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数学、英语)》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数学、英语)》附件1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
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
II.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
试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适用于使用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试题考查考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语言的基本应用,符合水平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
III.考核目标与要求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应用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 1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IV.考试范围与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确定考试内容。
1. 积累与应用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并正确使用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并正确使用辨析和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理解常见句式,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和变换句式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2.阅读与鉴赏(1)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和评价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3.写作(1)按题目要求进行写作,文章观点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是以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
有关高等职业学院将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内容本学科的考试内容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依据,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中突出多语文能力的考查。
1.语言知识与应用(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4)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着重号)(6)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2.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见“古诗文背诵目”)(8)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3.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4.语言表达与应用(1)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广东3+证书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广东3+证书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广东3+证书技能测试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语文:主要测试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具体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2. 数学:主要测试考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具体包括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与方程、三角函数、数列、平面解析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3. 英语: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听力、阅读理解、翻译与写作等部分。
4. 职业技能测试: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测试考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
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以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有所调整,考生应该及时关注考试通知和公告,了解最新的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
同时,考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在全面高考复习阶段,同学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应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应放在课本上。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剩下文字。
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
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当然,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
这之后,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
金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但它的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看待。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志。
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
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
此外还发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
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
即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
《高考考试大纲》(2017版) 语文学科解读

《高考考试大纲》(2017版)语文学科解读《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从考核目标到考试内容,较2016年《考试大纲》都有很大变化;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的变化1、完善考核目标,体现素养导向2017年《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中关于四个层级考核能力目标的表述有较大变化。
关于识记。
2016《考试大纲》表述为“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2017《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关于理解。
2016《考试大纲》表述为“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2017《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关于分析综合。
2016《考试大纲》表述为“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2017《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关于探究。
2016《考试大纲》表述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17《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2016《考试大纲》对能力考核目标仅有简单的解释和界定,新修订的2017《考试大纲》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的具体要求,便于师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2017语文考纲解读

2017语文考纲解读2017对口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课建议2017年对口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基本上保持一致,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只是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方面增加了对应用文基本格式及语言特点的了解,突出了应用文考核,增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前赤壁赋》两篇文章要求背诵。
一、考试基本要求(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1、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普通话知识。
2、能正确地遣词造句,联句成段,准确地表达意思,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了解应用文基本格式及语言特点,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基础知识,了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
4、能阅读并理解浅易的古代诗文。
(二)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1、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进行分析,加以解决。
2、能对信息资料进行筛选、辨别、整合和运用。
3、能运用与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进行写作。
4、能根据特定情景用口语简明、准确地表情达意。
5、能借助文字、图表等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6、书写规范,有一定速度。
(三)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要求1、注重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突出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就业,又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2、注重知识的适用性和应用性,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基本需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3、结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活实际选取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材料,突出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
二、考试层级测试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
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广东省3 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解析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涣.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2017语文考试大纲

2017语文考试大纲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是针对中国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一项标准化考试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该大纲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用以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文化常识以及思维能力等。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汉语,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思维表达。
二、考试内容1. 语言知识与运用:包括汉字的认读、书写,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辨识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评价文章的表达效果。
3. 古诗文阅读: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包括文言文的翻译、诗词鉴赏,以及对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4. 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材料或主题,写出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
5. 文化常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理解和分析。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一般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
客观题通常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主观题则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通常包括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理解的深度、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考试评分时,会综合考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五、学习建议1. 基础知识:注重日常积累,加强对汉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2. 阅读理解: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定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4. 文化素养:广泛涉猎,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学习。
六、考试准备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国争光。” C. 专家告诉我们,生物制品最佳的储存温度是 2—— 8。C 。
D. 是省点钱坐火车?还是节省时间坐飞机,有时的确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_______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__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雨霖铃 (寒蝉凄切)
柳永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李白
(五) 试题示例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滋润 / 蕴含
赡养 / 瞻仰
调式 / 调和
B. 湖畔 / 装扮
怄气 / 枢纽
阻塞 / 边塞
C. 造诣 / 逃逸
堤岸 / 提拔
抹黑 / 抹布
D. 对峙 / 嗜好
竣工 / 英俊
强迫 / 倔强
2.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讥诮
俊俏
销毁
惟妙惟肖
B. 堆砌
迫
切
沏茶
彻头彻尾
C. 唯恐
惟独
维护
运筹帷幄
D. 粘贴
毛
毡
沾染
拈轻怕重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017 年广东省高职高考“ 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是以职业高中、 中专学校和技 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 有关高等职业学院将根据考生成绩, 按 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高 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50 分钟。
( 四) 古诗文背诵篇目
1.
古文
劝学
《荀子》
师说
韩愈
六国论
苏洵
陋室铭
刘禹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爱莲说
周敦颐
2.
诗、词、曲
关雎
《诗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伐檀
《诗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春望
杜甫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将进酒
李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琵笆行
白居易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 三)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试卷共有 25 道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限定用时为 2. 试卷内容、题量和赋分情况 ( 1)语言知识与应用( 8 题, 24 分) ( 2)古代诗文阅读( 7 题,约 31 分) ( 3)现代文阅读( 6 题,约 20 分) ( 4)语法表达与应用( 3 题,约 75 分) 3. 题型 ( 1)选择题( 17 题, 51 分) ( 2)非选择题( 7 题, 99 分)
( 二) 考试内容 本学科的考试内容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依据,参考《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的要求,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中 突出多语文能力的考查。 1. 语言知识与应用 (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 2)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 (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4)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 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 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着重号) ( 6)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 复、设问、反问) 2.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古代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6)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见“古诗文背诵目”) ( 8)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 3.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5)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 8)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 语言表达与应用 ( 1)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A. 诚恳
愤慨
追朔
责无旁贷
B. 检
修
谩骂
渗透
素昧平生
C. 铭记
惋惜
审订
既往开来
D. 凑
巧
烦燥
削减
破釜沉舟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问哲学家: “你每天都在思考,但你的思想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能
让我们了解到你的思想呢?”
B. 在赛前动员会上,国家体委领导希望全体运动员:“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A. 她妹妹不爱和人争执,常常随波逐流,是个很好相处的女孩。
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③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 _________,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__________之处。
A.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B.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6. 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 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 ①这样的事情,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情,我何尝不愿意做?
D. ①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②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7.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能写常用应用文 ( 3)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 1)基础等级 ① 符合题意 ② 符合文体要求 ③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④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⑤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⑥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 2)发展等级 ①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 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富,意境深远。 ③ 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 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