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年教师学习培训—关于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
教育学校园霸凌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校园霸凌现象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关于校园霸凌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和反思,我对校园霸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校园霸凌的定义及危害1. 定义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内,一方或多方学生通过言语、肢体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或多方的学生进行侮辱、恐吓、威胁、伤害等行为,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现象。
2. 危害(1)对受害者:受害者可能会产生心理阴影,导致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
(2)对施暴者:施暴者可能形成暴力倾向,导致其在家庭、社会交往中产生负面影响。
(3)对学校:校园霸凌现象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校声誉,降低学校的社会地位。
(4)对社会:校园霸凌现象反映出社会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缺失,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二、校园霸凌的成因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经济困难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形成霸凌行为。
2. 学校因素: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校园文化氛围不健康等,都可能导致校园霸凌现象的发生。
3. 社会因素: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暴力、影视作品等,都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4. 个人因素:性格缺陷、心理素质低下、道德观念淡薄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成为校园霸凌的施暴者。
三、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应对1. 加强家庭教育(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2.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校园霸凌防治制度,明确校园霸凌的界定和处理方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心理辅导能力。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3. 社会共同努力(1)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
教师校园霸凌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站在三尺讲台上,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的重任。
然而,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痛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校园霸凌的危害,以下是我对教师校园霸凌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校园霸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霸凌者通过言语、肢体或网络等形式,对受害者进行恶意攻击,使受害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关爱学生的责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制止校园霸凌行为。
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其次,校园霸凌对受害者家庭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霸凌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受害者家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家庭悲剧。
此外,校园霸凌事件还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影响社会风气。
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参与到校园霸凌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再次,校园霸凌对教育工作者自身也带来了压力。
面对校园霸凌事件,教师不仅要关注受害者的身心健康,还要应对家长的诉求、学校的压力,甚至可能面临职业风险。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的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的一些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的方法:1. 加强教育引导。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重视家校沟通。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
3. 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校园霸凌防治制度,明确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的责任,确保校园安全。
4.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园霸凌防治培训,提高教师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的能力。
5. 建立举报机制。
鼓励学生、家长、教师等积极参与到校园霸凌防治工作中,共同维护校园和谐。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校园霸凌问题,积极参与到预防和治理工作中。
校园欺凌事件心得体会

校园欺凌事件心得体会校园凌辱大事心得体会1身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最近发生的校园凌辱大事感到痛心,每件事让每一个人都感到生气。
身为教师肯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榜样行为影响和带动广阔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立和谐校园。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熟悉校园凌辱所带来的损害。
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教师,教书育人,而更重要的是育人。
所以我们应当想想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
理论说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以身作则才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
作为教师还应当培育学生的责任心。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要对自己负责。
自己要努力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要是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满足的人。
要对他人负责。
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还有其他人。
所以要对他人负责。
当今和以后,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认仔细真工作,扎扎实实做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确保校园和谐平平稳定。
校园凌辱大事心得体会2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有关“校园凌辱”大事的报道相当多,手段及其凶狠,行为及其恶劣,画面触目惊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让人感觉社会的黑暗好像不会由于这些处在良好环境下的“太子”与“公主”们有所改善。
是什么缘由造成的这一本不应发生的事情呢?越来越多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好像不会因小小的新闻报道所杜绝,是什么样的环境让这本该单纯和善的孩子如此猖狂,一个号称拥有“5000年优秀传统美德的怏怏大国”,竟然无法制止如此恶劣的行为,好像父辈的成就多么显著都只是徒劳,没有继承,也没有力量发扬,有点可悲吧!按理说,在第一次的校园凌辱发生时,必定引起轩然大波,也定会引起家长与教师的警觉,与教育讨论人员的反思。
但是事情好像没有想像的那么完善与简洁,反而将这种暴力颜色覆盖在育贤才、为师表的校园,一些布满江湖暴力、哥们义气的思想压力,让更多的学子心有余悸,把清静、和谐的学府弄的糟糕、洄荡!为什么人们没有从中得到教训呢?为什么让这种风气连续连续下去?试问:毕竟要发生多少案例才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毕竟让多少祖国的花朵香消玉损才懊悔莫及呢?假如说,祖国的进展必定要牺牲很多无私的奉献者,教育的进展要以孩子之间的相互摧残作为代价,好像这个代价有点昂贵。
校园欺凌教育课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校园欺凌的教育课程。
这次课程让我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肩负的责任。
以下是我对这次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校园欺凌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对校园欺凌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表面的现象,比如打架、辱骂等。
通过这次课程,我了解到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成因及危害。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肢体欺凌:如殴打、推搡、抓咬等。
2. 语言欺凌:如辱骂、嘲讽、威胁等。
3. 心理欺凌:如孤立、讽刺、排挤等。
4. 网络欺凌:如恶意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等。
校园欺凌的成因复杂,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家庭因素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学校因素如校园文化、教师管理、同伴关系等;社会因素如社会风气、媒体传播等。
校园欺凌的危害严重,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还会影响其学业、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同时,校园欺凌还会给施暴者带来心理负担,甚至导致犯罪行为。
二、教育对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教育对策的一些思考:1.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完善学校管理。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3. 培养良好校园文化。
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4. 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教师校园反欺凌培训反思

1. 参加完教师校园反欺凌培训,我这心里像被敲响了一记大钟,嗡嗡直响。
这培训就像给咱教师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那些隐藏在校园角落的欺凌小把戏。
以前我总觉得校园里都是阳光灿烂,可培训时听到那些真实案例,就像大冷天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里直发颤。
有个学校的孩子被长期孤立,像一只受伤的小雁,默默地躲在角落里,这多让人心疼啊。
咱以后可不能让这种事儿在眼皮子底下发生。
2. 我琢磨着,校园欺凌这事儿就像一颗毒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校园的美好。
咱得像勇敢的战士,拿起知识的武器去和它战斗。
在培训中,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就像一群侦探在破解疑难案件。
有的老师说要多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这没错啊。
就像园丁得时刻关注花朵的状态,稍有不对劲儿就得赶紧找原因。
我记得有个学生原本活泼开朗,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像一朵盛开的花突然枯萎了,后来一查才发现是被同学欺负了,咱得吸取教训啊。
3. 培训里讲的识别欺凌信号可太重要了。
这就像航海时看灯塔,有了方向才能避开危险。
比如说,学生之间突然出现莫名的敌意,像两只斗架的公鸡,互不相让,这可能就是欺凌的前奏。
我和同事聊天时,他说他班上有两个学生总是互相瞪眼,像在传递什么秘密信号,后来发现是因为一个小误会引发的潜在欺凌,还好及时处理了。
咱可不能对这些信号视而不见,不然就像船长错过了灯塔的指引,肯定会出大问题。
4. 处理校园欺凌的方法也是门大学问。
不能像个莽撞的公牛,横冲直撞。
得像个智慧的调解员,心平气和地去化解矛盾。
我在培训时听到一个案例,有个老师遇到欺凌事件后,没有先了解清楚就批评了所谓的“坏孩子”,结果事情越闹越大。
这就像医生没诊断清楚就开药,能治好病才怪呢。
咱得先听听各方的声音,就像法官断案,公平公正,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校园恢复和谐,像平静的湖水一样。
5. 咱老师在校园反欺凌里的角色,那就是守护天使啊。
时刻张开翅膀,保护着孩子们。
培训的时候,有老师说要在班级里营造温暖的氛围,这就像给孩子们建一个温暖的小窝。
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与反思10篇

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与反思10篇老师对校内欺凌的心得体会与反思精选篇1身为一名青年老师,我对最近发生的校内欺凌大事感到痛心,每件事让每一个人都感到生气。
身为老师肯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乐观主动,去普及校内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阔同学,杜绝校内暴力,创建和谐校内。
我们要引导同学、同学家长,充分熟悉校内欺凌所带来的损害.身为一名老师,我们能做什么。
老师,教书育人,而更重要的是育人。
所以我们应当想想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让我们的同学学会做人。
理论说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以身作则才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
作为老师还应当培育同学的责任心。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要对自己负责。
自己要努力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要是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满足的人。
要对他人负责。
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还有其他人。
所以要对他人负责。
当今和以后,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认仔细真工作,扎扎实实做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确保校内和谐平平稳定。
老师对校内欺凌的心得体会与反思精选篇2“校内欺凌”始终以来都是各高校校的禁词,国家也特别重视校内平安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各行各业都实行某种方式来说明其危害性,而影视界则是用电影的形式向人们叙述“校内欺凌”的危害性和严峻性。
《哀痛逆流成河》进述的是一位女同学因用过不洁净的毛巾而患上了性病,被其同学无意间知晓从而传遍学校。
全校的同学都认为她之所以会患上这种病,是由于她做了不洁净的事,因此她备受他们的欺凌、卑视。
最终,她忍无可忍了,她在跳海之前对曾经欺凌过她的人谩骂、指责,然后崩溃、跳海!这部电影就是要呼吁家长们要关怀自家孩子的身心健康,学校领导们要重视这个问题,避开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其实我能明白电影中那位女同学被欺凌时的.苦痛,内心中的崩溃,由于我曾经也有类似的经受。
我那时上五班级,我的上铺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有一次她返校时偷偷地将一瓶饮料带到了宿舍,这是我们学校不允许的事,可是她在寝室老师查寝室时将饮料放在了我的床头柜上,结果被老师查出来,没收了。
教师校园暴力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让我深感痛心和忧虑。
这些事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氛围和教育的质量。
在此,我愿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校园暴力的心得体会。
首先,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
其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
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明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是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再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我深感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同时,我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此外,我认为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承担起责任,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具体来说,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1.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通过举办各类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校园暴力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2. 完善校园暴力防治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暴力举报、调查、处理机制,确保校园暴力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 加强法制教育。
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明白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抵制校园暴力。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六篇)

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六篇)篇一: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一件国家大事,长风中心学校根据是教体局关于《安庆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实在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活动开展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做人。
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
老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学生呢?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
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还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
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互动教育,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开放活跃,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较强。
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自始至终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理解和篇二: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你们学知识,还要教你们做个好人。
”班会上马校长这样说道。
对啊,学校就是一个让学子进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它将一切坏念头扼杀在萌芽阶段。
读书以明理,明理方可成人。
这次班会围绕“拒绝校园霸凌,做品学兼优学生”展开。
班会中几段学生打架斗殴、欺凌弱小的校园霸凌事件视频,使观看的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平日里念着文明友善的莘莘学子竟也成了对他人恶语相向、棍棒相加的人。
如法制副校长谢所长说,13亿人,安康280多万,我们彼此相遇,并将同窗3年是多大的缘分,平常同学之间的一些小摩擦,我们该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毕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们去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青年教师学习培训
—关于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
沙梨园小学李俊在12月22-24日区教育局组织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集中学习培训。
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预防校园欺凌,在我们学校十分常见,此次培训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对此类问题有了更多更好的方法。
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危害是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我们的学生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享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保护。
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欺负弱小、欺软怕硬,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人之初,性本善”欺负弱小的同学也并不是出生就自带戾气,喜好欺软怕硬,因此遇到这类学生老师更应该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感化,帮助他走出道德误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首先,身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
我认为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法制节目,一方面普及法律知识、防范校园欺凌,另一方面缓解学习压力、增加学习乐趣。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教师,教书育人,而更重要的是育人。
所以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
理论说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以身作则才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
其次,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少与其他人发生正面冲突。
很多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有一个不堪入目的家庭存在。
所以我们呼吁面对孩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家长应当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
握孩子的心理动向,教育孩子如何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何冷静的去处理问题。
其次,家长应该为孩子普及法律知识,让孩子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最后,校园安全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
荀子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可见社会环境的好坏,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不言而喻。
所以面对互联网的普及带来很多含有暴力性质的影视作品、灰色文学等,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颁布法律严加管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投身到防范校园欺凌的宣传活动中,呼吁广大学生面对校园暴力,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