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意向国内研究现状讲解共63页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大全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大全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大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和需求,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为政府、企业和学校提供相关参考。

本次调查调查了1000名大学生,涵盖了他们的就业意向、就业观念、期望薪资及相关就业问题。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性别比例: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就业意向上性别并没有明显差异。

2.年级分布:大一占比21%,大二占比28%,大三占比34%,大四占比17%。

调查结果显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对就业问题更加关注。

3.专业分布:工科占比40%,文科占比35%,理科占比15%,商科占比10%。

大学生在就业意向上的专业选择很多样化。

二、就业意向和观念1.就业意向: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有意愿参加工作。

其中,15%的学生打算直接去互联网公司就业,12%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10%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5%的学生选择创业。

2.工作地点:近50%的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30%的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就业,20%的学生对工作地点没有特别要求。

这说明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吸引着更多的大学生。

3.关于实习:有70%的学生认为参加实习对就业有帮助,35%的学生认为实习可以提升专业素养,25%的学生认为实习可以拓展人脉。

三、期望薪资和福利待遇1.期望薪资:超过60%的学生希望起薪在5000-8000元之间,30%的学生期望薪资在8000-10000元之间,仅有10%的学生期望薪资超过10000元。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起薪的心态比较理性。

2.福利待遇:大学生对于福利待遇的期望较高,其中,30%的学生看重五险一金,25%的学生希望有个人发展空间,20%的学生希望有带薪年假,15%的学生关注企业文化和氛围,10%的学生看重住房福利。

四、就业问题和挑战1.就业压力:超过70%的学生表示对于就业问题存在较大的压力,其中,40%的学生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30%的学生担心就业形势不乐观,20%的学生担忧自身专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民生的保障。

我国就业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加大、青年就业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就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就业现状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流失、企业职工下岗、城市老年人及农民工就业困难等。

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

一方面,劳动力过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许多企业职工面临着下岗失业的风险;高技能劳动力短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兴产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针对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能力,鼓励他们返乡创业。

政府应加大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能力,引导其转行就业。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就业机会。

就业压力加大是我国就业现状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传统劳动力面临就业困难。

就业岗位的结构性变化也加大了就业压力。

许多就业岗位要求具备较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对毕业生和传统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年就业难是我国就业现状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年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

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导致的一个问题,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高技能人才的就业机会增加,导致青年就业困难。

针对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政府应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青年创新创业。

加强对青年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青年。

中国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调研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中国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该调研旨在探究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知程度,并分析他们的就业观念和期望。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一、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有500名中国大学生参与。

调研问卷以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评估、就业观念、期望薪资和就业方向等方面。

二、就业前景的评估调研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他们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导致了激烈的竞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非常困难。

此外,经济下行压力及社会结构调整也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制约就业的因素。

三、就业观念关于就业观念,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同“就业稳定性”、“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是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

他们希望能够有稳定的工作,薪资待遇合理且有发展空间,以满足个人经济需求及职业发展。

此外,大部分大学生也认同兴趣和自身专业相关性在就业选择中的重要性。

四、期望薪资和就业方向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期望薪资普遍较高,约有40%的被调查大学生期望起薪超过5000元人民币。

这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高度认同,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就业方向方面,高技能行业(如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青睐,因为这些行业通常提供较高的薪资和职业发展机会。

五、影响就业前景的因素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因素。

其中,学历和专业背景是就业的重要条件,拥有较高学历和优质专业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实习经验、技能熟练程度和个人能力也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另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供需关系和政府政策也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综合调研结果可知,中国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较为悲观,认为当前形势相对严峻。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分析作者:江秋霞杨世萍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31期江秋霞杨世萍(遵义医学院组织部贵州遵义 563003)摘要: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的年发文量、年被引量、被引频次、被引用论文、论文作者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大学生就业研究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1(a)-0205-02大学毕业生数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急剧上升,就业方式的转变、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体的重视,大学生就业成了一个社会焦点。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现状,本文以2013年4月23日的《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为调查统计源,以“大学生就业”为篇名,采取精确匹配检索的方式,对我国2000—2012年大学生就业教育及就业活动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大学生就业研究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数据参考。

1 2000—2012年发文量、下载量及引用情况在此期间,该专题研究共发表文章16454篇,下载16101篇,累计下载2783828次。

其中有8287篇论文被引用,共被引用50305次。

从表1中可看出,发表在期刊的文章最多,有13235篇,占总数的80.44%;其次是报纸2372篇,占14.42%。

该专题的研究文章在2009年之前每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之后逐渐下降,说明2009年是该专题研究成果体现的高峰,是该专题研究发文量、被引用文章数、累计引用量、累计下载量最多的一年,其次是2010年发文量、被引用篇数、累计下载量和2007年被引用次数,分别为2766篇、1551篇、412158次和7172次。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就业现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很多人面临着就业困难,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和大学生群体。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就业差距持续存在,一些特定群体的就业困难也备受关注,比如残疾人、退役军人等。

对我国就业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部分的论述就是要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全面分析我国就业现状的问题及挑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就业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建议,并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通过对我国就业现状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改善我国就业形势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就业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原因,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和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优化,为广大就业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3 研究意义: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和幸福。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深入分析我国就业现状并研究解决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就业现状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就业市场的结构和特点,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探讨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可以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向劳动力市场倾斜,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提出建议如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推动创业就业等,有利于实现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等多个方向。
教育与培训
03
随着教育培训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进入教
育行业。
大学生就业的地区分布
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大学毕业生。
中西部地区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中西部地区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 就业的重要选择。
城市与农村
城市依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 择回到家乡或农村地区工作。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就业岗位减少,新兴 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就业热点。
就业观念转变
大学生逐渐转变就业观念,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 职业发展前景。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
信息技术
01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领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
要方向。
金融业
02
金融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
就业歧视现象
总结词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性别、学历、户籍等方面的歧视。
详细描述
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优先考虑男性、名校毕业生、本地户籍人员等特定群体,而将其他大学生排除在外。这 种歧视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03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增长速度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汇报人:
202X-01-05
• 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措施 • 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展望
01 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就业竞争激烈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 竞争日趋激烈。
就业结构调整

教育调研报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意向调查

教育调研报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意向调查

教育调研报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意向调查教育调研报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意向调查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意向,为高校和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

调研对象为中国各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覆盖不同专业和背景的学生。

三、就业状况调查结果1. 就业率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5%。

其中男生就业率为88%,女生就业率为80%。

2. 就业类型在就业类型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0%的毕业生选择了正式就业,35%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5%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或其他。

3. 就业领域在就业领域方面,调查结果显示,IT行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领域,占比为35%。

其次是金融行业(20%)、教育行业(15%)、制造业(10%)、服务行业(10%)和其他行业(10%)。

四、就业意向调查结果1. 就业城市意向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毕业生表示希望就业的城市在一线或二线城市。

其中,北京和上海是最受欢迎的就业城市,分别占比35%和25%。

2. 就业薪资期望对于薪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毕业生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而超过30%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5000-8000元之间。

3. 就业单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37%的毕业生希望进入外资企业就业,33%的毕业生倾向于国有企业,30%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民营企业。

五、就业问题和建议1. 学历对就业影响调查结果显示,71%的毕业生认为学历对就业有一定影响,其中30%的毕业生认为学历非常重要。

2. 就业难点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面临的最大就业难点包括缺乏工作经验(35%)、竞争激烈(30%)、薪资不合理(20%)和行业需求不匹配(15%)。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汇报.doc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汇报.doc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07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06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07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

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

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

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

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

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