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景观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1. 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1.3)2. 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 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公园设计规范》4.3.2)3.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

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

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 x 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

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 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宜3 : 27 :1之间,梯面宽度宜在0.3 7.0m之间。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3 )5.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

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 %,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

溪流宽度宜在1吃m,水深一般为0.3 7m左右,超过0.4m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

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

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4 )6. 居住区泳池设计必须符合游泳池设计的相关规定。

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规比赛用池,池边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加强水的动感。

泳池根据功能需要尽可能分为儿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儿童泳池深度为0.6 7.9m为宜,成人泳池为1.2 -2m>儿童池与成人池可统一考虑设计,一般将儿童池放在较高位置,水经阶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证了安全又可丰富泳池的造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3.2 )《公园设计规范》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水体设计要素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水体设计要素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水体设计要素引言: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体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对于城市的美观性、环境质量和人居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水体设计要素,包括水体的功能、形式和布局等方面,以期为城市景观规划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一、水体的功能水体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具有多重功能,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城市气候、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水体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

水体的蒸发作用可以降低城市的温度,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提供清凉的微气候。

其次,水体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水体中的水藻和水生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此外,水体还可以提供城市的水资源,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二、水体的形式水体的形式包括湖泊、河流、喷泉、人工水道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适用场景。

湖泊是城市中常见的水体形式,可以为城市增添一抹宁静和美丽。

河流则可以为城市提供一条生命之脉,串联起城市的各个部分。

喷泉则以其喷水的动态效果吸引人们的目光,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人工水道则可以将城市中的水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水系网络,提供交通和娱乐的功能。

三、水体的布局水体的布局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功能需求,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和限制。

首先,水体的布局应与城市的规划相协调。

水体可以被用作城市中心的核心景观,也可以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水景。

其次,水体的布局应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和限制。

例如,在山区城市中,可以利用山间的溪流和瀑布来布局水体;在平原城市中,可以通过人工挖掘湖泊和人工水道来布局水体。

此外,水体的布局还应考虑城市的交通和生活需求,以便为居民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四、水体的景观设计水体的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美观性和人们的感受。

水体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水面的造型、水质的处理、水边的植被等方式来实现。

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中的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中的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中的常用规范园林景观水体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对水体进行艺术化、功能化的设计和布置的过程。

合理规范的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升景观品质,还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和健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中的常用规范。

一、水体布局规范1. 选择合适的位置:水体应考虑到整体规划,与周围的植物、建筑物相协调,避免与交通干道、高架桥等噪音源靠近。

2. 确定水体形状和面积:根据空间大小和功能需求,确定水体的形状和面积,通常可选择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

3. 合理设置水景元素:在水体中设置喷泉、瀑布、莲花等水景元素,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增加观赏性。

二、水体水质规范1. 水质净化处理: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水体的水质净化问题,可以通过植物过滤、人工湿地、曝气等方式改善水体的水质。

2. 控制水体深度: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控制水体的深度,以保证水体生态平衡和安全性。

3. 防止水体污染:在水体附近设置垃圾桶、排水系统等设施,减少周边环境对水体的污染。

三、水体设施规范1. 设置观景平台和休息区:在靠近水体的位置设置观景平台、休息区等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水景、休息放松。

2. 设置护栏和警示标识:设置合适的护栏和警示标识,以防止游客误入危险区域,确保游玩的安全。

3. 选择适宜鱼类和植物:根据水体的水质和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鱼类和植物进行配置,增加水体生态可持续性。

四、水体灯光设计规范1. 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使水体在夜晚展现出不同的景色,增加夜间景观的吸引力。

2. 照明设施的防水防尘:由于水体环境潮湿,应选择防水防尘等级合适的照明设施,以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寿命。

3. 节能和环保:在照明设计中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选择低能耗、低污染的灯具,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水体维护管理规范1. 定期清洁水体: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杂物、浮萍等,保持水面整洁干净。

2. 定期检修设施:定期检查维护水体周边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景观水体塑造方案

景观水体塑造方案

景观水体塑造方案背景介绍景观水体是一个具有人造喷泉和自然水体造型的人工水景区。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景观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形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广场、商业综合体等场所。

它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美观度,而且还为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放松。

在创建景观水体时,如何设计和塑造水体的形态是一个关键因素。

设计原则景观水体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无论是在公园、广场或者商业综合体内,景观水体的设计都应该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并且水体的形态也应该符合场所的使用目的。

2.追求自然美感。

景观水体的形象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自然水体,并且通过震水、瀑布、飞溅、喷泉等方式塑造出各种流动、柔美的形态,让人们感到舒适、愉悦和轻松。

3.兼顾节能环保。

在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耗电、节水等资源的浪费,并且尽可能地使用环保材料。

具体方案为了满足以上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以下景观水体塑造方案:1.喷泉塑造。

喷泉由多个水柱组成,每根水柱的高度不同,形成一个美丽的水幕。

水幕宽度的不同,可以大大丰富视觉效果。

同时,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设置合适的灯光效果,夜晚也可呈现出迷人效果。

2.瀑布塑造。

通过模拟自然瀑布的落差和流动形态,塑造出效果独特的人工瀑布。

设计师可根据现场情况和使用目的决定瀑布的高度、宽度、材料和水流速度等因素。

3.震水塑造。

这种效果将水体塑造成一个整个池面都在震动的形态(如池水不停地颤动、抖动或“呼啦呼啦”发出变化的声音),令人可以感受到水体与自然的那种亲密感。

4.飞溅塑造。

这种效果通过将喷水的角度调整为水流的向外弹射,形成绚丽多彩的水花效果。

尤其在夏季,可为人们带来清凉舒爽的感觉。

结语在今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的时代,景观水体作为一种人造自然水体,在城市环境中的建设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里仅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景观水体塑造方案,设计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根据景观环境、材料、规模、预算等诸多因素进行更好的创新和尝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设计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水体包括喷泉、池塘、小溪、湖泊等多种形式。

在景观设计中,水体设计不仅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增加场地的场地的透气性,改善空气和环境质量,提升环境品质,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氛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放松心情的场所。

在进行水体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水源设计在进行水体设计时,需要考虑水源的问题。

如果是室内设计,一般可以用人造水源,即通过水泵和过滤系统将自来水循环利用;如果是室外设计,需要找到自然水源,如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源的水质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水源的不同进行水体的设计。

在使用自来水时,应该保证水源的供水量和水压,并且需要配备过滤系统,以保证水质洁净。

在水体设计中,水池是常用的一种形式。

水池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池面大小、池底设计、池壁设计、池水质量等。

池面大小应该与场地大小相适应,并且要避免过大或过小。

池底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池水的水质,合理设计底部排水系统,以保证水质清洁。

池壁的设计应该美观大方,并且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在水池边上可以增加靠背椅、吊床、休闲亭等,以提供更好的休闲体验。

三、喷泉设计喷泉是水体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喷泉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喷泉的类型、喷头数量、喷泉高度、水流速度等多种因素。

喷泉设计的关键是要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水的节约和能源的节约。

有些喷泉设计可以通过节约水和节约能源来达到低碳和环保的目的。

四、小溪设计小溪是一种自然景观,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放松的感觉,小溪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流水的路线、水流的速度、流量的控制等多个因素。

设计小溪时需要保证水质干净,以及避免水污染和水浸问题。

同时,可以随意增加一些小岛屿、瀑布、钟乳石等景观来增加小溪的美感。

五、湖泊设计湖泊是一种较大型的水体,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湖泊的深度、湖泊的面积、湖泊的流动速度、湖泊的水质等。

湖泊的设计通常需要围绕湖泊周围设立一些休闲设施,如游泳池、户外音乐厅、舞台、游乐场等景观,以增加湖泊的娱乐性。

十大水景观设计理念

十大水景观设计理念

十大水景观设计理念
1. 自然融合:通过合理的植被搭配、水体构造和岩石设置等方式,使水景与周围自然环境无缝融合。

2. 动静结合:将静态的水景与动态的瀑布、喷泉等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

3. 水与光的交融:利用灯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光影变化,增加水景的独特魅力。

4. 艺术创作:将水景设计融入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等,使水景融入艺术品的概念。

5. 生态环保: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水质的植被和鱼类,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水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6. 与人互动:设计一些可供人们接触、观赏和互动的水景元素,如喷泉、水帘墙等。

7. 清新自然:通过植物选择和布局,使水景呈现出清新自然的感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8. 回归简约:简化水景的设计,注重线条和几何形状的构建,创造出简约而美观的效果。

9. 水景漫步:设计人们可以在水景中行走的路径和桥梁,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水景的美。

10.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传统的中国园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有魅力的水景。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景观水景作为城市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等多重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水景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是景观水景规范标准的一些最新要点:1. 规划原则:- 景观水景应与周边环境协调,符合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

- 应充分考虑水景的生态功能,避免对自然水体造成破坏。

2. 设计标准:- 水景设计应遵循美观、实用、安全的原则,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水质的清洁。

- 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水质管理:- 景观水体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

- 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过滤、曝气、生物净化等,以保持水质。

4. 安全措施:- 景观水景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意外落水。

- 应配备必要的救生设施,如救生圈、救生绳等。

5. 维护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水景维护管理体系,定期对水景进行清洁和维护。

- 对于水景中的植物和设施,应定期进行修剪和检查。

6. 节能与环保:- 景观水景的照明和泵站等设备应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 应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7. 智能化管理:- 鼓励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景的水质、水位等信息。

-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景的自动化管理。

8. 公众参与:- 在景观水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

- 应设置教育性标识,普及水景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9. 法规遵守:- 所有景观水景项目都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 对于特殊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应严格遵守相关保护规定。

10. 持续改进:- 景观水景的设计和管理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理念,以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规范标准旨在指导景观水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大多数人们喜欢亲水的环境,一条小溪、一个人工湖,甚至一个瀑布,一个喷泉……,都能让人感到欢快、兴奋,从而减轻园林周围其它建筑物的凝滞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

下面建科园林景观浅谈一下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5大要点,希望对您了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有帮助。

1、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在布局上追求回归自然的基本原则,切忌形似的模仿,需要园林设计者将园林建筑美与自然水体美相互配合。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遵循追求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格局,在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当中,自然的山水是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水体景观则是观赏和营造气氛的点缀物,植物配合山水自由的进行布置,道路回环曲折使人置身其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的交融境界。

2、要注意安全问题水景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渗水、漏水、漏电,水池深度应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米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米,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米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米。

3、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层次感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布局上,主体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利用水这一动态元素与周围的静景相结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使得园林的环境空间在构成上显得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使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让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身处园中,感受真实自然的山水,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天人合一。

4、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现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延续着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并在动静结合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手法。

例如使用灯光喷泉的设计方式,通过对喷泉的造型设计和灯光处理来体现园林景观、周围环境以及人文三者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