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创新平台名称)

合集下载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遴选结果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遴选结果

序号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实训平台名称
学校名称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职业大学
学校举办方 南通市人民政府 南通市人民政府 南通市人民政府
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现代绿色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BPO(业务流程外包)实训平台 微电子技术实训平台 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数字化智能制造与精密检测技术实训平台 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智能电梯制造与维护实训平台 AHK-中德培训中心 企业信息化与通信工程实训平台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学校举办方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序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实训平台名称 云计算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O2O”一体化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学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实训平台 动车组检修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工艺美术传承创新示范区 苏州数字艺术协同创新平台 现代商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 在线旅游服务实训平台 陶瓷艺术传承创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数码印花服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互联网+工业智能技术应用实训平台 互联网+现代商贸实训平台 物联网工业应用领域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序号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实训平台名称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训平台 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 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 绿色智慧纺织服装云实训平台 智慧建造开放实训平台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校企协同育人实训平台 建筑施工虚实结合仿真实训平台 互联网+现代商贸物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 “三层递进”式大商科智慧教育实训平台 “智慧+共享”物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 交通土建工程无损检测实训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江苏省科技平台建设的成效与启示

江苏省科技平台建设的成效与启示
重 大 研 发机 构 ,包括 战 略 性 、前 瞻 性 研 究 机 构 、产 业 共 性 技
济发展和科 技创新 及其产业 化 ,提供科技 创新 、成果 转化 、 工程化研发 以及公共 服务等科技基础条 件支撑。20 0 6年 ,江 苏省人民政府颁发 《 江苏省科技发展 “ 十一五 ”规划纲要》, 将科技平台作为 “ 十一五” 重大科技基 础设 施建设项 目,并 基本构建了科技平台建设 体系框架 。按其功能定 位和创新流 程,科技平 台主要分为四大类 ( 图 1 如 所示 ) :
1 4 重 大创 新 平 台 .
1 功 能定位与分 类
科技平 台建设以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为 目标 ,以各类创 新
载体和基地建设 为依托 ,大 力推进企 业 、高校 、科研 机构 、
科 技 中 介服 务 机 构等 各 类 创 新 主 体 的互 动 合 作 ,面 向 社 会 经
依托相关领域重 点骨干企业 、高校、科 研院所 ,通过产 学研合作 ,集成国内科技 资源 ,围绕高新技 术和优势特色产 业对战略高技 术 、共 性关键 技术 和重 大 目标 产品创 新需求 , 建设了 1 个 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的现代化新 型研发载体—— 2
策法规环境。 2 1 制定科技 平台分类管理和重大项 目监理制度 . 进一步强化 了各类科技平 台的分类管理 ,分别制定 了管 理办法 ,提出了不同类型科技平 台的不同管理机制。同时在
图 1 江苏科技平台建设体 系
1 1 研 发 平 台 .
主要依 托高校 、科研院所 ,通过产学研合作 ,围绕产业 技术创新 ,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 和 自主知识产权为 目标 ,在 生物技术与创新 药物、新 材料、现代农 业、新能 源与节能环 保等领域建设 了 5 个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为产业发展 和 1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汇总(59家) - 南京市科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汇总(59家) - 南京市科
南京师范大学
省教育厅
49
江苏省有机电子与平板显示重点实验室
南京邮电大学
省教育厅
50
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淮阴师范学院
淮安市科技局
51
江苏省医学分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52
江苏省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无锡市科技局
53
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大学
镇江市科技局
59
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
省教育厅
三、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序号
平台名称
承担单位
一、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90项)
1
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生测部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2
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
3
江苏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32
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33
江苏省神经再生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通大学
省教育厅
34
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35
江苏省畜禽产品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科院
省农科院
36
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37
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常州市生态技术应用研究所
46
江苏省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常州佰腾科技有限公司
47
江苏省常州工控软件新技术与智能监控技术服务中心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名单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名单

5INSTALLATION2024.4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

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对于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三,促转型,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海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之家时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要让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总书记深厚的为民、爱民情怀,让我们深受教育。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手抓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方式,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住房问题,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来源:中国建设报)一、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序号创新平台名称依托单位首席专家1住房城乡建设部质量评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张仁瑜2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低碳建筑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欧阳明高3住房城乡建设部智能建造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邱奎宁4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王香春5住房城乡建设部燃气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同济大学(牵头单位)、上海市燃气管理事务中心、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燃气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秦朝葵6住房城乡建设部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龚道孝7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建筑大学(牵头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季 节8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化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李大伟9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成果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牵头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刘新锋二、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序号创新平台名称依托单位首席专家1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诊治与更新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范 峰2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单位)、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国家康复器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刘燕辉3住房城乡建设部数字建造与孪生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牵头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潘 鹏4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遗产监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 宁5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屋智能重点实验室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邵 洋6住房城乡建设部乡村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企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国网商用大数据有限公司、广州巨杉数据库软件有限公司、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李 郇。

江苏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框架设计

江苏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框架设计
维普资讯
江苏省创新刨业公共服务平台 的功能定位和据架设计
● 刘 波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 究所
杨艳红 袁欲彬 江苏 省 生 产 力促 进 中心
摘要: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 江苏省近年来 重点建设 的一类科技基础设 施 , 过对 国 内外科技公共服务平 台以及江 通 苏省近年来科技公共服务平 台建设 情况的分析 , 一步梳 理 了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 台的功 能定位 , 进 并对其建设
理 策 持 统 ) 口 — 决 支 系 一 — <
平 台 、 系统 ” 十
I 厂—] 广] ’
.. . .. .... . . .. ... .

‘.... -.... _ ,
科技部 出台了 (0 4 2 1 2 0 — 0 0年国家科技
基础条件 平台建设纲要 》 ,提 出 了三层
Nov em ber 07 20

| ≯◇0 韶
维普资讯
的平台 建设 和运行 管理 模式 是 十分迫
切 的。
2 江 苏 省 科 技公 共 服 务 平 台 . 的构 建思 路 与框架设 计
江苏 省科 技公 共服 务平 台应 以科 技成果 转化和科技产 业化为工作 重心 . 主要 是 为推 动地方 经济 社会 发展 的科 技创新创业 活动服务 . 其侧 重点是为技
家 的 科 技 竞 争 力
提供支撑 , 内涵 其
和 外 延 都 是 与 此
相 关 的 . 是 国 家 这
层 面选 择 的需 要 。

科 数 共 系 卜 _ 上 — < 试 基 协 系 学 据 享 统 _ — — 二 验 地 作 统

1 我 国科 技 公 共 服 务平 台建 .

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县域新实践

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县域新实践

第28期2023年10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28October,2023基金项目:2022年度连云港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名称:提升连云港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RK2212㊂江苏省第六期 333人才 2022年培养支持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㊁问题与提升路径㊂作者简介:蒋红奇(1980 ),男,江苏灌云人,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㊂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县域新实践蒋红奇(连云港市社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文章从江苏县域现代化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江苏县域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县域产业支撑㊁构建开放共享平台㊁打造园区创新高地和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县域科技创新新实践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县域;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G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 强富美高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㊂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江苏县域经济发展长期领先于全国,县域占据江苏50%左右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在江苏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㊂江苏县域承载着产业提升㊁科技创新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发展要求,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主战场,科技创新在江苏县域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㊂1㊀江苏县域现代化的基本情况㊀㊀2013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1]㊂2019年2月,江苏印发‘关于在苏南部分县(市㊁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苏南地区选择6个县(市㊁区)先行先试,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径㊁建立机制㊁积累经验,昆山市㊁江阴市和溧阳市作为县域入选㊂2023年1月,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江苏省县域现代化发展水平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创新活力㊁品质生活㊁绿色生态㊁融合共享和安全韧性等5个一级维度构建了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2]㊂‘报告“显示,苏南㊁苏中㊁苏北县域单元现代化水平不均衡,苏南㊁苏中㊁苏北呈现梯度递减的态势㊂2㊀江苏县域科技创新发展现状2.1㊀江苏县域科技创新发展情况㊀㊀截至2021年年底,江苏省共有40个县级单位(包括县级市),其中,苏南㊁苏中和苏北地区分别有10个㊁10个和20个县级单位㊂2.1.1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2021年,江苏GDP 千亿元以上县市共17个,县域经济大省实至名归㊂2021年,江苏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7464.3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38ʒ47.77ʒ45.85;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621元㊂2022年11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 中国创新百强县 ,江苏有30个县域入选,其中6个位列前10名㊂2.1.2㊀研发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增加2021年,江苏共投入研发经费3438.6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1个百分点,达到创新型国家或地区中等水平㊂2021年,江苏财政科技拨款额为671.6亿元,同比增长14.9%,在全省财政支出的占比为4.6%㊂2021年,江苏县域专利授权量21.2万件,增长30.1%,占全省专利授权量64.1万件的33.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万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6.9万件的20.3%㊂2.1.3㊀创新型县(市)建设不断突破2018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江苏有5个县域入选;2023年4月公布的第二批建设名单,东部地区为38个,江苏有7个县域入选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有2个县域入选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主题㊂2021年12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公布首批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㊁区)建设名单,有6个县域入选;2023年4月公布的第二批建设名单,有9个县域入选㊂2022年12月,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公布2022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名单,有20个县域入选㊂2.1.4㊀高新园区驱动创新发展2021年,高新区以占江苏6.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28.9%的地区生产总值㊁32.9%的出口总额和53.8%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集聚了江苏40.6%的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和51.4%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了一批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新区已成为江苏最具竞争力的人才高地㊁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㊂江苏省21家国家高新园区中有4家位于县域;全省21家省级高新区和9家筹建省级高新区位于县域的共有15家㊂2.1.5㊀规上企业和各类人才相继增长2021年,江苏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6868个,增长14.88%,占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7.75%㊂2021年,江苏县域就业人口2185.2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7.84%;其中县域二㊁三产业就业人口1785.09万人,在县域就业人口中占比81.69%㊂2021年,江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135.25万人,增长8.1%㊂2.2㊀江苏县域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㊀㊀一是县域产业发展基础差异较大,创新活力有待提升㊂江苏的经济总体上呈现苏南的高速发展和苏北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区域内县域也同样存在着不小差距㊂如,2021年苏北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7707元,只是苏南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40.98%;苏北县域三次产业比例为13.7ʒ40.2ʒ46.1,虽然呈 三㊁二㊁一 的产业结构,但一产占比高达13.7%㊂截至2021年年底,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下的县域仍有丰县㊁睢宁县㊁东海县和灌云县4个㊂‘报告“显示:江苏县域创新活力呈现出由南向北梯度减弱且同质集聚的现象;创新活力有强经济依赖性,如昆山等经济强县遥遥领先于其他县域;苏中北部和苏北地区若干县域创新活力有待提升㊂二是县域科技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创新驱动发展乏力㊂苏南科技进步状况明显处在领先地位,苏北的淮安㊁连云港和宿迁等地科技进步水平差距较大㊂如,2021年苏州4个县域中有3个县域全社会研发投入在GDP的占比超过3.6%,高于江苏平均水平㊂苏北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在GDP的占比相对较低,如连云港只有2.37%,且东海㊁灌南和灌云三县全社会研发投入在GDP的占比分别仅为0.76%㊁0.68%和0.36%㊂三是县域人口资源供需不协调,高端创新人才仍然紧缺㊂2021年,苏南县域全为人口净流入地区,苏中㊁苏北县域全为人口净流出地区㊂苏南县域年末户籍人口844.1万人,常住人口1189.8万人,净流入345.7万人;苏中县域年末户籍人口987.7万人,常住人口865.0万人,净流出122.7万人;苏北县域年末户籍人口2193.2万人,常住人口1723.5万人,净流出469.7万人㊂多年来,苏中㊁苏北县域作为人口净流出区域,年轻人㊁高学历人口外出就业多,本地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㊂同时,苏北县域企业科技人员总量不足㊂2021年苏北5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87万人,其中,研究人员只有0.04万人;现有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相对稀缺㊂四是县域创新载体平台严重缺乏,科技服务功能有待提升㊂县域因区位等因素对高层次科研机构引进难度较大;科技创新服务缺乏,高新技术企业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对较少;现有政府载体平台在为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㊁科技供需对接等方面作用仍需加强㊂如连云港只有南京农业大学(灌南)食用菌产业研究院㊁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几家县域科技创新平台㊂同时,县域各类开发区或高新园区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缺少足够发展空间; 2021年度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情况通报中,县域19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10名中,苏南6家㊁苏中4家,苏北县域为0㊂3 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县域科技创新新实践的政策建议㊀㊀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谋篇布局,跳出县域看县域㊁突破县域发展县域,破解县域资源和空间瓶颈制约,找到适合自身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走各具特色的县域发展新路子[3]㊂3.1㊀强化县域产业支撑㊀㊀一是完善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㊂统筹推进县域产业优化布局㊁专业化生产,适度超前推进产业规划,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各具县域特色主导产业㊂二是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㊂推动县域产业建圈强链㊁引优育强,增强县域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互动,推动县域产业协同创新,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功能布局与空间布局㊂三是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技术创新体系㊂鼓励县域 专精特新 企业在细分专业领域精耕细作,带动集群企业产业链㊁创新链㊁供应链等深度融合,提升县域产业集群整体质量和竞争力㊂完善创新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㊂四是壮大县域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㊂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㊂3.2㊀构建开放共享创新平台㊀㊀一是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㊂推动县域现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积极争创省级乃至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县域创新平台㊂引导和支持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县域企业在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4]㊂二是深化政产学研合作㊂以校地合作平台㊁孵化器㊁众创空间等平台为载体,聚集县域科技要素,实现企业发展需求与高校㊁科研院所研发成果有效对接,提升县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㊂三是夯实县域创新创业平台㊂营造有利于县域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加快孵化器㊁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县域新产业㊁新业态㊂3.3㊀打造园区创新高地㊀㊀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和高新区作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主阵地作用,强化县域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3]㊂优化县域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模式㊂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园区聚集产业,推动物流园区㊁工业园区㊁农业园区和服务业园区等联动发展[3]㊂鼓励园区主动对接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总部等创新资源,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或基地,增强创新支撑能力㊂二是强化园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㊂发挥园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速技术㊁人才㊁资金和信息等要素在县域之间自由流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3]㊂三是推进园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公共服务能力㊂鼓励园区多渠道招引㊁多政策支持开展 招才引智 ,打造县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㊂推动各类开发区或高新园区提档升级㊁转型增效,强化 园区+创新平台 模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3]㊂四是高质量推进共建南北园区㊂深化南北结对帮扶,支持各园区通过一区多园㊁南北共建㊁异地孵化等方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形成投资合作㊁品牌合作㊁服务合作等多元化的合作路径㊂3.4㊀强化科技人才支撑㊀㊀一是县域政府部门主动加强与省市各类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㊁科学研究的资源优势,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更高层次的人才㊁更多的科研机构和更具竞争力的项目资源[3]㊂支持县域骨干企业等与科研院所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打造县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㊂二是创新人才引才模式,通过柔性引才㊁主动借智等方式让更多的科技人才㊁资源和企业为县域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㊂三是优化县域人才发展环境㊂完善财税金融政策㊁人才评价体系㊁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大对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引导更多人才向县域企业集聚㊂参考文献[1]忠英.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SWOT分析 以镇江市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6):66-70.[2]徐冠英,王子妍.一把 尺 量,为县域发展绘蓝图[N].新华日报,2023-02-19(2).[3]蒋红奇,丁吉磊.苏南县域 三高效应 [J].决策, 2022(3):46-48.[4]田梅,杨光炜,赵毅峰.四川省县域科技创新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J].决策咨询,2019(10): 63-65.(编辑㊀姚㊀鑫)Promote the new practic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Jiangsu county with 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iang HongqiLianyung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ianyungang222000 China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unty modernization in Jiangs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ccelerate the new practi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Jiangsu s coun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of county industries building an open sharing platform building innovation highlands in park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Key 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Jiangsu coun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和公益性特征,向社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的科技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旨在根据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长期需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完善相关基础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为我省高技术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创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第三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有向社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为主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按照组成方式,可分为多单位参与共建或具有多个功能子平台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网络化平台)和具有单一功能的单一性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单一性平台)。

第四条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我省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科技重点工作,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则,主要依托我省具备一定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创新服务机构等组织建设,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任务是:(一)对外提供科学仪器设备、自然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供试验验证、测试考评、开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

(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资源管理与技术支撑服务的人才队伍。

(三)开展技术交流、技能培训、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等活动。

(四)探索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会同江苏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负责公共服务平台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省辖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省有关厅局(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4.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申报书

4.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申报书

计划类别: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科技设施类)指南代码:________项目受理号:_________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项目联系人: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日期:年月曰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二O—九年本人在省科技计划(资金)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过程中,将严格遵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并作出如下承诺:1. 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项目年度实施情况、总结报告、验收材料、科技报告、科学数据等,对上述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负直接责任。

2. 恪守科研诚信,无抄袭或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职称简历和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违反科学伦理,以及其他科研不端行为;没有通过贿赂或变相贿赂、故意重复申报等不正当手段申报项目;督促项目组成员恪守科研诚信并履行相关承诺,保证项目组成员身份及业绩真实有效。

3. 按照项目合同约定组织、协调、推进项目实施,按期完成项目目标任务;依法依规使用项目经费,保证不发生套取、转移、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等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