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

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

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防踩踏主题班会篇1教学目标:班会目的: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要求: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案例:某年某月某日,课间操下课后,实验小学一楼楼梯间发生了一起踩人事件,造成4名轻伤。

二.通过案例大家谈对策1. 平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1)上下楼梯时,不按顺序行走。

(2)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

(3)玩上下楼梯游戏。

(4)许多同学挤成一团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2.如何预防踩人事故的发生(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掌握预防踩踏的方法和逃生技巧。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文明有序的言行举止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预防踩踏的方法和逃生技巧,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3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让学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近年来发生的踩踏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和后果。

4 .知识讲解:讲解踩踏事故的成因、预防方法和逃生技巧。

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闹、不从高处跳下等。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文明有序的言行举止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冷静应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预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踩踏事故的成因和应对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模拟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法,如:快速疏散、找安全位置躲避等。

2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安全疏散图: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安全疏散图,让学生了解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快速疏散。

2 .急救箱:准备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

3 .教学影片:播放有关安全教育的影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安全知识。

4 .安全标识:在教室和走廊等场所张贴安全标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

安全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上下楼梯靠右走,你追我赶危险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安全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防踩踏主题班会1一、教学内容:集会安全知识二、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教学方式:讲述及案例分析四、教学过程(一)拥挤踩踏的事故处理方式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的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的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

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

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

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校园防拥挤踩踏主题班会记录(3篇)

校园防拥挤踩踏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 学习预防和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播放防拥挤踩踏事故宣传片3. 邀请校安办李老师讲解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4. 学生代表分享防拥挤踩踏经验5. 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6. 总结发言7. 主持人结束语三、班会记录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主题班会,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学习预防和应对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2. 播放防拥挤踩踏事故宣传片宣传片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生动展示了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危害,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同学们观看后,纷纷表示深受触动。

3. 邀请校安办李老师讲解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李老师:同学们,校园拥挤踩踏事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每年都有许多悲剧发生。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安全意识,了解拥挤踩踏事故的危害。

(2)遵守学校纪律,不拥挤、不追逐、不推搡。

(3)上下楼梯时,注意靠右行,不要逆行。

(4)遇到拥挤情况,要保持冷静,不慌张,寻找安全出口。

(5)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及时呼救,并迅速撤离现场。

4. 学生代表分享防拥挤踩踏经验学生甲:我觉得在上下楼梯时,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贴得太近,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拥挤而摔倒。

学生乙:我平时喜欢在人多的地方,但是我会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一旦发现有人摔倒,我会立即停下来,避免发生踩踏。

5. 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同学们分成小组,就如何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展开讨论。

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1)学校可以定期开展防拥挤踩踏事故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

3. 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秩序,文明走路。

2. 如何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踩踏事故案例、图片、视频等。

2. 模拟演练道具:如安全标志、障碍物等。

3. 教学手册:包含相关知识点和练习题。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踩踏事故?你们认为踩踏事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踩踏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具体踩踏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以及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看法和经验。

【实践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了解踩踏事故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2. 教学步骤:a. 展示不同类型的踩踏事故案例。

b. 分析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

c. 讨论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遵守公共秩序和文明走路的重要性。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意识。

3. 教授学生遇到踩踏事故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二、教学重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3. 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2. 如何在实践中教授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危害及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遇到踩踏事故时如何互相帮助。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新闻报道或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后果,引发学生对防踩踏安全教育的关注。

2. 讲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4. 教授学生遇到踩踏事故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如紧急避险、互相扶持等。

5.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6. 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确保自身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踩踏事故原因和危害的认识。

2. 通过讨论和演练,评估学生对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班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七、教学资源1. 案例资料:收集有关踩踏事故的新闻报道或真实案例。

2. 教学图片:准备一些反映踩踏事故的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3. 安全标识:制作或收集公共场所的安全标识,如紧急出口、避难所等。

4.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模拟公共场所的道具,如楼梯、通道等,用于模拟演练。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学案例资料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使用。

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7篇)

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7篇)

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7篇)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名称:争做安全小卫士活动目标:1、学习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

2、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交通安全图片、及踩踏图片。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看看!(教师让幼儿观看图片)教师:看完了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受伤的图片,看完后感觉特别的难过,就是因为许多的不小心,所以发生了事故。

我们要从小学会保护自己。

二、了解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教师:(出示拥挤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人怎样?(挤在一起)这样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受伤的图片)那他们怎么会受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有拥挤人群时该怎么做呢?教师小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教师: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教师小结: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教师:平时我们上下楼梯该注意什么呢?教师:平时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候,小手扶好扶手,靠右行,不推不挤。

2、出示交通安全标志。

教师:这些图片你们还记得吗?都是什么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平时我们在出门的时候看见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呢?(按标志的行驶)平时你们都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出门呢?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平时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按交通标志来行驶,在做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抓好把手,要和大人一起;还要系好安全带,不在车厢内乱走,不把头探出窗外。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让。

2. 如何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让。

五、教学内容:1. 介绍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后果。

3. 教授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4.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让,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5.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掌握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并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让,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踩踏事故的短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后果。

4. 自我保护方法学习:教授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让,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6. 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实践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防踩踏安全教育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踩踏事故的案例资料和视频。

2. 准备自我保护方法的图片和资料。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集会安全知识
时间:2012年1月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一、教学内容:集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式:讲述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
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
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学优网/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from本文来自end#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
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
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
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
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
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
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
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案例分析
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89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
五、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主题班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