ⽔平地震作⽤下横向框架的内⼒分析 (15)2.1.7 竖向荷载作⽤下横向框架的内⼒分析 (16)3.1.8 内⼒组合 (22)2.1.9 截⾯设计 (30)2.2板的计算 (50)2.2.3 屋⾯板 (53)2.3 楼梯设计 (57)2.3.1 计算简图及截⾯尺⼨ (57)2.3.2 设计资料 (57)2.3.3 梯段板设计 (58)2.3.4 平台板计算 (59)2.3.5 平台梁计算 (59)结论 (62)致谢 (63)参考⽂献 (64)1 绪论1.1⼯程背景本项⽬为6层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占地⾯积约为960.96㎡,总建筑⾯积约为5765.76㎡;层⾼3.6m,平⾯尺⼨为18.3m×52.0m。

采⽤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差0.6m。

框架梁、柱、楼⾯、屋⾯板板均为现浇。

(1)⽓象资料夏季最⾼⽓温40℃,冬季室外⽓温最低-20℃。

冻⼟深度25cm,基本风荷载W。

=0.35kN/㎡;基本雪荷载为0.2 kN/㎡。

年降⽔量500mm。

(2)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坦,粘性⼟层,不考虑地下⽔。

(3)地震设防烈度⼋度1.1.2材料柱采⽤C30,纵筋采⽤HRB335,箍筋采⽤HPB235,梁采⽤C30,纵筋采⽤HRB335,箍筋采⽤HPB235。

基础采⽤C30,纵筋采⽤HRB400,箍筋采⽤HPB235。

1.2 ⼯程特点本⼯程为六层,主体⾼度为2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项目名称: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学院:交通科学技工学院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指导教师:***学号:**********姓名:***2011年12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题目: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2.计设计荷载:B级车道荷载,人群2.5kN/m2。

3.桥梁横断面布置图见图4-1。

4.主要尺寸:标准跨径L=20m计算跨径Lf=19.5m梁长L=19.96m 。

5、材料规格:钢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弹性模量E s=200000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ζb=0.56箍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35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80MPa混凝土:主梁采用C3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2.01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39MPa'弹性模量 E c =30000MPa6. 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二、设计内容(一)截面选择:尺寸:b=240 mm ; h f= 100 +140 2= 120mm ;h=1200 mm; 拟采用 C30 混凝土;采 用 HRB400 得钢筋; (二)内力设计值荷载内力计算结果基本内力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弯矩组合设计值:1. M d ,L /2 = 1.2 ⨯ 751+1.4 ⨯ 595+1.12 ⨯ 55.3=1796.14 kN ⋅ mM d ,L /4 = 1.2 ⨯ 562+1.4 ⨯ 468.5+ ⨯ 1.12 ⨯ 41.3=1376.56 kN ⋅ m2. M d ,L /2 = 1.2 ⨯ 765+1.4 ⨯ 537.2+1.12 ⨯ 34.8=1709.06 kN ⋅ mM d ,L /4 = 1.2 ⨯ 573+1.4 ⨯ 422.7+ ⨯ 1.12 ⨯ 26.2=1308.73 kN ⋅ m3. M d ,L /2 = 1.2 ⨯ 766+1.4 ⨯ 484.9+1.12 ⨯ 30.5=1632.22 kN ⋅ mM d ,L /4 = 1.2 ⨯ 566+1.4 ⨯ 382+ ⨯ 1.12 ⨯ 22.8=1239.54 kN ⋅ m 剪力组合设计值:1. 支点截面: V d ,0 = 1.2 ⨯ 154+1.4 ⨯ 122.8+1.12 ⨯ 15=373.52 kN跨中截面: V d ,L /2 = 1.4 ⨯ 51.5+1.12 ⨯ 2.84=75.28 kN2. 支点截面: V d ,0 = 1.2 ⨯ 157+1.4 ⨯ 127.4+1.12 ⨯ 44=416.04 kN跨中截面V d ,L /2 = 1.4 ⨯ 46.5+1.12 ⨯ 1.79=67.10 kN3. 支点截面: V d ,0 = 1.2 ⨯ 155+1.4 ⨯ 136+1.12 ⨯ 47=429.04 kN跨中截面V d ,L /2 = 1.4 ⨯ 41.9+1.12 ⨯ 1.57=60.42 kN 短期效应组合V s = V GK + 0.7V Q 1K / (1+ μ) + V Q 2KV s = V GK + 0.7V Q 1K / (1+ μ) + V Q 2K长期效应组合V l = V GK + 0.4[V Q 1K / (1+ μ) + V Q 2K ]V l = V GK + 0.4[V Q 1K / (1+ μ) + V Q 2K ]h'f==120mm。

翼缘计算宽度b'f按下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f cd b h(h0-'(经内力组合值计算,为使梁安全耐用,安全经济和施工方便,采用1梁的弯矩值,3梁的剪力设计值来设计该梁。

)(三)钢筋的选择根据跨中截面正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要求,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数量。

拟采用焊接钢骨架配筋,设a s=90mm,a s=30mm,则h0=1200-90=1110mm,120+1402b f≤L3=19500/3=6500mm;b f≤1700mm;b f≤b+12h f=240+12⨯120=1680mm;故取b f=1680mm;首先根据公式判断截面类型,得:γ0M d=1.1⨯1796.14⨯106=1975.75⨯106'' f f h f2)=13.8⨯1680⨯120⨯(1110-120/2)=2921.18⨯106即γ 0M d < f cd b h (h 0 - 'γ 0M d = f cd A s (h 0 - ) ' ' ' 供给 A s =9 ⨯ 615.8=5542.2 mm 2 。

ρ = s =5542.2/(120 ⨯ 1700+1060 ⨯ 240)' γ 0M d = f sd A s (h 0 -)' ' ffh f 2) ,故应按第一类 T 形计算。

由公式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2x 2- 2200x +170440.82 = 0解得 x=74.92 mm< h f =120 mm, x>2 a s =60mm; 将所得 x 值代入公式求的所需的钢筋截面面积为:A s = f cd b f x f sd=(13.8 ⨯ 1680 ⨯ 74.92)/330=5263.47 mm 2采用三排焊接骨架,选用 9 根 HRB400--28(外径 31.2mm ),A A=0.0121> ρmin = 0.45 f td f sd=0.002085 满足要求。

钢筋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a s =30+2 ⨯ 31.2=92.4mm ,梁的实际有效高度 h 0 =1200-92.4=1107.6mm 。

截面最小宽度 b min =2 ⨯ 30+31.2 ⨯ 3+30 ⨯ 2=213.6< b=240mm 。

(四)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复核由公式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得:x =f sd A sf cd b f=(330 ⨯ 5542.2)/(13.8 ⨯ 1680)=78.89mmx 2M du =330 ⨯ 5542.2 ⨯ (1107.6-78.89/2) =1953.55<1975.75 但是两者相差 1.1%, 误差小于 5%所以可认为跨中截面的正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五、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1.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对于腹板宽度不变的等高度简支梁,距支点 h/2 处的第一个计算截面的截面尺寸控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0.50 ⨯10-3 f td bh 0 ≤ γ 0V d ≤ 0.51⨯10-3α 3 ⨯ 0.45⨯10bh 0根据构造要求,仅保持最下面的三根钢筋通过支点,其余各钢筋在跨间不同位置弯起或截断。

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 h 0 =1200-(30+31.2/2)=1154.4mm ,将有 关数据代入上式得:0.50 ⨯10-3 f td bh 0 =0.50 ⨯ 0.001 ⨯ 1.39 ⨯ 240 ⨯ 1154.4=192.550.51⨯10-30 =0.51 ⨯ 0.001 ⨯ 240 ⨯ 1154.4=773.92距支点 h/2 处的剪力组合设计值 γ 0V d =442.9.00KN ,则 192.55<442.9<773.92, 计算结果表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应按计算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2.设计剪力图分配支点剪力组合设计值 γ 0V d =1.1 ⨯ 429.04=471.95KN跨中剪力组合设计值 γ 0V d ,L /2 =1.1 ⨯ 60.42=66.46KN其中 γ 0V d ≤ 0.50 ⨯10-3 f td bh 0 =0.5 ⨯ 10-3 ⨯ 1.39 ⨯ 240 ⨯ 1107.6=84.75 kN 部分可以不 进行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

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 算的区段半跨长度为:x '=19500/2 ⨯ (84.75-66.46)/(471.95-66.46)=439.78mm距支点 h/2=1200/2=600mm 处的设计剪力值为V d 1 =442.90 kN ,其中应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组合设计值为:0.6V d 1 =0.6 ⨯ 442.90=265.75 kN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为:0.4V d 1 =0.4 ⨯ 442.90=177.16 kN3.箍筋设计由公式确定箍筋配筋率:ρsv = ( 0.6V d 1-3 )2/ [(2 + 0.6 p f sd ,v ]式中:p ——纵向钢筋配筋百分率,按 3 根 HRB400--28(直径 31.2mm )伸入支点计算,可得:p=100 ⨯ ρ =100 ⨯ A s bh 0=100 ⨯ 1847.4/(240 ⨯ 1154.4)=0.667α3 ——受压翼缘影响系数,取α3 =1.1;ρ s v = (0.75⨯10 f sd sin θ s V sb 1V -3f sd ,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f sd ,v =280MPa 。

265.751.1⨯ 0.45⨯10-3⨯ 240 ⨯1154.4)2 / [(2 + 0.6 ⨯280]=0.00102< ρsv ,min = 0.0012所以取 ρsv =0.0015(保留一部分强度),选取直径为 10mm 的 HRB335 双肢箍筋,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A sv 1 =78.54 mm 2 ,箍筋间距为:S v =nA sv 1b ρsv=2 ⨯ 78.54/240/0.0015=436.33,按照《桥规》(JTG D62)规定取 S v =300mm 。

在支承截面处自支座中心至一倍梁高的范围内取 S v =100mm ;4.弯起钢筋设计根据《桥规》(JTGD62)规定,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距支座中心h/2 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即V sb 1 =0.4V d 1 =177.16 kN 。

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由公式求得:A sb 1 = -3=177.16/(0.75 ⨯ 0.001 ⨯ 330 ⨯ 0.707)=1012.44 mm 2,由纵筋弯起 2 根 HRB400--28 钢筋提供 A sb 1 =1231.6 mm 2 ;计算第二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一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 x 1 =h 1 =1200-(44+22.7+30+2 ⨯ 31.2)=1040.9mm ,其中 44mm 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 层厚度,22.7mm 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 为纵向刚进的净保护层厚度,31.2mm 为纵向刚进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从剪力比例图中的比例关系求得V sb 2 =144.14 k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