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合集下载

植物学第3章2茎

植物学第3章2茎

原套
原体
叶和芽的起源
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的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
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 源。
叶的起源
叶是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的。裸子植物和双子 叶植物中,在茎端分生组织表面的第二层或第三 层发生叶原基的细胞分裂。 平周分裂促进叶原基侧面的突起,突起表面出现 垂周分裂。
芽的起源
心材所处的地位在中心,得不到外界气体、 养料,原来的生活细胞(木射线、木薄壁组织) 变为死细胞。 导管由于形成了侵填体以及胶质树脂、单宁 等填塞而失去了输导功能。
有些植物在心材细胞中积累了一些色素,使 得显示特殊颜色,乌木(柿树)、红木(红木 科)、桃花心木(楝科)。
木材的结构
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表皮细胞 邻近表皮的一层皮层细胞(薄壁或厚角) 来源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髓射线
束中形成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椴树茎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轮廓图
表皮 皮层 髓射线 初生韧皮部 髓 初生木质部 束中形成层
(一) 表皮(epidermis) 幼茎最外一层活细胞,细胞砖形,长径与 茎的纵轴是平行的,排列紧密,常无叶绿 体,细胞外壁较厚,角质化,常有角质层, 有的植物还在蜡被。 有气孔,但少,有表皮毛或封锁毛(可反 射强光,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多见于一 些沙生植物)。
(三) 成熟区(maturation zone) 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生长都停止,具备 幼茎的初生结构。
茎的伸长由顶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而实现。
原分生 组织 顶端分 生组织 初生分 生组织 原表皮
分裂、分化
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分裂 皮层 分化 原形成层 分裂、分化 维管柱
顶端分生组织组成的几种理论 1、Histogen 表皮原 皮层原 中柱原 theory 组织原学说(此学说适合根端组织) 表皮 皮层 维管柱,包括髓(如果存在)

《营养器官的生长》PPT

《营养器官的生长》PPT
2.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形成一条明显 发达的主根。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 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支的侧 根形成__直__根___系。由胚轴的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这 样的根系像一把胡须,称为_须__根___系。
Z 自主学习
3.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__成__熟_区___、__伸_长__区___、 _分__生__区__、__根__冠___,其中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是分__生__区__,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成__熟_区___。
D 达标训练
7.右图为叶芽的纵切结构图,下列关于叶芽的叙述错
误的是(C )
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 B.芽有顶芽与侧芽之分 C.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 D.芽轴发育成植物的茎
D 达标训练
8.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长粗,是因为茎的结构中具有
( D)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移栽植物幼苗时应注意尽量( A)
伸长区:细胞伸长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叶芽的结构
生长点:分裂产生新细胞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幼叶:发育成叶 芽轴:不断长长
D 达标训练
1.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结构是( D)
A.根尖的根冠
B.根尖的分生区
C.根尖的伸长区
D.根尖的成熟区
2.下列不具有根尖四个部分结构的是( A)
A.带土移栽
B.除去多余的侧根
C.不带原土,剪去老根 D.剪去叶片
A.胚根 B.主根 C.不定根 D.侧根
D 达标训练
3.根尖的结构自下而上的四部分是( D)
A.根冠、分生区、成熟区、伸长区 B.根冠、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 C.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 D.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的生长过程。

2. 使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2. 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营养器官生长的生物学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营养器官的生长。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营养器官的生长。

2. 知识讲解:讲解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如豆芽的生长、枝繁叶茂的树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和原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存在不足。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营养器官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 学生在一周内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八、教学拓展:1. 植物的营养器官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2.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九、教学资源:1. 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与营养器官生长相关的实物模型、标本等。

3. 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等教学资料。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营养器官的生长知识。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提高教学针对性。

营养器官的生长(北师大版)

营养器官的生长(北师大版)

4
知识点1
知识点2
3.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1)活动:视察根尖的结构 用放大镜视察幼根的尖端部分,注意视察根毛的长度和密度。 (2)根尖: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部分的这一段。根尖由根 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5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4.根的生长:根的生长是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 胞的伸长引起的。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6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例2】 (202X·河南平顶山期末)根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 A.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B.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长长 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D.分生区细胞的长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解析 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伸 长的缘故。 答案 C
10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3.芽的类型 顶芽
按位置 侧芽

叶芽——发育成枝和叶
按性质 花芽——发育成花
混合芽——既可发育成枝叶,又
可发育成花
11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例3】 (2015·山东青岛中考)如图是叶芽的结构,下列关于叶芽 的叙述,正确的是( )
19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详解 1.某同学在三个地点考察同一种植物的根系散布状况,绘制的根 系散布图如右图。(图略)请你指出该植物的根系属于哪种类型,这 三种散布方式可能受哪种因素的影响?你估计这些影响因素的根 据是什么? 提示 甲、乙、丙三地根系散布形态可能受水(或肥)散布不均的 影响;甲地,较深部位的右侧水分可能较多,看出下部根向右伸展较 多;乙地,地面浅部水较丰富,看出根系向两侧扩大较多;丙地,土壤浅 层较缺水,看出根系向深层散布较明显。 2.右图表示一段枝条,该枝条上有几个节、几段完整的节间?(图 略) 提示 共有7个节;每叶着生处为一个节,侧枝从主茎旁伸出处也是 原主茎的一个节。可看出6段节间是完整的。

营养器官的生长2

营养器官的生长2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观察叶芽的结构


侧芽
1、芽的种类:
顶芽 花芽
按着生位 置分类 侧芽 按发生 分类
叶芽 混合芽
茎的生长:顶芽生
长点细胞分裂和伸 长的结果
茎的生长方向与根
相反,一般都是向上
生长。
茎也有沿水平方向 生长的,如草莓。
杨和松等植物还能加粗生长。
叶原基形成幼叶时,先是顶端生长使叶原基伸长成 柱形,然后边缘生长而形成叶的雏形。大多数幼叶的叶 片的生长是全面扩展,但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 叶片的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叶片 的生长期较长,如韭菜割去叶片上部,叶仍能生长。
小结: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生长点 叶原基 叶芽 幼叶 芽原基 芽轴 叶 侧芽 茎
第6章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
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发
达的主根。在主根周围陆续生 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长 出更细的侧根。 直 根 系
主根
侧根 双子叶植物只要是直根系
大豆的直根系
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向下 伸长,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胚轴 的基部陆续生出许多不定根。这样 的根系像一把胡须,叫做须根系。 单子叶植物主要是须根系
小麦的须根系
3、根系分布的规律:
向地性
向水性
向肥性
根系的分布受到环境中水、 肥料等因素的影响。
观察根尖的结构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的主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分生区
小结: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1 、根系 直根系须Fra bibliotek系2、根系分布规律: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 3、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2、能力目标: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系分布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难点:1. 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2.概念图的使用和制作。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概念图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概念图为导游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内化,形成网络结构;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知识。

观察实物或图片,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Ⅰ.导入课题: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营养物质有哪些?如何获得?(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营养器官及功能。

)Ⅱ.新课展示根的概念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每一站。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1.回忆种子萌发过程什么部位先突破种皮,形成什么结构?它有什么作用?2.观察小麦和大豆的根,它们有何不同?正常根的种类有哪些?讨论:根据主根和侧根的分布,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外,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泥石流现象大家常常听说,它与植物减少有何关系?你该怎么做? (进行环保教育)展示部分概念图:大豆的直根系小麦的须根系3.探究演示学生课外实验: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植物若干分成四组,分别用大小相同破烧杯种植。

第一组正常种植,浇水、施肥均匀;第二组植物水平倒放,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三组植物一侧保持水的供应,另一侧保持相对干燥,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四组一侧施肥,其它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

一段时间后,供上课使用。

学生观察四组装置的植物根,比较有何不同,并讨论分析原因。

2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2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思想教育
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
1,了解(根尖与)芽的结构与功能
2,理解芽的生长变化规律
难点
理解芽的变化动态
关键
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法
活动法
教具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师生 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 明
课前复习:种子的哪个结构形成幼苗 的茎和0十?
导入新课:幼苗是怎么生长成成熟的 植株?要解开这个问题,我们了解0十芽
第一时
第八早
第二节官界器官的注户二一)
课型
新授课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 面
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和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 中的变化;
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解释根的结构是如何与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相适应的.
能力方 面
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思想教 育
教师小结本节 课的内容
(1):芽原基一。则芽f侧枝
(2)芽轴(顶端有生长点)― 枝条
(3)0十原基一幼苗一 0十
第三时
第八早
第一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二)
课型
新授课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 方面
1、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十的一般功 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3、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⑵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根尖各部分的细胞 特征,思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到如何.
学生观察
教师指导工作
讨论:
1.培养根尖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2.你会用什么方法观测根尖生长速 度?你有什么办法测知根尖生长最快的 部位?

第二节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

第二节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在各种物质代谢的基础上,表现为种子发芽、生根、长叶、植物体长大成熟、开花、结果,最后衰老、死亡。

通常认为,生长是植物体积的增大,它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而发育则是在整个生活史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它的表现就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differentiation)。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由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在其生活史的各个阶段总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器官,是一个开放系统;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光、温度等条件调控着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植物细胞表现高度的全能性;固着在土壤中的植物必须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做出多种反应。

植物的一生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形成就意味着新一代生命的开始。

在以后的生长个过程中,无论是营养生长还是生殖生长,时刻都受到各种内外因子的影响和调控。

本章将分别讨论内部因子—激素及外部环境因子包括光、温度及水分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

A1植物营养生长发育及其调控B1 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是一株最幼嫩的植物(胚)重新恢复其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

它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已度过休眠的种子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开始胚的生长的过程。

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幼胚恢复生长,幼根、幼芽突破种皮并向外伸展;而在生理上则是从异养生长转为自养生长的剧烈转化。

种子萌发受内部生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

内部生理条件主要是种子的休眠和种子的生活力。

C1 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暂停现象,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

种子休眠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一般而言,种子休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种子已具有发芽的能力,但因得不到发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被迫处于静止状态,此种情况称为强迫休眠。

一旦外界条件具备,处于强迫休眠的种子即可萌发。

一种是种子本身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即使供给合适的发芽条件仍不能萌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