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因特网的发展 课件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60年代,Internet起源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1、Internet的起源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
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 (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
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
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 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Internet简介

第1章 Internet的概念及其发展
2.中国十大国内骨干互联网络
经国家批准,目前国内可直接连接互联网(拥有国际出口) 的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网络有下列10个: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 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中国教育和科 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 通互联网(UNINET)、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CNCNET)、中 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和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
第1章 Internet的概念及其发展
8)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2000年初,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始组建中国国际经济 贸易网。该网主要向企业用户、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网络专线 接入和安全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同时提供虚拟专网和数据中 心业务,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经济类国际互联网。
第1章 Internet的概念及其发展
《因特网及其应用》课件

常见的网络威胁
恶意软件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通 过感染计算机系统或窃取用户信息来 破坏网络安全。
钓鱼攻击
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或电子邮件,诱 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病毒,窃 取个人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网络资源,导致合 法用户无法访问网络服务。
跨站脚本攻击
通过在网页中注入恶意脚本,窃取用 户信息或篡改网页内容。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定义
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的技术,通过检查、过 滤和记录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防火墙类型
包括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有状态检测防火墙等。
防火墙部署
根据网络结构和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火墙设备,并配置相应的 安全策略。
加密技术
加密定义
01
加密是指将明文数据转换为密文数据的过程,以保护数据的机
VS
详细描述
新闻组使用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进行消息的传递和订阅。用户可以在新闻 组中阅读和发布消息,也可以通过订阅特 定新闻组来接收相关主题的消息。
实时通讯
总结词
实时通讯是指通过网络实时发送和接收消息 的过程。
详细描述
实时通讯可以使用多种协议和技术实现,如 即时消息、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等。用户可 以通过实时通讯软件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的 文字、语音或视频交流。
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
对个人或群体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造成精神伤害。 防范方法:抵制网络暴力,倡导友善交流,及时举报有害 信息。
05 因特网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 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 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
第2章Internet基础

1.3 我国互联网主干网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 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主要 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 CERNET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 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CERNET全国网络中心设在
Internet基础知识_我国互联主干网 12
1.3 我国互联网主干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CHINAGBN简称金桥网,是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是我国 最早建设并获国家承认的具有国际信道出口的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之 一。 中国金桥信息网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通 信和信息服务。目前已有数百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ISP接入金 桥网。金桥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青岛、沈 阳、重庆、长春、天津、杭州、厦门、东莞、宁波、南京等大城市 建立骨干网节点,并在各城市建设一定规模的区域网,为用户提供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服务。
气象、铁道、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国家专利局、国家计委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以及 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5个城市的科研机构,共1000多家科
研院所、科技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CSTNET拥有科学数据库、中
国科普博览、科技成果、科技管理、农业资料和文献情报等科技信 息资源,并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各种科技信息服务。
8
1.2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三、普及及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 正式开通,全国范围内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开始提供服务。
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应用与展望金陵中学高二(2)班钱崧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发展因特网(Internet)是信息时代的代表产物。
在短短的几年里,因特网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就像电灯、汽车等发明一样,因特网正在日益迅速的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以毫不过分地讲,因特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丰碑。
既然因特网的作用如此重大,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它,特别是它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等问题,以便我们更好的利用因特网,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一.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1.因特网的起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因特网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
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及各处的军事基地已经配备了电脑和通讯设备,但是由于品牌的差异和软件系统的不统一,它们之间无法顺利地完成资料的传输。
于是在1969年,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为了能够实现国防部与各地的军事基地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网络之一:ARPANET。
由此可见,建立这个网络的最初目的,完全是军事需要。
它可以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有效地保证稳定通讯能力。
ARPANET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它不仅可以互传电子邮件和文件,还可以通过它达到资源的共享。
于是,很多机构纷纷加入该网络。
十年中,网络上的节点从一开始的四部猛增到一百多部。
这时的ARPANET已经初具规模了。
为了使ARPANET有更强的兼容性,使它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一种新的通讯技术以利于不同品牌或者软件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讯。
于是TCP/IP协议应运而生。
TCP/IP协议诞生后迅速得到美国许多大学和教育机构的认可,纷纷采用该协议连入ARPANET,并把TCP/IP运用于UNIX系统。
TCP/IP协议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因特网上主要的基础协议。
由于教育系统的介入,ARPANET的规模越来越ꗬÁ‹Љﻠ勸¿ﻠကЀ幢ﻠ橢橢쿽쿽ﻠﻠﻠﻶ�ꖟꖟⴑﻠကܐ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lﻠﻠⴑⴑﻠﻠﻠﻠ␢ﻠ␢8ﻠ␢ﻠﻠⴑܐﻠⴑﻠﻠܐܐⴑﻠⴑⴑﻠﻠﻠ兇ﻠʪ♞(⚆ﻠ(⚮ﻠﻠ⚮ﻠﻠ⚮ⴑﻠ| ⓖżﻠﻠ傀ﻠﻠ傀ﻠ傀$ﻠ叱ﻠﻠ⫁Zﻠ⬛ﻠ⬷ﻠ偾ﻢ傀ﻠﻠ傀ﻠﻠ傀ﻠﻠȠﻠ嘑ﻠŽﻠ傤ﻠﻠﻤﻠ⭇ﻠﻠ⭇ﻠﻠ傤⫁ⴑﻠ]ﻠﻠﻠﻠⴑ⪽⭇ﻠﻠﻠﻠﻠﻠﻠ网不再是科技人员和教育机构的专利,而逐步成为世界同步发展的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特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3.应用及商 业化网络阶段
到1992年,Internet的网络技术、网络产品、网络管理和网络 应用都趋于成熟,开始步入了实际应用的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 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它的全面应用和商业化趋势的发展;二是它 已经迅速发展成全球性的网络。
随着Internet技术和网络的成熟,其应用很快从教育科研、政府 军事等领域扩展到商业领域并且获得迅速的发展。自1992年 Internet上开始出现电子购物商店以来,由于其具有处理订单成 本低廉、覆盖面广、具有交互能力等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从鲜 花、日常用品,甚至到计算机都可以在网上销售。
二.扩大和运行网络阶段
第一阶段解决了互联网的基本技术问题,但网络的通信能力远 远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在1985~1992年期间,即 Internet发展的第二阶段,建成了满足实际需要的骨干网,并 使Internet向私有化、商业化迈出了第一步。
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决定以投标的方式建立一个新的广域网作为 Internet的骨干网。经过对各种投标方案的审查,最后选择了由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MCI(美国长途电话公司)和MERIT(密 歇根州一个建立和管理网络的机构)联合提出的一个方案。1988 年夏天新建成的广域网NSFNET成为Internet的骨干网。该网由 MCI提供长途传输线路,IBM提供广域网中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 MERIT负责管理。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 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由中国通 信广播卫星公司组建与运营, 目前正在建设中。
1.3 信息高速 公路的提出与
因特网的发展 史

因特网的发展史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
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
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
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
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
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
因特网的发展概述.

17
LOGO
LOGO
8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IP技术的 主干网NSFNET,并于1989年改名为Internet向公众开 放。从此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并迅速连接到世 界各地。 国家科学基金网络(美国NSF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主干 网(1986-1995) NSFNET介绍:国立科学基金会网络 (NSFNET) 在1985 年成立,是一个通用的研究性网络,是真正的互联网 NSF网络的主要参与者是哪些? 大学、研究机构、科技界,主要用于学术研究。
LOGO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占地170平方米,重30 吨,每小时耗电30万千瓦,是一个庞然大物。
LOGO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1982年IBM个人计算机
LOGO
完成表格
机构名称
建立的时间 做出的贡献
1969年 实现了计算机的互 联 、TCP/I计算机中心之间 的互联
LOGO
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 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 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 息。 相关技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 通信感知技术
LOGO
课堂小结
因特网的发展 云计算
物联网
LOGO
谢谢!
LOGO
域名类别
通用顶级域名(gTLD, General Top Level Doma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的发展
精品课件
因特网起源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在美国诞 生。
精品课件
因特网起源
因特网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20世纪60年代初
精品课件
因特网起源
APRANet
计算机实验 网 1969年投入 使用 用于支持军 事研究
NSFNet
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赞助的 科学网 1986年投入 满足各大学及 政府机构为促 进其研究工作
精品课件
域名
.com .net .org .gov .int .mil .edu
商业性的机构或公司 从事网络服务的机构或公司 非盈利的组织、团体 政府部门 国际组织 军事部门 学校、教育团体
精品课件
域名
.cn
中国
.us
美国
.ca
加拿大
.de
德国
.fr
法国
.jp
日本
.hk
香港
.tw
台湾
精品课件
❖ 云计算 ❖ 物联网
Internet
因特网
精品课件
因特网发展史
内容 机构名称
ARPANet
NSFNet
建立时间
做出的贡献
1969.1 1
1986
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 标志,并开发和使用了 TCP/IP协议簇
使因特网向全社会开放, 实现网络全民化
精品课件
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史
精品课件
中国第一上网人——钱天白
1987年9月20日 钱天白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 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一级域名
域名是什么?
二级域名 ?
三级域名? ?
精品课件域名www..co m网络名域名
“”是这个域名的主体 ,“com” 则是该域名的后缀,这个com代表的是一 个国际域名,是顶级域名
网络新技术
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一、因特网的发展
开始 研究
1969,建立 ARPANet
1986,建立 NFSNet
ARPANet 退出历史舞台
1960
1970
1980
1990
二、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史
1987-9-20 钱天白教授 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 界” 1990-11-28 我国顶级域名“CN”在因特网网管中心注册
精品课件
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史 两 第一封电子邮件
个 事
件 我国最高域名“cn”注册登记
精品课件
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通过拨号
上网,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 因
城,通向世界”。这封电子邮件从北京经意 特
大利到达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成为我
网
国 Internet的开山之笔。
时
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品课件
我国最高域名“cn”注册登记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
国正式在因特网网管中心注册登记了中国的 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 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 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精品课件
域名
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 统的名字,是互联网上企业或机构间相互联络的 网络地址 。如:
1990年10月 钱天白注册登记中国顶级域名 CN 。
1994年4月20日 中国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 接,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
1996年1月 中国互联网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 开通,开始提供服务。
1998年3月 信息产业部成立。 1999年7月 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 2004年4月 中国同意无限期延长无线局域网加 密标准(WAPI)的强制实施期限。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