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和女性健康培训课件
《雌激素与女性健康》课件

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与雌激素水
平下降有关。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 素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 也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03
雌激素替代疗法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历史与现状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起源
20世纪初期,雌激素替代疗法开始被 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 增长而增加,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密 切相关。
高水平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被认为是子 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 于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内分泌 失调,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01
02
03
青春期发育
促进乳房发育、骨骼生长 等
生育期
维持月经周期、促进排卵 等
围绝经期
维持骨密度、心血管健康 等
雌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分泌部Biblioteka :卵巢 调节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影响因素:年龄、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
02
雌激素与女性健康的关系
青春期发育
01
青春期是女性发育的关 键阶段,雌激素在这一 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重视月经和生育史
月经周期不规律、未生育或晚育等可 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应关注 并积极调整。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通过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早发 现并治疗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有效预 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06
结论
正确认识雌激素与女性健康的关系
雌激素是女性重要的荷尔蒙,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女性阴道微生态与雌激素治疗PPT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9
阴道抗感染的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点: 黏膜表面含有大量SlgA,
发挥局部免疫 防御作用 T-cell和B-cell,巨噬细胞等
维持生理水平的免疫活动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介导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介导。
10
阴道抗感染的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在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正常时阴道内可测到:IgG、IgM、IgA及IgE, 特别是女性生殖道还有丰富的浆细胞,
梭状杆菌、B族链球菌、粪链球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 消化球菌和类杆菌等;
过路菌:主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
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偶见菌(过路的原虫和病毒):阴道毛滴虫、
阿米巴原虫、疱疹病毒Ⅱ和巨细胞病毒等。
菌群通过粘附机制定值生长于阴道粘膜
菌群随着年龄、妊娠等的变化 相续演替过
程
7
乳杆菌的作用机制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 Writing Group. Climacteric. 2011; 14:302-20.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Menopause. 2012; 19:257-71.
23
绝经激素治疗的A级推荐:
安全性(Especial Safety):
✓ 不引起体内E1和E2水平变化 ✓ 未发现阴道出血 ✓ 不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
简便性(Easy Use)
✓ 给药方便 ✓ 易于使用
26
特别提醒:重视阴道黏膜屏障结构
①机械阻挡作用 阴道黏膜可有效地防止微生物侵入内 一旦完整性受损,微生物便可黏附于宿主细胞
泌尿生殖道萎缩治疗
治疗方法
雌激素疗法:局部雌激素,全身雌激素
雌激素在妇科内分泌临床上的应用ppt课件

Cool comfort Managing Menopause; 2001: 24~26
53
HT用于缓解潮热,出汗 ——雌激素剂量
疗效和起效时间与E剂量相关 标准剂量雌激素疗效优于低剂量者 标准剂量的E,若加入不同孕激素,不影响 E的疗效 注意血栓副作用 可能刺激乳腺
Treatment of menopause-associated vasomotor symptoms;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Menopause 2004 Jan-Feb; 11(1): 11~33
17
子宫异常出血的表现—— 有排卵型
排卵型月经过多 经前出血 经后出血 排卵期出血
1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1)
无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 基础体温(BBT)单相
19
正常典型双相基础曲线
37.5
37
36.5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适用就诊时血色素高于8g的患者
方法:
黄体酮:20-40mg/日,肌注共3-7天,停
药
后撤退血如月经量,2~3天量多,
7-
10天血止
其它孕激素:妇康,妇宁,安宫黄体酮
注意:
黄体酮并非止血药,要按周期使用
撤退出血量可能较多
47
无排卵型功血的处理 -调整周期
周期性孕激素
雌孕激素周期序贯联合
戊酸雌二醇 1-2mg/日,21-28天
女性内分泌激素基础知识课件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和多毛等。其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激 素水平紊乱,导致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等问题。
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是指血催乳素水平升高,可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等问题。催乳素过高会抑制卵巢功能,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 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详细描述
雌激素可以促进毛发的生长,增加毛发的数量和亮度。而孕激素则可以抑制毛发 的生长,对头发的生长有负面影响。此外,雄激素对男性型脱发也有一定影响。
THANKS
孕激素
定义:孕激素也是一 种女性生殖激素,由 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 ,主要功能是维持女 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 能,以及调节月经周 期的正常进行
作用
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 正常功能:孕激素可 以维持女性生殖系统 的正常功能,包括维 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 和促进胎盘的发育。
调节月经周期的正常 进行:孕激素可以调 节月经周期的正常进 行,包括促进卵子的 成熟和排卵,以及维 持月经周期的正常进 行。
腺垂体对卵巢的调节
腺垂体通过分泌FSH和LH来调节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排卵。FSH可以促进卵泡 的生长和成熟,而LH则在卵泡成熟时刺激排卵。
卵巢的调节机制
卵巢的周期性活动
卵巢在女性生殖周期中会经历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与退化的过程。这些过 程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以及卵巢自身的内分泌激素的调节。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维持女性生理周期
女性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月经周期,维持 女性的生理周期。
维持机体平衡
女性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分泌 ,维持机体的平衡和稳定。
02
女性内分泌激素基础知识
雌激素
01
妇科内分泌ppt课件

熟悉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常见妇科疾病的内 分泌病因及发病机制。
内分泌相关检查方法
掌握性激素六项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内分泌相关检查方法的原 理及应用。
新技术、新进展介绍
01
基因诊断与治疗
了解基因技术在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突变筛查、基因治疗等
。
0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包括药物的剂量、用 法和副作用等,以确保 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 应的发生。
自我监测技能培训
教授患者如何进行自我 监测,如记录月经周期 、观察症状变化等,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妇科内分泌基础概念
掌握妇科内分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激素的合成、分泌与调 节等。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观察 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等 有无异常。
临床评分系统
采用相关评分系统,对患者症状进 行量化评估,辅助诊断。
辅助检查手段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水平, 评估内分泌功能。
影像学检查
采用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患者生殖器官 的结构及病变情况。
1 2 3
口服避孕药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长 期使用者应关注乳腺、心血管等方面健康,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
孕激素
可能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者应关注肝功能,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
雌激素
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风险。长期 使用者应定期进行乳腺、子宫等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女性内分泌激素基础知识课件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 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控制压力
学会调节压力,通过放松、冥 想等方式保持心理平衡。
注意饮食健康
01
02
03
控制饮食摄入
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量 摄入,避免高糖、高脂、 高盐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全麦、豆类、蔬菜等 。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 鱼、瘦肉、豆制品等。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心血管系 统的正常功能,增加高血压、
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
神经系统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头痛、失眠 、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
代谢系统
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糖、脂肪、蛋 白质等代谢物质的正常代谢,从而 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增 加。
04
女性内分泌疾病的防治
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免疫平衡。
02
女性激素基础知识
女性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雌激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
维持妊娠,调节月经周期
雄激素
促进女性全身肌肉和骨质的发育
垂体激素
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
女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女性的生殖功能 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
肾上腺激素:参与应激反应 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
认识激素对女性生殖器官和性功能的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适当运动和放松心情
运动锻炼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增强身体素质。
放松心情
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体检,及时就医
女性内分泌激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4、雌孕激素分泌周期性变化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卵后7~8日高 峰
➢ 孕激素:排卵后7~8日高峰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激素反馈调节
雌激素: 卵泡早期:低水平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 GnRH(负反馈) 卵泡晚期:高水平雌激素兴奋下丘脑分泌 LH-RH(正反馈) 黄体期 :协同孕激素对下丘脑负反馈
26
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
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 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血FSH的浓度 ,在排卵前期为1.5-10U/L, 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
FSH值低 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 综 合征 等。
FSH值高 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 征,原发性闭经等
素(gonadotropin - releasing hormone,GnRH)
下丘脑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 - RH)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 - RH)
➢ 经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促进FSH/LH合成
➢ 呈脉冲式释放,其频率与月经周期时相有关
➢ 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激素反馈调节
•长反馈:卵巢激素 •短反馈:垂体促性腺素 •超短反馈: GnRH自身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8
催乳素(PR1)
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 ,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 腺的增生乳汁的 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 PR1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
为高催血症。
女性内分泌激素基础知识课件

2023女性内分泌激素基础知识课件CATALOGUE目录•女性内分泌系统概述•雌激素基础知识•黄体酮基础知识•卵泡刺激素基础知识•催乳素基础知识•孕激素基础知识•雄激素基础知识•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症状与调理01女性内分泌系统概述女性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使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雄激素。
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胰岛素。
胰腺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激素的种类与作用类固醇激素包括胰岛素、缩宫素等。
肽类激素包括谷氨酸脱氧酶、鸟苷酸环化酶等。
氨基酸衍生物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增加,出现月经周期。
青春期孕激素、雌激素分泌增加,为胎儿生长提供保障。
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出现绝经。
更年期各种激素分泌均减少,机体逐渐衰老。
老年期女性一生中激素的重要变化02雌激素基础知识雌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雌酮:最为常见的女性雌激素,负责维持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雌二醇:活性最强的雌激素,主要负责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
两种主要类型:雌酮、雌二醇。
1雌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周期23主要由卵巢分泌,在胎儿期便开始分泌,青春期达到高峰。
产生雌激素水平会逐渐升高,直到达到绝经期前后的高峰。
分娩后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呈周期性变化。
分泌周期雌激素水平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如月经前和月经期雌激素水平较低。
月经周期当女性出现不孕症时,雌激素水平可能异常低下或升高。
不孕症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导致女性的生殖器官逐渐萎缩。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女性健康03黄体酮基础知识1黄体酮的种类和作用23天然黄体酮: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具有保护作用,可以维持月经周期和妊娠初期稳定性。
合成黄体酮:由人工合成的一种孕激素,通常用于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中,可以调节月经周期和缓解痛经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骨质疏松悄然流行 阿尔茨海默病不时光顾 牙齿脱落接二连三
骼和大脑。雌激素的作用范围如此之广,难怪许
• 弱视失明危机四伏
多变人化会发对出女如孩此青惊春呼发—育“黄所毛发丫生头的十全八身变生”理。、心雌理激素和女性•• 健康结声肠带肿受瘤损跃声居音第 变三 粗
13
植物中的多酚
天然抗氧化剂
• 多酚:是植物王国中数量众多、分布最广泛的 物质。许多研究表明,多酚是重要的天然抗氧 化剂,主要包括酚酸、类黄酮、木酚素、香豆 素、白藜芦醇、单宁等。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10
卵巢的生命周期
• 胚胎第三个月:卵原细胞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发育成初级卵母细胞。
• 胎儿出生前:所有卵原细胞已发育成为初级
卵母细胞。女性出生后不再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 出生4周-12岁: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青
春期以前,卵巢中的初级卵母细胞一直是休止 的。
• 10-19岁:初级卵母细胞才能完成它的第一次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14
植物雌激素
• 植物雌激素(Ph大yt豆oe异str黄og酮en):是指
某些能结合并激活哺乳类动物及人类 的雌激素受体,从而具有雌激素样和 或抗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植 物雌激素对机体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 激素活性的双重作用。
• 大豆异黄酮: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形成 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重要的非营 养成分。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 和胚轴中。大豆异黄酮通常情况下为 固体,熔点大都在100℃以上,常温 下性质稳定,呈黄白色粉末状,有轻 微苦涩味,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 缺乏雌激素的体征表现:
• 子宫萎缩
• 外阴萎缩 阴道萎缩 乳房萎缩 盆腔内脏器下垂
• 皮肤变化,缺少弹性和光泽,变干、变皱、 易痒,各种色素沉着渐现,毛发变得干枯和 灰白;
• 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增高
• 最新研究发现,女性体内有400多个部位含雌激素 的受体,主要分布在子宫、阴道、乳房、盆腔 (韧带与结缔组织)以及皮肤、膀胱、尿道、骨
• 生理作用:大豆异黄酮能模拟和干扰、 双向调节雌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在 雌激素水平高的个体表现为抗雌激素 作用,雌激素水平低的个体表现为雌 激素样作用。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15
慎用雌激素类药物
• 甾体雌性激素:雌二醇、炔雌 醇;
• 非甾体雌性激素:己烯雌酚;
• 抗雌激素类药物:氯米芬、他 莫昔芬、雷洛昔芬;
•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 始白;
•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
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9
内分泌系统及内分泌腺
• 内分泌系统: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 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等
• 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希腊文原 意为“奋起活动”,就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 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 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 人体的生理活动。现在把凡是通过血液循环 或组织液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都称 为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 效生物活性物质,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做一个明媚如花的女人
• 女人如花,花一样的名字,花一样的容颜,花一 样的笑靥。女人如花,每朵花都有花期,每朵花 都有其独特的馨香。女人就好比一朵朵花,花开 之时又个不相同。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2
女人一生如花
十岁是梨花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3
女人一生如花
二十是桃花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4
女人一生如花
• 孕激素类药物:黄体酮、醋酸 甲羟孕酮、炔诺酮、左炔诺孕 酮、醋酸甲地孕酮、米非司酮。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16
根据卵巢的生命周期合理补充雌激素
• 30岁以前我们的雌激素来源:植物雌激素
广泛存在于豆类、谷类、水果、蔬菜等300多种 植物中,日常饮食中除大豆及其制品外,小麦、 黑米、扁豆、洋葱、苹果、石榴、银杏、茴香、 葵花子、芝麻、洋葱、葡萄酒、花生酱等食物 中含量相对较多。
• 30-35岁:除食物外可选择适合的营养补充剂,
减数分裂。
• 18岁以后:历时约30年卵巢功能成熟突出的
生理表现规律行经生育活跃肾气充盛时期表现 为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
• 48岁左右:卵巢功能衰退,卵巢萎缩内分泌
功能逐渐消退,生殖器官萎缩。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12
雌激素
主导女人一生的物质
• 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由卵巢和胎盘 产生。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数雌激素。 女 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 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 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富集,体态丰满; 乳腺增生,乳头、乳晕颜色变深,并产生 性欲;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骨中钙的 沉积等。
• 激素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含氮类激素,如下丘脑分泌的调节 肽、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胰岛素、甲状腺 素、等;第二类是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 质激素和性腺激素。
• 激素的作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 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它对机体的代 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等起重 要的调节作用。
三十是玫瑰花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5
女人一生如花
四十是牡丹花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6
女人一生如花
五十是兰花
雌激素和女性健康
素和女性健康
8
皇帝内经对女人的一生的描述
•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 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 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1)抗氧化;2) 保护心脑血管健康;3)抗肿瘤;4)免疫调节; 5)神经保护作用;6)抗骨质疏松作用。
• 类黄酮:1)、黄酮及黄酮醇(芹菜黄素、槲 皮素、山奈酚、杨梅黄酮);2)、二氢黄酮 及二氢黄酮醇(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葡萄、 精炼玉米油中如柚皮素、陈皮素);3)、黄 烷醇类(主要由儿茶素组成的茶多酚);4)、 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豆科、鸢尾 科植物中,如大豆异黄酮、葛根素5)、双黄 酮类如银杏黄酮;6)、原花青素,存在于植 物的皮、壳、籽之中,如葡萄籽、苹果皮、花 生皮;7)、其他,如查耳酮、花色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