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子结构设计原理
第六章领子和袖子的结构制图课件

平驳头西装领
第二节 袖子的结构制图
一、袖子的分类 可分有袖山和无袖山的袖子两种。
(一)有袖山的袖子(装袖):包括一片袖、二片袖。 (二)无袖山的袖子(插肩和连肩袖):领弧插肩、半插肩,有袖裆的连身袖, 无袖裆的连身袖。 (三)以袖子的长度命名的又分为无袖、盖袖、短袖、五分袖、七分袖、长袖 等。 (四)以袖子款式命名的分喇叭袖、灯笼袖、罗马袖、郁金香袖等。
制图方法 第一步:①使用袖原型;②拔高袖山顶点4与落下袖山深线1.5;③前后袖山 斜线;④袖山弧 第二步:①大小袖分界线;②切取前袖ABCD,补于后袖A’B’C’D’ 第三步:①画顺大袖;②画顺小袖
(四) 花色袖的结构原理及制图 1、灯笼或袖口袖
2、泡泡袖
3、喇叭袖
4、袖口泡泡袖
课后练习思考题
领子类型主要有: 无领 立领 企领 扁领 驳领
二、各种领款结构制图实例 (一)无领 1、一字领
2、船形领:
3、圆领
4、“V”字领:
5、方形领
(二)立领 1、立领概述:立领是一种直立在领围线上造型与人 体领部形体相符的一类衣领,如旗袍领、企鹅领、 学生装领等,可分分身立领和连身立领两大类。
2、、直角式制领方法 及制图原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比例1:1 比例1:1
二、实训项目要求: 1、要结构准确,线条流畅,制图规范。 2、能正确理解款式图,并绘制其结构图。
(3)连领座式立翻领
(五)扁领 扁领概述
扁领是连体企领的领底线曲度逐步与领口曲度达到吻合的结果,使领 座几乎全部成领面贴于肩上,扁领也称平领,如娃娃领、海军衫领等。
1、披肩领的制图
不同肩线重叠所形成的披肩领
(1)当肩部重叠在1.3cm,形成领座高度为0.3cm (2)当肩部重叠在2.5cm,形成领座高度为0.6cm (3)当肩部重叠在3.8cm,形成领座高度为1cm (4)当肩部重叠在5cm,形成领座高度为1.3cm
袖子立体裁剪方法

袖子立体裁剪方法手臂结构与袖的构成原理手臂与身体部分仅由关节联系在一起,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从功能设计的角度出发,袖子结构一般都与衣身分开。
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臂向前弯曲的状态,因此不难理解合体袖向前弯曲的结构,以及前袖窿挖度大于后袖窿。
在袖子的立体裁剪中较多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法。
一片袖的立体裁剪1、无省一片袖的立体裁剪(1)先完成衣身的立体裁剪,量出袖窿弧线长,定出袖长和袖宽,取适量的布料一块,标出袖中线、袖山顶点和袖长后,在14厘米的袖山高处画出水平辅助线,根据袖窿弧线的长度来确定袖山线。
按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连接袖底线。
(2)将袖片与衣身复合,注意褶皱的均匀。
(3)标出记号后,从人台上取下袖片,重新修正袖山弧线。
2、泡泡袖的立体裁剪泡泡袖有称公主袖,泡泡袖的肩宽应窄于一般的服装,其目的在于体现袖型的饱满和坚挺。
操作步骤如下:(1)取无省一片袖的板型对折,覆盖在布料上在袖中线处放足褶量,剪出泡袖基础袖样。
(2)将基础袖样覆盖在肩臂处,使袖中线与肩线对齐,并逐一作出褶形,注意褶量的均匀,检查造型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后,用笔做上记号。
(3)从人台上取下袖片,展平并重新修正轮廓线。
3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喇叭袖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泡泡袖相同,只不过放量在袖口处。
两片袖的立体裁剪两片袖结构是由大小两块袖片组成,是一种合体式的袖结构。
两片袖的立体裁剪一般是以手臂为基础,先完成大小袖片的基本形,再用平面裁剪的方法标出袖山弧线,最后在人台上确定二片袖的造型。
操作步骤为:(1)分别两块布样在手臂上量出长度与宽度分别加放一定的松量并标出中心线。
(2)将手臂前中心线朝上,平放在台面上,从布边至袖山顶3厘米处作一记号,覆盖在手臂上,同时将布样在中心线处放松度3厘米左右,顺手臂向下逐一固定,余量向两侧推移至袖缝处,并作出记号。
(3)小袖片操作步骤与大袖片相同。
(4)基本型完成后分别取下,置于平台上,依据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剪去多余的布料。
衣服袖子的原理

衣服袖子的原理衣服袖子是一件袖长较长的衣物,覆盖在人类上肢(手臂)的部位。
它是衣服的组成部分之一,起到保护、装饰和保暖的功能。
袖子的设计原理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衣物制作技术和人类活动的需求等多方面的知识。
首先,袖子的设计要考虑人体解剖学。
人体上肢的结构包括上臂、前臂和手。
袖子要适合人体上肢的曲线形状,以确保穿着者的舒适度和活动自由度。
袖子通常有两个关键部分:肩部和袖口。
肩部袖子与上臂的连接,需要根据人体肩膀的骨骼结构和肌肉形态进行设计。
袖口是袖子和手的连接部分,要能够容纳手部活动,同时舒适贴合手腕。
其次,袖子的设计要考虑衣物制作技术。
袖子的制作通常需要进行剪裁、缝合和修饰等步骤。
剪裁是将布料按照袖子的形状进行裁剪,以保证袖子的线条美感和贴合度。
缝合是将袖子与衣身或其他部位连接起来,常用的缝合方法包括平缝、麻花针和接驳等。
修饰是对袖子进行装饰和加工,常见的修饰方式有褶皱、蕾丝、刺绣等。
不同的衣物材料和风格可能需要不同的制作技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袖子的设计还要考虑穿戴者的活动需求。
袖子的长度、宽度和材质等因素会影响穿戴者活动的自由度和舒适度。
一般来说,长袖适合在寒冷的气候下保暖,而短袖适合在温暖的气候下提供凉爽感。
袖子的宽度和材质要根据衣物的风格和场合进行选择,既要满足保护功能,又要符合时尚和审美要求。
此外,袖子的设计还可以根据时尚潮流和个人喜好进行变化。
时尚界会不断推陈出新,袖子的设计也会有不同的流行趋势。
有时,设计师会在袖子上加入特殊的装饰细节,如蝴蝶结、花边或宽松的褶皱,以突出服装的风格和个性。
个人喜好也会影响袖子的设计选择,有些人喜欢修长的袖子,有些人喜欢宽松的袖子,还有些人喜欢独特的袖子设计。
总之,衣服袖子的原理包括了人体解剖学、衣物制作技术和人类活动需求等方面的知识。
袖子的设计要考虑舒适度、保护性、美感和个性化等因素,以满足穿着者在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袖子的设计也会受到时尚潮流和个人喜好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样式和形态。
袖的结构设计范文

袖的结构设计范文袖子是衣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起到保护手臂的作用,还能为服装增添美感和设计感。
不同的袖子结构会给服装带来不同的效果,下面将从袖子的基本结构、袖子的种类以及袖子的设计原则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袖子的基本结构袖子的基本结构由袖头、袖身和袖口三个部分组成。
1.袖头:袖头是袖子连接到衣袖上的部分,它与肩部有关,直接影响着袖子的舒适度和整体效果。
2.袖身:袖身是袖子的主体部分,它可以分为紧身袖身和宽松袖身。
紧身袖身贴合手臂,轮廓清晰,适合修饰手臂线条;宽松袖身则更为宽松自由,能够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
3.袖口:袖口是袖子的末端,它可以采用直立式、下垂式、开叉式等不同的设计,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袖口的宽度和设计也可以通过拉链、扣子、褶皱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袖子的种类袖子可以根据不同的形状和长度进行分类,常见的袖子类型有以下几种:1.直袖:直袖指的是袖身宽度与手臂宽度相同的袖子,没有任何收口处理。
这种袖子设计简洁、干练,常见于职业装和男装中。
2.泡袖:泡袖是袖子在袖头或袖腕部分有收缩处理,使袖子呈现出泡状效果。
它可以增加袖子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适合用于女性装饰性较强的设计。
3.肩垫袖:肩垫袖在袖头部分加入肩垫,使袖子在肩部有一定的蓬松感。
这种设计可以增加肩部的宽度,使肩线更加直立和有力感。
4.飘逸袖:飘逸袖指的是袖子在袖身部分加入褶皱或蓬松的设计,使袖子在穿着时呈现出流畅、飘逸的效果。
这种袖子常见于连衣裙等女性服装中,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5.长袖和短袖:袖子的长度也是袖子种类的一种分类方式。
长袖指的是袖子长至手腕以上的袖子,短袖则是袖子长度在手肘以上但不及手腕的袖子。
三、袖子的设计原则1.手臂舒适度:袖子的设计要考虑到手臂的活动空间,不能过于紧绷或束缚手臂的运动。
保证袖子在穿着时的舒适度是袖子设计的首要原则。
2.整体协调性:袖子的设计要与整体服装的风格和造型相协调。
不同的袖子类型适合不同的服装风格,要选择与整体设计相符的袖子。
袖子结构设计原理

袖子结构设计原理袖子结构设计原理是指在衣物、袖套等物品的制作过程中,为了使其具备合适的外观和良好的穿着体验,采用的一系列设计原则。
这些原则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剪裁方式、缝制工艺等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来讨论袖子结构设计原理。
首先,袖子的长度和宽度是袖子结构设计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
袖子的长度应该与上衣或外套的长度相适应,既要能够覆盖住手臂,又不能过长,以免影响活动。
袖子的宽度要根据身材和款式的需要来决定。
一般来说,袖子越宽松,则活动度越大,但同时也会影响外观的质感。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权衡这两个因素。
其次,袖口的设计也是袖子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袖口的样式和材质可以影响整体外观和穿着体验。
袖口的样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如直线式、折叠式、喇叭袖等。
不同的样式可以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时尚感。
袖口的材质一般会选用弹性较好的材料,例如弹力带、橡筋等,以保证袖口的收口效果,并且能够舒适贴合手腕。
第三,袖子的结构稳定性也是袖子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袖子的结构稳定性指的是袖子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为了保证袖子的结构稳定性,通常会采用衣服上的接缝线或者其他缝纫方式来加固袖子的接缝部位,以防止因为磨损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拉伸而导致袖子开线或破裂。
最后,袖子的剪裁方式也会影响整体的外观效果和穿着体验。
袖子的剪裁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来选择,例如,标准平缝袖板、垫肩袖等。
合理的剪裁方式能够使袖子更好地贴合手臂轮廓,使整体造型更加优美,同时也能够提升穿着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袖子结构设计原理是从袖子的长度和宽度、袖口的设计、结构稳定性和剪裁方式等方面考虑,以达到良好的外观和穿着体验。
在袖子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剪裁方式、缝制工艺等因素,以确保袖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穿着的舒适度。
最终,一个合理的袖子设计可以提升服装的整体品质和美感。
袖子结构2

两片袖结构设计
1)袖山高:将前后片侧缝合并,侧缝向上延长线为袖山线,袖山高=前后肩高度差的1/2到袖窿深线的5/6,袖山高点向后身偏1cm为A点(袖山顶点)。
袖山点向后移动1cm,平衡前后AH量,符合手臂的前倾性。
2)袖长线:自袖山点向下量取袖长=58cm,画袖口基线。
3)袖肥大:从袖山顶点分别量取前AH和后AH+1cm,连接到袖窿深线确定AB(前袖山斜线)、AC(后袖山斜线),并得到前、后袖肥大。
4)前袖山弧线: AB与前袖窿弧线交点为D点,AD的中点垂高2cm为凸弧点,D E=1cm为袖山弧线与AB的交点,自袖窿深线上抬2.5cm,其交叉点为前袖窿凹弧点,圆顺连接点A、凸弧点、点E、凹弧点及点B画前袖山线。
5)后袖山线:根据前⊕定出后凸弧点,AC的1/3为F点,CF间凹弧0.6cm,圆顺连接点A、凸弧点、F点、凹弧点及点C画后袖山线。
6)袖里缝线:以前袖肥中线为准,前偏袖量=3cm,前袖肘处凹进0.5cm,袖口处偏出0.5cm,画大、小袖缝线。
7)袖口线:袖口宽= 15cm,袖口倾斜度1.5cm,画袖口线。
8)后袖缝线:以后袖肥中线为准,后偏袖量=1.2cm,袖肘处偏进 1.5cm,顺势连画大小袖的后袖缝。
基于重力平衡的袖子结构设计“2A”原理

第5卷第6期2020年12月Vol.5No6Dec.2020服装学报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基于重力平衡的袖子结构设计“2A”原理高光,高畅,高丽(涿州高红服饰设计工作室,河北涿州072755)摘要:基于人体静态和动态特征进行袖子结构设计,通过人体工学与结构力学的方法,分析袖子的运动功能、重力平衡形态和结构重力平衡机理,找到决定袖子结构重力平衡的人体关键T和关键角,从而提出袖子结构设计“2A”原理。
采用此原理量取人体角度参数,顺应不同体型的手臂特征,从根本上解决了依靠经验数据制板和装袖难以预判袖子穿着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袖子设计;制板;结构力学;重力平衡;高级定制中图分类号:TS9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928(2020)06-0493-05"2A"Principle of Sleeve Structure Design Based on Gravity BalanceGAO Guang,GAO Chang,GAO Li(Zhrozhoo Gaotoug Fashion Design Studio,Zhuozhoo072755,Chinn)AbstracU:The sleeve structure was desioaed based ou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t human body.Throuoh the methoUe of ernonomics and structural mechanics,the motion function,anvity balance form and structure acvity balance mechanism of the sleeve were analyzee.The key points and key angles of human body that determine the aravith balance of sleeve structure were forng.Then,the"2A"prigciple of sleeve structure desiog was put forwarU.This prigciple measuree the angle parameters of human boOz and aCaptey to the arm characteristics of diPereyf boOz types,which fungameytally solvee the proOlem that it was diffichlt to pwyict the wearing effect of sleeves bp relying cm empirical data foe plate making and sleeve fitting.Key worUt:sleeve yesion,pattern maring,strccturd mechanics,arwith balance,aCvvncey chstomizatioo袖子结构与人体体型、动作及制作材料和审美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其结构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其中几何学和人体解剖学为常用的方法。
衣袖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 衣袖结构原理与设计第一节衣袖的结构种类一、按结构划分圆装袖、连袖、插肩袖、分割袖。
二、按袖的长短分类无袖、短袖、半袖、中袖、长袖。
三、按袖的片数划分一片袖、二片袖、三片袖。
第二节袖窿结构分析一、袖窿宽度的确定女装:胸宽=1.5B/10 +(2.5~3cm) 背宽=1.5B/10 +(3~3.5cm)男装:胸宽=1.5B/10 +(3.5~4cm) 背宽=1.5B/10 +(4~4.5cm)根据款式的贴体程度,袖窿宽的大小可以增减,宽松款式减小,贴体款式增加。
二、袖窿深的确定三、袖窿结构类型(一)圆袖窿圆袖窿是根据人体的臂膀和腋窝的形状而设计的,它使人有一种庄重的感觉。
因此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如西服,大多采用这种袖窿。
(二)尖袖窿尖袖窿是在圆袖窿基础上向下开深,成为尖型。
由于袖窿的开深而使袖根部加肥,一般运动服多采用这种袖窿。
它不仅穿脱方便,而且给人一种宽松、舒适的感觉。
(三)方袖窿方袖窿也是在圆袖窿的基础上加深,并画成方角形成的。
方角可大可小,与袖子相互借用。
这种袖窿便于运动,因此,运动且也可采用这种袖窿。
(四)插肩袖窿插肩袖窿只是衣身与袖子的分割线,无其他作用,可以放在衣身的任何部位,袖子与衣身是相互借用的。
第三节袖子的基本结构一、人体手臂的静、动态参数二、袖子基本结构线、结构点名称三、袖山的形状三种臂山块面展开图的复合图四、袖斜线倾角的确定(一)袖斜线倾角与袖山高、袖肥的关系(二)袖斜线倾角与运动舒适性和造型性的关系(三)袖斜线倾角的选择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袖斜线倾角与袖肥和运动舒适性成反比,与袖山高和造型性成正比。
根据实践经验,按袖型的适体性将袖子分为贴体、合体、宽松三种情况,则袖斜线倾角的选择一般为:宽松型0~21°;合体型22°~40°;贴体型:41°~60°。
从实用角度考虑,若袖斜线倾角用15:X表示的话,X总变化范围为3≤X≤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