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加 深 危 机
胡佛政府
面临这种状况, 面临这种状况,美国人需要一个救星带领他们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国人民实行新 政!
请问 : 罗斯福是如何应对新政实施过程中所 遭遇的来自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阻力, 遭遇的来自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阻力, 如何让公众接受自己自己的改革举措 的呢? 的呢?
手段大致有: 手段大致有:
①选择有利的时机; 选择有利的时机; 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 ②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 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 ③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 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 ④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 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⑤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 任免职位那张牌 ⑥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
劳工组织有独立活动权;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依法成立劳工组织; 劳工组织有独立活动权;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依法成立劳工组织; 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保护劳工权利 谈谈这一举措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 缓和劳资矛盾
情境五: 情境五: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 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历史】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是直接原因。
像德国的纳粹党、意大利的法西斯一 样,在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过程中, 也有一股核心力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股势力就是军部。按照惯例,一个国家 的军事部门应该由政府领导,可日本的军 部却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按照日本宪 法,日本天皇才是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 一切军事机构都要直接对天皇负责,政府、 议会根本无权过问。法西斯分子要求在天 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 侵略扩张。
既然人们收入不高,购买力并不强,为什 么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显得那么繁荣呢?
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 场的虚假繁荣。 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 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用句 时髦话来说,就是所谓“花明天的钱, 办今天的事”。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 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 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 矛盾日益尖锐。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市场低迷
经 济 大 危 机!
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
1937年又陷入新的危机;
范围广:从财政危机波及到工农
业生产部门,从资本主义国家蔓延 到殖民地附属国,危机不断深化、 激化; 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 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 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 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 善本国经济形势,一方面设臵关税壁 垒以限制进口,而另一方面又加紧在 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为尽快摆脱 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 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 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人们所能认识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清单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知识清单一、经济危机的背景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一战后的美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发明不断涌现,汽车、电器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消费市场日益扩大。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危机之中。
农产品过剩导致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购买力不足。
其次,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
新兴工业发展迅速,而传统工业则面临困境。
再者,股票市场的投机狂热盛行。
人们盲目地投资股票,股价被严重高估,远远超出了实际价值。
二、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随后,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加,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正式爆发。
股票市场的崩溃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在危机爆发前,股票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依靠投机和信用扩张支撑的,而不是基于企业的实际盈利和经济的基本面。
当市场信心崩溃时,股价一落千丈,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盘。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也是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
许多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股市,当股市暴跌时,银行资产大幅缩水,出现大量坏账和挤兑现象。
许多银行因此倒闭,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恐慌。
三、经济危机的表现1、生产急剧下降工业生产大幅萎缩,工厂纷纷倒闭,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
钢铁、汽车、建筑等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急剧减少。
例如,汽车产量从 1929年的 530 多万辆下降到 1933 年的不足 100 万辆。
2、失业人数剧增大量工人失业,失业率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据统计,1933 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 25%,约有 1300 万人失业,许多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3、贸易萎缩国际贸易急剧下降,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导致国际贸易陷入混乱。
世界贸易额大幅减少,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受到严重破坏。
1929-1933经济危机

1、发展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扩大内 需,规范股市,要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 使经济发展健康、良性的运行。
2、居安思危,适时调整国家政策, 防患于未燃。 3、要注意国际合作,以邻为壑的 自保政策不可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胡佛政府无力扭转。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 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 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同时也采取一 些有利于小生产者和工人的措施,以缓和 国内的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直接影响: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 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 的恢复;
对美国的影响:缓和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 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 道路,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 新模式,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 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各国状况(局部):
社会危机:政坛丑闻、阶级矛盾尖锐、 法西斯
世界局势(整体):经济上加强干预,设置 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加紧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另一方面 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民族解放运 动高涨。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启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最早的经济危机: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 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 最早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1857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 具体原因: 市场危机 直接原因: 股市崩溃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问题探讨]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同
①都利用了经济危 机这一有利时机 ②都是受到本国军 事、封建主义历史 传统的影响 ③国际关系中不利 地位的影响(对凡 -华体系极度不满, 都极力想打破) 德国 以纳粹党为核 心通过选举途 径,合法取得 政权利用民族 复仇情绪,进 行欺骗和煽动 手段先掌权再 发动战争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 (1)贫富分化严重限制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生产和市场的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又盲目 扩大生产加大供需矛盾 (3)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供需矛盾,增加金融市场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2、危机的过程:银行→工商业→农业 3、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2)德国法西斯 政权建立的标志:
1933.1.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
——世界大战的欧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
(3)德国法西斯 的内外政策: A.德国法西斯对内 恐怖独裁
1933年“国会纵火案”
迫害犹太人
B.德国法西斯对外 政策
1)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 2)扩军备战
★对外政策:
讽刺德军开进 莱茵非军事区
5)领导者个人素质不一样。
2.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1)建立原因
※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华盛顿体系压制
※现实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2)过程 ※九一八事变
※标志:广田组阁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统治政策:
政治:禁止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军部确定“南进”的目标;1937年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根本原因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 薄弱。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动 的结果。同时,日本发展经济有着先天缺陷:国内市场狭 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 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因此,当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使货币贬值,大打贸易战,对日 本的打击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 了日本经济。资本家为转嫁危机 ,大量裁减工人,并降低 在业工人工资,这又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进而引发政治 危机 。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亟需建立强权政治。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魏玛政府 无力解决
1929--1933 危机
统治阶级 要建立独裁政府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勾结
讨好军队
欺骗
人民
国会第一大党 1933.1.上台组阁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欧
政治 国会纵火案
种族灭绝政策
国民经济军事化 法西斯说教
经济 文化
洲 战
一党专政
争
德国
策
法西斯专政
源 地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根本原因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经济几乎完全崩溃。只是依靠美英 对它的贷款和援助,才使经济在20年代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 展。正因为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贷款,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 几乎立刻就波及到了德国。危机使社会矛盾激化,工农运动 此起彼伏,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 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 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工农运动 1929-1933
矛盾激化
危机
军部 法西斯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000
$ 10000
银行借贷
股票价值
股票下跌,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 9000
借资购买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一览表
工业生 工厂倒闭 失业工人 整个工业倒
产下降 家数
人数
退年代
英国 46.20% 14万
1300万 1905-1906
美国 23.80% 3.2万
300万
1897
法国 39.90% 5.7万
$100 will buy this car
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 急需现钞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 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 女和儿童,即约占全国总人 口的28%无法维持生计,共 有200万人到处流浪,平均 每三个可以工作的人中,就
有一个人失业。
危机期间大量社会财富被毁坏。垄断 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的价格,维持利润, 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epression,含有“萧条、沮丧、绝望”的 意思,这时期,经济活动远远低于正常水 平,社会陷入悲观绝望的情绪,持续很长 时间,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问题一: 什么是经济危机? 哪些现象表明经济危机了? 经济危机怎么样产生的?
这个例子生动而又形象地揭示出经济危机是由经 济领域中哪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呢?
生产和销售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供给与需求 之间的矛盾
生产与销售
美国 危机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呢?
为什么美国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呢?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 展状况如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思考:为什么意大利最先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①一战中其损失惨重,但协约国并未兑现许诺, 其对凡—华体系非常不满; ②意大利十分贫弱,国内面临严重统治危机; ③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并于1922年夺取政权。
希特勒被关押了9个月。当后时被捕,入他狱3。5在岁狱,中他撰写在了 狱传中 体写 回下 想了录《,我在的书奋 中斗 ,》 他发——泄《得国一了我德国部对的国家奋国政夸民斗籍权张主》。,的政。第19二1长体495年3篇、年2获年4自共得月获德30 产主义和犹太人的仇恨,还具日体,阐在柏明林了总战理府败地的下德室自
【学思之窗】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获得土 地,为德国人民获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思考: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如何的选择? 有何异同?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因素和影响?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股票投机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 人们不仅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 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置股票, 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 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 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 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 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 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 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 少?”
②日本发展经济的先天缺点: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 场和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容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恢复 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利工 程),减少失业(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回收 大企业、银行:《全国工业复兴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y Act)是整个 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 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 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设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
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1929年10月24日,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 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 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 危机。
2.“大萧条”时期
而“黑色星期四”仅仅只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 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 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 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 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政府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
2.好处
“新政”是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局部调整。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 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3.《国家工业复兴法》
T义固有 矛盾
贫富差 距拉大
股票过 分投机
大量资 金运用 到生产
生产过剩
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爆发的标志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大
二、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富兰 克林·罗斯福(F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就 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New Deal)救治经 济危机,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 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新政并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经济危机 的根源还存在.
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 常谈到社会变革,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 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 斯福新政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 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险法》
矿工人家的场 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 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 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呢?”“因为煤太多了。”
一、爆发
1.黑色星期四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 (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1929年, 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 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 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3.扩散
由美国爆发的危机,很快扩散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发生经济危机。
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 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 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
4.影响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 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 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 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 口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危害?
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 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以后,每隔 8~10年重演一次。1929-1933年的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三、总结
1.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各生产部门; 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
2\3; 遭受灾难的人数特别多:全世界失业人数高达3000万人以上。 深刻影响国际关系
《国家工业复兴法》: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 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是对工业的调整。罗斯福颁布《国家工 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指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
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 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 产的控制和调节.
2.对美国的影响
①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②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倒退;③对外贸易和 资本输出急剧下降;④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⑤美 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美国罗斯福的新政整顿银行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恢复工农业生产、保 护劳工权利,制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得金融危 机后美国经济有了更加稳定和更加快速的发展。这种完善后的金融体系最终 为美国铺好了通往世界顶端的道路
故事二
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 吃点东西,可这位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不行啊,我们 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 这是发生在美国三十年代初一所小学教室里的一个场景。
1929-1933经济危机
Lecture and PPT Designed by 边沐逸 邱喆倩 Speakers : 边沐逸 邱喆倩
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 业加剧,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5.原因
1:一战后,美国成为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基本存在,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大
4: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生产相对过剩,人们对股票的过分投机行为(直接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