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读书笔记
《薛瑞萍班级日志》读书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薛瑞萍班级日志》读书笔记常熟市商城小学陈华关于“静”的思考让小孩子做到“静”谈何容易?他们似乎天生站在“静”的反面。
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当然,也要一分为二。
女孩子似乎天生跟“静”更趋近些。
遗传基因决定了这一切,所以现实中的例子证明,小学阶段,女孩普遍在学习效果方面优于男孩。
静心倾听,专注让女孩的听课效果更好,作业的正确率就有了保障。
静心作业,省时省力。
拖拉作业的女生也大大少于男生。
静心观察,女孩的作文也更细致入微,更能抓住读者。
男生则较简洁,缺乏细节的呈现。
关于“惩戒”的自问自答惩戒是必要但须谨慎而为的教育手段。
它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示范性,指向某个个人,某种具体的行为,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
明确错误的原因,责任到人。
让全体学生明白,引以为戒。
惩戒的方式更需要深思。
务必让学生明白你的目的是出于让他变得更好,更优秀。
尽可能采取温和而不是刁难,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既感觉到对自己行为的羞耻感,又不至于丧失改进的动力。
关于“阅读”的感受读书时,心平气和。
人端坐着,呼吸也均匀,可以想见,恐怕连血液的流淌也是舒缓的。
这些外显得安静,实际都是为了思维的启动和活跃聚积能量。
思维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是大脑的信息录入,这里面包含着感知和验证,时刻在进行交错生成。
另一方面,是产生和输出。
对感知的内容的思考以及生成的新知,对新知地再思考,再验证,再生成。
所以阅读时人的思维异常活跃,并可以在阅读完毕后延续一小段时间。
但一旦搁置,思维也随之放缓,就好像驾车,松掉油门时车子由于惯性依然有继续的动力。
但不再给油迟早都会停下。
我的切身体验是,一阵子不阅读,口舌都会不伶俐,对话时不能将所想立刻转化为所说。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有感

读书心得近段时间,读了《薛瑞萍班级日志》,我深深的为薛老师的耐心和智慧而感动。
作为一名教师,同为一名适龄儿童的家长,我被封面上的话深深吸引: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父母要做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
以下是我读书过程中的摘录及一些自己的感受。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薛老师写到: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
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薛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
朱翔宇跟着我从这个组到那个组,举着本子嚷着让我检查。
我牵着他的手回到座位,轻轻的告诉他:“不要这样。
举手老师就来”我放下书,回想到自己的课堂,一道题讲了好几遍换一个数字又不会了,我会着急,甚至开始提高音调吼起来。
我忽视了柔和的力量。
薛老师的温柔和智慧启发了我。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读到第二部分,一篇题目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的日记直击心灵。
薛老师写到:请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计算考分离100差多少,而要“从零开始”,计算孩子在两个多月里学到了多少——分数无论高低,我们都当它是孩子们辛苦劳动的收获。
这样,我们就会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并且找到今后的用力点”这一部分是薛老师写给家长们的信,仿佛一位朋友用真挚的情感唤醒家长,为他们在家庭教育道路上指引方向。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薛老师记录了下半学期的点点滴滴。
薛老师觉得学习不能只学课本上的知识更关键的是在课外阅读,所谓“功夫在诗外”引用一位家长的发言同时也表达我的心声:第一度春夏好!因为我的孩子有幸成为薛老师的学生,在薛老师的要求下辅导孩子的我同时也受益匪浅,童年没学好的、淡忘的,现在不仅都拿回来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童年没有学到的知识。
再次衷心感谢我们的薛老师!。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回到母语的温暖回报——读《我们二年级啦》后感寒假,“阿基米德”静静的摆在房间,提不起我的兴趣。
逼着自己翻了几次,还是没有读下去。
一扫书柜,发现几年前买的薛瑞萍的《我们二年级啦》一直没有时间读,伸手抽出书本,一翻,却再也止不住我阅读的脚部,一下午“一阅而尽”,还不尽兴。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每个语文老师都应成为道成肉身的语文。
如果我们老师都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讲,又怕什么?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是读来的。
薛教师网名“看云”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有思想,有才华,卓而不群,她语文教学上的三个特色:1、日有所颂。
薛老师课上多花时间在引导孩子们阅读有趣、有益的儿童作品上。
她崇尚朗读,每天自己大声朗读,不仅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基本不带书面作业回家,作业都在校内完成,孩子们每天要做的就是完成一首童谣或者童诗的背诵。
边读边配上音乐,用音乐扣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一曲曲《汉宫秋月》、《将军令》、《二泉映月》??将孩子们领进神圣的音乐殿堂,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和美的种子。
利用晚上的时间,薛老师在万卷书中挑选出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童谣童诗编辑成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同时推荐适合二年级孩子的经典读物如:你《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你真好》《抱抱丛书》《小海豚心灵故事》《妈妈走了》《犟龟》??2、手不释卷。
薛老师首先引导孩子们读书,一周内雷打不动的读书课,贵在薛老师的这份坚持,直到考试之前,还在和孩子们畅游于书的海洋,这是我们平时教师所不能坚持的,就连放学后也陪后进生一起看书。
同时,她把工作做到了家长们的心中,记得薛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从前都是希望教师与家长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儿童的事情。
现在,在我们这里同时发生着的事情是:教师与儿童合力,督促或者逼迫家长读书;家长和孩子合力,令教师葆有激情并使工作的境界不断提升和完善。
理想的教育,是学生、教师、父母都同时具备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这是圆融完满的生命的教育。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有感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有感早就听闻《薛瑞萍班级日志》是本好书,讲的是班级管理的点滴心得。
现在读来,的确启迪心灵,收获颇多。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之前我们只知道班主任管理需要方法,而读完此书之后,我完全颠覆了之前的看法,那就是,班主任管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智慧。
那么,智慧从哪里来?作为班主任无疑要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读好书,读含有哲学智慧的书。
比如:《我之贞烈观》《道德经》等等。
用薛瑞萍的话来说就是一日不读书,便十分地空虚。
“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是啊,教书育人,我们需要不断地汲取书中的智慧来醒悟自己,来教育孩子。
薛瑞萍能够做到用书中的智慧“吾日三省吾身”,日久天长,自然形成智慧。
我们常常惊叹于某某名师出口成章,殊不知别人背后的饱读诗书。
我们常常惊叹于他们的富有涵养的声音,殊不知他人竟每日诵读经典美文。
薛瑞萍就是这样的老师。
她能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发声读美文,所以她的声音很美,并不是天生就很美。
当然,我读的这本书是薛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心平气和”这几个字我很喜欢。
我想这是无论执教哪个年级都适用的,所以我常常用其中的一些方法去适用于我现在任教的四年级。
当然结果是肯定的!比如:用合适的经典音乐教学,近日我还收到一个孩子给我的信,在信中她说到我在上《但愿人长久》这一课时给她们放了王菲的这个歌曲。
她说这个歌曲是她长这么大以来听到的最好听的一首歌。
所以她对这篇课文印象非常深刻。
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触动,让她永生难忘。
另外,从《薛瑞萍的班级日志》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从她对班级管理这项事业的投入度来看,其中的很多细节其实我们知道实施起来特别费时间,比如:给孩子的家长写信,对孩子的细微变化进行观察记录,还有更多的为孩子们做的工作,以致于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歉疚满满,记得有一次中午答应儿子回家一起吃午饭,但因为忙于统计班级孩子的小测试成绩给忘了,等到同事提醒回家以后只能抱歉地给儿子下起了面条吃。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读后感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自从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来,我读了几本对教师专业有帮助的书籍,同时也阅读了自己很感兴趣的《薛瑞萍班级日志》这本书,我叹服薛瑞萍老师的智慧,很敬佩薛瑞萍老师的才华和底蕴。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薛瑞萍老师是真实的、朴实的、诚实的,不虚假,她做的是实事,说的是实话,写的是实情。
真实,是薛瑞萍的文字自始至终充满吸引力的原因所在,更是她的课堂洋溢着清新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她用那细腻、尖锐而又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将她的语文课堂近似实录般地呈现给我们。
“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学生再读,教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回味,为的是选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为大家朗读。
因为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站起来的孩子个个读得有情有韵。
如是错错落落,东一段西一段,前一句后一句……”她的这种常态化、随意化、毫无花哨教法的课,通常是关上门上的。
你看过哪位大家、名师这样上课?或者上了,谁敢说出来,写出来,昭示出来?薛瑞萍老师不但做了,且日复一日地用心做了,更引以为自豪地写出来了。
这是薛瑞萍老师课堂的一种真实——教师上朴实课,学生学出实效。
她的课,使语文回归了本位,找到了属于语文的真正的“根”。
学生说真心话,显真性情。
学生坚持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不会用言不由衷的高调来迎合教师。
薛瑞萍的课堂就这样时时流溢着灵动与活力,如淙淙流泉,似灿烂山花,生动清新。
薛瑞萍老师笔下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后面的薛瑞萍老师更是真实得令人难以置信。
为此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不说爱》,她不像大多数的教师一样标榜自己有多么爱学生。
在她认为,可以让一个人不顾一切,牺牲自己去爱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孩子。
对于学生,那是尽职。
其实,尽职尽责,又是何其不易呀。
若能尽职尽责,自然也就是爱学生了,那是师爱吧。
只是,薛老师不说罢了。
她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也有无奈之举——发飙,罚抄诗歌、散文。
她对那些“冥顽不化”的捣蛋分子也束手无策,有时甚至扬起手臂,想给以一记响亮的耳光。
2022《我们二年级啦》阅读报告

《我们二年级啦》阅读报告
《我们二年级啦》是薛瑞萍老师的一本教育手记。
读着老师的一个个日记,一篇篇教育故事,一封封家校联系信,这让正在教二年级语文的我激动不已。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童年意味着创造,童年充满生机。
阅读童书至少是我的必须,做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知道好书是什么,想方设法把好书送到孩子们手里”她这样说,也确实这样做了,她自己读书,为孩子们读书,鼓励孩子们读书,和孩子们一起鼓励家长读书……在阅读这件事上,她孜孜不倦。
她的学生不是没有检测,不是没有分数,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薛老师仍然把精力给了广阔的课外阅读,真正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推到孩子们面前。
读她的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特别是带过高段之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阅读对孩子们日后发展的重要性。
但在平日的教学中,时常会因为教学压力等原因让与孩子们阅读这件事间断。
薛老师为了把好的,经典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和家长们,自己早已读了许许多多的书籍。
这也提醒了我自己,让孩子爱上阅读不是光喊口号那么简单,我应该做一个先行者,读更多的经典童书,把好书读给我的学生们听。
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反思同时也为了指引了许多方向,我想我也应该行动起来,和孩子们一起继续阅读。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我们二年级啦
《我们二年级啦》是一本受到广泛好评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以鲜活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二年级孩子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引发了读者深深的共鸣。
这本书的主题聚焦于二年级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孩子们从一年级的新生到二年级的小大人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喜悦。
书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泪水、困惑和发现,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这个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真实性和深度。
作者并未刻意美化或浪漫化二年级的生活,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孩子们的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真实性让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二年级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有效地与他们沟通。
此外,作者通过书中的故事,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和思想。
例如,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处理友情,如何看待学习和生活的关系等。
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需要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情绪。
这本书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的来说,《我们二年级啦》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它以二年级孩子们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和价值。
书中的故事和思想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
我相信,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处,无论我们的年龄多大,都能从
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生活的启示。
薛瑞萍班级日志读后感

薛瑞萍班级日志读后感《薛瑞萍班级日志》是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小说,作者以薛瑞萍老师为主角,通过她的故事展现了一位教师的责任、爱心和专业精神。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启发,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薛瑞萍老师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爱心。
在小说中,薛瑞萍老师不仅在教学上尽心尽力,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她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在薛瑞萍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也让我更加敬佩和尊重教师这个职业。
其次,薛瑞萍老师的故事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小说中,薛瑞萍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社会和他人。
在薛瑞萍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薛瑞萍老师的故事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说中,薛瑞萍老师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在薛瑞萍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魅力,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使命和价值。
总之,通过阅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我受益良多。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尊重和感恩教育。
愿我们都能像薛瑞萍老师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与责任,让教育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读
书笔记
《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读书笔记
第二部分下学期四月:最重要的课
直心是道场,班级是道场
每天下午下班前,和小安比肩并行,散步操场----把一些可爱的学生和家长的名字,念珠一样来回叨叨。
当然也会说到“不可爱”者,于是我们彼此提醒:“累到了,活该;气到了,活该!佛度众生,十之一二,何况我们?怪只怪自己修炼不够,居然动了真气。
应当把所有的不如意当做修炼的机会。
所谓境由心造,常常记得生活就是修行----直心是道场,班级是道场。
”
说来容易;若要做到,何其艰难。
然而,必须去做---这就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其他所谓的成功。
由此源源而来;其他所谓的失败,由此不足为沮。
境由心造,所谓得失,方寸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