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练习题十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练习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练习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1.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A.加入稀盐酸B.通入过量的CO2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D.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B[A.加入稀盐酸,两种盐均能反应,NaHCO3被消耗且引入了Cl-,达不到除杂目的,A项不合理;B.通入过量的CO2,CO2能与H2O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把Na2CO3除去的同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B项合理;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NaOH与NaHCO3反应生成Na2CO3,NaHCO3被消耗且达不到除杂目的,C项不合理;D.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能与NaHCO3反应,NaHCO3被消耗且会引入新的杂质,D项不合理。

] 2.(2021·山东兖州高一检测)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C[有关反应为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A错误;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B错误;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C正确;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溶液立即产生气泡,Na2CO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产生,D错误。

]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分别把等质量的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中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D [A 项,加热时只有NaHCO 3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产生的CO 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来鉴别;B 项,NaHCO 3溶液与CaCl 2溶液不反应,而Na 2CO 3溶液与CaCl 2溶液反应生成CaCO 3沉淀,故可用来鉴别;C 项,NaH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比Na 2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快,故可用来鉴别;D 项,Ca(OH)2溶液与Na 2CO 3、NaHCO 3溶液均能反应生成CaCO 3沉淀,故不能用来鉴别。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练习题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练习题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练习题1.实验操作步骤:点燃蜡烛,旋开活塞C和A,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A,旋开活塞B;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B,再旋开活塞A……如此反复操作!可看到如下主要现象并对产生该现象的解释。

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判断都正确的是()3231 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84w2-53w131w1B.84(w1-w2)31w1C.73w2-42w131w1D.115w2-84w131w1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5.有A、B两种常见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呈黄色,C是一种单质气体,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其化学式和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7.将10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3.1 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A.84%B.16% C.10.6% D.无法计算8.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都能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但产生气体的量相同。

D.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Na2CO3大于NaHCO39.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固体的最佳方法()A.加入盐酸B.通入CO2C.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D.加入NaOH溶液10.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不可用的方法是()A.逐滴滴加盐酸B.加入氯化钙溶液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通入二氧化碳11.某课外小组为了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在试管B中应放的物质是,C、D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实验时,C、D中的现象分别是:、。

高中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说明错误的是()A.硫酸钙——凝固剂B.苯甲酸—防腐剂C.亚硝酸钠——增味剂D.碳酸氢钠——膨松剂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纯碱—NaOH B.水银—AgC.绿矾—CuSO4·5H2O D.小苏打——NaHCO3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增味剂——硫酸锌B.膨松剂——碳酸氢钠C.着色剂——柠檬黄D.抗氧化剂——维生素C4.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B.盐酸、漂白粉属于混合物,而液氯、水玻璃均属于纯净物C.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D.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可以用来酿酒B.纤维素属于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产生葡萄糖C.碳酸钠可用作制作糕点的膨松剂,是因为加热能分解出二氧化碳D.含氟牙膏可坚固牙齿、预防龋齿,与F-有关6.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将Na保存在煤油中B.钠离子和钠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一定是钠的盐溶液7.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B.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 .Al 2O 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D .FeCl 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8.为了验证Na 2CO 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 3,下列实验事实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B .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C .加热后称重,看质量是否变化D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9.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MgCl 2(aq)电解−−−→Cl 2(g)Fe(s)−−−→△FeCl 2(s) B .S 2O −−−→点燃SO 22H O −−−→H 2SO 4 C .1mol ·L -1 HCl(aq)2MnOΔ−−−→Cl 2石灰乳−−−→Ca(ClO)2 D .饱和NaCl 溶液32NH CO −−−−→、 NaHCO 3∆−−→Na 2CO 3 10.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 .NaHCO 3B .AgBrC .AgClD .HClO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在硫酸氢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至pH=7:22442Ba =OH H SO BaSO H O +-+-+++↓+B .41mol L -⋅ 2NaAlO 和71mol L -⋅ HCl 等体积混合:()32234AlO 7H H O 3Al A H l 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2224SO H O ClO SO Cl 2H ---+++=++D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2332Ca OH HCO CaCO H O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AB .B .C .CD .D二、填空题13.钠是活泼金属的代表,钠和钠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2024版高考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解析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习题)(解析版)

2024版高考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解析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习题)(解析版)

第二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 3作发泡剂,因为它(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碳酸钠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CO 2↑+H 2O,产生CO 2,使面包疏松多孔,NaHCO 3、Na 2CO 3、CO 2不具有甜味,不能增加甜味,与提供Na 2CO 3无关,故选项C 正确。

2.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 降低C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答案】A【解析】A .碳酸钠溶于水不能电离出OH -,A 错误;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二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溶液变为中性,硫酸过量溶液变为酸性,所以后溶液的pH 降低,B 正确;C .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OH -,C 正确;D .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D 正确;故选:A 。

3.下面关于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受热时Na 2CO 3比NaHCO 3稳定B .在水中Na 2CO 3比NaHCO 3溶解性大C .同浓度Na 2CO 3和NaHCO 3分别溶于水后,NaHCO 3水溶液的碱性较强D .质量相等的Na 2CO 3和NaH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 2CO 3放出的CO 2比NaHCO 3少【答案】C【解析】A .碳酸钠性质稳定,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A 正确;B .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B 正确;C .同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分别溶于水后,碳酸钠水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强,C错误;D .质量相等的Na 2CO 3和NaHCO 3相比,Na 2CO 3的物质的量小,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两者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 2CO 3放出的CO 2比NaHCO 3少,D 正确;故选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4碳酸钠碳酸氢钠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4碳酸钠碳酸氢钠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14 碳酸钠碳酸氢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苏打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 )A.Na2CO3B.NaHCO3C.Na2SO4 D.NaCl2.可用于推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试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3.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C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4.现加热5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削减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3.38 g B.4.58 gC.4.16 g D.4.41 g5.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4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行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加入BaCl2溶液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视察有无白色浑浊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视察有无白色沉淀D.分别取样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视察火焰的颜色6.为除去试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气体,最好将混合气体通过( ) A.烧碱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饱和碳酸钠溶液D.水7.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a2CO3 B.NaOHC.NaCl D.NaHCO38.用1 L 1.0 mol·L-1的NaOH溶液汲取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 B.1∶2C.2∶3 D.3∶2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高一化学08_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高一化学08_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巩固练习】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溶液仍为紫色B.最后溶液变为蓝色C.最后溶液褪色D.有气泡产生3.已知NaH和H2O反应生成H2和NaOH,反应中1molNaH—————()A.失去1mol电子B.得到1mol电子C.失去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4.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lH+的是——————————————————()A.2molFe B.6molOH-C.6molI-(碘离子) D.6molNa5.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A.硫酸氢钾溶液B.碳酸氢钙溶液C.氨水D.氢氧化钠溶液6.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是————————()A.KOH B.NaHCO3C.BaCl2D.CuSO47.将4.6g钠投入95.4g水中,所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4.6% B.等于8%C.大于8%D.小于8%8.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88g·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9.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C.溶液底部有晶体析出D.溶液底部没有晶体析出10.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原子量H1 C12 O16 Na23)A.3.38g B.4.58gC.4.16g D.4.41g11.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c(Na+)=0.6mol·L-1,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A .5.28g B.4.22 gC.3.18 g D.2.12 g12(说明:本页内容为第6讲未讲完部分).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配套练习:专题二 第二单元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配套练习:专题二  第二单元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必修一配套练习:专题二第二单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1.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的产物是()A.Na2CO3B.NaOH C.Na2O D.Na2O2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3.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Na2CO3B.MgCl2C.NaCl D.NaHCO34.可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最合适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加热C.加入盐酸D.加入MgCl2溶液5.下列关于Na2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溶液显酸性B.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工业等C.热的Na2CO3溶液可用来除去油污D.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A.水、浓H2SO4;洗气B.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洗气C.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 D.NaOH溶液、浓H2SO4;洗气7.碳酸氢钠可用作治疗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药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为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括号内),请写出所加的试剂或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鼎尚图文鼎尚图文⑴ Na 2CO 3 固体(NaHCO 3):____________, 。

⑵NaHCO 3溶液(Na 2CO 3):____________, 。

⑶ NaCl 溶液(Na 2CO 3 ):____________, 。

⑷ NaOH 溶液(Na 2CO 3):____________, 。

9.已知A 、B 、C 是三种含钠元素的白色固体物质,D 是无色气体,E 是一种白色的难溶物质,它们具有如右图所示转化关系:(1)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三道练习题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三道练习题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三道练习题
1、⑴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HCl(或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⑵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⑶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充分反应,两者放出的CO2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消耗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之比为。

2、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Na2CO3溶液,一瓶是稀盐酸,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在不使用其它仪器和试剂的前提下,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对这两瓶无色溶液加以鉴别。

3、⑴向含有0.2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0.3mol HCl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CO2气体体积为L(标况);
⑵向含有0.3mol HCl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含0.24mol Na2CO3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CO2气体体积为L(标况);
⑶向含有a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bmol HCl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求放出的CO2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多少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练习题(十四碳的多样性)1.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A .CO 2+H 2O H 2CO 3B .6n CO 2+5n H 2O ――→光叶绿素(C 6H 10O 5)n +6n O 2 C .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D .CaCO 3+CO 2+H 2O===Ca(HCO 3)22.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 .通过澄清石灰水B .通过灼热炭C .通过水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3.将CO 2气体通入CaCl 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A .硫酸氢钾溶液B .碳酸氢钙溶液C .氯水D .氢氧化钠溶液4.向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 .Na +、CO 2-3B .Na +、HCO -3C .HCO -3、CO 2-3D .Na +、OH -5.无色气体X 跟灼热的炭反应得到一种无色气体Y ,Y 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无色气体X ,则X 、Y 分别是A .O 2、CO 2B .CO 2、COC .CO 、CO 2D .O 2、CO6.要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 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A .饱和NaHCO 3溶液B .Na 2CO 3溶液C .饱和石灰水D .NaOH 溶液7.把少量CO 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的①Ba(NO 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 2溶液中。

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A .②和③ B.只有② C.①和② D.只有③8.下列既能跟NaOH 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是A .Na 2CO 3溶液B .CaCO 3C .NaHCO 3溶液D .Na 2SO 4溶液9.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并在管口P 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情况:①H 2和NaHCO 3②CO 和Na 2CO 3③CO 和CuO ④H 2和Fe 2O 3中符合题意的x 、y 可以是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C .只有①②③D .只有③④10.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A .1∶2B .1∶4C .11∶14D .11∶2811.欲除去NaHCO 3溶液中少量的Na 2CO 3可加人( )A.饱和石灰水 B .NaOH 溶液 C .盐酸 D .通人CO 2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2Na +2 H 2O = 2Na +2OH -+H 2↑B .氧化钠与盐酸:O 2-+2H + = H 2OC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CO 32-+2H +=H 2O +CO 2↑D .烧碱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HCO 3-+OH -= H 2O +CO 2↑13.下列物质中与其它三组组成不同的是( )A .金刚石、石墨、C 60B .红磷 、白磷C .氧气、臭氧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O3―、Na+、OH―、K+B、CO32―、Ba2+、K+、NO3―C、Ba2+、OH―、Cl―、Na+D、CO32―、Na+、NO3―、H+15.关于Na2CO3、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NaHCO3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Na2CO3则不能C.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体积:Na2CO3=NaHCO316.用足量的CO还原32.0 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 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A.FeO B.Fe2O3C.CuO D.Cu2O17.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CO2和O2 C.NaOH和CO2 D.C和O218.下列各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 表示的是A、碳酸氢钾溶液B、纯碱溶液C、碳酸氢钙溶液D、小苏打溶液19.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D.Na2O2 NaOH Na2CO3 20.由一气体甲开始,可发生如下四个变化:,则甲、乙、丙、丁分别为A.CO2、CO、O2、CaO B.O2、CO、CO2、CaCO3C.O2、CO2、CO、CaCO3 D.CO、CO2、O2、Ca(OH)221.将一定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为止,收集到11g CO2,冷却后,向残余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又收集到22g CO2。

则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为:53 :42 :42 :22.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全部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 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 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2 23. 向20mL /L的 Ca(OH)2溶液中通 CO2,若得到沉淀,则通入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B. C. D.24.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2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OH-=HCO3-B.少量小苏打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HCO3-+Ca2++OH-=CaCO3↓+H2OC.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26.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方案操作判断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的为Na2CO3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的为Na2CO3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为Na2CO3D 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为Na2CO327.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 (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填化学式)。

28.在稀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则溶液中CO32―的浓度变化趋势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29.在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加入试剂的体积V,纵坐标表示沉淀的质量m。

根据实验内容把相对应曲线标号填入横线上。

(1)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

(2)在硫酸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3)在碳酸钡的悬浊液中加盐酸,直至过量。

回答:(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都呈黄色;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A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还原性,B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同时都生成溶液C;C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D;D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E, E加热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化学方程式E+B===D+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A,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生成A的速度可通过滴入液体B 的速度控制。

已知A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会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A是__________。

(2)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B物质是______,C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洗气瓶(广口瓶)中装的试剂D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制得的气体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32.“套管实验”是将一个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

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下述实验为“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