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与教师成长
教师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领域亦不断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引导者、启发者和学习者。
因此,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包括教学技能的提升、学科知识的深化、教育理念的更新等。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这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
其次,随着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也需要不断深化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素养。
最后,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积极拥抱新的教育理念,如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等。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终身学习能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的快速变化,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终身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自我实现感和职业满足感。
最后,终身学习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进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如何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
首先,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有效方式。
其次,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
此外,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如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便捷途径。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教育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教育领域日益变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通过终身学习,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还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
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成长

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成长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终身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1. 觉醒学习意识教师终身学习和成长的第一步是觉醒学习意识。
教师需要认识到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是教师发展的关键起点。
2. 寻求专业发展机会教师应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机会,例如参加教育研讨会、学术讲座、研究项目等。
这些机会提供了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学习最新教育趋势的平台。
通过与其他教师互动,教师能够扩展自己的教学视野,并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和思路。
3. 反思教学实践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获得学习的成果。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找到问题并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4. 与同事合作同事间的合作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积极与同事合作,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
合作可以帮助教师学习借鉴其他人的优点和经验,并且在共同探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5.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教师应该寻找机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
通过尝试创新,教师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持续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应该制定并执行持续的专业发展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参加培训课程、修读研究生课程、获得教育相关的证书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觉醒学习意识、寻求专业发展机会、反思教学实践、与同事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以及制定持续的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发展规划中的终身学习与教师发展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发展规划中的终身学习与教师发展在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终身学习,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本文将探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发展规划中的终身学习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终身学习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发展中的作用终身学习是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知识。
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发展中,终身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终身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其次,终身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思维视野,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教学实践。
另外,终身学习可以激发教师的兴趣与求知欲望,提高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通过持续学习,教师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二、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要不断更新知识,时刻跟上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将这些新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及时更新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及时更新知识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教师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包括应对新的学科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工具等。
只有及时更新知识,教师才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其次,及时更新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外,及时更新知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只有及时更新知识,教师才能够了解到这些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1. 为什么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会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不断更新换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演变,教师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
此外,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质量,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2. 如何进行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的终身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师研修班、教学论坛等活动,以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相关书籍、期刊和学术论文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还有一种有效的方式是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促进。
3. 专业发展计划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和执行一个科学的专业发展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制定一系列可行的行动步骤。
例如,教师可以设定每学期参加一次专业培训的目标,或是每周阅读一篇教育相关的论文,通过这些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教师能够更好地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
4. 自我反思和评估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成果,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计划。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同事和学生征求意见,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5.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促使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定选择各位老师,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成为其标记性特点,建立终生教育系统也成了今世国际社会教育改革的主流,成了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着眼点。
在终生学习这种思想观点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改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了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培育学生终生学习的梦想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终生学习,教师理应领先学会终生学习并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定选择。
一、终生学习是“潜教育”对教师的理想要求学生期间正处于一个人的品行塑造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崇奉、道德情操、审美情味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经过教师“照射”在学生的人品世界中。
教师的以身作则也绝不例外处会对学生人品的形成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以为习惯的培育更多的要靠“潜教育”。
“潜教育”要讨教育者自己的完满,自己越完满,教育孩子就越轻松。
二、终生学习是“人文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一致以为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好、健全的人品已迫在眉睫。
在教课中,如何发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各门学科教师面对的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以数学教师为例: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智慧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绚烂的成就,能够增强民族骄傲感 , 激发民族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如在教课“圆”时,能够向学生介绍“ π ”与祖冲之的“祖率”,还能够随时相机向学生介绍现代的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等有名数学家的研究水平易对世界的贡献等等。
经过史料与史实的介绍,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没有人文意识与人文修养是行不通的。
三、终生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现实要求第一,新课程重申学科的综合和开放,着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宽泛地阅读,张开眼睛看看讲堂以外的“景色”。
教师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教师应该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持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师的教育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虑,包括学历学位、专业技能、教学经验、研究能力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持续深造和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位,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知识层面。
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断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除了个人的主动努力,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应该提供支持和机会,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资源。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和创造力。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评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师应该保持谦逊和包容的心态,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还应该重视与同行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探讨和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应该提供支持和机会,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幼儿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路径

幼儿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路径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因此,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
那么,幼儿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的具体路径有哪些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人。
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同时,我们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我们要不断拓展专业知识。
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仅是幼儿教育理论,还包括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我们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课程、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还要关注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动态,紧跟行业前沿。
再次,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衡量我们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我们要通过实践、研究、反思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同时,我们要注重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幼儿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路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作为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呢?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
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同时,我们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我们还要不断拓展专业知识。
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仅是幼儿教育理论,还包括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了个人发展和职业繁荣的关键。
对于教师而言,终身学习对于其个人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密切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终身学习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观念下的教师只需获得一定的学历或教育资质,然后在教育部门或学校中工作直至退休。
然而,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教育背景无法满足教师们应对信息爆炸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挑战。
通过终身学习,教师不仅可以补充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持续接触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这样,教师就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先进、更有效的教育。
其次,终身学习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育领域随着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教师才能及时地了解并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例如,现代教育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终身学习,教师可以学习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等核心能力,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另外,终身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在当今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中,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了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教师而言,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加自信地面对职业竞争。
终身学习不仅包括学习新的知识,还包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等。
通过终身学习,教师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共同的学习社群,不断刺激和激发彼此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为了实现有效的终身学习,教师们需要改变自身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
教育改革的使命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成为不断学习、成长和创新的模范。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能满足于仅仅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知识点,而应该培养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发展
古语云:“学而优则仕”,却未曾道“仕而优则学何为”?古诗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劝勉年轻人珍惜时光固然有理,但“少壮”果真是“努力”的唯一区间么?“老大”便不能一心向学且学有所成么?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学习观念,使我们获取了对学习的全新认识。
终身教育,是指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它是指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更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必需。
庄子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方面,专心求学期间所学习的文化知识仅是人类世代积累文化精华的冰山一角;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快速充实的原有的知识体系。
终身学习已成必然。
因此,作为身负“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教师,在培养年轻一代的过程中,理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社会负责,更是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尊重与诠释。
终身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学习。
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
”要有长流水,必然要常学常新。
教师应对新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本学科的最新成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整合并不断扩充原有的知识结构。
同时,应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勤学敏思,善于交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终身学习,还应恒于研究,勤于反思。
教师应树立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主动研究教育科学工作,研究学生,研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研究,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还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工作得失,在反思中求进步,求成长。
另外,教师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师表,必须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感染学生,使其尽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教师,学习不应只是阶段性的任务,而应成为终生的主题。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使学习贯穿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并与每个教师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真正成为促进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爱之深,请宽容
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
”对于这句话的正确性我深表怀疑。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成人都经常犯错,更何况是身心俱不成熟的孩子?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应如何处理呢?是声嘶力竭的责骂,还是咄咄不休的数落?其实,爱与宽容可以让教育更有温度。
宽容,应当成为教育的底色,教师更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这是一种师长风范,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宽容,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正体现了宽容的智慧。
面对与别人打架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并未出言责备,而是始终怀抱一颗宽容之心,用一块块甘甜的糖果赞赏男生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在褒奖与赞扬中实现了对男生思想的转化,凸显出宽容的力量和教育的智慧。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它的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鲜活生命。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是与成年人具有极大差异性的个体,因此,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摒弃“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转而采取委婉、机智的教育手段,将宽容作为师生之间的润滑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内化教育影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宽容,是一种任性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妙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
学生的自尊心是最脆弱的,敏感而易伤。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柔软的心灵包容孩子,使他们
感受到来自师长的爱与关怀。
有这样一位老师,公开课上,他不慌不忙地走到一个尿了裤子的小男孩身边,“不小心”打翻了一旁的鱼缸,小男孩换了一条滑稽的裤子回到教室,收获的却是同学同情而善意的眼神,而小男孩看着老师的眼光里则充满了感激。
新课程强调人性化的教育,而爱与宽容正是人性的基石。
没有宽容,教育就仅是一把冰冷的尺子,丈量着学生的长短;教师就仅是无情的执行者,缺乏人性的温暖。
教育需要温度,宽容赋予了教育所需的温度,也带给孩子心底的温暖。
宽容学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相反,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教师有时还是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
但即使是进行批评,也要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讲究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相互谅解和相互信任,从而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转变自己的行为,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胸怀应是最博大的,因为心中承载者满满的爱。
因为爱,所以宽容;应为宽容,所以博爱。
让我们细心地为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涂上宽容的底色,使学生在幸福温暖中自由地呼吸!
人生的长跑,何必抢跑
若说有一句话语被年轻的父母奉为圭臬,我想“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必定榜上有名。
于是,“焦虑”的家长拖曳着疲敝的孩子辗转于跟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孩子幼儿园就学小薛的知识,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高中的知识,而进入大学后却又不得不去培养本应在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如此的错位循环。
人生并非短跑,教育需要长远甚至终生的规划,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的基础教育内容简单,他们的高中生甚至还在“艰难”解着二元一次方程,这不恰恰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吗?反观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之扎实,学习内容之繁、之难,之偏在全世界都不遑多让,可谓在人生的赛道上遥遥领先。
而结果呢?美国的学术界星光熠熠,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新星层出不穷;反观中国,真正的大师日渐稀少,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并不充足。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必定不只一次在教育者心底叩响。
也许,我们只看见美国学生浅显的书本知识,却忽视了他们与花草虫鱼为伴,以动手探索为乐的童年;也许,我们只为他们简单的大学入学考试而惊讶,却忽视了他们大学期间的实验、调查、研究和那要求过于严苛的学术论文。
我们的学生没有愉快的童年,却有闲适的大学生活;我们都额学生背上百斤重的书本苦苦压抑上几年,于是高考结束死成碎片,付之一炬。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
教育是一生得事业,而不是阶段的任务,就如同马拉松比赛,想要获胜必须具备耐力和激情,我们的学生,因为被迫的抢跑,在赛程的前半段就早早的体力透支、精疲力竭;原本的激情也在气喘吁吁中消耗殆尽,剩下的往往是机械而沉重的脚步,比赛败北也就势难避免。
试想,还有什么比看着一朵朵娇美的鲜花还委婉绽放便凋零更令人痛心?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在有意无意间扼杀和泯灭学生的灵性和激情?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高考制度的僵化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成绩这把标尺太过“权威”,家长、教师不得不将学生硬着头皮往前推;因为缺失了兴趣、热情这样内部的推力。
当考试的压力和师长的拉力一旦消失,学生止步不前甚至消极后腿的结果便在所难免。
为了真正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在根本上改革选拔制度是重中之重。
所谓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能多一批好学生;学生能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教师和家长也就大可不必为孩子过早焦虑,“起跑线”也就能渐渐失去威力。
其实,人生还是还要“起跑线”的,从这“起跑线”上学生获得的不是珠心算、唐诗三百首、“新概念”英语,而是对某一领域的兴趣,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些,才是真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
几十年的人生长跑,最终鹿死谁手,一时的领先落后怎么作数?笑到最后才能算的最美,一个纵情欢笑的童年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自由还给孩子,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