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诊断步骤(DOC8)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分析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疾病本质、诊断和治疗依据的重要学科。
而临床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基于人体活体组织的病变形态学、病理生理学和病因学。
临床病理学对于疾病的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临床病理的定义、应用及临床病理分析的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临床病理的定义与应用临床病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研究人体组织的病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
通过临床病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确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临床病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疾病:通过对患者的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疾病的性质、类型和分级等,为疾病的确诊提供依据。
2. 预后评估: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判断肿瘤的侵袭深度、转移情况以及组织学类型等因素,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3. 治疗指导: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评估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4. 研究疾病机制: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和研究,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二、临床病理分析的步骤临床病理分析是临床病理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与分析,从而得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临床病理分析的步骤如下:1. 标本接收与登记:标本送达临床病理科后,需要经过检验科室的接收与登记,确认标本的来源和相关信息。
2. 组织处理与切片制作:将接收到的组织标本进行固定、脱水等处理,然后切制成薄片,供后续的染色及观察使用。
3. 标本染色与显微镜观察:对制备好的标本进行染色处理,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学特征。
4. 镜下分析与诊断: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提出病理诊断。
5. 报告编写与传达:将临床病理分析的结果编写成病理报告,并及时传达给临床医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会诊流程

病理会诊流程病理会诊是指医生将患者的病理标本送至病理科,由专业的病理医生进行病理诊断,并针对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的过程。
病理会诊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病理会诊的流程及其重要性。
1. 送检标本。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发现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会将患者的病理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病理标本可以是手术切除的组织、活检标本、细胞学标本等。
2. 病理诊断。
病理医生收到标本后,首先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学习和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和生长方式,进行病理诊断。
病理医生会根据标本的特点、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细胞学特征等进行诊断,并出具病理报告。
3. 会诊讨论。
病理医生完成病理诊断后,会将诊断结果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或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出疑问和建议。
通过会诊讨论,可以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清晰的认识,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4. 结果反馈。
病理医生将会诊讨论的结果整理成病理报告,报告中包括病理诊断结果、诊断依据、诊断意见等内容,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
临床医生根据病理报告中的诊断结果,可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病理会诊流程的重要性。
病理会诊是多学科协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病理会诊,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家的优势,共同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病理会诊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
总结。
病理会诊是医疗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病理医生的专业诊断和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重视病理会诊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推动病理会诊工作的开展,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报告发出时间

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报告发出时间
病理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对组织标本进行病
理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病理科的工作流程一
般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处理、镜下检查、病理诊断、报告撰写和报
告发出等环节。
首先是标本接收,医生或者外科手术室会将患者的组织标本送
到病理科,病理技师会接收标本并进行登记,确保标本信息的准确性。
接着是标本处理,病理技师会对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包括固定、包埋、切片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镜下检查。
然后是镜下检查,病理医师会使用显微镜对标本进行细胞学或
组织学的检查,以观察病变的形态特征。
随后是病理诊断,根据镜下检查的结果,病理医师会进行病理
诊断,判断组织的性质、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类型等。
最后是报告撰写和发出,病理医师会根据诊断结果撰写病理报
告,并将报告发送给临床医生,供其参考临床诊断和治疗。
报告的
发出时间通常取决于标本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一般情况下,常规
标本的报告发出时间为2-3个工作日,而对于急诊标本,病理科会
尽快完成诊断并发出报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病理科的工作流程包括标本接收、处理、镜下检查、病理诊断和报告发出等环节,而报告的发出时间会根据标本的复杂
程度和工作量而定,以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病理诊断范文

病理诊断范文病理诊断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家能够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发展阶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下面将通过一个实际的病理诊断范例,来介绍病理诊断的过程和步骤。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左侧胸痛、咳嗽和咳痰已有3个月。
临床怀疑为肺癌,于是进行了肺组织活检。
组织切片制备后,我们首先进行了常规的组织学染色,包括血液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血液学染色结果显示,肺组织中有大量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呈现不规则形状,核分裂象显著增多。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这些肿瘤细胞表达了肿瘤相关抗原,如细胞角蛋白和CK7。
根据以上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我们确定了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
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它起源于肺部的上皮细胞,具有高度恶性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我们将其分为Ⅱ期。
Ⅱ期肺鳞状细胞癌是指肿瘤直径大于4cm,浸润到肺组织中,但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还观察到该患者肿瘤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基因突变。
这种基因突变与肺鳞状细胞癌的耐药性相关,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在治疗中进行考虑。
我们对该患者进行了肺鳞状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并确定了其分期和基因突变情况。
这些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病理诊断的水平和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贡献力量。
病理科工作流程

病理科工作流程病理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它承担着疾病诊断和病理解剖工作,为临床医生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
病理科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病理学检查、诊断报告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病理科的工作流程。
首先,标本采集是病理科工作的第一步。
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后,会根据病情需要采集相应的组织标本或液体标本,以便进行病理学检查。
标本的采集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标本处理是病理科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标本采集后,病理技师会对标本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固定、包埋、切片等步骤,以便后续的病理学检查。
标本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接着,病理学检查是病理科工作的核心内容。
经过标本处理后,病理医师会对标本进行显微镜下的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变化,以及病变的特征。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最后,诊断报告是病理科工作的最终成果。
病理医师根据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撰写诊断报告,对病变的性质、程度和范围进行描述,提出诊断意见和建议。
诊断报告是病理科对临床医生的重要支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病理科的工作流程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病理学检查和诊断报告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病理科的工作流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病理诊断范文

病理诊断范文(实用版)目录一、病理诊断的概述二、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步骤三、病理诊断的实际应用案例四、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五、病理诊断的展望正文一、病理诊断的概述病理诊断,是指通过对人体组织、细胞及体液等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它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步骤病理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检查和功能学检查。
形态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细胞等进行显微镜检查,从而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以此来判断疾病。
功能学检查则是通过对组织、细胞等进行生理、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检测,从而了解其功能状态,也是判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病理诊断的步骤主要包括取材、固定、切片、染色和观察。
取材是指从病人身上获取组织、细胞等样本。
固定是指将样本进行处理,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切片是指将固定好的样本进行切割,使其变成薄薄的片。
染色是指将切片进行染色,使其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
观察则是指在显微镜下对切片进行观察,从而做出诊断。
三、病理诊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癌症为例,癌症的早期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理诊断。
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可以判断肿瘤的性质,如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决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良性肿瘤,那么只需要手术切除即可。
如果是恶性肿瘤,那么可能需要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四、病理诊断的重要性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病理诊断是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只有明确了疾病的性质,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最后,病理诊断是疾病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疾病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五、病理诊断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诊断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的病理诊断将会更加精准、便捷、安全。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病理诊断更加准确;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可以使得病理诊断更加深入;新型染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病理诊断更加便捷。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DOC 37页)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1. 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常规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可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检材真实无误。
2 .熟练掌握病理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常检查脱水机、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故障;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每天取材后应检查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定期更换试剂,并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中应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系。
4. 负责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染色。
以及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
5. 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工作是病理科的中心任务,每天应主要保证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完成,常规切片应每日4-5点出片;冷冻切片一般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
6. 按操作常规做好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登记和送发。
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工作。
7. 严格执行新疆物价的收费标准。
8. 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
9. 每月由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采购计划。
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变质、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
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存放。
诊断室工作制度1. 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全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部分。
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
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 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3 .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4. 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
病理诊断实践报告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分级的关键步骤

病理诊断实践报告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分级的关键步骤病理诊断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病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患者的组织和细胞进行检查和评估,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分级,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诊断中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分级的关键步骤。
一、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在进行病理诊断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这些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随访信息等。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对疾病类型进行初步的推断和判断。
二、病理标本的取材和处理病理标本的取材和处理是进行病理诊断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合理选择标本的切取部位和方式,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和细胞样本。
然后,将标本进行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步骤,使其适于病理学的观察和分析。
三、病理切片的制备和染色病理切片的制备和染色是进行病理诊断的重要步骤。
首先,将固定的组织标本进行切片制备,薄片的厚度一般为4-6微米。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染色方法,如常规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以增强对组织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四、病理学观察和分析病理学观察和分析是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分级的关键步骤。
通过显微镜下对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可以评估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结构、核分裂象、细胞浸润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特殊染色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对特定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五、与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病理诊断结果需要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分级。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病理学观察的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一致,是否与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相符合,如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
综合分析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六、病理诊断报告的撰写和解读最后,根据病理诊断的结果,撰写病理诊断报告。
病理诊断报告需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变部位和范围、病变类型和分级、其他特殊的病理学特征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疾病类型和分级进行解读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病例诊断步骤(DOC8)概述头痛、头晕、失眠、背痛、无力以及疲乏差不多上医疗实践中常见的症状,必须将病情轻微的与可能导致严峻后果的区分开来。
有些神经科咨询题等不及请神经专科大夫会诊就需要紧急处理。
不论病人咨询题大小,在进行神经评估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是有助的:明确病变的解剖定位(从而限定诊断可能性的范畴);确定病变的病理生理学;对一些神经科急症要有所预备能赶忙提供挽救生命的治疗措施。
病史病史往往是神经评估中最能提供有用信息的项目。
了解病人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与工作常能获得许多有关其神经功能与功能障碍的资料;病人对功能障碍的否认应加以证实;还应该区分病人本人的感受与周围人员(如家属和医务人员)的推断。
第一,检查者应试图确定神经系统是否确实为疾病所累及。
一个受惊的或精神有障碍的病人可能会诉述一些神经症状,不要轻易将这些症状判定为功能性(即癔病性或非生理性),因为许多病人确实是患有神经障碍。
在确定神经系统有病的诊断后,第二步是明确病变的定位是在肌肉、周围神经、脊髓或脑部。
应询咨询全身其他系统的过去病史,因为各种全身性疾病(如酒精中毒、癌肿、血管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常能引起神经障碍。
家族史有助于揭露一些家族性代谢疾病与变性疾病。
社交与旅行史有助于提供接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危险因素,各种环境毒素,与各种感染因子的情报。
临床神经体检临床神经体检从询咨询病史时对病人的认真观看开始。
对病人从坐位移动到检查台上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作的速度,双侧对称性以及动作的和谐,连同姿势与步态,都要加以注意。
病人的外貌,衣着与反应能提示他的情感与社交适应情形。
如果病人必须依靠他人的关心来回答咨询题,讲明他的经历已有减退。
文字言语表达或动作执行上的各种错误;对空间的忽视;专门的姿势;以及其他的动作障碍,可能在开始正规检查之前就已明显暴露出来。
按照拟定的病变的解剖定位与病理生理学,临床大夫可能对某些检查内容要加以扩充,而对另一些测试则可予以省略。
如果检查者临床体会不足,则应作全面的神经体检,以便发觉未被疑及的专门,或证实神经系统状态正常。
精神状态检查第一要评估病人能否配合检查;对一个注意力缺失的病人是无法进一步作正确的测试的。
若怀疑病人有认知功能的减退,应作完整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该检查的测试内容涉及认知功能的多个方面,包括对时刻、地点、人物的定向力;经历;口述与运算能力;判定;以及推理.对人物定向力的丧失只见于神志十分迟钝,谵妄或痴呆的病例;如果是一个孤立的症状,提示诈病可能。
病人对疾病的领会力,以及其知识库,都应加以评估,尽管有些反应可能会受到教育程度的阻碍。
还应对病人的情感与情绪进行评定。
正常人应该能完成涉及三个体部的复杂指令,并区不左、右(例如,“将你的右手拇指放在左耳上,然后伸出你的舌头”)。
测定病人对简单物品与躯体部位的命名,阅读,书写与复述的能力;如发觉有功能障碍,应进一步作有关失语的其他测试。
测试空间感知的方法是令病人仿照检查者摆出的简单的与复杂的手指姿势,并画出钟表面,立方体,房屋的图形,或相交的五边形。
病人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的费劲程度往往能提供与其最终完成的成果同等有用的信息,能够发觉病态的不能持久,过度的耐持,小字症,以及偏侧空间忽视。
令病人使用牙刷或木梳,或从火柴盒中取出一根火柴并将其点燃,可查出有否失用症象。
颅神经检查颅神经检查的范畴取决于所怀疑的病变的定位。
嗅觉(第1颅神经,即嗅神经)一样在肌病病例中能够不予检查,但在怀疑前颅凹有病变的病例或头部外伤后的病例中则必须进行检查。
将一些气味刺激(如肥皂、咖啡、丁香油)分不置于左、右鼻孔前,令病人辨认。
由于酒精,氨水以及其他刺激剂能刺激第5颅神经(三叉神经)的损害性受体,因此不得用于嗅觉测试,除非是用来测试诈病者。
第2(视)、第3(动眼)、第4(滑车)与第6(外展)颅神经的检查差不多上属于视觉系统的测试。
检查视力(有屈光不正者先予矫正)与视野,并作眼底镜检查。
检查瞳孔的形状与大小,对光反射与调剂反射,以及各外眼肌的运动。
第5(三叉)颅神经的三个感受分支(眼支、上颌支与下颌支)的检查可测试各该区域内的针刺感受,另用细束消毒棉花轻触角膜的下缘检查角膜反射。
如果发觉病人有面部感受丧失,应检查下颌角部位。
该部位由颈2脊神经根支配,在三叉神经障碍中不被累及。
面肌无力(例如,第7颅神经瘫痪)引起的瞬间减弱不要误认为是角膜反射减退。
使用隐形眼镜的病人常显出角膜反射减退或消逝。
核上性角膜感受减退伴有躯体与面部的痛觉减退,应与周围性病变作出鉴不。
三叉神经运动功能的检查方法是让病人咬紧牙齿,检查者触诊其嚼肌的收缩,或由检查者托紧病人的下颌令其用力张口。
如果一侧翼状肌肌力有减弱,病人在张口时其下颌会偏向无力侧。
第7(面)颅神经的检查是观看有无偏侧面肌无力。
面肌动作的不对称现象往往在病人自发讲话时比较显露,当病人发笑时更为突出,如果病人神志迟钝则在施加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切迹)时当病人作出痛楚表情时也会暴露。
注意有无一侧鼻唇沟变浅与眼裂增宽,这些都发生在面肌瘫痪侧。
如果皱额及闭眼功能储存,则下半部面瘫的缘故是中枢性而不是周围性。
舌头前2/3的味觉能够用甜、酸、咸、苦溶液分不作左,右测试。
听觉过响可用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作测试。
第8(前庭-耳蜗,听)颅神经传导听觉与前庭传入信息,应检查听觉与平稳功能。
第9(舌咽)颅神经与第10(迷走)颅神经通常一起检查。
软腭的上抬动作应双侧对称,用压舌板分不触及咽喉左右侧后壁时可引起恶心打呃反射。
只是,双侧咽喉反射消逝在正常人群中并许多见,因此不一定有临床意义。
在意识不清,已作气管插管的病人中,作气管内吸引应会激发咳嗽反射。
如病人发声嘶哑,应作声带检查。
若单独只有声音嘶哑(咽喉反射及软腭上抬动作都正常),应检查有无压迫喉返神经的病变(例如,纵隔淋巴瘤、主动脉动脉瘤)。
第11(脊副)颅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与上部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的检查方法是让病人向对侧转颈,检查者一手施加相反方向的阻力,另一手可直截了当触诊正在收缩的肌肉。
检查斜方肌的方法是让病人作耸肩动作,抗拒检查者所施加的阻力。
第12(舌下)颅神经支配舌头的运动,要检查有无舌肌萎缩,舌肌纤维跳动以及伸舌肌力减弱(伸舌时舌头偏向病侧)。
如果发觉某一颅神经显现专门时,应认真检查邻近的其他颅神经。
有时候这种鉴不十分紧急,例如,脑干缺血应与迅速扩张的并引起颅神经瘫痪的颅底动脉瘤作鉴不。
运动系统的检查运动系统的检查应将病人四肢与肩胛带部位充分暴露,以便进行视诊与触诊,有无肌肉萎缩,肌肉肥大,肌束震颤,其他的不自主动作(如舞蹈动作、手足徐动、肌阵挛、震颤),以及发育不对称现象。
让病人放松,将其肢体作被动屈伸,了解肌张力情形。
肌肉体积的减少提示肌肉萎缩,但双侧性肌萎缩,或者比较大的肌肉以及比较隐藏的肌肉的萎缩(除非十分明显)可能不易被察觉。
在老年人中,常见某些肌肉组织的丧失,称为肌肉减少(sarcopenia)。
如果某一肌肉替代另一肌肉作更多的活动,能够引起肌肉肥大;如果肌肉组织被过量的纤维组织或贮藏物质所取代则发生假性肥大。
肌束震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专门动作,表现为肉眼可见的,位于皮肤下肌肉的短暂,细微,不规则的收缩。
它们通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例如,神经变性、或损害及再生),但有时也可显现在正常肌肉中,专门是老年人的小腿肌肉。
肌强直是指肌肉连续收缩后,或肌肉遭受直截了当扣击后显现的肌肉放松的减弱,可见于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能够引起活动不便(例如,握紧手后不能迅速将手松开)。
先有阻力然后显现放松(所谓折刀样强直)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基底节疾病通常引起齿轮状僵直。
肌力的测定病人声称的无力能够有不同的意义,如疲乏,笨拙或麻木。
因此对肌肉无力的体诉,必须明确其确切的定位,发生的时刻,激发因素与改善因素以及伴发的症状与征象。
令病人伸出两上肢,然后抬起两下肢(卧位),观看有无肌肉无力现象(无力的肢体会迅速开始下移),震颤或其他不自主动作。
能够通过施加阻力,对个不肌肉组进行肌力测定。
肌肉疼痛或关节病损能够阻碍主动的肌肉收缩。
癔病性肌肉无力的表现是各项抗阻力的肌肉活动可能都正常,但会显现突然的舍弃。
轻微的无力可表现为行走时上肢摆动的减弱,向前平伸的上肢显现内旋移动,某一肢体自发运用的减少,或平卧时下肢外翻。
快速的轮替动作执行减慢,手指的精巧动作(如扣上钮扣,打开保险不针,从火柴盒中取出一根火柴)也可发生困难。
对部分性肌肉无力要进行肌力定级往往专门困难。
有一种0~5定级方案是用0表示毫无动作,1表示有些细微动作,2表示能够执行不抗地心引力的活动,3表示能够执行抗地心引力的活动,但不能抗外加的阻力,4表示可抗中度阻力执行活动,5表示正常,即能够抗强阻力执行活动。
这种定级方案有一个缺点,确实是4级与5级之间的肌力范畴较大。
上肢远端肌力能够应用握力器或让病人用力挤压血压计臂袖的充气球来作半定量测定。
功能性测试往往能为运动障碍提供更好的描述。
当病人执行各种活动操作时,要留意其有否功能缺陷,并尽可能作出定量的记录(例如,下蹲活动的具体次数,或走阶梯的具体级数)。
从下蹲位起立,或踩上椅子,这些活动差不多上测试下肢近端的肌力;让病人用脚跟与用脚尖走路则是测试下肢远端的肌力。
患有股四头肌无力的病人,从坐位起立时,须用手来支撑才能站起。
肩胛带无力的病人得靠摆动身躯来关心上肢活动。
骨盆带肌肉无力的病人从仰卧位起身时典型的表现是先转为俯卧位,再采取跪姿,然后慢慢用手撑住自己的大腿,一步步将身子向上抬直(Gowers征)。
运动和谐,站立姿势与步态的检查正常的运动和谐,站立姿势与步态要求运动,前庭及本体感受三个通路都完整无损。
这三个通路中若有任何一处发生病损,就会产生特点性的功能障碍: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的病人会表现出阔底步态;足下垂会引出跨阈步态(病人会将腿部比常人抬得更高,以防下垂的足部会被地面不规则物体绊住);骨盆带无力的病人会出现摇摆步态;下肢强直(屈曲不便)的病人则表现出外展环行步态。
本体感受障碍会迫使病人经常留意自己的落脚处以免发生绊跌。
能够通过指鼻试验或跟-膝-胫试验来发觉有无共济失调症象。
感受检查感受检查全面的感受检查有时并非必要,专门是当病人并无疼痛,感受专门或麻木等主诉时。
可用一枚清洁的大头针轻刺病人的面部,躯干与四肢;询咨询其双侧的针刺觉是否相同,感受到的是一种钝觉依旧尖锐的刺觉。
测试皮层感受功能的方法是让病人辨认出置于其手掌中的硬币,钥匙或其他物件(形体辨不觉),在其手掌上所画的数字或图形(图案觉),以及鉴不在其手掌与手指上所施加的一点或两点刺激(两点辨不觉)。
温度觉可用音叉来测试,用手掌将音叉的一个振动股擦热,用冷,热不同的振动股作测试,或者用盛有热水或冷水的试管来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