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及其共35页
第三章科技革命与世界产业布局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世界产业布局
•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世界经济地图的历史演 变有基本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当今世界 经济政治形势,为以下章节学习其承上启下的作 用。
• 学习要点
1.“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业分布影响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产业分布影响 3.当代科技革命的她点
第一节 世界 生产力分布的巨大 变化
(2)为欧洲主要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开辟了新的来源 (3)是新旧大陆农畜产品种类得以相互交流,引起
世界产业分布的变化。
(4)使世界贸易航线和贸易中心发生很大变化,逐步 从地中海移向大西洋沿岸。分布与一些大洲人口种族的构成
提问:1、有哪些农产品、畜产品是发源于旧 大陆的? 2、有哪些农产品、畜产品发源于新大陆?
地域分工与 联系
原始 石器
社会
铜器、铁 奴隶 器灌溉、 社会 航海技术
两次社会大分 工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旧大陆的 暖热地带
小范围的偶然 生产的产品交 换和经济联系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四大文明发源地 形成早期城市;
商业出现;农业手 爱琴海地区;古 地中海地区经
工业内部分工加细 希腊、古罗马 济联系频繁
如英国,伯明翰为中心的西米德兰煤 铁重工业区;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纺 织工业区;在农村由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发 展成为以羊毛生产为中心的商品性农业区 出现。
• 3、国际经济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新的 变化。
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地域分工。开始
出现工业的西欧、农矿原料提供地的亚非拉 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
• 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2020年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题及答案(共250题)1

2020年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题及答案250题一、单项选择。
6、当前, (B)已成为全球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着力点,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2分]A新材料技术B新-代人工智能C新生物技术:D新能源技术7、(C) 年11月24日,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2分]A 1949B 1979C 2009D 20198、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不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压力:(A)。
[2分]A巴西B中国东部C北非D阿拉伯地区9、(D) 是世界第一台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分]A天河二号B神威太湖之光C顶点D山脊10、机器学习是指通过(D) 在机器上训练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决策与行为预测的过程。
[2分]A数据B算法C算力D数据和算法11.以下哪点不是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特点: (A)。
[2分]A人均占有量高B南方水多C北方水少D西部水少17.以下哪项能力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功能: ( D)。
[2分]A高精度定位B高精度导航C高精度授时D短报文通信18.我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是: (A)。
[2分]A“嫦娥工程”B月兔工程C“高分计划”D“天琴计划”19.纳米材料分为零维、- 维、= 维和三维材料,石墨烯属于( C) 纳米材料。
[2分] A零维B一维C二维D三维20.下列不是我国暗物质研究的有(B)。
[2分]A“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B大型地下氙(LUX)实验C中国暗物质实验( CDEX )D能猫计划(PANDAX)12、生物医药材料被许多国家列入关键高技术新材料发展计划,下列不属于生物医药材料研发重点方向的有(B)。
[2分]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B压电材料C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D人造器官13、(B) 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被发现的粒子。
[2分]A中微子B希格斯玻色子C暗物质D暗能量14、区块链技术较早出现在2008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这篇论文的作者是(D)。
新技术革命名词解释

新技术革命名词解释一、定义新技术革命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变革浪潮。
二、主要技术领域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计算机技术(从大型机到微型机、超级计算机等不断发展,计算能力大幅提升)、通信技术(如从传统的电话通信发展到现代的光纤通信、卫星通信、5G等高速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不断向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发展,是电子设备性能提升的基础)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变得极为便捷,推动了全球的信息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交易等活动。
2.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领域。
基因工程能够对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和改造,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等;细胞工程可用于细胞融合、克隆技术等方面,克隆动物就是细胞工程的成果之一;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啤酒、抗生素等;酶工程则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生产,如在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以提高洗涤效果。
3. 新能源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新型的水能利用技术)、核能(如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站技术,提高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发电则是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这些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等优点,有助于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4. 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致力于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
例如,高性能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为零,可用于制造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高效能设备)、纳米材料(尺度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于药物载体、高性能电子元件等方面)、智能材料(能够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响应的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等。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1.29•【文号】国发〔2016〕67号•【施行日期】2016.11.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1月2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新技术变革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新技术变革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能作者:欧阳峣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22期【摘要】国际学术界讨论新技术变革提出了三种思路,即生物技术引领变革、信息技术引领变革、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融合发展。
从新技术变革的典型化事实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仍然在持续扩张自己的领地,生物技术以缓慢渐进的方式扩张,新技术革命具有两极化、簇群化和融合化特征。
为此提出“双雁引领”模型,即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如两只大雁引领着技术变革并形成两个高新技术簇群,通过交叉融合推动产业创新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低迷的态势,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成为摆在世界各国经济学家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应从新的技术变革中寻求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关键词】技术变革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3.22.010新技术变革趋势的三种代表性观点20世纪80年代初,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提出:“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
”(约翰·奈斯比特,1984)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将呈现以下典型化事实:信息成为真实的经济存在,而非抽象的思想;通讯和电脑技术的新发明,将缩短信息流动的时间;新的信息技术首先用来解决旧工业上的任务,然后逐步产生新的活动、新方法和新产品;企业提供信息商品和服务,信息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的每次巨大进步作为一次浪潮,认为第三次浪潮将形成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和遗传工程的产业群,他预言:“生物和信息技术将融合,第三次浪潮下一步将集中在生物、遗传等生物学领域,将是一个‘人机世界’。
”(阿尔文·托夫勒,1996)进入21世纪以后,理查德·W·奥利弗在《即将到来的生物科技时代:全面揭示生物物质时代的新经济法则》一书中提出,“这个世界将离开信息时代,进入‘生物物质’的新时代”(理查德·W·奥利弗,2003)。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一)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一)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2015年07月06日07: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原标题: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的大趋势。
为反映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从本期“观察”版起将陆续推出“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系列专版。
今日刊发第一期,敬请关注。
——编者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深刻影响世界力量格局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大势所趋)白春礼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
我们只有认清趋势、前瞻擘划,才能顺势而为、抢抓机遇。
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呈现以下十大新趋势。
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
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的领域,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
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方向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
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
这些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
未来科技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致力于研发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术与产品。
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加速光合作用、智能技术等研发应用为重点,绿色农业将创造农业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轮)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包惠僧 陈公博 周佛海 中共“一大”代表
3、中共“二大”
请同学们看教材 55页的文字,想一想中共二大是何时召开的?会 中共二大标志着中共建党工作的完成,中共是 议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其依据是什么?
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时间、地点: 1922 年、上海 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从此,中国革命 内容: 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
土地改革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 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 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辽沈战役(锦州)
平津战役(北平)
战略反攻的标志 意义: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 山,革命转折。 三大战役意义: 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国军主力基本 消灭。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 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一、五四运动(1919)
巴黎和会: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
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
收回日本在大战时
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 特权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时间
第一阶段
中心 1919年5月4日 北京 6月3日起 上海
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其意义;概述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 和秋收起义及其意义、土地革命的作用、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 党军队进攻、三大战役的名称及意义、渡江战役的作用;认 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来 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 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发展要求:理解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知道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知道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及 其意义。 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新民主主 义革命”这一概念去思考与把握。
世界新技术革命及中国创新趋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世界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创新趋势及其对XX发展的影响摘要: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XX城市产业发展将呈现产业结构知识化、产业体系融合化、产业分布集群化、产业竞争全球化。
XX要加强产业转移的技术扩散和渗透效应,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等措施,在不同层次上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自身国际分工地位。
一、未来30年世界新技术革命若干判断(一)新技术革命的基本认识与判定1.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表现在技术X式的转变,而科学革命则主要是科学X式的转变。
2.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
技术革命是产业变革的先导,产业变革是技术革命的结果。
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演变机理是技术革命带来了技术X式的变革,使得生产组织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最终带来了产业变革。
3.新技术革命的基本认识。
全球200多年的工业化,仅仅使不到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但自然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威胁,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
未来,意味着过去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路径难以为继,即少数国家以集聚世界多数资源为手段的发展已不适应全球的新一轮发展。
(二)新技术革命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1.新技术革命可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普遍变化。
一是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将缓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二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交通工具将广泛应用。
三是增材制造将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高价值产品领域。
四是可再生能源将替代传统矿物燃料能源。
五是农业和资源技术的进步将为世界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带来保障。
2.新技术革命可能给大城市生活带来的变化。
一是快速的交通连接。
二是积极老龄化的安心社会。
三是绿色清洁的环境。
四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通过改善地区间的关系来改善社会分配不均。
五是更具活力的都市商业。
(三)世界国家对未来30年科技主要领域的分析1.总体趋势。
一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众多领域获得突破。
二是领域需求日益多元,创新科技加速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