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SL174—2022)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SL174—2022)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修正先后对照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74—2022)1.0.1 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 的施工和质量检查方法,满足工程安全和功 能保证性的要求,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合用于水工建造物松散透水 地基或者土石坝(堰)体内厚度为400mm 及以下 的薄墙、深度不犬于40m ,厚度为600~ 800mm 、深度不大于80m,或者厚度为1000~ 1200mm,深度不大于100m 的主体工程混凝 土防渗墙。

当深度或者厚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应 进行试验论证。

其他用途的地下连续墙工程 可参考使用。

1.0.3 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废渣、污水和废浆应集中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应制定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措施。

1.0.4 各项施工记录应有专人在现场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使用碳素墨水笔逐项填写,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整洁,符合归档要求。

1.0.5 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有关各方应具备必要的工程经验。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工序质量控制和检查工作,检查记录应当班签认。

1.0.6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文件和资料:1施工详图阶段的防渗墙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

2墙体材料的种类、性能指标及其他施工技术 要 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轴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4水文气象资料;5泥浆材料及墙体材料的产地、质量、储量、 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周边建造物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详细资料;7对震动、噪声、排污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 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 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 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 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 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 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 水文气象资料; 5) 造浆黏土的产地、质量、储量 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 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 的其它文件。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 总则1.0.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 60~ 100cm防渗墙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施工准备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 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 5~ 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

2.0.8 倒浆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

2.0.9 临时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并应确保雨季施工的可靠性。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

1总则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以下简称本规)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 本规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外,凡本规未涉及的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

2.0.8 倒浆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

2.0.9 临时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并应确保雨季施工的可靠性。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

2.0.8 倒浆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

2.0.9 临时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并应确保雨季施工的可靠性。

防渗墙规范

防渗墙规范

防渗墙规范防渗墙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防水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水渗漏和渗透进入建筑内部,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下面是防渗墙规范的一些要点。

一、防渗墙选材要求1. 防渗墙选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耐酸碱、耐水腐蚀、耐候性和较好的粘结性。

2. 墙体外侧应采用具有优良抗渗性能的防水卷材,厚度不得小于3mm,并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候性。

3. 墙体内侧应采用具有优良抗渗性能的防水涂料,涂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应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二、基础处理要求1. 在进行防渗墙施工前,应对墙体基础进行清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干燥、无明显破损和结构缺陷。

2. 基础周边应进行加固,并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确保墙体内外水分的畅通排出。

3. 基础上应设置防水卷材或涂料刷涂,保证基础与墙体之间的粘结性和防水性能。

三、墙体施工要求1. 墙体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墙壁墙体整体结构应坚固,连接处应严密,外墙应光洁、平整。

2. 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间距和截面尺寸应符合标准,并采用防锈措施,保证钢筋的耐久性和延展性。

3. 防渗墙材料的施工应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严格控制涂层的厚度和干燥时间,确保材料粘贴和固化效果良好。

四、渗漏测试和验收要求1. 防渗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渗漏测试,通常采用水压测试方法,测试压力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持续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并记录渗漏情况。

2. 测试合格后,进行防渗墙的验收,验收时应检查墙面的平整度、表面是否有裂缝或起泡等缺陷,并记录验收结果。

3. 防渗墙验收合格后,应按规范要求做好防水施工记录,包括施工工艺、使用材料、验收结果等,并进行归档保存。

五、维护和保养要求1. 防渗墙施工完成后,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修补墙面的损坏和起泡情况,保证防渗墙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2. 防渗墙施工后的二次装修工程应注意不要损坏防渗层,避免重新施工的成本和工期。

3. 对于防渗墙有损坏或危险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加固,确保墙体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防渗墙工程技术要求(1)

防渗墙工程技术要求(1)

目录1说明 (1)1.1范围 (1)1.2承包人的责任 (1)1.3主要提交件 (1)1.4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2)2混凝土防渗墙 (2)2.1说明 (2)2.2一般要求 (3)2.3造孔 (3)2.4泥浆 (5)2.5墙体材料 (6)2.6拌和与运输 (7)2.7墙体浇筑 (7)2.8墙段连接 (9)3特殊处理 (9)4质量检查和验收 (10)4.1混凝土防渗墙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0)4.2防渗墙工程的完工验收 (11)1说明1.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垂直防渗工程,其防渗结构型式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防渗墙的施工应按有关现行规范执行,并应遵守相关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中的有关规定。

1.2承包人的责任(1)承包人应根据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防渗工程槽段的地质复勘工作并编制槽段地质复勘剖面图,供防渗墙槽段划分和合拢段布置。

(2)承包人应负责防渗墙的施工准备、墙体材料供应及其配合比试验(除合同另有规定外)、槽段造(钻)孔、浆液配制、泥浆置换、墙体浇筑以及试验检验等全部施工作业。

(3)承包人应负责提供防渗墙施工作业所需的全部人工、材料(除合同另有规定外)、设备和辅助设施。

(4)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本技术要求,对防渗墙施工作业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5)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生产等法律和法规。

施工期间,在合同规定的施工区域内,采取相关的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1.3主要提交件1.3.1施工措施计划防渗墙工程开工前7天,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本章第2.2条至第2.10条的规定,提交一份包括下列内容的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1)防渗墙槽段地质复勘工作大纲;(2)防渗墙槽段划分和合拢段布置;(3)开挖设备和辅助设施布置;(4)槽孔建造施工工艺;(5)浆液配合比试验、泥浆置换和清孔方法;(6)墙体浇筑工艺;(7)废浆及沉渣排放措施;(8)施工进度计划。

1.3.2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为监理人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提交或出示以下各项施工记录和质量报表:(1)提交轴线及槽段测量放样资料;(2)提交墙体材料和配合比现场试验成果;(3)出示槽孔造孔、泥浆置换、清孔、墙体浇筑等施工班报记录;(4)提交质量检查记录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96]总则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范围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2.0.1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桨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织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重要或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

2.0.8倒桨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标准[详]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标准[详]

一般规定4.0.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前,应具有下列设计文件和资料:1、和防渗墙施工有关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3、水文、气象资料;4、环境保护要求;5、泥浆及墙体材料原材料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他文件。

4.0.2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包含下列内容: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密实程度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资料;3、基岩的岩性、地质构造、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5、对成槽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地质条件。

在地质资料不够详尽或地层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应在防渗墙轴线上增加补充勘探孔,其孔距宜为20m左右。

4.0.3重要的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槽孔建造、固壁泥浆、混凝土浇筑等有关资料。

4.0.4在构筑物附近建造防渗墙,必须了解原有构筑物的结构和基础情况,如影响构筑物的安全时,应研究制定处理措施。

4.0.5土石坝坝体内建造防渗墙时,应定期观测坝体沉降、位移、裂缝和测压管水位等。

6 泥浆6.0.1泥浆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流变性能、稳定性以及抗水泥污染的能力。

6.0.2拌制泥浆的土料可选择膨润土、黏土或两者的混合料。

应根据施工条件、成槽工艺、经济技术指标等因素进行选择,宜优先选用膨润土。

6.0.3拌制泥浆的膨润土,应对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进行化验,以判断其类型。

商品膨润土的质量分级可按照SY/T5060的规定执行,具体参数见表6.0.3。

一般防渗墙工程,可用三级膨润土制浆,地质条件复杂和重要的工程,宜用二级膨润土制浆。

表6.0.3钻井液用膨润土分级表6.0.4拌制泥浆的黏土,应进行物理试验、化学分析和矿物鉴定。

以选择黏粒含量大于45%,塑性指数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比值3~4的黏土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文件和资料:
1施工详图阶段的防渗墙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墙体材料的种类、性能指标及其施工技术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轴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可为50~100m,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勘探孔间距不宜大于20m。
4水文气象资料。
以水泥、膨润土等材料拌制的浆液,在建造槽孔时起固壁作用,槽孔建造完成后,该浆液可自行凝结成一种低强、低弹和极限应变较大的柔性墙体材料。
2.0.21薄防渗墙thin cut-off wall
墙体厚度不大于400mm的防渗墙。
3
3.0.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0.2施工供水、供电、供浆、道路、排水等设施,应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
GB/T50145 土的工程分类
SL223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
SL345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范
SL35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63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
JGJ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1.0.10防渗墙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0.1混凝土防渗墙concrete cut-off wall
1.0.2本标准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堰)体内厚度为400mm及以下的薄墙、深度不大于40m,厚度为600~800mm、深度不大于80m,或厚度为1000~1200mm、深度不大于100m的主体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当深度或厚度超出上述范围时,应进行试验论证。其他用途的地下连续墙工程可参考使用。
5泥浆材料及墙体材料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周边建筑物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详细资料。
7对震动、噪声、排污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及说明资料。
8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他文件。
1.0.7防渗墙轴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详细的描述:
1地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密实程度及透水性。
ICS27.140SL
P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174—2014
替代SL 174—96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
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 ofconcrete
cut-offwall forwaterandhydropowerprojects
表5.0.4-1未处理膨润土技术指标
4.0.2当施工现场处于斜坡状态时,应构筑满足防渗墙施工需求的水平施工平台。
4.0.3导墙宜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当地质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或现场组装的钢结构。
4.0.4导墙的结构形式、尺寸、力学指标等,应根据防渗墙体厚度、深度、导墙下土质情况以及施工机械等施工荷载综合考虑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2.0.4合拢槽孔enclosure trench
实现防渗墙全墙封闭最后施工的槽孔。
2.0.5墙段panel
混凝土防渗墙的一段,作为独立单元浇筑混凝土,可以是直线型、T型、L型或其他形式。
2.0.6主孔、副孔 Primary hole and secondary hole
形成防渗墙槽孔的单孔中,第一次序施工的孔为主孔;位于主孔之间,第二次序施工的孔为副孔。
2.0.17黏土混凝土clay concrete
为降低弹性模量,除水泥、粉煤灰外,掺加了占胶凝材料总量15%~25%的黏土,适合于水下浇筑的流动性混凝土。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8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水泥用量远低于普通混凝土,并掺加较多的膨润土、黏土等胶凝材料,适合水下浇筑的流动性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大于5MPa,并具有低弹和极限应变较大的特性。
1 导墙应建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地基土质松散或软弱时,修建导墙前应采取加固措施。
2 导墙高度宜在1.0~2.0m之间。
3 导墙内侧间距宜比防渗墙厚度大50~200mm。
4 导墙外侧填土应夯实。夯实填土时,导墙间应采取措施防止导墙倾覆或位移。
5 导墙施工后,应做好相应的内支撑。
4.0.5导墙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 174—96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恩尚赵存厚孔祥生 焦家训贺永利邓百印
3.0.3当设计墙底嵌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层,而设计阶段防渗墙沿线的地质勘探资料不足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地质勘探。补充勘探孔的入岩深度应根据防渗墙轴线处可能存在的最大孤石确定,不宜小于10m。
3.0.4修筑施工平台和导墙之前,宜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
3.0.5大空隙地层成槽施工时,宜进行预处理,如预灌浓浆、振冲密实等。
2.0.19固化灰浆hardenedmortars
在已建成的槽孔内,以固壁泥浆为基本浆材,在其中加入水泥、水玻璃、粉煤灰等固化材料以及砂和外加剂,经搅拌均匀后固化而成的一种低强、低弹和极限应变较大的柔性墙体材料。
2.0.20自凝灰浆self-hardening bentonite-cement slurry
利用钻孔、挖(铣)槽机械,在松散透水地基或坝(堰)体中以泥浆固壁,挖掘槽形孔或连锁桩柱孔,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筑成的具有防渗性能的地下连续墙。
2.0.2导墙guide wall
在防渗墙施工平台的较浅深度内建造的,平行防渗墙轴线的,起导向、保护槽口和承重作用的临时挡土墙。
2.0.3槽孔trench
为形成防渗墙墙段而钻凿或挖掘的狭长深槽。
2.0.14泥浆 slurry
膨润土或黏土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胶体悬浮液,在防渗墙施工中起固壁、冷却、携带及悬浮岩屑等作用。
2.0.15泥皮filter cake
造孔时泥浆向地层渗透,部分黏土颗粒附着在孔壁上形成的泥膜。
2.0.16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
防渗墙墙体材料组成中,水泥、膨润土、黏土、粉煤灰等细颗粒原材料的统称。
槽孔内相邻单孔之间及孔底未钻(挖)尽的地基土(岩)残留凸出部分。
2.0.12梅花孔non-roundingdrilling hole
冲击钻进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孔形不圆整的孔。
2.0.13接头管joint pipe
用于 一期、二期槽孔套接施工,在一期槽孔浇筑混凝土前下设,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毕后拔出的圆柱形金属管或同样作用的板(管)。为便于叙述,本标准统称为接头管。
2014-10-27发布2015-01-2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前 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74—19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有13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施工准备、施工平台及导墙、泥浆、槽孔建造、墙体材料、成墙施工、墙段连接、钢筋笼及预埋件、薄防渗墙施工、特殊情况处理、质量检查和竣工资料等。
2.0.9抓取法trenching by grabbing
只用抓斗挖掘地层,形成槽孔的一种防渗墙造孔施工方法。
2.0.10铣削法trenching by hydraulic cutter
用专用的铣槽机铣削地层形成槽孔的一种防渗墙造孔施工方法。
2.0.11小墙residues between primary holes and secondary holes
——进一步明确了防渗墙施工不同阶段泥浆性能指标要求,以及造孔成槽施工、墙体材料及成墙工艺、接头管施工等技术参数及相关技术要求,部分技术参数更为严格;
——各章节均根据国内外防渗墙技术发展水平,增加并细化了相关条款;
——删除了部分已不使用或极少使用的施工工艺相关条款,如双反弧、单反弧法墙段连接施工等;
——增加了防渗墙施工质量检查相关内容。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拓展了适用范围,将原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墙深小于70m墙厚600~1000mm,拓展为墙深不大于100m墙厚200~1200mm;
——增加了薄防渗墙施工内容,即小于400mm防渗墙施工规范内容;
——补充了“术语”章节的内容等;
——强调了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水文、气候、环境保护、地质条件等资料对防渗墙施工组织及工期、质量的重要性;
4.0.6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轴线,应控制地基变形满足钻机施工要求,轨枕间宜充填石渣。倒渣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铺筑,其下可设置石渣垫层。
4.0.7施工过程中,宜对导墙的沉降、位移进行观测。
5
5.0.1泥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变性、稳定性、抑制性和良好的悬浮、携带岩屑能力。
5.0.2拌制泥浆的土料可选择膨润土、黏土或两者的混合料。
1.0.3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废渣、污水和废浆应集中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应制定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措施。
1.0.4各项施工记录应有专人在现场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使用碳素墨水笔逐项填写,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整洁,符合归档要求。
1.0.5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有关各方应具有必要的工程经验。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工序质量控制和检查工作,检查记录应当班签认。
2.0.7钻劈法trenching by drilling and splitting
用冲击钻机或回转钻机钻凿主孔和劈打副孔形成槽孔的一种防渗墙造孔施工方法。
2.0.8钻抓法trenching by drilling and grabb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