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施工工艺
河道清淤、淤泥外运施工工艺

河道清淤、淤泥外运施工工艺
河道清淤和淤泥外运的工作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边坡观测、维护和将开挖的土方和淤泥运至指定的堆放区并进行保护和处理等。
在机械准备方面,清淤工作需要按照两个施工分段同时进行流水线施工,并按照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进行。
清淤时,需要先在河道淤泥外边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以便河水归槽。
然后分别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依次清理,先进行河道中央的淤泥挖掘。
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晾晒后再进行外运。
考虑到工程量大工期紧,需安排夜间清淤施工及渣土外运施工。
在清淤过程中,需准备探杆一套,以便检测清淤深度。
在渣土运输和弃土场管理方面,工程将选用性能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进行运输,并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
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车厢上部需全部用篷布覆盖,以避免渣土散落污染市区道路及周边环境。
为防止渣土乱倒、乱弃,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开挖现场与弃土场双向签票的办法。
为了保证清淤和渣土外运工作进行的同时,不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需要进行清扫保洁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
每辆运土车须经打扫
车轮、车厢后方可放行。
在渣土运输的区间段内安排清洁人员,随时对车辆散落下来的土块、泥块进行清扫并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值班、组织路通。
清淤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清淤河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河道清淤工程是指对河道中的淤积物进行清除和清理的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河道的正常水流和水质,保障河流的通畅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本工程位于XX市某河流的段,作为该市的主要供水河道,其河道畅通和水质清洁对于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二、施工内容1、清淤范围:本次清淤工程主要针对某河流的下游河段,全长XXX公里,清淤深度平均约X米。
2、清淤方法: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机械清淤主要使用挖掘机和抓斗船等设备,人工清淤主要由工人用铁锹、扫帚等手工工具进行。
3、清淤物处理:清淤后的淤泥和杂物将被装车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经过处理后进行填埋或者循环利用。
4、施工周期:本次清淤工程预计历时XX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水流情况而定。
三、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将由资深的清淤工程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组成,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施工设备:施工设备将包括多台挖掘机、抓斗船、装载机和运输车辆等,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3、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保证施工过程中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工艺1、方案设计:由专业的工程师对清淤工程进行设计,并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
2、准备工作: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确保清淤工程的准确开始。
同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清淤作业:从河道两端开始逐渐进行清淤,将淤积物装车运至指定地点,并进行分类处理。
4、检验验收:每个清淤区域清理完毕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清淤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5、安全防护:施工现场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布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排水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
六、环境保护1、保护水质:在清淤过程中,请勿将河道中的泥浆和杂物倒入河流,而是运往指定场地进行处理,以保护河道的水质。
2、生态恢复: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干扰,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3、垃圾处理:清淤工程产生的垃圾和杂物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河道清淤施工工艺流程

河道清淤施工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河道清淤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查、方案设计、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环节。
首先需要对河道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河道的长度、宽度、深度、流速等情况,并记录河道的障碍物、水质污染等情况。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清淤方法、安全措施、环保措施等。
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员,并进行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截污纳管截污纳管是河道清淤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将河道周边的污水截流并纳入市政管网中,以减少河道污染源的排放。
具体操作包括沿河道铺设污水管道,设置污水井和排水口,将污水引流入市政管网。
此过程中需要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通畅性,同时要做好管道的防渗漏措施。
三、河道清淤河道清淤是整个施工工艺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清淤方法和设备进行选择。
常用的清淤方法有干式清淤和湿式清淤。
干式清淤采用挖掘机等设备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出,湿式清淤采用水力冲刷或高压水枪等设备将河道底部的淤泥冲刷干净。
在清淤过程中,需要控制清淤深度和范围,并做好河道的通风和排水工作,以防发生危险。
四、脱水固化脱水固化是将清淤出的淤泥进行脱水处理,使其成为固体状态的泥饼或泥块。
脱水固化可以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脱水等方式进行。
自然晾晒是将淤泥堆放在晾晒场地上,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水分,机械脱水则是采用压滤机等设备将淤泥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固化后的泥饼或泥块可以作为肥料或填土材料使用。
五、场地恢复河道清淤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场地进行恢复工作。
首先需要对河道的底部进行平整和清理,以便后续的景观建设或生态修复工作。
在场地恢复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清出的淤泥进行堆肥或填土等处理,以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同时要做好河道的防洪排涝工作,确保河道的安全运行。
六、质量检测在河道清淤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检测内容包括河道淤泥的厚度、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同时需要对河道的断面尺寸、水位高度、水流速度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6篇)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通用6篇)河道清淤施工方案篇11、清淤前预备河道清淤开挖前,首先对河道开挖边线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进展清理。
清理工作拟采纳人工与挖掘机协作进展。
外表植被如棉花杆、芦苇等采纳人工拔除。
对建筑垃圾及芦苇根、树根等则由挖掘机挖至施工场地以外业主指定地点堆放或掩埋,去除的植物根茎等则在业主指定地点集中燃烧。
清基的范围需超出开挖或堆土范围以外2m。
2、泥浆泵冲泥施工及其运输(1)引水及排水泥浆泵进展土方开挖所需的冲泥水可利用四周河道水。
堆土区的迎河侧可开挖排水沟一条深0.8m-1.0m,底宽0.5m-1.0m将排泥区泌出废水排出引入冲泥区重复利用。
(2)依据施工分段,在冲泥工作面上安装高压水泵及泥浆泵,敷设排泥橡胶锦纶管,在大东江河安装潜水电泵,抽引清水供给高压泵用水,待泥浆泵输泥后,回归水可供利用。
(3)启动高压泵以水枪冲泥浆处地面,使形成水潭,放下泥浆泵抽吸泥浆,输入到专用泥灌车,再运输到指定地点。
如遇到交通不便的河道直接将泥浆输入到指定泥浆池。
(4)在泥浆泵冲挖时在河底、河坡保存爱护层0.3m。
在河道冲挖完毕后,用人工整修河底、河坡,使开挖轮廓精确,底面、坡面平坦。
(5)水力冲挖施工留意事项和冲挖质量予控:a、统筹安排施工,调度好冲挖排泥区分仓轮番作业,提高设备利用率;b、输泥管应平顺,避开死弯;c、出泥口应伸出泥灌车肯定距离,并应高出排泥面50cm;d、输泥管接头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水,常常检查泥灌车是否漏浆,一旦发觉应准时修补或更换;e、输泥管支架必需坚固,布置尽量避开破坏其他设施;f、加强输泥管的巡回检查,留意按放样桩进展冲挖,把握管道工作状况,并防止河道超挖和围堤倒塌、泥浆漫出。
3、护案工程护案工程的分局部项工程可概括为:小木桩工程、插板桩工程、整坡工程。
3.1打桩工程(1)混凝土桩制作混凝土桩的制作:采纳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展预制,到达设计规定强度运至现场制定地点。
河道整治施工工艺

河道整治施工工艺河道整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对河道进行改造和修复,以提高河道的水质和水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防止洪涝灾害等。
而在河道整治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下面将介绍河道整治施工中常用的工艺方法。
一、清淤工艺清淤是河道整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清除河道中的淤积物,恢复河道的正常水力条件。
常见的清淤工艺包括:1.机械清淤:通过使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将淤泥、石块等物质清除。
这种方法速度较快,效果较好,但对环境影响较大,需要合理控制废弃物的处理,防止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水力冲刷:利用高压水流对淤泥进行冲刷,将其冲刷到较远的地方。
这种方法对环境影响较小,但适用于较浅的河道,对于深度较大的河道效果较差。
3.人工清淤:通过人工手段对河道进行清除,包括挖掘、撬动等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狭窄、复杂的河道,但其工艺周期较长,效率较低。
二、岸坡修整工艺岸坡修整是为了防止河道岸坡的坍塌、滑坡等问题,以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岸坡修整工艺包括:1.护坡工艺: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岸坡护面,如砼护面、石方护面等,以增加岸坡的抗冲刷能力。
2.植被修复: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如草坪、灌木、乔木等,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减少岸坡的侵蚀。
3.加固工艺:利用加固材料、钢筋等进行岸坡的加固,以增加岸坡的抗倾斜能力。
三、河床整治工艺河床整治是为了提高河道的水流能力和水质,以减少洪水积涝和环境污染。
常见的河床整治工艺包括:1.疏浚清淤:通过清除河床中的淤泥、石块等物质,恢复河床的正常断面形态和水流能力。
2.河床加固:通过加固河床的底部和两岸,以增加河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生态恢复:通过引入水生植物、沉积物等,改善河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四、河道景观工艺河道整治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水质和防止洪涝灾害,还要考虑到河道的景观效果,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居住环境。
常见的河道景观工艺包括:1.绿化美化: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石等,营造绿化景观,增加河道的美观度。
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

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现场勘测:对要清淤的河道进行全面的勘测,了解河道的地貌、水深、水流速度等情况,为清淤施工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河道的不同条件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清淤的区域范围、深度和方法等。
3.人员和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包括清淤机械、浮船、抽水泵等。
二、清淤的方法和工艺:1.机械清淤:对于较大规模、较深河道的清淤工程,通常采用机械清淤的方法。
根据河道的深度和清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进行作业,如挖掘机、装载机等。
通过机械的操作,将河道底部的淤泥、石块等物质清理出来,恢复河道的通畅。
2.人工清淤:对于一些较浅的河道或河道附近淤泥较多的区域,可以采用人工清淤的方法。
人工清淤主要通过人员手工刨缸、铲泥等方式进行,清理河道的淤泥和杂物。
3.高压水清淤:对于一些复杂的河道或有难以清理的淤泥物质,可以使用高压水进行清淤。
通过高压水喷射的力量,将淤泥松动,并借助水流将其冲刷出来。
三、施工后的处理:1.淤泥处理:清淤后产生的淤泥要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可以采用填埋、浸沉以及转运到合格的处理场所等方式进行处理。
2.河道修复:为了保持河道的长期通畅,施工后还需要对河道进行修复工作。
主要包括加固岸边、修复岸坡、种植护岸植被等措施,防止河道再次淤积。
四、注意事项:1.安全防护:清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
2.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同时,要合理利用清淤后的淤泥等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3.施工监测:清淤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相关的监测工作,确保施工后河道的通畅,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以上是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的清淤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艺,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工作。
河道清淤及湿地植物种植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及湿地植物种植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一、河道清淤1、明渠段清淤(1)根据河道水位情况,如需要则布置围堰,围堰施工完毕后,作业区抽水,再进行清淤施工。
如河道内水位较低,可直接使用挖机结合人工进行河底清淤,靠近岸墙处预留50cm区域进行人工清理,防止机械破坏岸墙,影响周边建筑结构强度。
(2)对于河床底部20cm范围、边角机械开挖不到位和含水量较大的淤泥采用人工清淤,人工清淤方法主要是利用编织袋进行人工装袋后利用自身重力沥干后运至临时堆土场。
(3)施工中的开挖面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基底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4)淤泥开挖按开挖图纸进行。
开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及高程要求进行,超挖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欠挖。
(5)放样测量必须按监理人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
定线放样必须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和校核施工区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外运产生的环境污染及时清理冲刷。
2、暗涵清淤由于暗涵多年未清理,在清淤装袋和搅动污泥时可能会将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加之工期又紧,为了确保安全,采取以下措施:(1)本工程暗涵长度一般较短,通风条件尚可,为保证万无一失,开始清淤前需提前1个小时开始进行送风把原暗涵里面可能含的有害气体排干净,施工人员进入前进行检测空气中的氧含量,氧含量达不到要求不得开始施工作业。
(后期改进:为防止风管被杂物挤压破坏影响使用功能,需要用大于风管直径的PVC 管把风管套住,在套管接头部位用钢筋焊成架子把套管架空。
)(2)下沟工作必须楼梯上下,下沟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戴手套、穿水裤。
(3)除机械操作外其他下箱涵作业人员工作1小时后必须上地面休息15分钟以上再下箱涵内施工作业。
(4)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和警戒,避免发生一切安全生产事故。
河道清理施工工艺

河道清理施工工艺
河道清理施工工艺:
①施工准备:对拟施工区域的水系进行调查,确保水源能够正常排放,必要时设置临时导流措施。
放出路基边线,准备清淤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②场地清理:按照设计要求,清除施工范围内淤泥、杂草和其它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无障碍。
③围堰施工:采用袋装砂土叠筑围堰,迎水面铺设防渗材料如编织布,确保施工区域能够被有效隔离,防止河水流入施工区域。
④抽水排水:使用水泵等设备将施工区域内的水抽干,为清淤创造条件。
⑤淤泥挖掘与清除:利用挖掘机或吸泥船等设备将淤泥彻底清理,可采用干挖法或水力冲挖法,根据淤泥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⑥淤泥运输与处置:将挖掘出的淤泥装载到罐车或渣土车上,运输至指定的弃土场或处理场,确保淤泥得到妥善处置。
⑦人工清理:对机械设备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人工清理,包括清理渣土、垃圾、石块等。
⑧渣土吊运与外运:使用吊车将岸上临时堆放点的渣土吊运至渣土车,随后渣土车将渣土外运至指定的卸土点。
⑨河底清淤测量:在每个施工段落完成后,进行河底清理效果的测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⑩验收与整改:按照验收程序对清理后的河道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之处,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⑪下一施工段准备:当一个施工段落验收合格后,转入下一施工段的准备工作,循环上述步骤直到整个河道清理完毕。
⑫施工记录与报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详细记录施工日志,包括施工进度、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终编制施工报告,供项目管理和后续维护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清淤施工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九节河道清淤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对拟施工区域的水系进行调查,确保西溪来水能够排出,若存在由于施工导致水系无法贯通的情况,则根据实际情况在涵洞或分离式立交处埋设临时圆管。
2、将路基边线放出,按照设计图纸上要求的厚度(见《挖淤排水数量表》)将清淤范围内的淤泥和杂草清除。
若设计无清淤要求,则将杂草清除。
在河道清淤前,场地必须按要求清理完毕。
二、施工方法和工艺
1、施工工艺
填筑围堰抽水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进入下一分段施工
2、施工方法
⑴围堰
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200~300米左右,围堰采用袋装砂土叠筑,迎水面铺编织布(彩条布)防渗并用袋装砂土压盖,袋装砂土叠筑时须做到排列密实、整齐。
围堰顶宽0.6米,两侧边坡1:,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1.0米。
⑵抽水
采用Φ120污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
⑶清理
围堰内水抽干后,先用吸污泵将表层淤泥直接吸到罐车上,运至卸土点堆放;下部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然后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
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⑷环境保护与市容卫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三、投入此项工程的人员配置
1、管理人员:工区主任1名、技术负责人1名、现场施工员兼质检工程师1名,测量工程师1名,安全员1名
2、其他人员:挖掘机手1名、推土机手1名、自卸汽车驾驶员24名,另有杂工若干,在当地临时雇佣。
四、投入此项工程的施工机械
五、安全文明施工
在施工前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按照项目部编制的《安全管理》中的有关路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执行,安全员必须随时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严格按照业主下发的规定执行。
具体操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施工地段醒目位置用标示牌标明施工段落的桩号、分项工程名称。
相关施工人员胸牌齐全,挂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