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二)真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4月福建自考《00542文学概论二》部分试题和答案[回忆版]

2023年4月福建自考《00542文学概论二》部分试题和答案[回忆版]

课程代码:005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文学语言的最表层结构是()
A.语素
B.语音
C.词汇
D.句子
2.“艺术直觉说”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
B.柯尔律治
C.克罗齐
D.科林伍德
3.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是指()
A.文学的内部关系
B.文学的外部关系
C.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D.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12.“蒙太奇”(Montage)的法文原意是指()
A.建筑材料的装配
B.不同镜头的剪辑
C.朦胧的手法
D.特写
13.Folk literature是指()
A.通俗文学
B.流行文学
C.民间文学
D.大众文学
19.脂斋点评作品的是()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水浒传》
D.《聊斋志异》
第1页共4页。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4、文学的情感性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审美性D.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马克思D.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V)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X)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V)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X)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X)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文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导语:文学概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不太有吸引力,不过,同学们还是要努力去学好文学概论。

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文学概论试题一、填空题(每空题1分,共20分)1. 文学的特殊对象是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整体。

2.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 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4. 艺术构思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5.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灵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周恩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对灵感产生过程作了科学的概括。

7. 情节是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之一,其组成一般包括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局四个部分。

8. 散文就其表现形式,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形象理论范畴的一个概念,意即______________,象指______________。

10. 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的反映。

二、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0题为双项选择;单项选择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双项选择选出两个正确答案,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2.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3. 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4. 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是() A. 想象 B. 思维 C. 情感 D. 理智5.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A. 劳动 B. 游戏 C. 摹仿 D. 宗教6. 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 象征主义 B. 田园诗歌 C. 古典主义 D. 荒诞派戏剧7. 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 A. 骈文 B. 韵文 C. 散文 D. 传记8. 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别重视()() A. 现象真实 B. 细节真实 C. 本质真实 D. 情感真实9.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A. 创作目的 B. 审美理想 C. 表现手法 D. 语言运用10. 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 A. 叙事诗 B. 散文诗 C. 戏剧诗 D. 抒情诗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C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 佛学B.诗学C.文学D. 神学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B )。

A. 反映论B.文化论C. 意志论D.信息论3.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D )。

A. 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4.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D )文本。

A. 象征型B.创意型C.再现型D.表现型5.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6.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怪异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B )。

A. 指意性B.独创性C.随意性D.特殊性7.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D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 席勒B.培根C. 歌德D.蒙田8. 唐代出现了( A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传奇B.话本C. 志人志怪小说D. 章回体小说9.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C )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 拟念读者B. 意识形态氛围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 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D )模式。

A. 心理分析批评B. 语言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表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BCDE )。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的根本特征是()。

A. 社会性B. 艺术性C. 思想性D. 历史性2. 下列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A. 威廉·莎士比亚B. 弗朗茨·卡夫卡C. 列夫·托尔斯泰D. 詹姆斯·乔伊斯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 文学的形式B. 文学的内容C. 文学的传播D. 文学的创作过程4. 诗歌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抒情性B. 叙事性C. 议论性D. 音乐性5.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作品是()。

A. 《百年孤独》B. 《追风筝的人》C. 《动物农场》D. 《了不起的盖茨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 描述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3. 阐述文学批评的作用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3. 讨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四、作文题(共20分)以“文学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C5. A二、简答题1.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社会和政治现状的批判,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事物的兴趣。

它倾向于表现个人理想和追求,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并常常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反叛。

2. “象征”是文学作品中用以代表或暗示其他意义的手法。

例如,在《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文学批评的作用在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它还能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通过批评和讨论,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和思考,同时也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三、论述题1. 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是()。

A. 个人想象B. 社会生活C. 历史事件D. 自然景观答案:B2. 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

A. 理想化B. 抽象化C. 典型化D. 神秘化答案:C3.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

A. 理性思维B. 情感表达C. 社会批判D. 客观描述答案:B4. 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

A. 现实主义B. 传统主义C. 非线性叙事D. 历史主义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

A. 重构历史B. 消解权威C. 强调传统D. 追求客观答案:B6. 诗歌中“意象”是指()。

A. 诗歌中的具体事物B. 诗歌中的抽象概念C. 诗歌中的形象与情感的结合D.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答案:C7. 小说三要素不包括()。

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D8. 戏剧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独白B. 对话C. 舞台说明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散文的特点之一是()。

A. 形式固定B. 语言华丽C. 内容自由D. 结构严谨答案:C10.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

A. 《百年孤独》B. 《佩德罗·巴拉莫》C. 《动物农场》D. 《霍乱时期的爱情》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一方面,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作家通过创作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另一方面,文学也能影响和塑造生活,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可以启发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2. 描述文学语言的特点。

答案: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富有美感和深度的表达方式,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说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答案: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通过外貌描写、内心独白、行动表现、对话交流等多种手法来实现。

文学概论自考题-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文学概论自考题-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文学概论自考题-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是______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9年10月考季第2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要的文学观念。

A项是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项是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D项认为文本诞生后具有完全客观的性质。

答案选B。

2.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______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7年10月考季第5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概念。

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3.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______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9年10月考季第4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形象的特征。

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可见文学形象对于文学的重要,而文学形象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具体可感性。

4.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______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8年10月考季第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典型的特征性。

“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具体可感性普遍概括性情感性与思想倾向性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3、审美发现创作构思艺术表现 4、美学的历史的 5、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二、名词解释1、指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2、题材指作家从他所掌握的素材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而写入作品中,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学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自然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后又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主张描写琐屑、纯客观化的自然生活现象,从生物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去描写人,其作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简答题1、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

2、说明了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因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欣赏需求和不同的欣赏水平,阅读环境因时因地有变化,所以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3、在创作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创作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4、文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因而文学必须表达生活;但文学是通过作者来表现生活,作品的主体性、独创性会在创作中表现出来,并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表现出来,所以文学能动反映生活。

四、判断说明题1、正确。

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家创作走向高潮的表现,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一贯的、连续的特点。

2、错误。

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文学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文学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情况。

3、正确。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的对象、材料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文学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二)试卷(课程代码 005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下关于文学的源泉的说法与《周易》中“观物取象”的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 A.再现说 B.表现说 C. 劳动说 D.游戏说2.“戴蓉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这一诗论的作者是【】A.皎然 B.刘禹锡 C.王昌龄 D.司空图3.1711年发表了《批评论》,从而加速了“文学批评”这个概念为社会广泛接受进度的英国诗人是【】A.蒲伯 B.华兹华斯 C.拜伦 D.普希金4.美国文学批评家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什么概念? 【】A.叙述者 B.隐含作者 C.隐含读者 D.故事人物5. “愁之为物,惟惚惟恍。

不招自来,推之弗往。

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

寂寂长夜,或群或党”,整体看这里所运用的抒情话语方式是【 JA.比喻 B.象征 C.对比 D.反讽6.以下各项对诗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诗歌是语言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B. 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C.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D.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可以间接地唤起读者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7.《沧浪诗话》的作者是【】A.严羽 B.李峤 C.司空图 D. 苏东坡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是欧阳修对四季景象的描写,体现了怎样的风格特点? 【】A.简约 B.刚健 C. 平淡 D. 疏放9. 以下不属于亚里士多德文体三分法中的类型的是【】A.史诗 B.小说 C.抒情诗 D.戏剧10.以下关于通俗文学描述正确的是【】A.通俗文学的创作常常是源自整体精神上的失衡而自发的行为,借助艺术创作寻求精神出路。

B. 通俗文学严肃地探讨人生课题,蕴含着多层次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C.通俗文学建立在痛切人生的基础上.无论其情感是节制的还是张扬,都是内在生发、流露出来的。

D.从事通俗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多以不变的套路进行固定题材的创作,并不忌讳题材和情节的雷同。

11.以下内容不属于文学史的研究的主要对象的是【】A.对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B.对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C.对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

D.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核心对象展开评价和研究。

12.以下选项不属于文学创作灵感特点的是【】A.突发性 B.短暂性 C.突破性 D.朦胧性13. 法国结构主义者托多罗大将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

这种划分应属于叙事学的哪一范畴? 【】A.叙事时间 B.叙事模式 C.叙事人称 D.叙事视角14.以下选项属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特征的是【】A.写真纪实 B.感受性 C.超验性 D.动作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5.历史上,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

16. 文学的创作原则,体现着作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体认和掌握,其核心的内容包括、概括性和想象性。

17. 三国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在《周易略例》中,透彻地阐明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

1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

19.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一词来自希腊文的七弦竖琴,而在中围“抒情”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所著的中的“发愤以抒情”的诗句。

20.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涛》一文的作者是。

21. 风格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22.《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23.陆机在《文赋》中写道,“,赋体物而浏亮”。

24.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一切艺术划分为“日神艺术”和“”。

25.黑格尔在《美学》中将艺术的类型区分为、古典型、浪漫型。

26.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荣格将艺术划分为两种基本风格的类型:感动型和。

27.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了“诗的世界观类型”的概念,根据文学作品、艺术创造对生命的理解表现的根本结构差异,划分出“自然主义”的文学、“”的文学、“自由的观念论”的文学。

28.“陶冶(净化)说”出自亚里士多德著的。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论.先写正确或错误再简要说明理论。

29. 故事即情节。

30.强调艺术的形式就是形式主义。

31. 文学创作中强调的真实就是生活真实。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2.简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33. 简述文艺起源的“模仿说”。

34.什么是反讽?35.简述诗与画的关系。

36.简述民间文学的特征。

37.简述文学批评的性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8.文学风格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9. 如何理解文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误读”现象。

40.论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二)试卷(课程代码 005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谁在他所著的《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观点?【】 A.康德 B.普列汉诺夫 C.弗雷泽 9.鲁迅2.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抒情 B.象征 C.叙述 D.议论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的是意境的哪一特点? 【】A.物、情、意交融 B.空间感 C.反讽或悖论 D.意味蕴藉4.在文学人物的塑造上,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中极力反对“席勒化”,即反对作者先从理论上研究某个时代,为自己总结出这个时代的某些原则,然后设计与此相适应的人物。

在这里,马克思是要强调典型的哪一特征? 【】A.类型化 B.普遍意蕴 C.个性与差异性 D.审美创造5.“‘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由于悲伤也死了’,这是一段情节”。

提出这一观点的作者是【】A.爱·摩·福斯特 B.威·毛姆C.克林斯·布鲁克斯 D.罗伯特·沃伦6.下列各项是关于诗与画的区分,判断正确的是【】A.诗歌是语言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

B.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C.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

D.画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主要诉诸听觉,可以间接地唤起读者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

7.“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观点出自【】A. 《文心雕龙》B. 《诗品》 C.《文赋》 D.《典论·论文》8.“遵循自然,不加雕饰,不论粗细,随意地抒发感情”在内容上是兴之所至,恩之所悟,是作者本性的流露。

形式上不太讲究方法技巧,结构上比较自由,上述描述与下列选项中哪种风格相对应? 【】A.简约 B.刚健 C.平淡 D.疏放9.现代关于“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对立的艺术风格范畴的划分同下列哪项的区分关系最为紧密?【】A.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划分 B.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区分C.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的区分 D.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区分10.下列选项的描述与黑格尔艺术类型中的“浪漫型”相一致的是【】A.该艺术类型把理念与现实的完满的统一破坏了,即理念溢出或超越了形象,美学上的丑的出现则与这种艺术类型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B.在该种艺术类型中,抽象的理念所取的形象是外在于理念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形象化的过程就从这种材料出发,而且显得束缚在这种材料上面。

C.该艺术类型把理念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因此理念就可以和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满的协调。

D.该种艺术类型首先是同梦与醉两个世界相对应。

梦的世界是幻想的、直观的、静穆的,醉的世界则是冲动的、激情的、狂热的。

11.下列选项对文类“四分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20世纪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分类方法。

B.“四分法”中的诗歌包括了“三分法”中分属于“抒情”和“叙事”两类的抒情诗、叙事诗。

C.兼顾文学作品内部规律和外部形态,既具有科学性又照顾传统分类习惯D.着眼于文学创作的内部特征和规律,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科学性12.下列关于高雅文学描述正确的是【】A.高雅文学更多地指向现实的、外在于艺术的某些功利目的,如商业目的。

B.高雅文学趋向生活的单维表现。

主要描述单个的、孤立的事实,较少顾及生活的整体。

C.从事高雅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多以不变的套路进行固定题材的创作,并不忌讳题材和情节的雷同。

D.高雅文学建立在痛切人生的基础上,无论其情感是节制的还是张扬,都是内在生发、流露出来的。

13.在谈到小说对人的“支配之道”时总结了“熏”、“浸”、“刺”、“提”四种力的观点的【】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黄遵宪14.“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夏宇《甜蜜的复仇》),该诗句运用的修辞是【】A.比喻 B.象征 C.朦胧 D.反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5.“诗言志,歌永言”源于作品。

1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7.“陶冶(净化)说”出自著的《诗学》。

18.历史上,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劳动说。

19.文学离不开语言,但语言并不都是文学。

文学语言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它有自身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形象性、含蓄性、。

20. 将意境区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论者是。

21.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一个是。

22.法国作家布封说,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转到别人手里,而风格既不能脱离作品,又不能转借,也不能变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