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一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一)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古诗文填空(8分)(1),不汲汲于富贵。
(2)《送东阳马生序》集中概括作者学习特点和境况的句子是“盖”(3)《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4)《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2.下列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2分)A.宛.如wǎn 迷惘.wáng 杳.无消息chá正襟危座B.畸.形qì广漠.mò深恶.痛疾â藏污纳后C.滞.留dài 污秽.hu 广袤.无垠mào 相形见拙D.禁锢.gù犀.利xī意趣盎.然àng 冥思苦想3.下列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2分)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组是()(2分)A.我们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B.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所有人和别人的安全,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公民。
C.今天来我班听课的那位老师,大概有60岁左右,令我们很感动。
D.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我懂得了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现在就要刻苦学习5.“国窖源长唐宋元明曾耀眼”是泸州市“中国第一窖”展览馆中一副对联的上联,下列下联与之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飘香老窖中国北京美名传 B.龙泉香远亚非欧美尽倾心C.泸州喜迎东南西北八方客 D.一五七三横贯南北享全球6、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章节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棱角(líng)黧黑(lí) 冻疮(chuāng)B.虔诚(qián)蠕动(rú)腈纶(jīnɡ)C.骤然(zhòu) 漫溢(yì) 懈怠(dài)D.敦实(dūn) 蜿蜒(yán) 演绎(yì)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
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大激店村位于古城保定偏西南二十五公里处,________。
沿途三里一墩五里一铺,又是当时通讯要镇、保定府西第一驿站。
________,在靠河湾北岸,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自然村庄。
________。
________。
后人因妲己二字不吉利(败坏朝纲),而改名大激店。
烽火台、狐狸窝、瓦渣地等旧遗址,也早都不存在了。
①相传商纣王选妃,选中蓟州侯苏获之女妲己②发源于西部山区的百草沟河流经此地③在护送妲己去朝歌途中曾在此地驿宿一夜,故而得名妲己店④古有南通九省,北贯京都的交通大道穿境而过A.②①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4.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
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二、语言表达5.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紫藤萝瀑布》练习案(含答案)

第17课《紫藤萝瀑布》01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迸.溅(bìng)挑.逗(tiǎo)仙露琼.浆(qióng)B.枯槐.(huái) 凝.望(níng) 盘虬.卧龙(qiú)C.伶仃.(dīng) 伫.立(zhù) 忍俊不禁.(jīn)D.绽.开(zhàn) 笼.罩(lǒng) 察.言观色(chá)(解析:A.“迸”应读为“bèng”。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B)A.他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颇得领导赏识,很快就成为部门主管。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高考,无论对考生还是考生父母,都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走出“战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D.一缕炊烟、一抔黄土、一排盘虬卧龙....的老树、一群脸上写满沧桑的人……这样的“一”在作家郭万新的笔下,犹如电影里纷杂而过的画面,虽一瞬间闪过,却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
与后文“留下了辛酸的眼泪”相矛盾。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解析:B.“尖底的舱”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
)4.修改下列病句。
(1)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紫藤萝瀑布》,感慨颇多。
修改方法:把“讨论”和“阅读”对调位置。
(2)通过阅读《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在前进。
修改方法:删掉“通过”或“使”。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本文的作者,初期著名文学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从文章体裁上来看,本文是一篇,这种文体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答案:宋濂|明朝 | 赠序解析:本题概括所学所忆直接作答即可,第二空根据文题填写。
注意“濂”字不要写成“廉”.点评:文学常识题是常考的。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按要求默写。
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同舍生的“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余幼时即嗜学|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五单元(测基础)(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基础)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轻盈(yíng)矗立(chù)翡翠(fěi)B.眺望(tiào)犹豫(yù)苍劲(jìn)C.闸门(zhá)砚池(yàn)擦拭(shì)D.硕大(shuò)喧哗(xuān)驿道(yì)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灼热焦灸独踞苍穹B.急湍倾泻瞬息万变C.浮躁打嗝色彩变换D.精致敞篷名幅其实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D.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
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TIA,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就立得起来。
D.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一、二、五、六单元练习卷

2010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学习水平单元评价》八年级(下)语文(四)(满分100分)(评价范围:一、二、五、六单元附录诗词1—8)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语言积累和运用(6小题,29分)1. 古诗文默写。
(10分)(1),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王维)(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表达惜别之意,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同是惜别之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了送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意.(5)正如月亮“一夕成环,夕夕成块”一样,人生也常是“聚少别离多”,面对这种自古而然的永恒遗憾,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道出了达观者的最真挚的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5分)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莎莉文小姐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
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
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徒;也懂得了松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1)给方框内的字注音,根据文中的拼音写汉字,然后写在括号里。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下面四个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写出相应的序号并修改。
(2分)①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合肥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②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③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④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2020年 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16分)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眩晕(xuàn)骤然(zhòu)蜷卧(juán)晶莹连绵(yíng)B. 蠕动(rú)皱褶(zhě)腈纶(qíng)大煞风景(shā)C. 演绎(yì)棱角(líng)熠熠(yì)接踵而至(zhǒng)D. 黧黑(lí)虔诚(qián)酝酿(yùn niàng)气喘吁吁(chuǎn)【答案】 D【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解析】【分析】错误改正为:A项,蜷卧:quán wò;B项,腈纶:jīnglún;C项,棱角:léng jiǎo。
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2.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衰竭皱褶蜿蜒历历在目B. 墩实烁烁懈怠浩浩苍苍C. 豁然磅礴瞭阔精雕细刻D. 砾石静穆挪动穿流不息【答案】A【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解析】【分析】错误改正为:B项,敦实;C项,辽阔;D项,川流不息。
A项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3.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五单元)【人教版】

初二语文学月试卷姓名座号班级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A.绯.红(fēi)匿.名(lì)杳.无消息(yăo)汗流浃.背(jiā)B..磨.蹭(mï) 掺.和(chàn) 文绉.绉(zhōu) 哄.堂大笑(hōng)C.胡髭.(zī) 黝.黑(yŏu) 藏污纳垢.(gîu) 广袤.无垠(mào)D. 小憩.(qì) 绚.丽(xuàn) 冥.(míng)思遐.(xiá)想鸢.(yuān)飞戾.(lǐ)天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高谈阔论坛花一现迫不及待窃窃私语B.神采奕奕彬彬有礼破镜重圆月白风清C世外桃园晓风残月顺藤摸瓜事半功倍D 四面楚歌挺而走险厚此薄彼貌和神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C.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是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4.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
下面四句话,不是采用“婉言”方式的一项是()A.孩子,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B.你的这幅作品太差劲了。
C.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D.我的朋友腿脚不方便,您能让个座儿吗?5.按照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运动使人健壮,音乐使人优雅,舞蹈使人奔放。
仿句:6.根据课文默写语句。
(1)望峰息心;窥谷忘返。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月有阴晴圆缺。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历史的总结和评判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一)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都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予记分)新学期的第一次测验,是我们对这一阶段语文学习之旅的一次回望。
心态将是自己成败的关键。
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
一、积累与运用(50分,每题2分)1.卷面分数(2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工整即可得2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扣除2分。
希望同学们尊重自己的卷面,尊重自己的脸面,展现自己的良好形象!2.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滞留(zhì) 广袤(mào)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B. 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C.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烂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C.“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5.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6.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06年中国银联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持有者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
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在抗洪战斗中,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生命财产,他们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7.下列文学常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米开朗琪罗是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
B.《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C.《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于《吴均文集》。
D.《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
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
但她自强不息,一生写了几十部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
8.下列各句中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2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事浮沉雨打萍。
C.岂不罹疑寒,松柏有本性!D.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同舍生皆被绮绣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从远处看,翠竹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阅读《藤野先生》相关文段,回答问题。
A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卖,有时还值得去转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B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对下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
B“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夸张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C、从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看不惯清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D、文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2、对语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句话说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
B文中“小而言之”指的是为了中国的进步,指一个国家;“大而言之”指为学术、指的人类的进步.C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是:添改讲义、悬挂照片、多些文章。
D、“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的含义是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而增加力量.13、对文中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深恶痛疾的文字”是指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B、“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刚刚开始发现。
C、“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D、“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御用文人.阅读《我的母亲》片段,回答14—17题。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4、“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句中划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能不”是双重否定,表明作者对自己在童年时代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的强烈惋惜之情。
B、“一点”表明作者童年时学到的东西不多。
C、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D、加粗词语用双重否定强调作者童年时代就很有成就。
15、对文中划线加粗字“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一个“混”字,其实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B、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暗接,“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
C、一个“混”字,潜在地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很大,即使没有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