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光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选项错误;B、远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此选项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此选项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实像与虚像,漫反射,光的色散,远视眼及其矫正2.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照相机;近视;凹【解析】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台小型的照相机.近视眼的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故答案为:照相机;近视;凹.【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眼睛及其视物原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答案】A【解析】红外线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初三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C【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无法继续传播,在太阳光没有直接照射到的位置形成了一个相对较暗的区域,就是大树的影子,树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对照各选项,C符合题意,选填C。

【考点】光现象原理2.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答案】 C【解析】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C.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C【解析】筷子折断是由于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岸边景物在水中产生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彩虹是光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所以选C。

【考点】光现象4.下列各种现象中,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答案】C【解析】光的传播主要有三种: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光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光会进入透明介质的折射。

竹的倒影是由于竹的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的反射;水面“折”枝是由于枝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手,在后面出现一个光照不到的地方;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它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完整版)初中光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光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 24 分,每小题 2 分, 1、2 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 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图 1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图2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 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 3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8、如图4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4 图59、如右上图5 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10、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A.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正立放置B.大于2倍焦距处,正立放置C.大于 2 倍焦距处,倒立放置.D.2 倍焦距和 1 倍焦距之间,倒立放置11、图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图6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3、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烛焰S点发出三条光线(图中没画出),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S'点。

①请画出图中三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及烛焰S点;②烛焰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的(选填“放大”“缩小”)。

2.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照相机。

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

纸筒A能在纸筒B中前后移动。

用该照相机观察物体时,应该使物体恰好处于透镜的(选填“两倍焦距之外”“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

把纸筒B对着明亮的室外,半透明纸上恰能呈现清晰的像。

若想看到更多的景物,应该将照相机(选填“靠近”或“远离”)景物,同时(选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凸透镜和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

3.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答:黑板不太粗糙,射到上面的光接近发生反射,从而射向某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光线较(强或弱),而粉笔字很,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反射,进入这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的光很(强或弱),所以觉得有些耀眼而看不清字.4.题图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20cm时,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32cm时,其成像特点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二、单选题6.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C.电视画面色彩多样,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D.科学家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地外星系图片是利用了光的反射8.如题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水面下降时()A.入射角变大B.反射角变小C.折射角变小D.折射点A点将向右移9.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10.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A.次声波B.紫外线C.红外线D.电磁波11.下列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B.杠杆重力的力臂LC.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D.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2.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A.B.C.D.1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投影﹣凸透镜成像B.倒影﹣光的折射C.手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4.如图所示是无锡拍客的四幅摄影作品,下列对图中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中,雪浪山紫色的薰衣草是因为薰衣草吸收了紫光B.图乙中,蠡湖之光帆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图丙中,太湖新城高楼的阴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图丁中,雨后新吴区万亩良田上空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5.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B.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C.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D.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16.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则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A.0°B.90°C.45°D.60°1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草吸收的所有的绿光B.小孔成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C.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D.人在岸边看见水里鱼的位置,在鱼实际位置的下方18.下列四幅图的光学现象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筷子弯折B.雨后彩虹C.日晷计时D.水中倒影19.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20.如图,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密林中的阳光B.筷子弯折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三、多选题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C.用紫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来灭菌2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B.当u=10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在靠近凸透镜的左侧放一眼镜片,缓慢向右移动光屏至光具座端点,光屏上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该眼镜片一定是老花镜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40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23.(多选题)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

初中光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光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图1()图2 空气I水木水)匚壬二I)图5、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 “调好焦”,使被摄者在 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 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 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 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3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 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 .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 图4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 A .“海市蜃楼”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B •“杯弓蛇影” 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凿壁偷光” D •“立竿见影”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7、 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 A.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C.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8、 如图4所示, 中的(景物”实质是(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阳B图7图8图9 甲丙丁乙,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 形成的 像。

18、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 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 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华发现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由此他想借助玻璃板,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铅笔等器材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甲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实验时,由于环境太暗难以找到棋子A的像,小华解决的办法是用手电筒照射棋子(选填“A”或“B”);(2)换用更薄的玻璃板,三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3)实验中,小华透过玻璃板看到棋子A的两个像'A和''A,分别在白纸上标记棋子A与两个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玻璃板的厚度为mm;(4)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安装的好处是(任写一条)。

2.小文利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光具座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本实验是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选填“焦距”“物距”或“像距”)是否有关;(2)如图甲所示,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光屏靠近透镜并进行适当的调节,直至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3)实验中,将蜡烛移至cm(填“45”“30”或“20”)刻度线处,再适当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呈现出和图乙中(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像的性质一样的像;(4)在(3)的实验基础上,小文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烛焰与透镜之间,并使其中心与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多选)A.只将蜡烛适当左移B.只将蜡烛适当右移C.只将光屏适当左移D.只将光屏适当右移(5)将蜡烛换成发光体,利用图甲中所示器材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a)为完成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器材是;(b)下述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方案一:先测出发光体A的高度并适当调节发光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再将发光体A放在光具座不同的位置,移动光屏,每次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①方案二:先测出高度不同的发光体A、B的高度并适当调节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再先后将发光体A、B放在光具座同一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B清晰的像,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初中光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光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光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

A. 速度不变B. 传播方向不变C. 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不变D. 速度和传播方向都改变答案:D3.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答案:B4. 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A. 会聚B. 发散C. 既不发散也不汇聚D. 以上都不是答案:A5.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反射现象()。

A. 镜子反射B. 回声定位C. 倒影D. 潜望镜答案:B6. 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

A. 彩虹B. 影子C. 倒影D. 镜子反射答案:A7. 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蓝、黄、绿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光学定律()。

A. 光的反射定律B. 光的折射定律C. 光的衍射定律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光的衍射()。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绕射答案:D10.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光的干涉()。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叠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______。

答案:距离2. 光的反射分为______反射和漫反射。

答案:镜面3. 光的折射定律由______提出。

答案:斯涅尔4.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会聚能力越______。

答案:强5.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______。

答案:白色6.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______。

答案:波动性7.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______。

答案:波动性8.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影子和日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图1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图2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3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8、如图4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图4 图5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10、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A.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正立放置B.大于2倍焦距处,正立放置C.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D.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倒立放置11、图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图6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3、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14、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图7中表示日全食对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B是。

这是由于形成的。

图715、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500s,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 km。

16、如图8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看上去铅笔似乎被分成了三段,这是光的现象。

17、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

图818、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

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9中的,而矫正后则变为图9中的。

图9甲乙丙丁19、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像高是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10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m/s,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0 图1120、图11为光从玻璃斜射人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

2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1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_ ,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图12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8分,每小题2分)22、完成图13所示的光路图或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图1323、平面镜反射光的方向如图14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15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5、如图16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图14 图15 图1626、如图17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

27、如图18,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试在图中准确地画出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并作出相应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图17 图1828、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19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图中错误是它违了。

图1929、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小华打开窗户向外望去………请你设想一下,他可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还有一个什么疑问?(请写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30、大自然中能观察到很多物理现象,给我们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你仔细看过物理第一册课本封面那张摄于大自然的照片吗?请说出你看到的物理现象并简要解释。

物理现象:解释:。

图20四、计算或探究题(共28分,第31题6分,第32—34题各4分,第35题10分)31、学校操场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同学们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三种方案(从上至下为甲、乙、丙),如右图21所示。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种方案:(1)你选哪种?请说明其运用的物理光学知识;(2)利用同学们的实测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图2132、物体位于距离凸透镜1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探究该凸透镜的焦距f大约在哪个范围。

(要求写出理论分析过程)3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下图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第一步,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图22 图2335、如图23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

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3)他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C,D 2.B,C 3.B 4.C 5.B 6.C7.A 8.C 9.A 10.D 11.B 12.D二、13、折射,虚,反射,虚 14、月球,地球,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 、1.5×108 16、折射 17、1800,40018、胶片,倒立,缩小,实,丙,甲 19、3,1.5,能,1,不变20、30,46 21、同一高度,a,d,e,变大,变大三、22——27作图题略,28、勺子看起来是直的。

光的折射规律。

29、看到闪电,听到雷声。

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0、看到了水珠另一侧花朵变大了的虚像。

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作用,花朵在其焦距范围内,于是成了放大的虚像。

四、31、如选乙方案则:(1)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影子(2)AB/CD=EB/FD AB=(EB×CD)/FD=(18×1)/0.6=30(m)32、6㎝<f<10㎝33、乙。

物体成实像时,像与物间的距离将大于90㎝,光屏无法承接像。

34、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而靠近(或远离)法线。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

35、(1)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2)小明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同侧移动手中蜡烛找像的位置。

(3)相等。

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