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插图大全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贞观之治课件(29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贞观之治课件(29张PPT)

学习目标
一、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 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 史奠定基础。 二、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 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 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 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 一定推动作用。
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都城? 2、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形成 的?(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措施、 结果) 3、武则天的统治措施和地位?
唐朝建立: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
贞 贞 观 之 观 治
之 治
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 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 政治上: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 的弊政 用人上: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 虚心纳谏(魏征)
女 皇 武 则 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国号周) 推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议一议: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统治措施的异同 角度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 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制度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将盐铁专营权收归中央,亲 经济 临治黄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派兵北击匈奴,夺取河套 军事 和河西走廊地区,击溃匈奴



1、隋朝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 掌握大权 。 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定 都 , 就是 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 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 ,社 会 。 ②隋文帝 ,改革 ,发展 , 注重 ; ③人口______,粮仓_______。 4、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 ,巩固隋 朝 5、概况:从 年起,开通了一条 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南 至 ,全长 公里。它分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想一想: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 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
慕。
●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 步。
看课本P31唐与新罗的关系, 结合小字材料思考:
唐朝与新罗交往中,唐朝对新罗 在人才选拔与贸易关系及文化交 流是怎样的?
新 罗
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人才交流: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交往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 文化、历算成就 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国境内也不断发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3)材料二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唐
朝的影响,你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完成下列表格
领域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以唐朝制度为模式、大化改新,废除奴隶制 两国经济交往频繁,瓷器,茶,丝绸大量运入日本
日本参照中国文字创立了日本文字 日本的和服,日本的茶道等,榻榻米
谈谈看: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网友迅速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对日本地震幸灾乐祸,;另一 部分则表达了对日本地震的怜悯和同情,表示“爱不分国界”,邻邦有 难,我们理应伸出援手。
• 你如何看待中国网友的这两种言论?
• 鉴真法师用六次东渡为我们和日本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唐朝政府 也用开放的态度去对待外国来客。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4ppt课件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4ppt课件
1、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 传说吗?历史上他们曾建立了什么政权?
2、你知道“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的歇后语出自 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吗?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 在这一时期我国鼎峙并立的主要是哪三个政权?
3、你知道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吗?那是怎么一回事? 北宋与辽、西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边境和平的?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 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 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 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 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 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都城 上京
北宋 西夏
960年 汉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赵匡胤 元昊
东京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南宋 1127年
女真
汉族
阿骨打
赵构
会宁
临安
澶 渊 之 盟
澶 州用 大兵 战
六、金与南宋的对峙
宋高宗
郾城大捷
郾 城 大 捷(1140年)
岳家军
BACK
大散关
宋金和议
淮水
图中铁铸的跪像,在杭州西湖边的岳 飞墓前,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为什 么让他们跪在那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要求:1.掌握“一五”计划的时间、重点、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 2.理解“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3.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内容和历史地位。 4.理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伟大成就:1953年底, 鞍山 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
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 床的工厂—— 沈阳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 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连 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4.历史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 工业化迈进。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
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社会主义 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
3.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
映 人民
利益的宪法。
一化三改 “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 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要 求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 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 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 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 会主义建设。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 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共27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共27张PPT)

科 举 制 的 创 立
诞生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完善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设殿试,开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隋文帝:
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影响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赚 得 英 雄 尽 白 头 。
太 宗 皇 帝 真 长 策 ,
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 科举制是怎样诞生的?(背景、创立、两个 皇帝) 2. 唐朝的科举制是如何完善的?(唐太宗、武 则天、唐玄宗) 3.科举制的实施有哪些重要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诞生 1、背景:
请思考:科举制诞生前,政府是采取什么样的方
式和标准来选取官员的?
总结:出身豪门权贵家庭(注重门第) 地方官员和豪门权贵推荐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他们都曾进士及第
柳 韩 宗 元 愈 陈子昂 张 白 九 居 龄 易 王维
岑参
王昌龄
殿试的创立对科举制的完善有什么作用?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
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状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 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会元 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 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 3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 人。二甲赐进士出身,40-50 人。 解元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00-300人。
1、开元之治:①重用 贤臣 ,“励精为治 ”。②重视 地方 吏治 ;③提倡 节俭 。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使开元年 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开元之治 ”。 2、农业:兴修大型 水利工程 达四十多处,南方水稻采用 育 秧移植栽培 ,蔬菜品种增多,大多是从 西域 传入; 饮茶之 风 在全国盛行, 陆羽 的《 茶经 》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称为“茶神”。发 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和 筒车 。 3、瓷器有: 越窑 的 青瓷 、_邢窑_的白瓷和 唐三彩 最有名; __唐三彩_是艺术的珍品。 4、唐朝著名的大都会有: 长安 、 洛阳_、 扬州和 成都 。 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 居民住宅区 ,市是 商业区 。( 长安 城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 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全盛 时期,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 世 ”。 6、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 奸臣导致 安史之乱 ,唐末农民大 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907 年唐朝灭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 市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成就
纺织机械、蒸汽机、钢铁冶炼等一系列 重要发明和革新,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 机器生产的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成就及影响
背景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 燃机的发明为新的工业革命奠定
06
世界大战与当代国际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经过及结果
背景
经过
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 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 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主要分为 西线、东线、南线和海战等多个战场,涉 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生活方式的改变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流方式, 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文化观念的变革
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 进步。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探讨
01
科技发展对环境的破 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成 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CONTENCT

•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兴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世纪欧洲社会变革与文艺复兴运
动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
会影响 • 世界大战与当代国际格局演变
0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件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呢? (原因)
客观条件: 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 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海河
( 涿郡 )今( 北京 ) 1、目的: 2、概况: 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 ( 2千 )多公里
(洛阳 )
黄河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涿郡, 南:余杭。 四段:分为四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3、地位: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淮水
长江
( 江南 )河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想一想,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 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运输工具 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 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进度慢,费用 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路,运量大,速度快, 费用小。
•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统一时间、灭亡时间? •2、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 •3、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时间、 中心、南北、三点四段五河)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时间:581年 建 立 者: 杨坚 都 城: 长安 统一时间: 589年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581年 北周
隋朝的统一结束 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 面,开创隋唐时期三 百二十余年的“大一 统”局面,为后来经 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件

3.西夏(党项族):元昊
4.金 (女真族):阿骨打 5.南宋 (汉族):赵构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1127年
兴庆
会宁 临安
金 建 立
时间:1038年(12世纪初期) 建立者:阿骨打(女真族) 都城:会宁
崛起与分立
战争与和平
交融与发展
2、南宋建立
赵构(1107年-1187年) ,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在 位35年。他是宋徽宗第九子, 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 、钦二宗北去后,在南京应天 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 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随后南逃至临安府(今浙 江杭州)定都。享年81岁,是 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 一,庙号高宗。
契丹人出行
契丹文字
契 丹 的 兴 起建立者:阿机(契丹族)建立时间: 916年
都城:上京
2、陈桥兵变
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宋朝开国皇 帝。(960年)元月初一, “陈桥兵变”。赵匡胤登 基,国号“宋”,史称“宋朝”。在位期间,致力于 统一全国。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 兵权” ,在位十六年。
崛起与分立
战争与和平
交融与发展
辽(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和 澶 澶 渊 之 渊之 盟 战 战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 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 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 的战争。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 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发动战争, 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 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 ,是正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