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揭秘睡眠障碍
22081113_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106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0年6月第7卷第6期June.2020,Vol.7,No.6作者简介:田小华(1979 09—),女,本科,主管护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包括2种病的介入治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田小华(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内九区,德州,253000)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住院过程中形成失眠的原因,并且根据失眠因素提出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失眠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法,获得患者失眠影响因素。
结果:神经内科患者住院失眠影响因素统计中,年龄大于60岁失眠占比30 57%、担心疾病治疗效果占比21 48%、情绪障碍占比19 83%、咳嗽占比12 39%、环境影响占比10 73%,心力衰竭病史占比4 95%。
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引起失眠因素多样化,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护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 神经内科;失眠;护理TheCauseanalysisandNursingInterventionofSleepDisorderofInpatientsinDepartmentofNeurologyTIANXiaohua(People′shospitaloflingchengdistrict,Dezhou253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causesofinsomniaduringhospitalizationindepartmentofneurology,andtoproposenursingmeasuresaccordingtothefactorsofinsomnia Methods:Atotalof121casesofhospitalizedinsomniacsadmittedtothedepartmentofneurologyofthepeople′shospitaloflingchengdistrictofdezhoucityfromJuly2017toJuly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 Results:Inthestatisticsofinfluencingfactorsofinsomniainthedepartmentofneurology,theproportionofinsomniaover60yearsoldaccountedfor30 57%,theproportionofanxietydiseasetreatmenteffectaccountedfor21 48%,theproportionofmooddisordersaccountedfor19 83%,theproportionofcoughaccountedfor12 39%,theproportionofenvironmentalimpactac countedfor10 73%,theproportionofheartfailurehistoryaccountedfor4 95% Conclusion:Thefactorsofinsomniacausedbyinpatientsindepartmentofneurologyarediversified,andnursingmeasuresshouldbetakenaccordingtodifferentreasonstoim prov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Keywords Ddepartmentofneurology;Insomnia;Nursing中图分类号:R338 63;R248 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6.057 睡眠能够帮助人们将疲惫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正常状态,对人体非常重要。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睡眠障碍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睡眠障碍会导致脑力活动的衰退,长期的睡眠障碍还会使大脑的感觉和智力的敏感度降低,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丧失。
睡眠障碍的病因和患病率与日常生活惯、吸烟、咖啡类饮料的摄入、职业因素有关。
调查资料显示约5%-35%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碍,妇女、老年人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患病比例更高。
睡眠障碍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工作效率,还增加事故隐患及精神疾病危险。
睡眠障碍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中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睡后无恢复感,可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
睡眠障碍的分类及诊断标准有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和我国睡眠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常用的有《精神类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指南(ICSD)》。
我国多采用中国精神基本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其有关睡眠与觉醒障碍分类(1995)包括各种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节律紊乱,不包括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因素引起的睡眠与觉醒障碍。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其诊断标准包括睡眠障碍几乎为惟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
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同时,失眠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嗜睡症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其诊断标准包括白天睡眠过多,持续1月以上。
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麻痹、睡前幻觉或醒前幻觉等),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嗜睡,以睡眠障碍为症状之一的其他精神障碍。
睡行症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其诊断标准包括在睡眠中起床活动,一般持续数分钟,不到1 h。
心理学的失眠揭秘失眠与睡眠障碍的心理原因

心理学的失眠揭秘失眠与睡眠障碍的心理原因心理学的失眠揭秘:失眠与睡眠障碍的心理原因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的情况,它不仅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身心健康问题。
在心理学领域,对失眠的研究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发现与揭示。
本文将探讨失眠与睡眠障碍的心理原因,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失眠问题。
一、焦虑与失眠许多研究表明,焦虑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焦虑主要包括一种强烈的紧张和担忧感,常常伴随身心的紧绷和不安。
具有焦虑症状的人往往难以安静下来,思绪纷乱,导致入睡困难或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
此外,焦虑还会引起夜间的噩梦和恶劣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加重失眠问题。
二、抑郁与失眠抑郁情绪与失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乏力以及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的心理状态。
抑郁症状的人常常在晚上体验到失眠的问题,他们可能花费很长的时间入睡,而且容易在凌晨醒来并难以再次入睡。
失眠和抑郁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抑郁症状加重了失眠问题,而失眠又进一步增加了抑郁情绪,这使得治疗失眠变得更加复杂。
三、压力与失眠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和各种挑战常常成为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之一。
人们在面对高强度的压力时,往往会出现过度担忧、紧张和思虑过多的情绪,从而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不稳定。
压力还可能导致失眠持续时间的延长,让人难以达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进而对身心健康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四、心理创伤与失眠对于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来说,失眠常常成为一种后遗症。
心理创伤如性侵、虐待、事故或其他严重的创伤事件,往往会对个体产生持续的心理冲击和创伤后应激反应。
这些创伤经历引起的恐惧、恶梦以及再现性记忆可能影响个体的入睡和睡眠质量。
心理创伤与失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而深远的关系,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五、个体差异与失眠除了上述心理原因外,个体差异也会对失眠产生影响。
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睡眠困扰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e at n e rl y Wu uFr epe sil a h i rv c, h 4 o o C i曲 D p r tfN uo g, h it o l,Ho t n u Poi e Wu u2 lo , hn me o o sP s p ao f n
fctr ,ps c l gia a t r ,e vio a os y ho o c lfc o s n r nm e t lf c o s a he a t r ,a di e e td g e fe s e e fund a trn sn n e e ton n a t r , nd ot rfc o s nd f r n e eso a e w r o a r fe u i g itr n i . r v
Re s n An l ssa d Nu sn n e v n i n o l e l a e t n Ne r l g p r me twi l e s r e a o a y i n r i g I t r e to fE d ry P t n s i u o o y De a t n t S e p Dio d r i h
睡 眠 时 间减 少者 占 1 .1 34%,睡 眠 时 间颠 倒 者 占 74%,夜 间 多 梦 者 占 1. %。给 予 护理 干预 后 都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缓 解 主 要 的病 . 9 27 0
因为:疾病本身的 因素 、心理上 的 因素、环境 的因素及 其他 因素 ,给 予护理干预后都 出现 了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结论 疾病本 身 的 因素 以及心理上 的因素是导致老年病人睡 眠障碍 的重要 的 因素 ,通过给 予护理干预 ,使病人 的睡眠质量得 到 了提 高 ,可以促使
选 择 在 我 院 神 经 内科 2 0 06年 1月 至 2 1 0 2年 1月住 院的 老 年 病 人 2 8 , 应 用 访谈 的 方 式 进 行 调 查 , 包括 一 般 资料 、睡 眠 障碍 常 6例
睡眠障碍科普ppt课件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表现为长期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等 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失眠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总结词
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夜间反复觉醒或低 氧血症。
尽量保持每天相同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 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泡热水澡 、听轻音乐、冥想等,有助于降低身体和 心理的紧张状态,促进睡眠。
避免刺激性物质
改善睡眠环境
如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以及烟草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会影响睡 眠质量,应尽量避免或限制摄入。
律的紊乱等。
睡眠障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年龄 段,并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
睡眠障碍的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失眠、过度嗜睡、睡眠呼吸障碍、不安腿综合征 等。
根据持续时间,睡பைடு நூலகம்障碍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型,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对个体 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根据病因,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原发性(无明确病因)和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药物 引起)两种类型。
详细描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 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夜间反复觉醒或低氧血症 。这种症状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烦躁,严 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梦魇
总结词
表现为夜间做恶梦,伴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常常导致惊醒。
详细描述
梦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夜间做恶梦,伴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这种症状常常导致惊醒,使患者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梦魇的原因可能与心 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有关。
神经内科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

莫旺综合征(caspr2阳性):肌肉抽搐、疼痛,乏力,严重睡眠障碍,多汗。
定位:周围神经定性:炎症?代谢中毒?肿瘤性?1、吉兰-巴雷综合征:常急性起病,多在2-4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可出现神经根性疼痛,脑脊液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该患者院外脑脊液检查不支持,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亦不支持。
2、重金属中毒:该患者有双小腿肌束震颤,肌肉疼痛和乏力,不能排除此病,需要完善重金属全套以排查。
3、莫旺综合征:以肌肉抽搐、疼痛、多汗、乏力、体重下降、周期性幻觉以及严重的睡眠缺失为临床表现,该患者需完善自免脑及副肿瘤相关抗体以排查。
4、肿瘤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如POEMS综合征:患者系中年男性,缓慢起病,病程中除肢体疼痛乏力外,尚有体重减轻需考虑,但患者无明显肿瘤病史,完善肿瘤标志物、胸部CT和腹部彩超、蛋白电泳和骨穿等进一步排查。
5.血管炎相关性周围神经损害:患者出现肢体疼痛、乏力、腰骶部疼痛,需考虑,但无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皮疹等表现,不支持,完善免疫相关检查以明确。
1、重金属中毒:患者病程中出现痛觉障碍,牙床疼痛,全身肉跳、下肢明显,有大汗、下肢乏力和共济失调表现,既往近2+月湿疹后中药药浴,口服蝎子、蜈蚣等,不排除重金属中毒引起神经系统改变。
完善重金属相关检测以明确。
2、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年女性,近一月消瘦5kg,病程中出现消瘦、肉跳、共济失调、乏力、大汗等,尚不能排除该类疾病可能性,完善肿瘤标志物、腰穿外送副肿瘤综合征标志物等,以明确。
3、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病程中出现脸部麻木,痛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出汗增多,查体见双下肢肌力下降和共济失调,故尚不能排除该疾病可能性,完善腰穿和肌电图,以明确。
4、Issacs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的肌纤维颤搐,可以表现为肌肉跳动伴肢体乏力,但没有明显疼痛、情绪和睡眠障碍,抗体检测阴性。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表现为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可伴有自主神经症状,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颅神经损害,故可能性小。
睡眠障碍与神经内科疾病的关联研究

睡眠障碍与神经内科疾病的关联研究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足够的睡眠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但是,许多人面临睡眠障碍的问题,这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神经内科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睡眠障碍与神经内科疾病之间的关联,并讨论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
睡眠障碍和神经内科疾病之间的联系近些年来,许多研究都表明,睡眠障碍和神经内科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睡眠障碍可能是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此外,睡眠障碍还可以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几个睡眠障碍和神经内科疾病之间的联系的具体例子:1.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导致认知能力逐渐恶化的疾病,同样也与睡眠障碍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夜间睡不好觉,可能会导致神经细胞堆积在大脑中,从而导致记忆损伤。
2.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紊乱的疾病。
病人通常将此归咎于神经细胞死亡。
有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并使其进一步恶化。
3.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能导致神经纤维受损和脊髓硬化。
这些问题可以导致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停止和无法在夜间睡觉。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神经内科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对于许多疾病,睡眠障碍可能是早期症状之一,并且睡眠障碍可能会加速疾病的进程。
睡眠障碍如何影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健康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与神经内科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可能会对患者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对于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人,管理睡眠障碍可能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睡眠障碍如何影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健康的例子:1. 萎缩性侧索硬化萎缩性侧索硬化是一种神经细胞退化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异常。
患有萎缩性侧索硬化的人通常会经历睡眠障碍。
这些睡眠障碍可能会导致之前提到的疾病加速进程。
2. 癫痫癫痫是一种导致突然发作的神经系统紊乱。
睡眠障碍可能会加剧这些突发症状。
神经内科名词解释

神经内科名词解释1. 神经内科 (Neurology)神经内科是一个医学专科,研究和诊治与中枢神经系统(如大脑、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如脑神经、脊神经)有关的疾病和症状。
神经内科医生经常处理脑部和神经系统疾病,例如中风、癫痫、头痛、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2. 中风 (Stroke)中风是由于血液供应到大脑受到阻断或破裂,导致脑部细胞缺氧和死亡的疾病。
常见的中风类型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中风的症状通常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麻痹、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
3. 癫痫 (Epilepsy)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一组反复发作的疾病。
癫痫发作可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部咀嚼、望空发呆等。
4. 头痛 (Headache)头痛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疼痛感,通常发生在头部的某个区域。
头痛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张力性头痛、偏头痛、颅内压增高等。
5.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运动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平衡困难等。
6. 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MS)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知、运动和说话功能。
典型症状包括视力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多发性硬化症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通常呈现出多个复发-缓解周期。
7. 头颅CT扫描 (Head CT Scan)头颅CT扫描是一种用于获取头颅内部图像的医学影像学检查。
通过对头部进行X射线成像,可以检测到颅内出血、脑肿瘤、脑损伤等病变。
8. 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脑电图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记录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通过将电极放置在头皮上,可以记录到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用以帮助诊断和评估癫痫、睡眠障碍等疾病。
9. 脑脊液检查 (Cerebrospinal Fluid Analysis)脑脊液检查是一种通过穿刺腰椎或颅内腔采集脑脊液,并进行化学、细胞学和微生物学分析的诊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v 【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v 临床评估 v ⑴基于问诊的评估 v ⑵睡眠的主观评估:睡眠日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 v ⑶睡眠的客观评估:选择性使用多导睡眠检测PSG、
睡眠觉醒障碍的疾病负担
v 每年,全世界约有123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高达 5180亿美元,约占低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1%-1.5%和高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 值的2%。
v 疲劳驾驶可以显著增加致命或重度伤害事故发 生的危险,而由于长期的睡眠缺乏和本身存在 睡眠-觉醒障碍所引起的疲劳驾驶尤为突出和严 重。
药物治疗推荐顺序:
v ①短中效的BZDs和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v ②其他BZDs和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v ③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v ④联合使用BZRAs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v ⑤抗精神病药物不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v ⑥巴比妥类药物、水合氯醛,不推荐 v ⑦非处方药抗组胺药物,临床不推荐 v ⑧食欲肽受体拮抗剂
v 分型
v 慢性失眠障碍CID:失眠和日间功能损害每周至少 出现3次,至少持续3个月。
v 短期失眠障碍STID:失眠和日间功能损害少于3个 月并且没有症状出现频率的要求。
v 其他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
(3)失眠障碍的危害
l危害健康 • 躯体疲劳、免疫功能减退、诱发躯体与精神疾病。 • 易激惹,情绪波动较大,冲动性增加,增加依赖性 物质滥用的风险。
分类
v 睡眠的发动与维持困难—失眠 v 白天过度睡眠—嗜睡 v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v 睡眠中的异常活动和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
失眠症
v睡眠的发动(sleep onset)和维持(sleep maintenance)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 足个体正常需要
v 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早醒、多梦、醒后不 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白天困倦等
l危害家庭 • 引发家庭矛盾、影响生活质量
l危害社会 • 工作缺勤率升高、质量与效率下降、事故发生率升 高、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诊断依据
v ICD-10有关非器质性失眠症 v ①主诉是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v ②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v 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v 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
•
v 2期:浅睡期(13%-22%) v出现纺锤波,12-14/s, 100uv v K-复合波 v 大脑活动缓慢,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v 呼吸均匀 v 无记忆 v 唤醒后否认入睡
v ¾期:中-深睡期(45%-55%)
• 对恢复体力和心理功能起重要作用 • 肌肉活动消失 • 很难唤醒
v 3期 v纺锤波, δ波, δ 0.5-2.5/s v 高幅,低频
REM 4
Awake
potential
睡眠周期
90-120min 4-6个循环
NREM
3
1 2
睡眠需求
v 个体差异较大 v长 : >9 hours
短 : <3 hours 范围: 3-9 hours v 平均:
成人:8 hours 儿童:10 hours
冠軍:Sloth (树懒)—20 h/day
v非苯二氮 类 v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v 不良反应少,对认知功能和精细运动协调性的不良
影响少,次日“宿醉作用”少, v 依赖性少 v 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咗吡坦、扎来普隆
v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片 v 镇静类抗抑郁药: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
塞平、阿米替林 v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 v 镇静类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 v 中草药
常见睡眠-觉醒障碍
1 失眠障碍
2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3 发作性睡病
4
不宁腿综合征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5 异态睡眠
失眠障碍
(1)失眠障碍的定义
l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 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的睡眠障 碍,常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 (DI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 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亚军:Opossum (袋貂)—19 h/day
季军:Armadillo(犰理功能
睡眠与学习记忆
v 睡眠作为一种特殊的脑功能状态,其记忆编码 和巩固过程与清醒脑截然不同。
v 正常的睡眠有助于信息的巩固和维持,经过整 夜的睡眠后,记忆可以得到巩固并储存。
睡眠与情绪调节
v美国: 32%~50%的人睡眠问题 v 50%的学生睡眠不足 v 睡眠障碍:突出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v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了全 球睡眠和健康计划,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课程结构
睡眠生理与功能概述
常见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医学重要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睡眠生理与功能概述
睡眠-觉醒神经生物学基础
总结
第二部分 常见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觉醒障碍的疾病负担
v 2012年发表在《Lancet》上的评论文章指出, 睡眠-觉醒障碍全球患病率为9%-15%,是涉及 全人类的重要医疗卫生公共问题。
v 睡眠-觉醒障碍影响了美国近7千万民众,与睡眠 觉醒障碍有关的问题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损失被认为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造成了严 重的社会负担。
v 焦虑、抑郁,恐惧,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 功能
v 患病率10%~20%
I haven’t slept for days.
病因
v ①心理社会因素 v ②环境因素 v ③生理因素 v ④精神疾病因素 v ⑤药物与食物因素 v⑥睡眠 节律变化因素 v ⑦躯体疾病因素 v ⑧生活行为因素 v ⑨个性特征因素
促睡眠:
l 视前腹外侧核(VLPO)释放GABA和甘 丙肽→增食欲素(Orexin)能外侧下丘 脑核→抑制觉醒。
l 光线强度→下丘脑视上核(SCN)→松果 体→褪黑素→睡眠。
促觉醒:
l 脑桥被盖核(PPT)和被盖被外侧核 (LDT)释放乙酰胆碱→丘脑→皮层。
l 5-HT能中缝被核、组胺能结节乳头核 (TMN)、去甲肾上腺素能蓝斑核(LC) →丘脑→皮层。
REM
vδ波, 低幅 ,快波,δ> 50%,锯齿状波 v 大脑对白天的经验进行整合 v 眼球快速水平运动,肢体肌肉暂时瘫痪 v 全身肌张力降低,肌电图平坦 v 植物神经变化:BP↑,R快,不规整,胃肠蠕动停
止,体温调节功能丧失,阴茎(蒂)勃起 v 丰富的梦,准确回忆叙述 v 生长激素分泌达高峰,而肾上腺类固醇分泌最低 v 有助于躯体休息和能量储备,与合成代谢有关 v 有利于机体的发育和疲劳的消除
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CCMD-3失眠症
v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 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 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 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 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v 【症状标准】(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 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 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 优势观念。
睡眠生理周期
v 人类睡眠主要分为快速眼动(REN)睡眠和非快速 眼动(NREN)睡眠,包括五阶段
l 非快速眼动睡眠
• 浅睡眠,1期和2期 • 深睡眠,3期和4期
l 快速眼动睡眠
v 整夜睡眠中,从NREM睡眠到REN睡眠大约每90100分钟为一个周期间歇交替出现,每夜5-6个周期。
睡眠的分期
vNREMS (non-rapid-eye movement sleep ) 75% —Stage 1 (5%) — Stage 2 (45%) — Stage 3 (12%) — Stage 4 (13%)
v 镇静催眠药 v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抑制作用 v 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细胞
从兴奋转入抑制 v 巴比妥类 v苯二氮 类 v非苯二氮 类 v 其他类
v 巴比妥类 v 作用时间长,过度镇静,认知损害 v 毒性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v 过量导致昏迷、呼吸抑制、心脏停搏等 v 临床少用
vδ 波 <50% v 睡眠深,较难唤醒
v 4期 vδ 波,1-3/s, 150-250 uv, v 纺锤波消失 v 无精神活动 v睡眠深, 较难唤醒
持续时间长
NREMS
低幅高频
高幅低频
NREMS
vEEG:低幅高频 高幅低频 v 肌张力逐渐降低,消失 v 眼球运动减慢,向上凝视 v副交感活动增强, P、BP活动下降,胃肠蠕动增加
非药物治疗
v 心理行为治疗 v 补充或替代性治疗
v 嗜睡障碍 v 日间过度思睡及睡眠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睡眠障碍。 v 包括发作性睡病、特发性睡眠过多、Kleine-Levin
综合征、疾病相关过度思睡、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 过度思睡、睡眠不足综合征
CCMD-3嗜睡症
v 【症状标准】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呼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等)。
睡眠现状
v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 时间必须花在睡眠上,五 天不睡人就会死去。
v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 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 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 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v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 的人有睡眠问题。全世界 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 或轻或重的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