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TB百年历史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
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
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
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
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
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こふんじだい】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
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日本广播协会

2014年1月28日,日本放送协会(NHK)新会长籾井胜人表示,已经反省有关慰安妇的言论,认为发言很不恰当。
谢谢观看
NHK是日本第一家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及电视台,其第一条广播节目于1925年由前身东京放送局播出。
1926年,名古屋、大阪、东京三地的广播局正式整合为现在的NHK。
1948年,日本政府颁布《广播法》,确立NHK特殊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类似英国广播公司模式的依靠民 众缴纳视听费运营而独立于商业资本外的公立媒体。 1953年,日本开始采用北美电视联播技术开播综合频道 节目。
日本放送协会下辖两个无线电视频道NHK综合频道(通称NHK G,NHK General television)和NHK教育频 道(通称ETV,Educational TeleVision),两个卫星电视频道:NHK卫星第1频道(BS1)、NHK卫星特级频道 (BS Premium)、NHK卫星4K超高清频道(BS4K)、NHK卫星8K超高清频道(BS8K)。
在会长和理事会以下的组织有: 收看者局下属收看者服务局、营业局、宣传局三个单位。
经营委员会是决定经营方针等最高政策的机关。委员的任期是3年。经营委员作为收看者的代表,被认为是监 督NHK活动的机构。现任委员长为石原邦夫。
日本放送协会内的各个支局,在日本各府县均有设置(北海道7处、福冈县2处)。
团体会员
日本广播协会
日本的公共媒体机构
01 所获荣誉
03 节目频道
目录
02 发展历史 04 主要特点
05 组织机构
07 呼号
东京房地产发展史

东京房地产发展史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地产开始开发!1973年~1975年世界发生很多经济危机,但是东京从1974年开始进入了短期的猛将时期,不过在74~85年的十年前,东京的地产处于上涨阶段,在之后的1985年~1990年的六年,东京房地产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在1990年的最高峰,据说仅仅是东京的房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
1991年东京股市开始崩溃,之后蔓延到东京房地产市场。
上世纪90年代。
在东京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而且正是这一事件导致东京的经济迅速衰退,进入了大萧条阶段。
当时那个年代东京的金融政策本身非常的宽松,再加上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前景都非常不错,而且在政策方面也是大力支持的,导致东京的房价在短时间之内迅速飙升,正是这一现状也为不少人增加了一夜暴富的希望,有不少人就会将所有的钱财投入了房地产市场当中。
而且在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仅仅是东京的房价就可以买得下整个美国,当然我们无从辨别这一句话的真假,但却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时东京的房地产市场是相当疯狂的。
然而当繁荣的假象破灭之后,房价也急剧下跌。
发展到了1991年,东京的实体经济逐渐的空心化,从
而导致房产市场的虚假繁荣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最终东京也选择了放弃房价汇率,主动的将这一泡沫打破,导致房地产市场迅速崩溃,在三个月之内东京的房价下跌达到了近65%,从而将整个东京的房地产行业拖垮了大量的房屋也被银行收回,不少东京居民负债累累,当时国内的失业率也迅速飙升。
1991年~2000年为东京房价持续下跌的十年直到2000年彻底处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债务,东京才稳定了房价。
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看:为什么人民币应该钉住美元

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看:为什么人民币应该钉住美元作者:罗纳德·麦金农内容提要:在汇率问题上,中国应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人民币过多的升值并不能消除巨额经常项目顺差,相反可能导致经济在升值预期下陷入零利率陷阱。
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缓慢爬升,升值幅度应盯住中美通胀率之差。
一旦美国通货膨胀结束,美元资产利率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就应当宣布升值结束。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从1994年到2005年7月21日,中国一直将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在8.28的水平,此后也仅允许小幅、谨慎的升值。
相对其它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积累了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结果中国面临着美国要求进一步升值人民币的压力。
尽管升值并不会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但是会有降低名义利率的威胁——正如1978年至1995年的“日本冲击”(Japan Bashing)和日元升值的经历。
由于日元过度升值导致的通货紧缩以及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使日本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迷失的10年”。
这也可能发生在新世纪的中国。
从“日本冲击”到“中国冲击”(China Bashing)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美国结构性的财政赤字和极低的个人储蓄率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失衡”,美国从世界各国大量举债以弥补不断增加的经常账户赤字。
仅在199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的经常账户短暂地回到零水平,2006年美国的赤字已达GDP的7%。
美元的债权国很多来自东亚的高储蓄率国家,主要是日本和现在的中国,这两个国家在制造业方面拥有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但是,从2003年开始,石油产出国亦开始变得重要。
东亚国家在制造业的贸易顺差以及相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导致了官方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主要以美元计)。
这导致欧洲和美国的重商主义者对亚洲国家不断施加升值货币的压力。
尤其是中国这样的高储蓄率(相对其投资而言)国家,在2005-2006年承受了来自他国的巨大压力——外国普遍认为货币升值将会减少中国的巨额贸易(储蓄)顺差。
东芝公司发展与产品

东芝企业文化
1921 发明电灯泡技术的6大发明 之一的双灯丝电灯泡。 1930 制造日本第一批电动洗衣 机和电冰箱。 1939 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 制作所合并,成立东京芝浦电气株式 会社。 1954 为东京大学开发日本第一 台数字式计算机TAC。 1955 开始销售日本第一批电饭 煲。
东芝企业评价分析
1.企业简介 发展史 2.企业产品树图 3.不同时期的产品设计战略分析 4.主打产品工业设计角度评价
东芝企业简介
东芝是一家有着130年历史的知名跨国企业集团。80年代 以来,东芝从一个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 转变为包括通讯、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进入 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东芝已成功地从家电行业的巨人 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 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一。
2002年 东芝推出世界上最薄、电池使用最长的笔记本电 脑Portégé 2000; 东芝推出世界上首款键盘可升降的笔记本电脑 Dynabook P5/S24PME: 2003年 东芝推出Satellite 5200,首创双光驱影音旗 舰; 2004年 东芝推出当时世界上最薄机型东芝Portégé R100; 2005年 东芝在业界首创使用LED背光技术显示屏; 东芝推出当时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Portégé R200系 列; 东芝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HD DVD-ROM的笔记 本Qosmio系列
Folio 100
在10年的德国柏林电子展上,东 芝公司发布了旗下首款Android平 板电脑Folio 100。 东芝Folio 100采用10寸1024x600 分辨率多点触控屏幕,机身尺寸为 281x181x14mm,重量为760g, 屏幕尺寸比 iPad更大,同时也更 有分量。此外东芝Folio 100搭载 Android 2.2 操作系统,CPU使用 的是NVIDIA Tegra 2 处理器。 电 池方面,续航能力达到7个小时, 网络连接方面东芝Folio 100支持 802.11 b/g/n的无线网络、蓝牙 2.1+EDR模块,不久之后将推出 支持3G的新版本。 东芝Folio 100预计今年第四 季度将率先在欧洲1 开始销售世界上第一批高 集成电路化彩色电视机。 1972 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带黑色 条纹阴极射线管的彩色电视机。 1979 制成世界上第一批光盘式 文件生成系统。 1982 开发日本第一批核磁共振 图像系统(MRI)。 1983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能够识 别汉字的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实用 化。
日本电视剧的历史

日本电视剧的历史1940年4月在电视上播放了“实验性”电视剧《夕饷前》,一共12分钟的这电视剧就是最早的日本电视剧。
当时对技术方面有很大的限制。
同年10月播放了第二部“实验性”电视剧《歌与代用品》,但因战争停止播放一段时间,在1952年再次播放了。
在1953年,因没有具体的录象手段,日本的电视剧都是现场播放的手段来播放。
1956年,在美国发明了录像机,两年后的1958年,第一次进入到日本。
同年6月,大阪TV (OTV,现朝日TV)的《宣传广告人的天使》是在日本第一次使用录像磁带的电视剧。
而且同年10月,RADIO东京TV(KRT,现TBS)的《我想变成贝壳》正式使用了录像机来录像,而技术方面也开始发展起来了。
1970年代中半以后,对摄像机的费用和技术限制慢慢减少、用摄像机拍摄更能节约费用、编辑技术的发达等原因日本的大部分广播公司选使用摄像机来拍电视剧。
1980年代是在日本电视剧最火的时期,每个家庭供应了两台以上的电视,每个人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
这时日本电视剧的种类开始多样化了。
2000年代,用胶卷来拍摄的电视剧大部分都无影无踪。
日本偶像剧的概要大部分人们看到现代式的剧本就想起日本的偶像剧。
日本的偶像剧诞生的最初原因就是在1980年后半期,当时日本经历了泡沫社会,当时的剧本家门想给收看者看一些又有题材,又有日本人的实际生活的电视剧,这样慢慢地诞生了偶像剧的基础,1990年初,诞生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情节也一起变,又有题材的偶像剧。
随着时代的变化所出现的题材就是10代青少年的问题、孩子们的犯罪行为和家庭为主,而且这样的决定恰合了人们的“口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日本的大部分电视剧都是偶像剧,而且这偶像剧还会不断的发展下去的。
《东京爱情故事》最早的偶像剧播放时期:1991.01.07~1991.03.18播放机构:富士TV题材: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特点1)1年分4分期(冬季剧,春季剧,夏季剧,秋季剧)2)每分期做出新的电视剧(下午7点以后播放的电视剧)3)展开很快(一般10篇,长了就是12篇)4)每个电视剧每周只播放一篇5)先拍完再播放6)安排好全摄影的过程,所以能做成完整的电视剧7)制作续篇或本外篇8)激烈的收视率竞争9)拍一周前脱稿剧本10)第一篇和最后一篇特别播放1~2个小时(一般是45分钟)11)在电视剧中间播放广告(每15分钟1次)主要收看层把泡沫时代的女性的欲望具体化,大部分都是纯情漫画的内容。
关于JTB集团的相关内容

JTB集团概况作为世界三大旅行社之一的日本JTB旅游集团,在海岛旅游方面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
多年来,通过JTB走向夏威夷等世界名岛的日本客人不计其数。
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的JTB集团最早成立于1912年,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壮大为集团公司。
如今,JTB是惟一进入世界500强的旅游企业,其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全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业务涉及旅游观光、教育卫生、运输物流、广告娱乐、会议展览、网络IT等多个领,公司员工逾两万五千名。
2006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一兆三千亿日元,折合人民币670余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旅游以及相关行JTB集团是在国内外大约有176个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7,000人、世界最大的从事“交流文化产业”的企业。
海外旅行公司海外网络74个城市;平台·共通的服务公司群(教育进修、人才派遣、信息系统、空间设计);商业公司群(土特产、盒饭、旅行用品、旅行设施用品);出版·广告公司群(出版、广告、推销);国内旅游公司,国内旅游店铺1000家(公司集体旅游、个人旅游、外国人旅游、旅游商品销售、活动展会的招商、会议活动的策划营提案、商品促销提案、境外旅游签证手续、派遣乘务员、旅游商品店铺销售、网上在线销售、宣传手册促销商品的制作、材料商品的提供);独立事业公司群(宾馆、饭店、照片素材、紧急助理服务、物流、保险、印刷、制作、房地产管理);解决方案业务公司群(会议、活动、展览会、奖励活动等的策划、营运调查、福利厚生服务)。
JTB展开创造旅行、运输、物流、保险、广告、信息服务、教育、印刷、出版、房地产等领域的人与人的交流机会,传达感动和喜悦的事业。
在这个JTB集团中,ICS定位于“解决方案业务公司群”的一员。
充分有效地利用伸展于世界各国的集团网络,通过与集团各公司的合作,能够全面对应国内外所有会议、活动、展示会、奖励活动等。
日本JTB集团曾成功参与举办“1964年日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FIFA世界杯”、“2005年爱知世博会”等世界性大型会展活动。
JTB商业模式研究-0515

JTB商业模式研究一、JTB集团简介JTB集团(日本交通公社,JTB Group)创立于1963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12年3月的日本观光局,JTB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目前仅次于美国运通公司的世界第二大旅游集团。
JTB作为全球性的旅游业巨头,其分支机构遍及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业务涉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饭店餐饮、会议展览、金融保险、房屋地产、建筑装饰、教育卫生、技术情报、广告娱乐、印刷出版、运输物流、网络IT 等多个领域,旗下拥有Look JTB、i.JTB、Ace JTB、JTB Motivations等一批日本著名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品牌,公司员工逾25000名。
2008年,JTB营收总额是1兆2,760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约660亿元,占当年全日本旅行社行业营收总额的16.4%。
二、JTB发展历程分析从发展历程看,JTB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 横向一体化阶段:自公司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JTB通过发展入境游、出境游以及国内游,实行多品牌独立发展,建立和完善了批零、接待网络。
2. 相关多元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随着日币升值,日本出境游发展迅速,为推动自身出境游业务的发展,JTB公司大力发展信用卡、海外旅游保险、旅行支票以及旅游贷款等相关多元化产业。
3. 产业提升阶段:21世纪以来,是JTB的产业提升阶段,即从“综合性旅游产业”提升为“交流文化产业”。
图1 JTB集团化发展路径三、JTB运营模式分析JTB集团以“准专卖店批零一体化”的模式得到了卓越的成功。
既拥有产品设计企业,又同时拥有完善的零售门店,这样使产品在产业链增值中产生的边际贡献全部收入囊中。
首先,JTB依托自身强大的IT技术成功解决需求个性化与经营规划化的矛盾,强化直销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积聚价值链下游客户资源,构建购买力优势;其次,依托购买力资源对上游旅游产品供应商进行整合与控制,并根据客户需求对旅游产品进行精确细分,不断提升产品丰富程度和市场精准程度,构建市场与资源之间的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日本JTB百年历史
JTB(前日本交通公社)诞生于1912年,是日本最大、世界排名第四的跨国旅游集团,2010年的销售总额超过我国所有旅行社年营业额之和。
今年是JTB 创立百年,佳天美(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JTB中国市场运营)董事长山崎道德莅临上海,在“东方讲坛•上海旅游讲坛”上讲述了这个旅游业巨型航母的百年发展史。
百年历程:从观光旅游到综合性产业
在JTB的百年发展历史中,JTB是随着日本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成长的。
1912年3月12日日本旅游局在东京成立,这就是JTB的前身。
从1912年成立时铁道局一层西北拐角处的小屋,到如今拥有187家国内外分公司,JTB勾勒出了一个庞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版图。
“1915年1月4日,JTB在东京火车站开设服务所,开始代理销售火车票业务;1927年开始,扩大旅游代理销售业务,获得的代理手续费收入逐渐赶超会员会费收入;1925年开始销售联票‘游览券’,可根据游客需求确定旅游线路,并为游客提供车、船票及住宿就餐券。
”山崎道德说。
JTB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1949年,JTB被取消代理销售国铁车票资格,顿时失去了80%以上的收入,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机会往往酝酿在危机之中。
面对困境,JTB积极拓展其他业务渠道,通过销售旅馆住宿券、景点游览券等项目,实现了经营业务的开拓和营业收入的逆转。
”山崎道德说。
在日本大众化旅游时代,除了单一的住宿券、游览券,JTB还推出了可直接购买旅游打包产品及线路的旅游礼品券。
被山崎道德誉为“JTB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举措”。
“这些以旅游代金券、旅游礼品券等形式出售的票据,游客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山崎道德说,“旅游券在使用时,相当于现金,且随时可用。
旅游券一售出,公司就可以回流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问题。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JTB将经营范围向金融保险领域延伸。
1983年8月发售JTB卡、1985年推出旅行券分期预付款计划、1987年11月发行百货商店通用商品券、1989年7月成立日本国际伤害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作为综合性旅游企业航母,JTB初具规模。
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日本国内长期低迷的经济形势,JTB积极寻求新的商务模式,将企业航母驶向新蓝海。
2000年2月,“JTB Benefit”在这一背景下成立,旨在为各公司员工提供外包的疗养及度假服务;同年4月,JTB与日本最大的门户网站YahooJapan合资成立“Tavigator”,利用Yahoo的网络召集能力,结合JTB的旅游专业服务,成为了日本网络旅游销售的领先企业。
经营管理:从制度建设到品牌建设
一家企业何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百年长青?
“自成立伊始,JTB就将员工视作企业的财产。
”山崎道德说,JTB十分重视员工的正规化教育。
1962年,JTB成立50周年时,在东京开设了中央研修所;1973年,关西研修所于大阪成立;1982年,JTB在成立70年之际,推出“新JTB运动”。
“‘JTB服务纲领’明确规定:为了让客人说‘这就是JTB’,我们以真挚的笑脸迎接客人;为了让客人感受到‘不愧是JTB’,我们用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为客人提供专业的服务;为了让客人说‘下次还要利用JTB’,我们站在客人的立场上,为客人提供诚心诚意的服务。
”山崎道德说。
塑造自律创造型员工已经成为JTB集团培养员工的目标。
为此,JTB构建了187家分公司共同的教育体系——JTB大学。
山崎道德表示:“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及所处岗位、业务内容,结合网络,开设相对应的研修课程,内容可以说是全方位覆盖。
”
日本JTB是以“准专卖店”的模式发展的,既充当产品设计者,又同时拥有完善的零售门店。
为了让上海旅游界同仁更好地了解JTB,山崎道德以“LookJTB”为例,阐释了JTB的品牌“准专卖店”模式。
在日本,“LookJTB”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海外旅游品牌。
每年有超过13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会选择该品牌的旅游产品。
“以前,JTB集团总社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该品牌产品的企划制作和销售,后来,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公司:JTBWorldVacations,负责设计能满足各销售公司需求的‘LookJTB’产品。
JTBWorldVacations负责企划制作产品,各地分公司进行销售,从中获得提成收入,这极大地提升了各分公司的工作积极性。
”山崎道德说。
2006年,JTB集团开始分社化进程。
即将一个大集团拆成14家子公司。
各子公司单独作业。
“以前都是由JTB总部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较为呆板。
下属公司在做出战略决策时,还要等待总部命令,可能会因此贻误商机。
”山崎道德如此解释JTB分社化的原因,“为了帮助子公司更加适应当地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有利于公司快速地做出经营决策和判断,我们成立了14家分社,实行独立的经营管理,目前共拥有上千家营业网点。
”
另一方面,为了杜绝出现分社凝聚力下降,公司还专门召开了全社旅游事业战略会议,提升集团的整体凝聚力和执行力。
2004年,JTB把观光旅游业重新定位为文化交流产业,以“人与人的交流”为主旨提供旅游服务。
2011年,JTB推出新的集团品牌理念,制定“TheJTBWay”,确定了“行随感动”的品牌口号。
如今,JTB仍然是全球旅游业内声名显赫的王者,公司员工逾26000名,业务涉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饭店餐饮、会议展览、金融保险、房屋地产、建筑装饰、教育卫生、技术情报、广告娱乐、印刷出版、运输物流、网络IT等多个领域。
其中2010年旅游业比重达到88.5%,占据绝对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