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

合集下载

和声学——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

和声学——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单位:音乐系姓名:王飞日期:2006 年 4 月17 日课程章节名称: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教学目的:学会选择所学和弦为旋律配和声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本章节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的和声编配能力,能为简单的歌曲与作伴奏和弦,并能够弹奏。

教学重点难点:配和声时和弦的选择学时分配:总共2学时。

内容讲授1课时;例题讲评1课时。

教学方法:钢琴弹奏已配好和声的旋律,用美妙的和声音乐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利用音乐软件制作谱例,并用钢琴弹奏,用形象的曲谱和动听的音乐来阐释和声理论。

教学过程:一、回顾1、什么是旋律?由单一声部所构成的完整音乐(如民歌、无和声乐器的无伴奏独奏),或者从多声部音乐中(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所听见的那个表现最强的声部。

谱例一:《两只老虎》12 3 112 3 156 5J 3 1 2^1-谱例二:《茉莉花》3235*5 1 65 336■»1 2 32 1 6 1 5- | 535 6 i 23 1653 2 1 2. 3 3 €16 5 52333216 1.¥532 3532126 12 3 12 16 16 5. 1T T 12、什么是和声?在单声部的旋律上配上连续的和弦进行,它是所有多声音乐的写作基础。

(多声音乐的形式如:合唱、钢琴曲、伴奏歌曲、交响乐等) 谱例一:《四小天鹅舞曲》二、导入定义:为一个单声部的旋律配上合乎逻辑的、连续的和弦进行,形成的多声部音乐形式。

目的:掌握一些写作简单多声音乐(合唱、歌曲伴奏)的方法。

三、 步骤1、 确定旋律的调式、调性;2、 分析旋律的乐句结构; 3 、选配适当的和弦; 4、完成和弦的连接。

四、和弦选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谱例二:《美丽的神话》口大凋 1 (T) IV (S) V ①〕 鱼小调 I M IV 5〕 V 5〕1、开始和结尾尽量配T,如是弱起小节时,也可从属开始;作用:有利于确定调性2、和声切分:小节强拍上不要使用前一小节弱拍上的和弦;3、不要使用D—S的进行;(两个乐句之间可以使用)4、旋律中如有同音反复或长音延续时,尽量变换和弦,保持和声进行的不断发展与流动。

和声学公共课基础教程

和声学公共课基础教程

和声学公共课基础教程第一课四部和声写作与和弦排列法和声学,是一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它不仅是掌握多声部音乐写作与理论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更在于通过和声学的学习来观察西方多声部音乐文化的现象和逻辑,以及十八、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作曲家的作品中所归纳出来的一整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多声部理论基础。

因此,和声学的学习不仅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必须掌握的理论课程,对于从事演奏、演唱、音乐普及教育专业包括与音乐有关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理论课程。

1、和声与和声学的概念:和声(Harmony)是由若干音有机地构成不同结构(包括相同结构)、不同位置或不同属性的和弦(Chord)或和音,这些和弦或和音连续运动而产生的多声部现象,即为和声。

和声学是研究和弦的构造、序进和运用、它们的风格特征以及和声在构成曲式和表现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的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

2、四部和声:四部和声写作(Four part writing)是音乐作品中尤其是和声写作练习中最常用的声部(Part)组合方式,特别是在混声合唱中运用的更多。

它具有和声音响丰满、声部平衡的作用。

和声写作练习采用四部写作,更有利于掌握和声的基本写作技能。

四部和声采用的是大谱表记谱形式。

这四个声部从高到低顺次称为高音部(也常称为女高音声部)(Soprano)、中音部(也常称为女低音声部)(Alto)、次中音部(也常称为男高音声部)(Tenor)、低音部(也常称为男低音声部)(Bass)。

谱例1、在四部和声写作的记谱中,如果时值是在二分音符以下的时候,音符的符干方向也必须是固定的形式,即高音声部必须朝上;中音部必须朝下;次中音声部必须朝上;低音部必须朝下。

构成一种对称的、清晰的记谱方式。

另外,高音部与低音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外声部”(Outer parts);而中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内声部”(Inner parts)。

3、各声部的音域(Range):由于四部和声写作最初来源于混声合唱的记谱形式,虽然和声写作中并不完全要求实际为人声演唱,但是也要求各声部具有声乐的特性并按照各类人声相似的音域写作,在非特殊情况下最好不要超出各声种的音域范围。

基础和声学试题库(10套试卷)

基础和声学试题库(10套试卷)

试卷一1.四声部和声是传统和声学习的主要形式,四个声部的名称由高到低依次是高音部、________、___________与低音部。

2.两个声部的同时进行有同向、反向与_______ 三种类型。

如果在同向进行中两个声部的音程保持不变,称为______进行。

3.____级六和弦是所有副三和弦中应用最广的和弦,在四声部写作中主要重复_____音,以加强其下属功能。

4.终止四六和弦是一种具有复功能特点的和弦,主要以_____功能为主,常用______功能或主功能和弦引入。

5.完满终止的条件有: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和弦,即低音为______度进行,主和弦必须是______音旋律位置,且处于小节强拍。

6.根据属七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进行规则,V56、V34解决到____,V2解决到____。

7.结束处的V7—VI构成______终止,这时VI应重复_____音。

8.大小调下属功能组和弦一个共同特点是包含有调式的_____级音。

1.下列和弦连接中无法用和声连接法做连接的是…………………()A II56—V2B VI—IVC VII7—V34D I—II62.下列含有K46的和弦序进中,正确的是…………………………()A II6K46︱V7 IB II6V︱K46 V7C I II56︱K46V7D K46 IV︱V7 I3.下列和弦连接中不能使用五音跳进的是…………………………()A V—IB V6—IC V6—I6D I6—V64.下列哪一个七和弦可能为某小调导七和弦………………………()A B C D5.下列关于和声模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B 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C 模进过程中模进音程绝对不能改变D 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1.四部和声中任何两个相邻声部间的音程都不能超过八度,否则会形成声部过宽的错误。

32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优秀

32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优秀
17
? 2.为旋律配和声的写作步骤:
? (1)分析指定旋律的调式、调性
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指定旋律的调式、调性是 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条 件。
18
? 在没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之前,是不可能产生一 个准确的和声写作方案的。当然,目前在旋律中的调 式、调性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很容易分析和判断的。
12
二、点评上周课后作业
? 写出d、g、c、b、e和声小调所有原位正三和 弦的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
? 问题一:超八度、错误音符 ? 问题二:四部同向、平行五度、平行八度
13
三、新课:用原位正三和弦 为旋律配和声
? 1.为旋律配和声的概念:
指定声部为旋律声部,根据旋律声部的调式、 调性选择所配置和弦的功能,并以准确的方式 将下方三声部连接起来,完成整个四部和声的 写作。
21
? 上例是带有一个升记号调号的旋律,它就有两种调式 判断的可能性,G大调或e和声小调。
? 虽然在结束音上对两种调式来说都不是停顿在主音上, 但从旋律各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尤其是从第2小节 强拍出现的#D音(e和声小调的升Ⅶ音)上观察,都 明显体现出e小调的调式特征。
22
(2)根据旋律各音的和弦属性选择 和弦的功能
? 混合排列法: ? 上方三声部同时存在开放与密集的排列形式,称为。(1—例15 c)
? 超开放排列法: ? 上方三声部中相邻的两声部之间出现超过九度以上的排列形式。 (1—例15 d)
4
5
2.和弦的两种连接法
(1)和声连接法
有共同音的两个和弦在连接时,将它们的共 同音保持在相同声部的连接,称为和声连接法。 这种连接法能使和弦音之间的连接平稳而流畅。
根据旋律中的每个音选择所要配置和弦功能, 是和声写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第四章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课件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第四章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课件
同时考虑与写好内声部的进行;处理好下方声部与旋律声部之间、各声部之 间的节奏配合与声部组合。 上三部各部单独横向的进行,都要采取不超过三度的平稳进行。 当上三部采取方向完全一致的同向上行或同向下行时,前后两个和弦必然采
用旋律连接法。上下行小跳和上下行级进旋律可采用 当上三部采取方向基本一致的斜向上行或斜向下行时,前后两个和弦必然采
三.为旋律配和声举例
为下面的旋律配和声: 4+4结构,前四小节一句,后四小节一句
先在钢琴上弹奏这个旋律,确定其调性(根据其功能结构、结尾音以及调 号)。本例是C大调。
三.为旋律配和声举例
在这个调性中,开始的g音可能是属三和弦(g—b—d)的根音,也可能是主 和弦(c—e—g)的五音。
但开始的和弦一般都是主和弦;
同和弦重复时,可以做八度跳进,低音听上去有旋律感
低声部的线条
注意低音线条的平衡问题: 1.高、低两外声部应多用反向、斜向进行,而少用同向进行,以保持四声部
框架的平衡。 2.原位三和弦的低音常出现四、五度的跳进,而连续同方向的五度跳进容易
造成声部的动荡,应少用。音区不宜长时间的过低或过高,应在整体上保持适 中。
此时后乐句大多以扩展的方式延长 前乐句弱起时,后乐句也常对应弱起,但要根据旋律特征具体进行分析。 重要部位:旋律停顿处、中间终止处和结束终止处等
根据句读位置,设计半终止或结束终止 由多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各乐句的终止式最好有所变化,以利于和声按照一
定的逻辑关系发展
为旋律题配置和声
根据旋律进行中所蕴含的和声意义,选择恰当的和声进行和低音位置,写出 低音部 旋律音区偏高的宜用开放排列法;偏低的宜用密集排列法;而旋律音区适中
三.为旋律配和声举例
旋律中的第二个音a是下属和弦的三音 旋律连接法:低音声部与上方三个声部反向,低音声部不能做超过四度的跳

和声学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和声学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导学通过对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中止式的学习,熟练掌握和声、旋律两种连接法,熟练掌握三音跳进、同和弦变位两种跳进连接方法,避免和弦连接中的各种不良进行;通过对终止式的学习,掌握各种终止式的名称和用途;正确使用终止四六和弦和属七和弦。

能正确为旋律和低音配置和声。

1、平稳连接之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

2、了解各种不良音响效果是由于不良和声连接造成。

3、使用三音跳进、同和弦变位的具体方法。

4、熟练掌握终止式的使用方法、准确运用K46和弦。

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第一节大小调的正三和弦、正三和弦的功能与和弦之间的各种关系本节要记住几个概念:主功能、属功能、下属功能、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四五度根音关系、二度根音关系、平稳进行、跳跃进行;并知道它的意思。

一、自然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大小调式中,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称为正三和弦。

他们是调式中主要的三和弦。

正三和弦包含了调式的全部音级,且都是建立在调式重要音级上,它们有明确调式、调性的作用。

二、正三和弦的功能问题调式中各个音级具有不同的作用,称为音的调式功能。

建立在调式各音级上的三和弦也具有不同的作用,这就是和弦的调式功能。

和弦的调式功能有:主功能、属功能、下属功能三种。

主功能:用字母T(大调)和t(小调)表示。

代表主功能的和弦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在主音上的三和弦,它是调式中最稳定的三和弦,应作为和弦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和弦用罗马数字Ⅰ标记。

属功能:用字母D(大调)和d(小调)表示。

建立在属音上的三和弦,它对主和弦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支持,在确定主和弦的稳定性,使主和弦成为调式和弦中心起着重要作用。

属功能是不稳定的功能。

属和弦用罗马数字Ⅴ标记。

下属功能:用字母S表示。

建立在下属音上的三和弦。

对主和弦有较强的倾向感和支持力,在确定主和弦的稳定性,使主和弦成为调式和弦中心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下属功能也是不稳定的功能。

属和弦用罗马数字Ⅳ标记。

属功能和下属功能都属于不稳定功能,但他们对于主和弦的倾向是有区别的.属功能有直接倾向于主和弦的特性,而下属和弦尽管可以直接倾向于主和弦,但常常通过属和弦间接倾向于主和弦。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的写作步骤:
1、 分析指定旋律的调式、调性
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指定旋律的调式、调性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条件
在目前分析、判断旋律中的调式、调性过程中只是关系大、小调的分析和判断。也就是说,旋律中 的调号虽然表明了调高的主要外部形式,但是相同的调号可能适用于不同的调式。
例如,在一个升记号的旋律中就可能是G大调或者是e和声小调两种选择。判断调式的方式应当建立 在一种综合分析的能力上。首先应依靠旋律的听觉上辨别大调与小调的区别;另外从理性上进行分 析,最主要的是从不同调式中各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培养调式的分析能力。
如果旋律是弱起小节的话,弱起的部分通常是D和弦或S和弦,而第一个强拍用主和弦(也不 排除弱起部分用主和弦的可能),以此强调主和弦的重要地位。在音乐作品中的结束中的最 后一个和弦几乎毫无例外地用主和弦结束,尤其是和声写作的初级阶段更应如此。
选择和弦时要考虑和声功能逻辑的合理性。在目前和弦选择的阶段中,只要避免D——S的不 良进行,在功能逻辑上就应当是正确的了。
另外,也可能从旋律的最后结束音上观察旋律的稳定性(当然,最后的结束音未必就一定是调 式的主音)。还可能从和声小调在旋律中出现的升Ⅶ音的临时记号中判断调式的特征。
总之,尽管目前在旋律中体现的调式、调性现象不是复杂的,它不可能出现复 杂的不同调式、调性的接触,但从开始就培养一种对调式、调性的分析能力和 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指定声部为旋律声部(即指四部和声中的高音部),根据旋律声部的调式、调性选择所配置 和弦的功能,并以准确的方式将下方三声部连接起来,完成整个四部和声的写作。
我们目前所研究和学习的是以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中的多声部现象为主。,西方音乐文化 的主要特点就是,旋律与和声密切的融合性。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旋律绝大多数都与和 声的逻辑紧密相关。在旋律的进行中明显地或隐约地包含着和声进行的意义。

和声写作与分析 课件

和声写作与分析  课件




练习



一、写出E大调、f和声小调的各个音级及名称。 二、写出 b A大调的各级三和弦并写出其转位和弦及 名称。 三、写出 b A大调的平行调及同主音调。 四、写出 B 大调的主、下属、属三和弦和七和弦, 并写出其所有转位和弦和构成和弦音的名称 五、写出和声、旋律大小调的特殊音级。

六、和弦的类别与和弦的名称

和弦的类别是按照组成音的多少分类的。可分为 三和弦(三个音)、七和弦(四个音)、九和弦 (五个音)、十一和弦(六个音)、十三和弦 (七个音)。三和弦和七和弦用的最多,九和弦 也常用,十一、十三和弦则用的较少。
和弦音的名称是按三度顺次叠好后,把最低音称 为根音,其余的音按它与根音之间的音程度数命 名,距根音三度的音称为三音,五度音称为五音, 以此类推。


和弦根音进行与根音进行的力度

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与色彩关系只能在和 声进行中体现,因此,目前我们主要学习 和弦连接中的根音力度进行。 辨别一个和弦是几级和弦属于什么功能, 主要是依据根音在调式音阶中所占的位置 而定。不同的根音进行就形成了不同功能 的力度进行。和弦之间的力度关系主要有 五种:
和声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是 区别专业音乐工作者与业余音乐工作者的 分水岭。

五、构成和弦的原则

和声的主要材料是和弦,和弦是由三个或 三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的 原则构成。这种和弦的结构原则,是以音 响学的泛音列作为根据的。
因此,按三度叠置原则构成的和弦,具有 客观音响的协和性。

声部超越:所谓声部超越就是两个和弦在 连接过程中,后一个和弦的中音声部高于 前一个和弦的高音声部,以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声学——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单位:音乐系
姓名:王飞
日期:2006年4月17日
课程章节名称: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教学目的:学会选择所学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本章节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的和声编配能力,能为简单的歌曲写作伴奏和弦,并能够弹奏。

教学重点难点:配和声时和弦的选择
学时分配:总共2学时。

内容讲授1课时;例题讲评1课时。

教学方法:钢琴弹奏已配好和声的旋律,用美妙的和声音乐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利用音乐软件制作谱例,并用钢琴弹奏,用形象的曲谱和动听的音乐来阐释和声理论。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什么是旋律?
由单一声部所构成的完整音乐(如民歌、无和声乐器的无伴奏独奏),或者从多声部音乐中(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所听见的那个表现最强的声部。

谱例一:《两只老虎》
谱例二:《茉莉花》
2、什么是和声?
在单声部的旋律上配上连续的和弦进行,它是所有多声音乐的写作基础。

(多声音乐的形
式如:合唱、钢琴曲、伴奏歌曲、交响乐等)
谱例一:《四小天鹅舞曲》
谱例二:《美丽的神话》
3、什么是正三和弦?
调式的正音级上(Ⅰ、Ⅳ、Ⅴ或者叫T、S、D)所构成的三和弦。

二、导入
定义:为一个单声部的旋律配上合乎逻辑的、连续的和弦进行,形成的多声部音乐形式。

目的:掌握一些写作简单多声音乐(合唱、歌曲伴奏)的方法。

三、步骤
1、确定旋律的调式、调性;
2、分析旋律的乐句结构;
3、选配适当的和弦;
4、完成和弦的连接。

四、和弦选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开始和结尾尽量配T,如是弱起小节时,也可从属开始;
作用:有利于确定调性
2、和声切分:小节强拍上不要使用前一小节弱拍上的和弦;
3、不要使用D—S的进行;(两个乐句之间可以使用)
4、旋律中如有同音反复或长音延续时,尽量变换和弦,保持和声进行的不断发展与流动。

5、如有可能,尽早出现T—S—D—T的进行;
6、某个音存在多种和弦选配可能性时,根据以上方法,选择最佳方案。

总之,首先考虑可能性,其次是适用性。

五、举例
1、根据以上步骤及方法,合理选配和弦。

2、为歌曲配伴奏
《四季歌》
作业布置:
1、为旋律配和声
2、歌曲伴奏练习
《故乡的小路》
参考书目:
《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伊.斯波索宾、伊.杜波夫斯基等合著《和声学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谢功成、童忠良、马国华、赵德义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