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

合集下载

陶瓷膜

陶瓷膜

陶瓷膜---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材料1 陶瓷膜技术发展概况陶瓷膜也称CT膜,是固态膜的一种,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和东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开发引入市场。

陶瓷膜主要是A12O3,Zr02,Ti02和Si02等无机材料制备的多孔膜,其孔径为2-50mm。

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大,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力强:耐高温:孔径分布窄,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业、石油化工、治金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市场销售额以35%的年增长率发展着。

陶瓷膜与同类的塑料制品相比,造价昂贵,但又具有许多优点,它坚硬、承受力强、耐用、不易阻寨,对具有化学侵害性液体和高温清洁液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其主要缺点就是价格昂贵目_制造过程复杂。

2004年7月,北美陶瓷技术公司顺利完成了其价值超过500万美元的新型双磨盘研磨机的组装,该设备在制备超薄陶瓷膜的生产技术上首屈一指,这同时也使得公司在制备超平、超完整陶瓷膜上的技术大大提升。

我国南京工业大学完成了低温烧结多通道多孔陶瓷膜,该项目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陶瓷膜的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多孔陶瓷膜由于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溶剂、耐酸碱性能和机械强度高、容易再生等优点:在食品、生物、化工、能源和环保领域应用广泛。

但目前在其应用中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多孔陶瓷膜的高成本,尤其是支撑体材料的成本高:二是有限的陶瓷品种与纷繁复杂的现状存在着矛后。

目前商品化的陶瓷膜只有有限的几种规格,这就对特定孔结构的陶瓷膜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课题组主要对以氧化铝和特种烧结促进剂为起始原料,在1400℃的烧成温度下制备出的支撑体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得到渗透性能、机械性能及耐腐性能统一的支撑体。

他们还以原料性质预测支撑体的孔结构为目标,以支撑体的制备过程和微观结构为基础,建立了原料性质与支撑体孔隙率、孔径分布之间的计算方法,为特定孔结构支撑体的定量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陶瓷膜原理

陶瓷膜原理

陶瓷膜原理
陶瓷膜是一种由陶瓷材料制成的薄膜,具有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分离、过滤和纯化等领域。

其原理是通过选择性渗透和筛分效应,将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分离出来。

陶瓷膜的选择性渗透是指根据溶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特性,通过膜的孔隙结构,使得溶质能够通过膜的一侧而另一侧的其他组分无法通过。

这种选择性渗透的原理可以用于水处理领域,例如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之成为饮用水;也可以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去除有害物质。

陶瓷膜的筛分效应是指根据溶质的尺寸,通过膜上的孔隙来阻挡较大分子或颗粒,只允许较小分子或溶质通过。

这种筛分效应使得陶瓷膜在分离和过滤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例如在酒精生产中,可以通过陶瓷膜来分离酒精和水分;在饮料生产中,可以通过陶瓷膜将微生物和颗粒物等杂质去除。

陶瓷膜的制备一般采用成型、烧结和微孔形成等工艺。

成型主要包括压制、注射成型和浸渍等方法,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参数和配方,可以控制陶瓷膜的孔隙结构和拓扑结构。

烧结是将形成的膜体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材料颗粒形成致密的结构。

微孔形成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方法,在膜体表面或内部形成一定尺寸和分布的微孔。

总的来说,陶瓷膜的原理是利用选择性渗透和筛分效应,通过调控膜体的孔隙结构和拓扑结构,实现对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
分离和纯化。

陶瓷膜在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酒精生产和饮料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陶瓷膜的原理和运行模式

陶瓷膜的原理和运行模式

陶瓷膜的原理和运行模式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陶瓷膜这玩意儿。

陶瓷膜啊,就像是一个超级精细的筛子!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守门员,专门把那些大的、不应该过去的东西给挡在外面,只让合适的小分子通过。

它的原理呢,其实就是利用陶瓷这种材料的特殊性质啦。

陶瓷膜上有好多好多小小的孔,这些孔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哦,可不是随便弄的呢!
那它是怎么运行的呢?这就很有意思啦!就好比水流过一个布满小孔的板子,干净的水可以轻松地流过去,而那些杂质啊、大颗粒啊就被拦住啦。

陶瓷膜工作起来也是这样,把需要分离的混合物倒在它上面,然后符合要求的成分就会乖乖地通过膜,去到它们该去的地方,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就只能留在原地干瞪眼咯。

你说这陶瓷膜厉不厉害?它在好多领域都大显身手呢!比如在水处理方面,它能把污水里的脏东西挡在外面,让干净的水跑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有更干净的水用啦。

在食品加工领域,它可以把果汁里的杂质去掉,让我们喝到更纯正的果汁哟。

而且陶瓷膜还有一个特别棒的优点,那就是它很耐用!不像有些材料用着用着就坏了,陶瓷膜可是很坚强的呢!它能长时间地工作,为我们服务。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陶瓷膜,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污水没法好好处理,我们喝的水就不干净;食品加工也会变得困难,我们吃的东西可能就没那么美味和健康啦。

陶瓷膜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啊!
所以说啊,陶瓷膜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它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做了好多好多事情呢。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呀!它就像是一个默默付出的英雄,守护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以后我们可要好好珍惜和利用陶瓷膜,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哦!。

陶瓷膜的烧结原理

陶瓷膜的烧结原理

陶瓷膜的烧结原理
陶瓷膜的烧结原理是指通过高温处理使陶瓷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陶瓷膜。

烧结是一种固相烧结过程,通过加热陶瓷颗粒使其表面熔融,然后再冷却固化,形成致密的结构。

陶瓷膜的烧结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预烧、烧结和冷却。

首先是预烧阶段,将陶瓷颗粒放入烧结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在这个过程中,陶瓷颗粒表面的有机物会燃烧掉,同时颗粒之间的间隙会逐渐缩小。

预烧的目的是去除有机物,减少颗粒之间的间隙,为后续的烧结做准备。

接下来是烧结阶段,将预烧后的陶瓷颗粒继续加热至高温。

在高温下,陶瓷颗粒表面的玻璃相开始熔化,形成液相。

液相可以填充颗粒之间的间隙,使颗粒之间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陶瓷膜的致密程度和结晶度。

通常情况下,烧结温度越高,烧结时间越长,陶瓷膜的致密性和结晶度就越高。

最后是冷却阶段,将烧结后的陶瓷膜从高温中取出,使其逐渐冷却。

在冷却过程中,陶瓷膜会逐渐固化,形成坚硬的结构。

冷却速度也会影响陶瓷膜的性能,通常情况下,较慢的冷却速度可以减少内部应力,提高陶瓷膜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陶瓷膜的烧结原理是通过高温处理使陶瓷颗粒表面熔融,然后冷却固
化,形成致密的陶瓷膜。

烧结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陶瓷膜的性能。

陶瓷膜的烧结原理在陶瓷材料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功能性陶瓷膜,如过滤膜、分离膜和传感器等。

陶瓷膜

陶瓷膜

陶瓷膜元件一、陶瓷膜简介陶瓷膜主要是A12O3,Zr02和Ti02等无机材料制备的多孔滤膜,具有有机膜无法替代的许多优点: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刚性和机械强度好;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侵蚀,不与微生物发生作用;抗化学药剂侵蚀;耐高温耐磨损;孔径分布窄,膜孔不变形;过滤精度高;抗污染能力强;附加或预处理工艺少;清洗容易操作简便,膜再生性能好;膜分离效率高等特点。

陶瓷膜在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业、石油化工、治金工业、机械加工等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陶瓷膜是以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多孔非对称膜。

陶瓷膜过滤是一种“错流过滤”形式的流体分离过程:在压力作用的驱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流动,小分子物质透过膜,含大分子组分的浓缩液被膜截留,从而使流体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的目的。

陶瓷膜过滤精度涵盖微滤和超滤,微滤膜的过滤孔径范围在0.05μm至1.4μm之间,超滤膜过滤精度范围可在10KDa-50KDa之间。

可根据物料的粘度、悬浮物含量选择不同孔径的膜,以达到澄清分离的目的。

无机陶瓷膜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抗微生物能力强、渗透量大、可清洗性强、孔径分布窄、分离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已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食品、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分离工艺获得成功应用。

陶瓷膜设备主要特点:1、机械强度大,耐磨性好;2、耐高温,适用于高温过滤过程;3、使用寿命长,设备综合成本低,性价比高;4、PH耐受范围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及强氧化剂性能好;5、易清洗,可高温消毒、反向冲洗,适于除菌过滤过程;6、使用寿命长,某些行业使用寿命大于5年,设备综合成本低,性价比高7、自动化,半自动化,手动设计系统兼备,操作方便8、可以实现连续进料、连续出滤渣和滤液9、具有高的切向流速,降低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膜通量稳定关于发酵液澄清除杂新技术点击次数:279 发布日期:2009-6-16 来源:本站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BFM膜分离系统简介在各种发酵液制药生产中,除杂澄清过滤中使用膜分离技术产生的能耗大、膜易污染、占地大、投资大等问题。

陶瓷膜工作原理

陶瓷膜工作原理

陶瓷膜工作原理
陶瓷膜是一种常见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

陶瓷膜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陶瓷膜的物理结构主要由多孔隙的结构组成,孔径大小通常在纳米至微米级别。

这种多孔结构使得陶瓷膜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孔径尺寸,从而具有良好的筛选和分离功能。

同时,陶瓷膜的化学性质也很特殊,具有较好的化学惰性和耐腐蚀性能。

在应用中,陶瓷膜通常作为一种过滤器、分离器、透析器等使用。

例如,在电子技术中,陶瓷膜可用于制造微过滤器、气体分离膜等;在生物医学中,陶瓷膜可用于制备人工器官、人工肾膜等;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陶瓷膜可用于处理污水、废气等。

总之,陶瓷膜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良好的筛选和分离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 -。

陶瓷膜技术手册

陶瓷膜技术手册

压力
在沉积过程中需要控制气体压力,以调节气 体流量和沉积速率。
时间
热处理时间和沉积时间对陶瓷膜的结构和性 能有重要影响。
气氛
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气氛,如氧气、氮气、氢 气等,可以调节陶瓷膜的性质。
04
陶瓷膜的性能表征
渗透通量
总结词
渗透通量是衡量陶瓷膜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流体量的指标, 通常以升/平方米·小时(L/m²·h)表示。
详细描述
渗透通量受到膜孔径、孔隙率、膜厚度等因素影响,是评价 陶瓷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相同条件下,渗透通量越高 ,膜的分离效率也越高。
分离效率
总结词
分离效率是指陶瓷膜在分离过程 中对目标物质的截留效果,通常 以截留率或分离因子来表示。
详细描述
分离效率与膜孔径、表面电荷性 质、膜厚度等因素有关。高效的 陶瓷膜应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 较低的渗透通量损失。
陶瓷膜技术手册
• 引言 • 陶瓷膜技术概述 • 陶瓷膜的制备工艺 • 陶瓷膜的性能表征 • 陶瓷膜的实际应用案例 • 陶瓷膜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陶瓷膜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分离技术, 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等领域 。
它利用陶瓷材料制成的膜进行物质分 离,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 同推动陶瓷膜技术的发展 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和目标
目的
本手册旨在全面介绍陶瓷膜技术的原 理、应用、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目标
帮助读者了解陶瓷膜技术的特点、优 势和应用范围,掌握其操作和维护方 法,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成本,促进 该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陶瓷膜的优缺点

陶瓷膜的优缺点

陶瓷膜的优缺点陶瓷膜是一种新型的涂层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别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介绍陶瓷膜。

优点陶瓷膜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耐磨性强陶瓷膜具有非常强的耐磨性,可在物理划伤和化学腐蚀等环境下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机械加工和汽车行业等高磨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耐高温性陶瓷膜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维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这使得陶瓷膜在航空、航天及其它高温工艺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3. 低摩擦系数陶瓷膜表面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摩擦力相比其它涂层降低了许多。

在高速工作机械设备领域中,陶瓷膜的低摩擦性质使其非常适用于轴承和密封件。

4. 质感好陶瓷膜的表面光洁度高、质感好,可以增强物品表面的质感和质量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奢华感,适合用于高端产品的包装上。

缺点陶瓷膜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 昂贵相比于传统的涂层材料,陶瓷膜的制造成本较高,从而使得其价格较为昂贵,这也是限制其得到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

2. 易爆裂陶瓷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一旦在受重力撞击或物理冲击等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爆裂现象,破坏整个陶瓷膜的上限和表面质量。

3. 容易产生气泡在陶瓷膜涂覆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因素,很容易产生空气泡或水泡等缺陷,降低陶瓷膜的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陶瓷膜具有耐磨、耐高温、低摩擦系数和质感好等优点,但也面临着昂贵、易爆裂和容易产生气泡等缺点。

因此,在应用陶瓷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好适当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其应用效果和成本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支撑体的不同,陶瓷膜的构型可分为平板、管式、多通道三 种。陶瓷膜由于耐酸碱、耐高温和在极端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 又由于商品化的陶瓷膜孔径较小(通常小于0.2μm),可以成功 地实现分子级过滤,因此其主要用于对液态、气态混合物进行过 滤分离,可以取代传统的离心、蒸发、精馏、过滤等分离技术, 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等 苛刻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溶胶-凝胶 法 制 备 小 孔 径 超 滤 膜 已 经 商 业 化,为了进一步 提升膜的渗透与分离性能,研究者们也一直研究减小陶瓷膜孔径和 改善孔径分布的修饰技术。实现陶瓷膜的修饰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 积法(CVD)、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SCFT)、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和 表面接枝技术。这些调控孔的手段不仅可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大孔缺 陷,提 高 膜 的 稳 定 性,还 可 以 进 一 步 减小膜的孔径,提高膜 的分离精度。
陶瓷膜断面图
制备技术
1.陶瓷膜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率、孔曲折因子及孔形态等。 造孔剂法及纤维搭建法是当前制备高渗透性陶瓷膜的主流技术。造 孔剂法通过加入造孔剂以 使 孔 数 量 扩 大 化, 从 而 提 高 陶 瓷 膜 孔 隙率。模板剂法是一类特殊的造孔剂法,其造孔剂具 有特定大小及形状以使孔道有序化,亦可提高其孔隙率。纤维搭建 法则采用陶瓷纤维作为制膜原料,通过层层搭建纤维孔道以使孔形 态多样化,从而实现孔隙率的提高。 2.渗透选 择 性 主 要 由 膜 孔 径 及 其 分 布 决 定, 微滤、 超滤等陶瓷膜制备技术逐渐成熟,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发 展,一是开发具有较大孔径的陶瓷膜 材 料, 用 于 高 温 气 体 除 尘, 另 一 方 面是研发更小孔径的陶瓷膜材料,用于纳滤过 程,甚至是气体分 离。采 用 溶 胶-凝 胶 技 术 进 行 陶 瓷 纳 滤膜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
2.过滤膜
• 西方发达国家在食品工业、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生化制药等许 多领域对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用无机材料制成的过滤膜 的发展前景有可能比有机过滤膜更好。对于面临抗生素政策性降 价和抗菌药限售双重压力的众多抗生素生产企业而言,通过创新 工艺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不失为降低成本的明智选择,而以陶瓷 膜技术改进现行抗生素分离提纯工艺有可能成为降成本、提高效 益的突破口。
3.包装膜
• 在食品包装领域,引人注目的是具有高功能性和良好环保适应性 的透明镀陶瓷膜。这种膜尽管价格较高,物理性能还有待进一步 改进,但可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它将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占据重要的 地位。陶瓷膜的加工镀膜方法与通常的镀金属方法相似,基本上 按己知的加工法进行。镀陶瓷膜由PET(12μm)陶瓷(SiOx)组成。氧 化硅能分成4类,即SiO、Si₃O₄、Si₂O₃、SiO₂。
陶瓷膜
陶瓷膜简介
• 陶瓷膜也称CT膜,是固态膜的一种,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 司和东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开发引入市场。陶瓷膜主要是A12O3, Zr02,Ti02和Si02等无机材料制备的多孔膜,其孔径为2-50mm。 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大, 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力强;耐高温;孔径分布窄,分离效率 高等特点。在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业、石油 化工、治金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板陶瓷膜
多通道陶瓷膜
特性
• 相较于传统聚合物分离膜材料,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能耐 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大,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 力强;耐高温;孔径分布窄、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其市场销售额 以30%的年增长率发展着。陶瓷膜的不足之处在于造价较高、无 机材料脆性大、弹性小、给膜的成型加工及组件装备带来一定的 困难等。
• 目前在其应用中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多孔陶瓷膜的高成本,尤其是 支撑体材料的成本高:二是有限的陶瓷品种与纷繁复杂的现状存在 着矛后
主要种类
1.多孔膜
• 多孔陶瓷膜的构型主要有平板、管式和多通道3种,其中平板膜 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管式膜组合起来形成 类似于列管换热器的形式,可增大膜装填而积,但由于其强度问 题,已逐步退出工业应用。规模应用的陶瓷膜,通常采用多通道 构型,即在一圆截面上分布着多个通道,一般通道数为7、19、 37等。多孔陶瓷膜由于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溶剂、耐酸碱性能 和机械强度高、容易再生等优点。
5.隔热膜
• 纳米陶瓷隔热膜是将氮化钛陶瓷材料用真空溅射技术在聚脂薄膜 上形成纳米级的陶瓷层,从而形成的陶瓷隔热膜。最早的纳米陶 瓷隔热膜是由德国人研发出的琥珀光学纳米陶瓷隔热膜。纳米陶 瓷隔热膜对无线电信号无任何干扰,特别是卫星的短波信号 (GPS),无金属膜的屏蔽效应。降低空调使用负荷,节约能源, 不易褪色,不易氧化,具有像琥珀一样的晶莹剔透的美感,色泽 柔和,可以取得舒适的视觉效果。
• 镀陶瓷膜首先用作细条实心面的调味品包装材料。其优良的包装 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于这种膜保味性极佳,因此,尤其适 合于包装易升华产品,如茶(樟脑)之类的易挥发材质。由于其 极好的阻隔性,除了作为高阻隔性包装材料和作食品包装材料用 外、预计还可用在微波容器上作为盖材,在调味品、精密机械零 配件、电子零件、药物和医药仪器等方而作为包装材料。随着加 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这种膜在成本上大幅下降,那么它将 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应用
• 因开发时期较晚且成本高昂,无机分离膜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还 比较小,1997年美国无机膜市场销售额为1亿美元,其中陶瓷膜 占80%左右,仅占膜市场的9%。另据估计,2004年世界陶瓷膜的 市场销售额约超过100亿美元,无机膜的市场占有率占12%。由于 陶瓷膜在精密过滤分离中的成功应用,其市场销售额以30%的年 增长率发展。 • 我国无机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以及各部委的支持,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陶瓷膜研究团队已 经能在实验室规模制备出无机微滤膜及超滤膜等,反应用膜以及 微孔膜也正在开发中。进入90年代,原国家科委(现科学技术部) 对无机陶瓷膜的工业化技术组织了科技攻关,推进了陶瓷微滤膜 的工业化进程。国家“863”计划也将“无机分离催化膜”项目 列入其中。截至20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实现了多通道陶瓷滤膜的 工业化生产,并在相关的工业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2002年 第七届国际无机膜大会在中国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无机膜研究与 工业化工作已进到国际领先水平。
结构
• 陶瓷膜是无机膜中的一种,属于膜分离技术中的固体膜材料,主 要以不同规格的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硅等无机陶瓷材 料作为支撑体,经表面涂膜、高温烧制而成。商品化的陶瓷膜通 常具有三层结构(多孔支撑层、过渡层及分离层),呈非对称分 布,其孔径规格为0.8nm~1μm不等,过滤精度涵盖微滤、超滤、 纳滤级别。
发展趋势
未来陶瓷膜领域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 进一步提高陶瓷膜材料的分离精度及其分离稳定性,使其在液体分离领 域实现纳滤级别的连续高效运行,在气体分离领域实现多组分气体的高 效分离; • 研制具有大孔径及高孔隙率的耐高温陶瓷分离膜材料,使其在资源的高 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高温气固分离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 实现陶瓷膜表面性质的调控,通过改变其表面亲疏水性及荷电性、生物 兼容性等以拓展陶瓷膜的应用领域; • 实现陶瓷膜的低成本化生产,结合构建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 备方法,解决陶瓷膜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 研制耐强酸强碱等苛刻体系的膜材料,提高膜材料分离性能的稳定性, 拓展其在过程工业的应用范围。
•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无机陶瓷膜行业已经具备世界领先的 技术,行业内领先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已经达到了国际一 流的水平。行业内企业从无到有,企业产值也从起初的百万元已 经发展到数亿元的规模,2010-2012年国内无机陶瓷膜成套装备安 装面积合计约为12万平方米。据测算,2012年全年,我国的无机 陶瓷膜及成套装备的市场总量约为5~6亿元人民币规模,其中国 内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约为70%,已经在生物发酵、食品饮料、 化工和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规模。
原理
• 陶瓷膜分离工艺是一种“错流过滤”形式的流体分离过程:原料 液在膜管内高速流动,在压力驱动下含小分子组分的澄清渗透液 沿与之垂直方向向外透过膜,含大分子组分的混浊浓缩液被膜截 留,从而使流体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的目的。
陶瓷膜分离原理图
• 陶瓷膜是由孔隙率30%~50%、孔径50nm~15μm的陶瓷载体,采用 溶胶-凝胶法或其它工艺制作而成的非对称复合膜。用于分离的陶 瓷膜的结构通常为三明治式的:支撑层(又称载体层)、过渡层 (又称中间层)、膜层(又称分离层)。其中支撑层的孔径一般 为1~20μm,孔隙率为30%~65%,其作用是增加膜的机械强度;中 间层的孔径比支撑层的孔径小,其作用是防止膜层制备过程中颗 粒向多孔支撑层的渗透,厚度约为20~60μm,孔隙率为30%~40%; 膜层具有分离功能,孔径从0.8nm~1μm不等,厚度约为3~10μm, 孔隙率为40%~55%。整个膜的孔径分布由支撑层到膜层逐渐减小, 形成不对称的结构分布。 • 陶瓷膜根据孔径可分为微滤(孔径大于50nm)、超滤(孔径 2~50nm)、纳滤(孔径小于2nm)等种类。进行分离时,在外力 的作用下,小分子物质透过膜,大分子物质被膜截留,从而达到 分离、浓缩、纯化、去杂、除菌等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