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2——为“名”所累,受“名”所困 ——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分析

合集下载

《生僻字》申论作文

《生僻字》申论作文

《生僻字》申论作文
生僻字,作为汉字的一种特殊存在,常常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和难以辨认的感觉。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它们的重要性和美丽之处。

首先,生僻字给我们展示了汉字的独特之处。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蕴含着字形的美感。

生僻字可以被视为是字形演化的产物,它们在结构上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

正是这种复杂性和挑战性,使得生僻字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例如,“鹦鹉”一词的生僻字“鹯鷋”,通过其独特
的字形呈现出了鹦鹉奇特多样的羽毛和颌部构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鹦鹉的特征。

其次,生僻字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

生僻字大多来自于古代文献和古籍中,这些字在当时广泛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这些生僻字不仅仅代表着某个具体的意义,更是承载着古人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生僻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的文化精髓,更好地汲取古人的智慧。

最后,生僻字对于个人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生僻字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和耐心,同时也需要我们对汉字的深入研究。

通过学习生僻字,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提高综合素质。

此外,通过生僻字的学习,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加对文化传统、历史事件等方面的了解。

综上所述,尽管生僻字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扰,但它们不容忽视其重要性和价值。

生僻字的存在丰富了汉字的形式和内涵,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对个人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生僻字的学习和研究,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关于生僻字的传承与应用作文

关于生僻字的传承与应用作文

关于生僻字的传承与应用作文在我们日常的阅读和书写中,常见的汉字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的交流需求。

然而,汉字的世界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生僻字,它们如同被遗忘的珍宝,静静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生僻字,不仅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生僻字,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不常被使用的汉字。

它们有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有的读音独特,难以捉摸。

比如“龘”(dá)、“鱻”(xiān)、“麤”(cū)等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字可能只是在偶尔翻阅古籍或者参加某些特殊的文化活动时才会碰到。

那么,生僻字为何会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洁、高效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汉字已经足以满足日常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求。

此外,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于生僻字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也使得新一代年轻人对它们的了解和认识有限。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生僻字的“生僻”就忽视它们的价值。

生僻字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记忆。

通过研究生僻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风貌。

比如“耒”(lěi)字,其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农具,通过这个字,我们可以想象到古代农业社会中农民劳作的场景。

生僻字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生僻字虽然不常被使用,但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却不容忽视。

例如“姽婳”(guǐ huà)一词,形容女子体态娴静美好,这个词所传达出的优雅和美感,是中华文化中对女性美的一种独特表达。

在当今社会,如何传承和应用生僻字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关键。

学校可以在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生僻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这些汉字。

同时,文化部门和媒体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制作文化节目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生僻字的兴趣和认识。

在科技领域,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传承和推广生僻字。

寓意兴旺的生僻字

寓意兴旺的生僻字

寓意兴旺的生僻字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字体系中,生僻字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理解和欣赏。

生僻字,顾名思义,就是使用频率较低、较为罕见的汉字。

这些字往往具有深刻的含义和独特的韵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生僻字的含义与特点生僻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之中既有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传统字体的演变,也有地名、人名、方言等特定领域的专用字。

这些字或寓意美好愿景,或传达哲学观念,或揭示自然规律,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生僻字中的许多字具有寓意兴旺的特点。

比如,“瑞”字,意为吉祥如意,好运连连;“祺”字,寓意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盛”字,象征繁荣昌盛,事业兴旺。

这些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二、寓意兴旺的生僻字举例在现代社会中,生僻字依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以名字为例,许多家长在为孩子起名时,会选择一些寓意兴旺的生僻字。

如“涵”,意为包容万物的广阔胸怀;“悦”,代表快乐、愉悦的心情;“芷”,象征清纯、高洁的品质。

这些名字既体现了家长的期望,也彰显了孩子的个性。

此外,生僻字还在书法、绘画、雕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艺术家们将生僻字融入作品,既展示了汉字的韵味,又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生僻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生僻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遇到了一定的困境。

由于输入法限制和用字习惯的变化,许多生僻字在日常交流中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

这对生僻字的传承和发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生僻字文化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认识到生僻字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首先,教育部门要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加强对生僻字的教育;其次,书法家、画家等艺术家要不断挖掘生僻字的艺术价值,将其融入作品,让更多人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最后,每个人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学习和使用生僻字,让这些寓意兴旺的字符焕发出新的生机。

生僻字 国标

生僻字 国标

生僻字国标摘要:一、引言1.生僻字的定义及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2.国标对生僻字的规定和影响二、生僻字的概念及成因1.生僻字的定义2.生僻字产生的原因三、国标对生僻字的规定1.国标对生僻字的收录和分类2.国标对生僻字的使用和规范四、国标对生僻字的影响1.国标对生僻字使用的规范作用2.国标对生僻字普及和传承的推动作用五、生僻字在国标中的实际应用1.生僻字在专业领域的应用2.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六、结论1.国标对生僻字的重要性2.生僻字在国标中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引言生僻字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较为罕见的汉字。

这些字可能因为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为了对这些生僻字进行规范和统一,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以促进汉字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本文将围绕生僻字和国标展开讨论,分析国标对生僻字的规定和影响。

二、生僻字的概念及成因1.生僻字的定义生僻字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频率较低、较为罕见的汉字。

这些字可能来源于古汉语、方言、专业领域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2.生僻字产生的原因生僻字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历史原因:随着历史的演变,许多汉字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被废弃或演变成为其他字,但仍有一部分保留下来,成为生僻字。

(2)地理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导致一些汉字在特定地区使用较为频繁,而在其他地区则较少使用。

(3)文化原因:一些汉字可能因为文化背景、民俗传统等原因,在特定领域或场合中使用,而在其他领域或场合中较少使用。

三、国标对生僻字的规定1.国标对生僻字的收录和分类国标对生僻字进行了收录和分类,主要包括:简化字、异体字、繁体字、旧字形等。

这些字在国标中被赋予了特定的编码,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和信息检索。

2.国标对生僻字的使用和规范国标对生僻字的使用和规范主要包括:字形、笔画、拼音、部首等方面的规定。

《生僻字》释义完整版

《生僻字》释义完整版

《生僻字》释义完整版生僻字是指在日常使用中较少见到或不常使用的汉字。

这些字通常由较多的笔画组成,结构复杂,发音难以理解,造成了人们在阅读和书写时的困惑。

下面是对一些生僻字的释义:1. 瓤(rǎng):水果或其他物品内部的实质部分。

2. 疙(gē):皮肤上的小突起或小块。

3. 瘪(biē):因失去水分或萎缩而变得皱缩。

4. 铡(zhá):用刀或剪刀割断。

5. 颤(zhàn):因寒冷、紧张或激动而发生的颤抖。

6. 爨(cuàn):古代用来烹饪或烧烤食物的一种器具。

7. 饕(tāo):形容贪吃的人。

8. 痹(bì):因寒冷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部位麻木。

9. 砺(lì):磨刀或磨剑。

10. 瞑(míng):闭上双眼。

11. 镣(liào):用铁链锁住脚的刑具。

12. 嗅(xiù):用鼻子闻。

13. 嘹(liáo):高亢而悦耳的声音。

14. 耒(lěi):古代耕作时用来犁地的农具。

15. 躏(lìn):轻蔑地踩在脚下。

16. 傣(dǎi):中国少数民族的一支。

17. 鸯(yāng):双色的鸟类,雄鸟是红色和黑色的,雌鸟是黄色和黑色的。

18. 淼(miǎo):形容水很大、很广阔。

19. 鳌(áo):传说中的巨龟。

20. 瀑(pù):水从高处陡然落下。

21. 霁(jì):天空逐渐放晴。

22. 沧(cāng):形容海洋的广阔和深远。

23. 渺(miǎo):形容事物很小、很微小。

24. 悚(sǒng):因害怕而心中发颤。

25. 蕴(yùn):蕴藏、积累。

26. 倜(tì):迅速、敏捷。

27. 磅(páng):重量单位,相当于16盎司。

28. 逞(chěng):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他人感受。

29. 羸(léi):形容人瘦弱、憔悴。

30. 曦(xī):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生僻字研究报告五年级上册

生僻字研究报告五年级上册

生僻字研究报告五年级上册标题:生僻字研究报告——对五年级上册的生僻字进行分析和应用引言:在学习汉字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这些字通常不常见,不常用,而且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和难以理解的意义。

然而,学习生僻字对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五年级上册的生僻字进行分析和应用,从而加深我们对这些字的理解和认知。

一、生僻字分析:1.生僻字的定义和特点:生僻字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出现的一类汉字。

它们通常由多个部首组合而成,结构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

2.五年级上册的生僻字: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僻字包括但不限于:窸、沁、栅等。

3.生僻字的造字规律:生僻字的造字规律可以分为形声字和假借字。

形声字是指由意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字,如“沁”是由“水”和“禽”组合而成。

假借字是指通过其他字音近似字的字义来代替,如“窸”实际上是通过“微”来解释。

二、生僻字的应用:1.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通过学习生僻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文章中的意思,并且能够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

例如,在课文《窸窸窣窣》中,我们可以理解“窸”的意思,并在写作中运用。

2.扩展词汇量和文化认知:学习生僻字不仅仅是学习字形和字义,更是学习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生僻字,我们可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习生僻字需要我们对字形和字义有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通过对五年级上册的生僻字进行分析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字的构造规律和使用方法,并将其运用于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中。

同时,学习生僻字对我们的语言能力、文化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应用生僻字,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500个生僻字

500个生僻字

500个生僻字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生僻字的定义和特点
2.列举一些常见的生僻字
3.探讨生僻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和价值
4.分析生僻字在汉字文化中的重要性
正文
生僻字是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或者较为罕见的汉字。

这些字往往因为字形复杂、读音特殊、含义深奥等特点而让人印象深刻。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生僻字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汉字的形态和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

一些常见的生僻字包括“魑魅魍魉”、“沆瀣一气”、“踽踽独行”等。

这些字虽然不常见,但它们的字形、字义却十分有趣。

例如,“魑魅魍魉”是形容妖怪、鬼怪的字,分别由“鬼”、“魅”和“魍魉”三个生僻字组成,凸显了汉字的象形、表意特点。

尽管生僻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较少,但它们在汉字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生僻字是汉字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规律。

其次,生僻字中有许多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生僻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对于丰富汉语表达、提高汉语的美感和表现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生僻字是汉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较少,但对于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规律,传承文化,提高汉语表达和美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汉字生僻字分析后总结作文

汉字生僻字分析后总结作文

汉字生僻字分析后总结作文
生僻字里的那些事儿。

听说了吗?有些字你可能都没见过,但它们的故事可不少!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给我讲的那些故事吗?其中就有很多生僻字。

像“耄耋”这个词,听起来就挺有年代感吧?它其实是指八十
岁以上的老年人,多用在祝福别人长寿的场合。

每次听到这个词,
我就仿佛能看到那些慈祥的老人,坐在摇椅上慢慢讲着过去的故事。

还有啊,有些生僻字真的是美得让人心动。

比如“缱绻”,这
个词用来形容情意缠绵、难舍难分的样子,多用在情诗里。

每次读
到这样的句子,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被什么温柔的东西包围
了一样。

其实,生僻字也是文化的活化石呢!你想想看,一个字能流传
下来,背后肯定有一大堆有趣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就像那个“茕茕
孑立”,听起来有点拗口吧?但其实它形容的是一个人孤单无依的
样子,多用在描述那些身世凄惨的角色身上。

每次看到这个词,我
就觉得心里五味杂陈,既感慨又难过。

所以啊,别小看这些生僻字哦!它们可都是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欣赏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名”所累,受“名”所困
——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分析
2011级对外汉语 11260205 艾静
【摘要】据调查,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增高以及对姓名蕴意的追求的提高,大量的生僻字被用于取名之中。

然而,这却给名字的拥有者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姓名用字使用生僻字到底是否可取呢?本文将从多角度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进行分析。

【关键字】生僻字姓名麻烦规范
据《信报》报道:教育部、国家语言委员会已启动了人名规范的一系列项目,其中一项就是制定《人名用字表》。

有关方面的专家解释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无法可依,中国人姓名用字毫无节制,字量无限扩大,单名增多、重名率增高,滥用生僻字、滥用不规范字甚至自造怪字的现象愈演愈烈,给户籍管理,人事、银行、保险、交通等计算机终端处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目前,国家语委正组织语言文字和公安户籍等部门专家开展这项工作。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姓名中的生僻字来进行一下探究。

一、什么是生僻字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僻字、罕用字。

之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被排除在常用汉字外的汉字,故也被称作死字。

很多的生僻字被定为异体字,其字意思与常用字相通。

通常是人名、地名或某些古书中出现过的字,一般的字典都不会收录这些字,电脑汉字编码亦不能覆盖所有生僻字,因此经常产生罕见人名、地名用字无法录入的情况。

但是到底哪些是不常见的字,哪些是不熟悉的字,似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我们姑且将生僻字的范围界定在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之外。

1983年教育部发表了《罕用字体表》,收18480字,另有附录18字,补遗74字。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最早的汉字是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人们
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将事物区分开来,造就了大量的汉字。

并通过一些古老的书籍记录并传承了下来。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更加全面人们会造出更加容易记忆和保存的字来代替原有的字,但是原有的字并没有消失。

随着古籍的流传而保留至今。

但是现在基本不使用这些汉字了,因此,就成为了生僻字。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更好的理解生僻字。

例如:犇(bēn)就是“奔”的异地字,多用于人名之中。

滘(jiào)珠三角的地名,常用“窖”代替,香港的大埔滘;佛山的北滘。

磡(kàn),本以为岩崖下面的地方,香港游“红磡”等等。

这些都是生僻字的最为常见的例子。

这些字还常常会出现在地名之中,但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就不常见也不常用。

二、为什么选择生僻字取名
人名犹如一个个标签,他把大千世界云云众生区分开来。

所以,从本质生来说,人名就是一种起区别作用的能够满足人们称呼需要的符号。

那为什么人们为什么非要选择生僻字来年进行取名呢?
其实,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庞大的汉字体系中除去需要忌讳不可使用来作为取名选择的汉字外。

剩下的常用的汉字其实并不是很多。

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十分大的国家,因此,现有的汉字无法满足人口的取名需要,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名的现象。

这样就不利于名字的一个区别作用。

其次,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于用简单的汉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名字大众化,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就开始选用一些拥有美好寓意的生僻字来给孩子取名,以求得美好的寓意。

最后,是人们的求异心理所致。

因为重名现象愈演愈烈,人们的求异心理就会趋势人们去选择生僻的字来给孩子取名,这样子就能够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真正的区别开来。

同时,也不会给孩子造成重名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但其实,这样的家长正是忽略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所起到的作用。

三、生僻字取名的利与弊
任何事情的产生与发展都会带来一个双向性的影响,采用生僻字取名也是如此的。

生僻字在取名上也存在利弊两个方面。

首先,用生僻字取名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使用生僻字能够避免大量的重名出现,这对于区别开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不会出现重名时的尴尬和造成的麻烦。

其次,使用生僻字取名,有些生僻字确实蕴含很高深的美好意蕴。

因此,能有给
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个号的喻象的好方法。

但是,使用生僻字取名也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从拥有名字的孩子本身来说。

1.生僻字取名不利于名字的传播。

生僻字构造复杂,不好书写,不好辨识。

名字的主人自己书写起来比较的麻烦,同时也容易被错读、误读。

很多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念错这个名字,人们会选择避而不读。

比如,孩子在上学时,被点名提问的概率一般而言低于其他的同学。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自我介绍的时候,这样的名字也会比较的麻烦,可能解释过很多次或者很长时间别人也不知道是哪个字。

也就是说含有生僻字的名字不像简单的名字一样能够快速的被人接受。

2.生僻字取名会带来许多的不便。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对他们来说,简单的字尚且不认识,跟何况是复杂难写的生僻字。

看到别人已经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而自己却写不出来,会造成自卑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名字带来的不便会越来越多。

诸如学籍卡、成绩单、毕业证等证书。

还有其他的各种个人资料的有效的证件在通用的字库里找不到,会给办理的手续带来更多的麻烦。

3.生僻字取名不利于性格发展。

名字含有生僻字的孩子的性格一般会出现以下的性格:一种越来越孤僻,性格内向;另一种则是自恃清高,睥睨众生。

前者大多和对自己名字的自卑有关,认为别人的名字好写好认,就自己的不一样,从而产生不被认同、被孤立的感觉;后者则是为自己的名字自豪,觉得这与众不同,很能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

其次,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

1.名字中含有生僻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认识的,因此,常常会出现叫不上名字来的尴尬场面。

比如老师在进行点名的时候,如遇到不认识的名字就会很尴尬,同时也会是学生对老师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2大量生僻字在名字中的出现,也给现有的汉字秩序带来了很大的混乱。

越来越多的不常用的字被引用到生活中来了。

但是却又不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这个这些汉字的被重定义但来了新的任务。

四、如何规范生僻字取名
针对用生僻字取名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应该讲生僻字载入常用汉字表之中去,因为,重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将生僻字纳入常用汉字中去既能够丰富我们的汉字体系,又能够有更多种方法去组合名字。

那样就能够尽量的避免重名的现象。

但是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将生僻字纳入到常用汉字
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像新闻报道的一样规范取名的范围。

比如制定《取名用字表》之类的。

这是出于对汉语的规范化的考虑的。

也是因为将生僻字纳入常用字是不合理的。

因为这些生僻字只是用于取名字,而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过多的体现。

并且,将姓名中的生僻字纳入常用字表里就会诱发更多的生僻字的引入,然而,分析、整理并将这些字纳入常用汉字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同时也会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还不一定会被大众所认可。

在目前为止来看,使用生僻字取名的必进还只是在少数。

为了少数人去动摇多数人的利益是不可取的。

就我看来,我赞同规范取名的汉字,制定《汉字取名表》。

首先,我认为汉字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一个符号性称呼和给其他的事物命名其实是一样的。

只要能起着区分的作用就可以了。

当出现重名的现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年龄或者身高什么的进行再区分。

比如两个人同时叫“张三”,我们可以通过年龄进行区分。

分别叫“大张三”、“小张三”。

没有必要非要用生僻字来进行区分。

其次,生僻字在其他领域中的使用率确实是不高的。

如果将其纳入常用字表,完全就是背于常理,常见字大家都不认识。

为了取名将生僻字纳入常用字表里面确实会耗费相当大的人、物、财力。

并且,那样对生僻字的概念也就会越来越模糊。

最后,取名字采用生僻字确实会存在上述的各种不利的影响。

会为“名”所累,受“名”所困。

名字中的生僻字在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流行”。

但是其带来的危害和不利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

规范名字用字,规范汉字的使用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只有使用规范性的汉字,才能够让我们的汉字文化继续健康蓬勃的发展。

也才能为我们整个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2.《罕用字体表》
3.邱莉芹.人名用字中使用生僻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一期.
4.董峥.关于人名中使用生僻汉字的语言学思考[J]语文学刊2009年04期.
5.丁芸.我国公民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8期.
6.温红彦.取名不用生僻字——访语言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宁.人民论坛2003年0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