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3-1《地球表面的地形》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3-1《地球表面的地形》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3-1《地球表面的地形》优秀教案

1.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材简析】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起始课。本课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过的地形”,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带来的有典型地形特点的风景照片,了解什么是地形以及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的特点;第二部分“观察地形图”,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的大致情况,学会一些认识地形的方法,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最熟悉的并非是旅游所见的地貌,而是自己的家乡的“地形”,但这种地形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即使,学生平时听到过或看到过“高原、山地、平原、丘陵、裂谷系、盆地”等地形的名词,而对于这些地形的名称和实际的地理意义无法作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湖泊、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目标:

1.初步学习观察地形图的方法

2.能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并与实景图像相对照,形成对地形的初步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研究地形及其变化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不同的地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地形图,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难点:区分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3D中国地形图、3D世界地形图各一张、记号笔、纸条10张。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磁铁、3D中国地形图、三D世界地形图、橡胶篮球、班级记录大表、纸条。

【教学过程】

一、现象迁移,聚焦主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橡胶篮球。]

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篮球?

提问: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师小结:我们远看去是似乎光滑,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PPT2出示蔚蓝色地球] 提问:你看到什么?你认为它的表面是怎样的?

(预设:①很多海水;②凹凸不平的;……)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球的表面。(板书课题:地球表面)

二、由远及近,产生需求(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3D世界地形图。]

1.[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刚刚我们远远地看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那现在我们就通过它带我们走进看看地球的表面到底是怎样的。你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2.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

3.简要交流:地球表面是怎样的?

(预设:①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很少;

②陆地都漂在海洋上。(PPT3出示海水抽干的地球表面图片)

③陆地上是凹凸不平的……)

4.[PPT4-9出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图片] 小结:地球表面是有起伏的,人们用“地形”来描述它的起伏状况。地球表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添加课题:的地形)

5.判断家乡的地形,产生认知需求

(1)[PPT10出示家乡主要景点照片]提问:请你看一看,这个地方属于哪种地形?

(预设:平原、丘陵、盆地……)

(2)提问:不同的人对我们这里的地形有不同的看法,你觉得你在判断地形的时候有哪些困难?

(3)讲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们站得高一些,看得广一些,更准确地认识这个地方的地形。

三、细析凹凸,认识地形(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3D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记号笔、纸条10张。]

1.初看中国地形图,明确家乡的地形及特点,学会看地形图的方法

(1)[出示PPT11]讲述:请在地形图中找到家乡的位置,思考这块区域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种地形?

[PPT11继续出示高度表]讲述:地形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高度。同学们在观察地形图的时候,可以利用高度表来帮助你判断、描述高度。

(2)学生观察。

(3)小结交流。

(说明:教师在班级大表上板书地形名称,在纸条上写地形特点,并贴在大表中相应地形表格中。)

2.讲述:[手指板书表格]除了**地形(说明:**指的是前面一个环节研究的家乡地形),[出示PPT12]其他地形在我们国家地形图上能找到吗?这些地形又有什么特点?除了我们家乡有**地形,还有其他地方也是这种地形吗?

讲述:请你把找到的地形的名称和它的特点写在纸条上,写关键词,写好就贴到黑板上。如果你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黑板上。

3.学生观察地形图,并记录,将记录纸贴在黑板上。(约用15分钟)

4.交流汇报。

(1)交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及特点

(说明:一位学生说,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对每种地形特点进行补充小结。)

(2)[PPT13出示青藏高原和平原实景图]提问:这两张图片,哪张是高原,哪张是平原,你是怎么判断的?

(3)[出示PPT14]提问:山地和丘陵又有什么区别?

(4)提问:通过观察地形图,你发现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延伸,铺垫下文(3分钟)

1.[PPT15出示九寨沟图片]提问:你能判断这里的地形吗?还需要哪些条件?

2.[出示PPT16]讲述:地球表面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地形,在后面的科学课中,我们将继续开展研究。

【板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

海洋多,陆地少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作业设计】

1.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E.盆地

2.暑假期间,小华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他们来到的地方的地形具有“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平均海拔1000米”的特点,小华的旅游景点可能是()。

A.四川

B.九寨沟

C.内蒙古大草原

D.华北平原

3.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

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山地高原、西部多平原

参考答案:

1.略

2.C

3.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