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八年级物理 声学计算题 例题解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知识点回顾在声学运动中,我们常常涉及到声速、频率和波长等概念。

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通常用v表示。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号重复出现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

波长是指波动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包含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问题一一辆车以65 km/h的速度驶过一个人,当人听到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后,调查人员发现声音比实际发出的声音晚0.5秒才到达人耳。

求声音的速度。

解析:设声音的速度为v,车子相对于声音的速度为u。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声音的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340 m/s车子相对于声音的速度 = 车子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声音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65 km/h) - (340 m/s) ≈ (65*10^3 m/3600 s) - (340 m/s) ≈ 18.06 m/s声音的速度 = (距离) / (时间) = (18.06 m/s) / (0.5 s) ≈ 36.12 m/s所以,声音的速度约为36.12 m/s。

问题二声源在空气中以440 Hz的频率发出声音,声速为340 m/s,求声波的波长。

解析:设声波的波长为λ,频率为f,声速为v。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声速 = 频率 ×波长340 m/s = 440 Hz × λλ ≈ (340 m/s) / (440 Hz)λ ≈ 0.7727 m所以,声波的波长约为0.7727 m。

总结本文根据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的内容,解答了两个与声速、频率和波长相关的计算题。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加深对声学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求一些初二物理声现象计算题及其答案

求一些初二物理声现象计算题及其答案

求一些初二物理声现象计算题及其答案计算题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求:(1)测得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差多少秒?(2)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速度是多大?2.今年国庆节期间,小滨从遵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m。

途中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滨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min5s。

(1)旅途中小滨观察到的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什么?(2)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4)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2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科考船在某海域向海底发射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求此海域海底的深度。

答案:1、答案:(1)0.29s;(2)7.7m/s解析:解:(1)运动员听到枪声便开始跑步,而计时员也在听到枪声才计时,则此时比运动员开始跑步的时间晚了,所以测得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差的时间便是,声音通过100m 需要的时间,为(2)运动员跑步所用的实际时间t2=t测+t1=12.69s+0.29s=12.98s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速度答:(1)测得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差0.29s;(2)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速度是7.7m/s。

2、答案:(1)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2)1300米;(3)90秒;(4)25m/s。

解析:解:(1)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

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

(2)火车行驶的速度由得,隧道的长度(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行驶的路程由得,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4)火车完全在桥上时行驶的路程为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答:(1)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2)该隧道的长度为1300米;(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90秒;(4)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2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25m/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含答案)

【解答】解: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
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则汽车接
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1 = 声 1 =
340 Τ × 0.25 = 85;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
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
的时间为0.15,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
的速度为340m/s)?
S

空气
S
340Τ
铁管
S
5100Τ
纵向关系
S
方法一:利用时间关系列等式
方法二:利用路程关系列方程式
t
空 − 铁 = .
七、声速问题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
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
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

Τ
= .

南京市
60km

二、列车时刻表问题
T31
车次
北京→
杭州特

自北京
起公里
站名
杭州→
北京特快
0
北京

13:20
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
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 15:50
20:21
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29
T31列车从济南到蚌埠的平均速度是 1:16
炮弹飞行速度为
510
= =
= 850 Τ
1
0.6
九.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
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
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2)汽车的速度v。

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4.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m。

蛟龙号下潜到某一深度,用声呐垂直向海底发射一束频率为30KHz声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后接收到反射波。

计算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多少(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6.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

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7.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有人做了一些声学实验: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用硬纸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梳子的齿,纸片发出声音不同;丁:敲击鼓面时,越用力敲,鼓声越大甲说明了乙说明了丙说明了丁说明了.2.如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3.星期天,小雨正在家写作业,突然听到窗外有鼓声,打开窗一看,原来是马路对面酒楼正举行开业典礼,请回答下列问题。

(1)鼓声是通过传播到小雨耳朵中的;(2)外界的鼓声对正在学习的小雨来说是声,帮他想一条解决措施:;(3)酒楼老板想使场面更热闹些,他吩咐鼓手把鼓敲得更响些,在遵守有关规定下,鼓手应怎么办?4.《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

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

演奏者吹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产生的,通过传播进入到人耳。

5.噪声的等级用来表示;以下的声音不影响人们休息、睡眠.二、单选题6.“晋剧”是山西的传统剧种,其旋律优美,唱腔圆润,独具特色。

如图所示是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场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鼓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观众主要通过音调辨别不同演员的声音D.演员发出的声音一定不属于噪声7.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音的音叉移近悬挂的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利用小球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D.大象交流时,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面发声的音调会不同13.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光来导航1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15.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滚摆上下运动时达到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这个过程中能量不守恒B.图乙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图丙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煤油升温更高,煤油吸热能力强D.图丁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多选题16.物理学中有些数据是定值,下列有关数据正确的是()A.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B.水的沸点是100℃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D.我国交流电频率是50Hz17.以世界级非遗南音为底色的歌曲《百鸟归巢》登陆2023年央视总台春晚。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答案: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水和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的传播介质,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多少?A. 20Hz~20000HzB. 200Hz~2000HzC. 2000Hz~20000HzD. 20Hz~2000Hz答案:A解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这个范围内的声音被称为可听声。

二、填空题1.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征。

2.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

答案:340m/s解析:在标准大气压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每秒。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回声,并说明回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声音。

在实际生活中,回声被广泛应用于声纳探测、医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以及回声定位等。

2. 解释为什么在雷雨天气中,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这是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当闪电发生时,光几乎瞬间到达我们的眼睛,而声音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因此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大喊,2秒后听到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答案:山谷的宽度为340m。

解析:声音往返一次的时间是2秒,所以单程时间为1秒。

根据声速公式:距离 = 速度× 时间,可得山谷宽度为340m/s × 1s =340m。

结束语:本次初二物理声学试题涵盖了声学基础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传播、特性、频率范围以及回声等概念。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的练习,有助于同学们巩固和加深对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计算题声现象计算题是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声速、频率、波长等参数,可以深入掌握声波的传播规律和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本文将以一些常见的声现象计算题为例,帮助读者巩固知识点,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步骤。

1. 声速计算题题目:在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当火车以音速行驶时,发出声音可以听到。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则当火车以120km/h行驶时,火车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多少?解析:首先,将火车的速度从km/h转换为m/s。

1km = 1000m,1h= 3600s,所以120km/h = 120000m/3600s ≈ 33.33m/s。

根据声速的定义,声速等于火车速度与声音速度之和。

所以火车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33.33m/s = 373.33m/s。

2. 频率计算题题目:一只音频喇叭发出的声音频率为500Hz,求其周期。

解析:频率和周期是倒数关系,即频率等于1除以周期。

所以该音频喇叭的周期为1/500Hz = 0.002s。

3. 波长计算题题目:某声音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其频率为600Hz,求该声音波的波长。

解析: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即v = fλ。

波速已知为340m/s,频率为600Hz,所以波长可以通过340m/s除以600Hz来计算,即340m/s ÷ 600Hz = 0.567m。

4. 声波传播时间计算题题目:某声音波从发射点到接收点的距离为2km,声速为340m/s,求声波传播的时间。

解析:声波传播时间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除以声波传播距离,即时间等于距离除以速度。

将2km转换为m,得到2000m。

所以声波传播时间为2000m ÷ 340m/s = 5.88s。

通过以上的计算题,我们可以看出,在物理学中,声速、频率、波长等参数之间的计算关系非常重要。

掌握了这些计算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声波的传播特性。

八年级物理声音计算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计算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声音计算专题(50题)1.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 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2) 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还有多少米?(请写出解题过程)2.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 汽车行驶的路程?(2) 声音传播的距离?(3) 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3.一辆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山崖附近,途中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问:(1) 1.2km/min合多少m/s?(2)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4.一钢管长1000m,在一端敲一次,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2.5s,求声音通过钢管的传播速度是多少?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

一位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6.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匀速运行的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340m/s),求: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v空(1) 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2) 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有多远?(3) 火车司机从此时听到回声继续匀速前行到刚好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要行驶多长时间?7.用超声波测定云层厚度的过程中,记录过程数据如下:从地面向云层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同时开始计时,经过16s收到第一次回声,经过18s收到第二次回声。

求云层的厚度。

(超声波在整个过程中传播的速度均为1000m/s)8.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9.一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 1.5秒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速是340米/秒)10.小美在长为850m的空心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的小妙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例题解析
1、气温为15℃时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1700 m。

2、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测出的成绩比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少(填“多”或“少”)约0.29 s (设当时的气温为15℃)?
3、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0.5s后听到第一声回声,1.5s后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

(声速为340m/s)
解:(340m/s×0.5s÷2)+(340m/s×1.5s÷2)=340m。

答:这个山谷的宽度为340m。

【分析:枪声分别到达两边峭壁后返回到猎人耳朵,山谷的宽度等于猎人到两边峭壁的距离之和】4、打靶时,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若空气阻力不计,求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飞行速度。

(声速为340m/s) 解: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从靶传回到打靶人耳朵所用的时间为:340m÷340m/s=1s
子弹从离开枪口到击中靶所用的时间为:1.5s-1s=0.5s
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飞行速度为:340m÷0.5s=680m/s
答: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飞行速度为680m/s。

5、在一根长为102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了两次敲击声,两次响声相隔2.8s,此时空气的声速是340m/s,求金属管中的声速。

解:声音在空气中从金属管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1020m÷340m/s=3s
声音在金属管中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3s-2.8s=0.2s
金属管中的声速为:1020m÷0.2s=5100m/s
答:金属管中的声速为5100m/s。

6、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
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
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解:(340m/s×2+20m/s×2)/2-20m/s×2=320m
答: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320m。

【分析:汽车从A处发出的鸣笛声在空气中传播到山崖C后返回到行驶至B处的司机耳中,鸣笛声传播的距离为AC+CB,汽车行驶的距离为AB,如图:AC+CB+AB=2AC,即2AC= 340m/s×2+20m/s×2=720m,
AC= 360m,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BC= AC-AB=360m-20m/s×2=320m。

】7、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解:40m÷[(700m×2-40m)÷340m/s]=10m/s
答: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0m/s。

【分析:汽车从A处发出的鸣笛声在空气中传播到山崖C后返回到行驶至B处的司机耳中,鸣笛声传播的距离为AC+CB,汽车行驶的距离为AB,同上题图:AC+CB+AB=2AC,鸣笛声传播的距离AC+CB= 2AC-AB=700m×2-40m=1360m,鸣笛声传播的时间为:1360m÷340m/s=4s,汽车向前行驶40米也用了相同的时间4s,汽车的行驶速度为:40m÷4s=10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