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届3月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2020年03月文科综合(全国卷)参考答案1.C2.A3.C4.C5.D6.B7.C8.D9.D 10.C 11.B12. A 13.C 14.D 15.A 16.C 17.D 18.B 19.C 20.C 21.B 22.D 23.A24.D 25.D 26.C 27.B 28.D 29.C 30.B 31.A 32.B 33.D 34.C 35.A36.(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利于棉花的成熟和收获;平原面积广大,利于规模化生产;多条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每要点2分,共6分)(2)传统产业本身处于衰落期,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生产效益低下;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转移;国内、外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
(每要点2分,共6分)(3)被三所名校环绕,科研力量雄厚;工业活动少(或东北和西南各有一个湖泊),环境质量好;有多条道路通过,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力度大。
((每要点2分,共8分)(4)保持良好的研发和居住环境;为园区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每要点2分,共4分)37.(1)春季气候干旱,降水少,空气湿度小;枯枝、落叶等松散、干燥的可燃物质较多树木较干燥;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背风坡易发生焚风效应,加之春季气温普遍升高,局部温度较高;春季多风,横断山区地形复杂,风向多变。
(每要点2分,共8分)(2)山火导致火场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每要点2分,共6分)(3)原始森林下可燃物长期堆积,腐烂后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遇火剧烈燃烧;风力、风向突变,带来充足氧气,火势迅速增强。
((每要点2分,共4分))(4)害:山火导致物种减少,破坏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
益:增加土壤有机肥,加速优势树种的生长;杀灭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促进物种更新,优化生态系统。
佛山市南海区2020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语文)

佛山市南海区2020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
《野草》集中讨论的是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展现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野草》里,鲁迅塑造了许多文学意象,以象征人类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
如《死火》一篇,以被人遗弃在冰谷中的行将熄灭的“死火”,推出了“冻灭”与“烧完”两种选择。
“冻灭”就是留在原地“坐以待毙”;“烧完”就是随“我”走出,做“垂死挣扎”。
尽管最后等待它的都是死亡,但是“冻灭”和“烧完”是有区别的。
这个“冻灭”,他是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没有光影,只是一个空壳。
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
这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生命的价值不在手结果,而在于过程。
人就是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选择。
导师王瑶先生曾对我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种挣扎之美。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的物理特征是正午阳光直照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
鲁迅就用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命运。
201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测试1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等要求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空处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龃龉/伛偻啜泣/点缀远见卓识/博闻强识B.悖论/蓓蕾嗔怪/嗔目塞翁失马/敷衍塞责C.整饬/叱咤宾客/兵器称心如意/称兄道弟D.浸渍/锱铢邂逅/污垢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如鲁迅这样洞察世事、不为势利左右的学者,或者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可谓寥若晨星。
可以说,鲁迅被称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是当仁不让的,中学课本删减他的文章是极度短视和愚昧的做法。
A.左右B.寥若晨星C.当仁不让D.短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个项目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明阳集团贯彻‚坚持走出去‛海外战略的重大成果,也是该集团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B.为了应对雾霾,上海市政府在12月5日和6日先后启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应急措施后,上海30%的党政机关停驶了公务用车。
C.今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个百分点,其中,蔬菜价格上涨22.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5%,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鲁迅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
《野草》集中讨论的是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展现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野草》里,鲁迅塑造了许多文学意象,以象征人类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
如《死火》一篇,以被人遗弃在冰谷中的行将熄灭的“死火”,推出了“冻灭”与“烧完”两种选择。
“冻灭”就是留在原地“坐以待毙”;“烧完”就是随“我”走出,做“垂死挣扎”。
尽管最后等待它的都是死亡,但是“冻灭”和“烧完”是有区别的。
这个“冻灭”,他是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没有光影,只是一个空壳。
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
这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生命的价值不在手结果,而在于过程。
人就是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选择。
导师王瑶先生曾对我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的物理特征是正午阳光直照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
鲁迅就用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命运。
“历史中间物”的意义是什么呢?鲁迅说,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捣乱,它生命的价值是和黑暗连在一起的,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
它当然不被黑暗所容,当黑暗笼罩的时候,这样的影子会消亡;但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完全普照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
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
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
所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
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在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
如果你把问题都看透了,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
人教版广东佛山高考专题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佛山高考专题语文高考模拟1.解答题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白马湖之春肖复兴①马湖,想念它多年了。
②真是想象不出,1922年的春天是什么样子了。
为什么经亨颐先生在白马湖畔一招呼,那么多的文人,现在听起来名声那样显赫的文人,一下子就抛弃了都市的奢靡与繁华,来到了荒郊野外的这里办起了这所春晖中学?③走出校园的后门,过了树阴蒙蒙的小石桥,终于走到了经亨颐先生和夏丐尊等诸位前辈曾经走过的白马湖畔了。
春光乍泄,阳光格外灿烂,真的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那样: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
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从追远的历史中涌出,蔓延在白马湖中,荡漾起波光潋滟的涟漪,晃着我的眼睛。
④经亨颐的长松山房、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丐尊的平屋……一一呈现在眼前。
房子都是依山临湖而建,按照眼下的时尚,都是山间别墅,亲水家居,格外时髦的。
但现在的房子所取的名字,能够有这样的雅致吗?富贵豪庭罗马花园……那些俗气又土气得掉渣儿的名字,怎么能够和小杨柳屋平屋相比呢?名字不过只是符号,符号里却隐含着一代人不同的精神追求。
⑤小院里原来是种着菜蔬的,现在栽满花草,还有郁郁青青的橙树,越冬的橙子还挂在枝头,迟迟不肯落下,颜色鲜艳得如同小灯笼,温暖得如同往日的回忆。
屋子都很低矮,完全日式风格,留有岁月的痕迹,因为无论经亨颐还是夏丐尊,都是留日归来,当年他们是春晖中学的创办者和主要响应者。
那是一群即便沦落也格外重精神的五四青年。
书房都是在后面的小屋里,窗外就是青山,一窗新绿鸟相呼,清风和以读书声,最美好的记忆全在那里了。
⑥在谈论白马湖和春晖中学的时候,现在的人们都愿意谈论他们的文化成就。
夏丐尊确实在他的平屋里翻译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和丰子恺的漫画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在白马湖畔。
回顾历史,白马湖确实成为了一种象征。
其实,相较其文化成就,上一代文人在历史转折的时候走向乡间的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是让现在的人更加叹为观止的。
【语文】广东省佛山市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关键字】语文201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答案1、BA.原文“艺术与宗教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相同之处很多”与“有不少共同之处”是等值转述;而依据原文“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表述,根据文章上下段的逻辑关系,“艺术与宗教在掌握世界的方式途径上相同之处很多”确实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原因之一。
选项表述符合原文内容。
B.曲解文意、以偏概全。
原文“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越日常生活的感情”,“往往”:即审美感情既有基于日常生活的也有超越日常生活的。
而B项“无需依赖日常生活的体验”,否定了审美感情有基于日常生活的,仅只强调超越日常生活的,曲解文意,以偏概全。
C.原文“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可知在作者看来,宗教对艺术的利用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一个原因,且相对其他原因,尤为重要一些。
选项表述符合原文内容。
D.依据文章二、三自然段中所列举的论述及例子,以及原文“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不仅在西方存在,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的表述,可知“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宗教利用艺术的例子”是符合文意的。
依据原文“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
”等,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影响广泛而深入”是言之有据的。
选项符合原文内容。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BA.原文“《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根底上产生出来的。
”即《荷马史诗》的素材根底有神的故事和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选项“神话故事为西方文学巨著《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根底”,并未否定英雄传说是根底,符合原文意思。
B. 不合逻辑。
原文只是列举了宗教对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但并不能据此得出“宗教对建筑、绘画、雕塑艺术的影响尤为突出”的结论,论据与结论不匹配,结论判断不具有逻辑性。
高三试卷语文-广东省佛山市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语文试题2020年5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崛起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是21世纪最重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带有自己“语言”的复兴。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西方世界还是把中国崛起纳入到西方整个话语里在言说。
我们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之后,经历了很多的努力,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结伴不结盟”“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实际上也是希望建立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
现在很难说这样一个新的体系能够完全被接受,但至少,这样一套语言是以文化自信应对西方已有的体系。
事实上,虽然文明复兴的物质力量不断显现,关于文明复兴的话语重建,却非常困难。
为什么?首先,是我们现在还处于崛起的前夜,即还没有完全完成赶超的目标。
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
这种自信不多,在国内的自由主义者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果对中国崛起没有一点自信,何谈文明复兴?其次,这个问题和我们整个废除科举有关。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废科举、建新学当然有它的必要;但同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废除科举,不仅仅是废除了科举的考试制度,而且是整个废除了支撑科举制度的经典——五经。
在某种意义上,五经承载了过去我们民族的价值核心。
废科举带来的废五经,儒家天地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观念逐渐衰微。
从此以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自身的经验都成为西方知识分类体系的研究对象及西方理论的分析对象。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丧失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
2020届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网红”一词的兴起似乎是近些年的事情。
《咬文嚼字》2015年年度十大流行语排名中,“网红”入榜。
次年,网红社会关注度、产业化程度集中爆发。
而实际上,网红发展沿革几乎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同步。
②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网络作家及各大贴吧、论坛的知名吧主、版主可以称作中国第一代网红。
在网速较慢,智能手机、轻便摄录设备还未普及的年代,网红们主要依靠文字聚拢大批粉丝。
2004年前后,第二代网红崭露头角,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图像、照片等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自我、分享生活、表达态度,积极与网友互动。
这一代网红恰逢中国互联网由“搜索”阶段向社交化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
与初代网红相比,他们更接近普通人,也更多依靠独特个性赢得大众关注。
2015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网络,轻松便捷分享高清影像,视频网站、直播平台也日益蓬勃。
第三代网红赶上短视频内容创作风口,各具风格的视频作品走入人们视野,内容更加专业和精致。
③成为网红,看起来容易,其实需要辛苦耕耘。
在互联网早期,一些人以噱头博取眼球成为网红,虽短时间内为众人瞩目,但因未能持续提供内容而迅速淡出公众视野。
事实证明,网红要“长红”,必须有鲜明突出的自身定位、个人特色以及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粉丝吸引力,形成自身品牌。
④网红本质上是互联网社交的产物,是个人与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相互选择的结果。
网红知名度和影响力归根结底是广大互联网用户赋予的。
带有鲜明互联网属性的网红,容纳更广泛的大众趣味,也更直观地反映时代风尚。
出于互联网用户的主动选择,网红与其追随者之间具有很强的黏性,这种黏性往往形成特定的网络社群,转化为粉丝经济的消费主体。
目前,从直播带货、平台打赏、内容付费,到IP变现、广告代言,由上游互联网平台、直面粉丝受众的网红和下游电商、线下活动等共同编织的网红经济图景已经展开,其本质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将网红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7级高三高考综合能力测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
《野草》集中讨论的是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展现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野草》里,鲁迅塑造了许多文学意象,以象征人类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
如《死火》一篇,以被人遗弃在冰谷中的行将熄灭的“死火”,推出了“冻灭”与“烧完”两种选择。
“冻灭”就是留在原地“坐以待毙”;“烧完”就是随“我”走出,做“垂死挣扎”。
尽管最后等待它的都是死亡,但是“冻灭”和“烧完”是有区别的。
这个“冻灭”,他是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没有光影,只是一个空壳。
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
这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生命的价值不在手结果,而在于过程。
人就是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选择。
导师王瑶先生曾对我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的物理特征是正午阳光直照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
鲁迅就用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命运。
“历史中间物”的意义是什么呢?鲁迅说,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捣乱,它生命的价值是和黑暗连在一起的,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
它当然不被黑暗所容,当黑暗笼罩的时候,这样的影子会消亡;但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完全普照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
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
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
所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
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在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
如果你把问题都看透了,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
这就是鲁迅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就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绝望到底,就成了大彻大惜。
大彻大之后,还可能出现两种态度。
一种是,既然一切都如此,那我就什么事也不做了,就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
还有一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要奋斗。
鲁迅的哲学就是要“反抗绝望”。
这种反抗绝望的哲学,其实包含两个侧面。
一个是看透一切,大彻大悟,打破一切幻想与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生存困境,这是打破一切瞒和骗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另一个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一种反抗绝望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佛家的大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结合。
在我看来,这样一种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其特点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哲学的核心,同时也是20世纪的中国所留下来的非常重要的精神遗产。
(摘自《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死火”被遗弃在冰谷中,如果它选择了被人带出“烧完”,生命会更有意义。
B. “无地彷徨”四个字,说尽了知识分子在黑暗与光明中都没有地位的深层困境。
C.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是说把问题看透、不抱希望,可以摆脱绝望,以利奋斗。
D. “反抗绝望”一言以蔽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黑暗,毫不妥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作者使用文学评论常用方法,多次引用鲁迅话语,以增强对鲁迅作品阐析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