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名人

合集下载

中国的数学名人

中国的数学名人

中国的数学名人
1.陈省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界的金牌教授,国际数学界
著名的贡献者,世界十大数学家之一,拥有“百年数学家”称号。

2.吴文俊:珠海高等研究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
得者,以综合性学术研究成就而享誉国际。

3.姚期智: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多次获
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负责人,被誉为“国学大师”。

4.李政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际数学研究界的权威,被誉为“数学家之王”。

5.钱学森: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华数学之父”。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国内部分)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国内部分)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国内部分)|刘徽|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祖冲之|祖暅|杨辉|赵爽|华罗庚|陈景润|刘徽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贾宪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

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几个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1.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数学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华氏定理”,解决了数学领域的一个难题。

据说,华罗庚在年轻时曾因为贫困而辍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一直自学并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2.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领导中国的导弹研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钱学森在年轻时曾留学美国,但他在美国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最终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杨振宁:杨振宁是中国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了“杨-李定理”,揭示了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振宁在年轻时曾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物理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屠呦呦:屠呦呦是中国药学家,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屠呦呦在年轻时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她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些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于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世界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数学十大名人

中国古代数学十大名人

中国古代数学十大名人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众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数学家:
1.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2.刘徽:魏晋期间的伟大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创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并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朱世杰: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

他毕生从事数学教育,所著的《四元玉鉴》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4.李冶:金元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上都有很大的贡献,代表作有《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

5.赵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注释了《周髀算经》,并给出了“勾股圆方图”的证明。

6.秦九韶: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的代表作《数书九章》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7.杨辉: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的代表作《详解九章算法》和《杨辉算法》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珍贵文献。

8.王文素:明代数学家,他系统地整理和补充了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的十多个计算问题。

9.王孝通:唐代数学家,他写成了《缉古算经》,解决了当时最难的三次方程问题。

10.郭守敬: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编订了《授时历》,
制作了简仪等天文仪器。

以上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部分名人,他们为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数学名人故事(12篇)

数学名人故事(12篇)

数学名人故事(12篇)数学名人故事篇1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

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

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

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

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

戴震称其为“策算”。

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

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

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

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名人故事篇2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

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

中国数学名人小故事

中国数学名人小故事

中国数学名人小故事中国数学名人小故事导语: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

中国数学名人小故事一、报效祖国宏愿------ 华罗庚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 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

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

【名人故事】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名人故事】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名人故事】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Jingrun Chen, 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也是中国数学领域中顶尖的学者之一。

陈景润被誉为在解析数论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之一,他是第一个证明了不定方程X^2+Y^2+Z^2=KXYZ无穷多解的人。

1984年,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在和外国数学家一起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陈景润也留下了很多耀眼的成绩。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这位杰出的数学家的故事吧。

陈景润生于1933年5月22日,出生在江苏省溧水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家境贫寒。

家中没有书籍,父母俱无文化,但是他自幼就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数学天赋。

陈景润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只能依靠勤工俭学以求得上学的机会。

后来,由于母亲是个已经离异的寡妇,陈景润的学费一度成为难题。

但陈景润坚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勤工俭学,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南京大学。

在大学期间,陈景润以其出色的数学天赋和刻苦的毅力,多次获得奖学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学术领域一路砥砺前行,兢兢业业地投入数学研究,努力不懈。

在攻读博士期间,他接触了解析数论这一领域,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解析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其中的深奥难懂的数学理论曾经令无数数学家望而生畏。

陈景润却坚定地选择了这一道路。

他对数学具有极大的热情,并愿意去攻克困难。

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份执着与坚持,才有了后来他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1966年,陈景润突然决定结束在队部工作,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在这里,他教授的是数学分析课程,他的授课风格新颖,容易深入浅出,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景润以教学创新扬名于世,也成为清华学子心目中的偶像。

1966年至1975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景润的工作和研究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并且他本人也因他所爱好学术研究而饱受批斗。

中外古今数学名人介绍,24页

中外古今数学名人介绍,24页
《论螺线》,是阿基米德对数学的出色贡献。他明确了螺线的定义,以及对螺线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还导出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求和的几何方法。
正因为他的杰出贡献,美国的E.T.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样评价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张开列有史以来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们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或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
目录
CONTENTS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代表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
泰勒斯(约前624年-约前546年)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 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河北省涞源县人.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天文学家. 人物评价: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数学以 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充分表现 了我国古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主要成就: 机械制造 、完善历法、 精算 圆周率 、制造机械 、撰写缀术。 代表作品:在数学方面,所著《缀术》一 书,是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被唐代 国子监列为算学课本,规定学习四年,惜 已失传。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成《大 明历》,并为大明历写了“驳议”。在古 代典籍的注释方面,祖冲之有《易义》、 《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 《释孝经》等著作,但亦皆失传。 后世影响:祖冲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 的科学家,而且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也有 崇高的地位。祖冲之创造“密率”,是世 界闻名的。纪念有祖冲之星、纪念币、祖 冲之邀请赛。
李善兰:1811.1.22
- 1882.12.9,浙江海宁人
人物评价: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 学和植物学家,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鼻 祖。 主要成就: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 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三项。 代表作品:《天算或问》、《方圆阐幽》、 《弧矢启秘》和《对数探源》、《麟德历 解》3卷、《椭圆正术解》2卷、《椭圆新 术》1卷、《椭圆拾遗》3卷、《史器真决》 1卷、《尖锥变法解》1卷、《级数四术》 1卷、《垛积比类》4卷。合译了《几何原 本》后9卷、《代数学》13卷等。 后世影响:继梅文鼎之后,李善兰成为清 代数学史上的又一杰出代表。他一生翻译 西方科技书籍甚多,将近代科学最主要的 几门知识从天文学到植物细胞学的最新成 果介绍传入中国,对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 作出卓越贡献。
汪莱:(1768年-1813年),安徽歙县人,清代数学家
人物评价:清代著名数学家 主要成就:进位制、球面三角 形、方程级数、组合数学、割 圆术 代表作品:《衡斋算学》共七 册。 后世影响:汪莱提出在求解方 程时方程根不只有一正根,亦 有负根,并设96道例题加以证 明,是中国数学史上关于方程 根研究的一个突破。汪莱对于 其他诸如弧三角形、勾股形、 平圆形、弧矢关系、代数方程 理论等专题都著有详尽的阐述。 汪莱始终坚持治学,刻意求新, 研究算学往往参用西法,其主 要著述流传至今,使后世在二 百年后的今天,还得以窥见其 才华和风采。

爽:生平不详,约生活于公元3世纪初,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人物评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 学家与天文学家。 主要成就:出入相补原理、勾股 圆方图 代表作品:《周髀算经注》 后世影响:赵爽在注文中证明了 勾股形三边及其和、差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4 个命题。他还研究了二次方程问 题,得出与韦达定理类似的结果, 并得到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之一。 此外,使用“齐同术”,在乘除 时应用了这一方法,还在“旧高 图论”中给出重差术的证明。赵 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 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 响。
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
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
人物评价: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 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 载入世界数学史册。 主要成就: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 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 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 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1932 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 数学家大会,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 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 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 国人。 代表作品:《高等数学分析》 后世影响:他倡导“科学救国”,执掌云南 大学12年,使云大由省立而国立,撑起了中 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对于完善近代中国的 高等教育布局意义重大;他惜才爱才,诲人 不倦,一大批辉耀着中国科学史的名人都曾 受教于熊先生:严济慈、华罗庚、赵忠尧、 胡坤生、庄圻泰、陈省身、彭桓武、钱三强、 钱伟长、杨乐、张广厚等;他品行高洁,言 传身教,不仅惠及学生,对子女也影响良多。
苏步青:(1902.09.23~2003.03.17)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带
溪乡,祖籍福建省泉州市
人物评价:我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苏步青教授专长微分几何,是国际公认的几 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国 际上誉为“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与
“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辉:汉族,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不详,南宋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人物评价: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 数学教育家。 主要成就:乘除捷算法,完善增成法,纵
横图 ,垛积术
代表作品:《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 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算宝》3卷、《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续古摘奇算法 》2卷及《九章算法篡类》、《杨辉算法》 等多本算法的著作。 后世影响:重视数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戴煦:(1806年~1860年),钱塘人。晚清数学家
人物评价:晚清数学家 主要成就:戴煦和项名达共同 发现了指数为有理数的二项式 定理 代表作品:《对数简法》、 《四元玉鉴细草》 后世影响:戴煦在研究无穷级 数时发现了“开方求对数”的 简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补充 了“定理级对数”和“自然对 数级数术”两项定理,比当时 世界上的先进算法要简单实用 得多。
在《算法通变本末》中,杨辉为初学者制
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 要文献。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南宋数学家
人物评价: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 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主要成就:1247年完成数学名著《数书 九章》,发明“秦九韶算法”,推导
“秦九韶公式”。
李冶:(1192~1279)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人。金元时期的
数学家、文学家、诗人
人物评价:金元时期的数学家。 主要成就:系统介绍用天元术建立 二次方程 代表作品:《测圆海镜》、《益古 演段》、《敬斋古今黈》 后世影响:《测圆海镜》,其主要 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 “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 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 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 符号代数的尝试。
明安图:(1692-1765)清代蒙古族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蒙古正白旗人
人物评价:我国杰出的天文 学家、数学家和地理测绘学 家。 主要成就:割圆十三术、无 穷求和思想。 代表作品:《割圆密率捷法》 后世影响:《割圆密率捷法》 一书,在清代数学界被誉为 “明氏新法”,在我国数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成 就和所创立的方法﹐对于清 代幂级数研究领域产生了很 大影响。
梅文鼎:(1633-1721),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清初著名的天文、
数学家
人物评价:清初著名的天文、 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 家”和“开山之祖”。 主要成就:考证和补订古代历 算, 融会西方新法与中国历 法,考察和说明天文仪器,研 究古代方志中天文知识。 代表作品:《明史历志拟稿》、 《历学疑问》、《古今历法通 考》、《勿庵历算书目》 后世影响:梅文鼎最重要的贡 献是在数学方面,他写了20多 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 进行了融会贯通,对清朝数学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数学名人
中国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 它产生于生产,又对推动 生产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 用。其中,我们的数学家 为我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通过对他们的 探索,学习他们孜孜以求, 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我 们的自我修养。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

暅:生卒年代不详。我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数学家
人物评价: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 主要成就:祖暅原理 代表作品:《缀术》 后世影响:《大明历》就是由于他的建 议,才被梁朝采用。有的记载说,《缀 术》有他的研究成果。他首次得出计算 球体体积的公式,比欧洲早一千年。还 研制了铜日圭、漏壶等精密观测仪器多 种。祖暅之的儿子祖皓,再传家学,后 来也成了数学家。

人物评价: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 基者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 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 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个人成就:清理中国古代数学体 系 、 提出牟合方盖、重差术等方 法。 代表作品:《九章算术注》、《海 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 产。 后世影响:刘徽的《九章注》不仅 在整理古代数学体系和完善古算理 论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提出 了丰富多彩的创见和发明。刘徽在 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都有杰出 的贡献。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出生于江苏金坛,祖籍江苏省丹阳
人物评价: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 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 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 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 位数学伟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数 学之父”。 主要成就: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和开 拓者,《堆垒素数论》获“斯大林奖” 。 代表作品:《数论导引》 、《优选学》 、《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曲型域的调和 分析》、《高等数学引论》、《典型群 》 、《从杨辉三角谈起》。 学术影响: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 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 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 启铿、龚升等等,不少已成为世界级的 名家。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 物之一”。
贾宪:生卒不详,11世纪前半叶中国北宋数学家
人物评价:中国北宋数学家 个人成就:创造了“贾宪三角” 和“增乘开方法”。 代表作品:《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 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 失传。 后世影响:数学上,贾宪起着承 前启后的作用。魏晋南北朝兴起 的数学研究热潮自唐而中断,贾 宪的数学方法论又激发了宋元的 数学研究热潮,他又起到推波助 澜的作用。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 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 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 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 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