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概论习题

合集下载

【西大2017版】[1024 ]《复合材料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大2017版】[1024 ]《复合材料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论述题]试列举出钛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参考答案:答:轻质高强、高温性能好(或者答抗蠕变性能优良)。

虽然密度大于铝基或者镁基复合材料,但其高温性能好;虽然高温性能不如镍基复合材料,但其密度小于镍基复合材料。

2:[论述题]简述题: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基体,其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答:复合合材料可以看做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按一定的方式、比例和分布结合而成的。

一般情况下,占主要比例含量的为基体材料,而占少量比例的为增强体材料。

基体的作用:传递荷载、保护增强体。

基体材料的性质直接决定复合材料的性能。

3:[论述题]名词解释:复合材料参考答案:答: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 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料。

4:[论述题]论述题:为什么说航空技术和复合材料息息相关,复合材料的技术是开发航空航天技术的必备条件?参考答案:答:首先航空航天飞行器飞行要有足够的速度克服地球引力,要求航空航天飞行器自身质地轻,越轻可载燃油越多,可飞行距离更远,可载的其它科学仪器更多;速度高,要求飞行器自身刚度要好,不容易变形;在穿越大气层时,由于高速飞行和空气摩擦,会导致飞行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要求其高温性能好,耐烧蚀性能好。

上述要求,目前只有复合材料才能够满足。

1:[论述题]简述题:试列举出石墨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参考答案:答:高强度、优良的导电性、低的磨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优良的尺寸稳定性,此外碳资源丰富使得石墨纤维不存在资源匮乏问题。

2:[论述题]论述题:复合材料复合的初衷是什么?你所接触到的复合材料用哪些,试举三例,并说明其特点。

参考答案:答:单一的金属、陶瓷以及高分子等工程材料均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了克服单一材料性能上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弥补其不足,人们越来越多地根据零、构件的功能要求和工作环境,设计和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能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方式、比例、分布结合成复合材料,充分发挥各组长材料的优良特性弥补其短处,是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练习题

复合材料练习题

复合材料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题:从A 、B 、C 、D 当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混杂复合材料( )A .仅指两种以上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B .是具有混杂纤维或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C .总被以为是两向编织的复合材料D .一样为多层复合材料 2.玻璃钢是( )A .玻璃纤维增强A1基复合材料。

B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 .碳纤维增强塑料。

D .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3.功能复合材料( )A .是指由功能体和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B .包括各类力学性能曲复合材料。

C .包括各类电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D .包括各类声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4.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 )A .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 .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 .制作同一零件的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 .制作同一零件的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5.以下图中属于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是( )二、复合材料为何具有可设计性?简述复合材料设计的意义。

ABCD组分的选择、各组分的含量及散布设计、复合方式和程度、工艺方式和工艺条件的操纵等均阻碍复合材料的性能,给予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

意义:①每种组分只奉献自己的优势,躲开自己的缺点。

②由一组分的优势补偿另一组分的缺点,做到性能互补。

③使复合材料取得一种新的、优于各组分的性能(叠加效应)。

优胜劣汰、性能互补、推陈出新。

第二章复合材料的界面一、选择题:从A、B、C、D当选择出正确答案。

1.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A.仅仅是把基体与增强体粘结起来。

B.将增强体经受的载荷由基体传递到增强体。

C.老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D.老是降低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2.浸润性()A.当γSL+γLG<γSG时,易发生浸润。

B.当γSL+γLG>γSG时,易发生浸润。

C.接触角θ=0℃时,不发生浸润。

D.是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

3.增强材料与基体的作用是()A.增强材料是经受载荷的要紧组元。

B.基体是经受载荷的要紧组元。

2017年西南大学1024《复合材料概论》习题答案

2017年西南大学1024《复合材料概论》习题答案

2017年西南大学1024《复合材料概论》习题答案1024《复合材料概论》习题1、一维增强体顾名思义,增强体在一维上比较长,二另外两维比较短,又称为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2、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通常可达10~106)化合物。

3、碳纤维详细答案:11813653264、晶须5、陶瓷基复合材料6、金属基复合材料7、混凝土8、聚合物材料9、钛基复合材料10、复合材料基体的作用是什么11、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可分为哪四类)?12、在制备复合材料时为什么对增强体表面处理?13、窗体底端14、金属基复合材料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15、窗体底端16、什么是颗粒增强复合材料?17、什么是碳/碳复合材料?18、窗体顶端19、窗体底端20、什么是无机凝胶材料?21、镍基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均可做为高温材料使用,试比较两种材料优缺点?22、镍基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均可做为高温材料使用,试比较两种材料优缺点?窗体顶端23、为什么说航空技术和复合材料息息相关,复合材料的技术是开发航空航天技术的必备条件?24、窗体顶端25、试列举出石墨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26、窗体顶端27、窗体底端28、试列举出钛基复合材料的优点.29、窗体底端30、窗体顶端31、窗体底端32、陶瓷基复合材料按基体分类有哪些,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较其优缺点?33、窗体顶端34、窗体底端35、窗体顶端36、金属基复合材料有哪些,其性能特点如何?<br< p="">37、试举出生活中你所接触到的复合材料,并指出其基体和增强体。

38、畅想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人类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变革39、窗体底端40、窗体顶端41、窗体底端42、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优缺点。

43、窗体底端44、名词解释:颗粒增强复合材料45、窗体顶端46、论述题:复合材料复合的初衷是什么?你所接触到的复合材料用哪些,试举三例,并说明其特点。

复合材料概论习题

复合材料概论习题

复合材料习题第四章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论点的正误。

1、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2、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3、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4、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

(⨯)5、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6、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分离的现象。

(⨯)7、混合法则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

(⨯)8、纤维长度l<l c时,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应力。

(√)二、选择题:从A、B、C、D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B)A、仅仅是把基体与增强体粘结起来。

B、将整体承受的载荷由基体传递到增强体。

C、总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D、总是降低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2、浸润性(A、D)A、当γsl+γlv<γsv时,易发生浸润。

B、当γsl+γlv>γsv时,易发生浸润。

C、接触角θ=0︒时,不发生浸润。

D、是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

3、增强材料与基体的作用是(A、D)A、增强材料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B、基体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C、增强材料和基体都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D、基体起粘结作用并起传递应力和增韧作用。

4、混合定律(A)A、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线性变化。

B、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曲性变化。

C、表达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基体和增强体性能与含量的变化。

D、考虑了增强体的分布和取向。

5、剪切效应是指(A)A、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剪应力的变化。

B、在纤维中部界面剪应力最大。

C、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大。

D、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小。

6、纤维体积分量相同时,短纤维的强化效果趋于连续纤维必须(C)A、纤维长度l=5l c。

B、纤维长度l<5l c。

C、纤维长度l=5-10l c。

D、纤维长度l>10l c。

复合材料概论考试复习题

复合材料概论考试复习题

复合材料概论复习提要一、名词解释1、复合材料2、基体3、增强体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5、金属基复合材料6、陶瓷基复合材料7、水泥基复合材料8、碳/碳复合材料9、玻璃钢10、脱模剂11、复合材料的蠕变12、CVD13、玻璃纤维14、碳纤维15硼纤维16氧化铝纤维17、晶须18、A玻纤、E玻纤、S玻纤、M玻纤19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20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21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22、单模、对模23、等代设计法。

24、水泥二、重要知识点1、复合材料中的基体有三种主要作用。

2、复合材料的界面的作用和效应。

3、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以及意义、如何设计防腐蚀(碱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4、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沃兰(V olan)的结构式,沃兰和有机硅烷对玻纤表面处理的机理。

5、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的生产过程以及性能(优点和缺点)、表面处理方法。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以及性能(优缺点)。

7、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主要性能。

8、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与加工。

9、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

10、晶须或者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成型加工方法。

11、RTM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和手糊成型工艺。

12、在连续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拉丝时要用浸润剂的原因。

13、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形式以及影响界面稳定性的因素。

14、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

复合材料题库

复合材料题库

复合材料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钢筋混凝土B 铝合金C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D 玻璃钢2、复合材料的优点不包括()A 高强度B 高模量C 耐腐蚀D 加工难度小3、常见的增强体材料不包括()A 玻璃纤维B 碳纤维C 芳纶纤维D 聚乙烯纤维4、以下哪种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A 酚醛树脂B 聚乙烯树脂C 聚丙烯树脂D 聚苯乙烯树脂5、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对其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A 对增强体进行表面处理B 选择合适的树脂基体C 增加增强体的含量D 采用合适的成型工艺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_____复合材料。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钢_____(高/低)。

3、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

4、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手糊成型、_____成型、缠绕成型等。

5、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作用是_____和传递载荷。

三、简答题1、简述复合材料的定义及特点。

2、比较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性能差异。

3、说明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并列举改善界面性能的方法。

4、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5、阐述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优势。

四、论述题1、论述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2、从性能、成本、制造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题目。

选择题部分:第 1 题,铝合金是单一的金属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其他选项如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所以答案是 B。

第 2 题,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耐腐蚀等优点,但一般来说加工难度较大,而不是加工难度小,所以答案是 D。

第 3 题,聚乙烯纤维一般不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则是常见的增强体材料,答案是 D。

第 4 题,酚醛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而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答案是 A。

复合材料概论习题集

复合材料概论习题集

复合材料概论习题集一、解释名词与术1.碳/碳复合材料: C/C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的简称,也是一种高级复合材料。

它不仅具有石墨材料的固有本性,而且还具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

2.纤维增强水泥:以水泥为基体与纤维组合得到拥有抗裂性和抗冲击能力更好的新型复合材料。

3.先进复合材料:早期发展出现的复合材料,由于性能相对比较低,生产量大,适用面广,可称之为常用复合材料。

后来随着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性能高的复合材料成为先进复合材料。

4.片状模塑料: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剂、引发剂、交联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内脱模剂、着色剂等混合成树脂糊浸渍短切玻璃纤维粗纱或玻璃纤维毡,并在两面用聚乙烯或聚膜包覆起来形成的片状模压成型材料。

5.凯芙拉纤维:凯芙拉纤维属芳族聚酰胺类有机纤维,属于一种液态结晶性棒状分子,它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抗火性,抗化学性,绝缘性,以及高强度及模数。

6.环氧树脂:凡是含有二个以上环氧基的高聚物统称为环氧树脂。

7.安全系数:水工建筑物、结构或构件的抗破坏强度与设计荷载效应组合的比值,它是建筑物、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储备的指标。

8.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

9.ABS树脂:ABS树脂是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10.团状模塑料:其主要原料由GF(短切玻璃纤维)、UP(不饱和树脂)、MD (填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经充分混合而成的料团状预浸料。

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又适应各种成型工艺。

11.缠绕工艺: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固话脱模成为增强塑料制品的工艺过程。

12.湿法缠绕:是将纤维集束(纱式带)浸胶后,在张力控制下直接缠绕到芯模上。

13.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纱或带,在缠绕机上经加热软化至粘流态后缠绕到芯模上。

复合材料复习题答案

复合材料复习题答案

复合材料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其中一种材料通常具有()。

A. 良好的机械性能B. 高熔点C.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D. 良好的电绝缘性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复合材料的优点?A. 轻质B. 高强度C. 易加工D. 耐腐蚀答案:C3. 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A. 提供形状B. 提供韧性C. 提供强度D. 提供耐腐蚀性答案:C4.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通常具有以下哪个特性?A. 良好的粘合性B. 良好的导电性C. 良好的导热性D. 良好的透光性答案:A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C. 铝合金D. 陶瓷基复合材料答案:C二、填空题6.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增强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纤维增强材料、颗粒增强材料、层状增强材料7.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热压成型、树脂传递成型、拉挤成型8.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是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________,它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答案:过渡层9.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增强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类型、含量、排列方式10.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飞机结构、卫星结构、火箭结构三、简答题11. 简述复合材料的一般性能特点。

答案: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良好的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特点。

此外,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可以设计成具有特定性能的特定形状。

12. 描述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答案:界面相在复合材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粘合强度,还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习题第四章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论点的正误。

1、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2、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3、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4、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

(⨯)5、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6、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分离的现象。

(⨯)7、混合法则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

(⨯)8、纤维长度l<l c时,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应力。

(√)二、选择题:从A、B、C、D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B)A、仅仅是把基体与增强体粘结起来。

B、将整体承受的载荷由基体传递到增强体。

C、总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D、总是降低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2、浸润性(A、D)A、当γsl+γlv<γsv时,易发生浸润。

B、当γsl+γlv>γsv时,易发生浸润。

C、接触角θ=0︒时,不发生浸润。

D、是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

3、增强材料与基体的作用是(A、D)A、增强材料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B、基体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C、增强材料和基体都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D、基体起粘结作用并起传递应力和增韧作用。

4、混合定律(A)A、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线性变化。

B、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曲性变化。

C、表达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基体和增强体性能与含量的变化。

D、考虑了增强体的分布和取向。

5、剪切效应是指(A)A、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剪应力的变化。

B、在纤维中部界面剪应力最大。

C、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大。

D、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小。

6、纤维体积分量相同时,短纤维的强化效果趋于连续纤维必须(C)A、纤维长度l=5l c。

B、纤维长度l<5l c。

C、纤维长度l=5-10l c。

D、纤维长度l>10l c。

7、短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A、B)A、短纤维比连续纤维便宜。

B、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灵活。

C、短纤维复合材料总是各相同性。

D、使短纤维定向排列比连续纤维容易。

8、当纤维长度l>l c时,纤维上的平均应力(A、C)A、低于纤维断裂应力。

B、高于纤维断裂应力。

C、正比于纤维断裂应力。

D、与l无关。

六、简述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界面的条件。

在复合过程中,基体对增强体润湿;增强体与基体之间不产生过量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界面相能承担传递载荷的功能。

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取决于纤维或颗粒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基体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复合方式、复合工艺条件和环境条件。

七、根据下图,讨论为什么在相同体积含量下,SiC晶须增强MMC强度(抗拉与屈服强度)均高于颗粒增强MMC,而这两者的弹性模量相差不大。

解答:从混合定律及晶须与颗粒的强度与模量考虑。

九、试述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基体和增强材料(增强体或功能体)的性能;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成型技术;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与基体的结合状态(物理的和化学的)及由此产生的复合效应。

十、复合材料的界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界面相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能与增强材料和基体的均不相同,对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界面具有一定的厚度(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厚度不均匀。

材料特性在界面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可能是陡变的,也可能是渐变的。

材料特性包括元素的浓度、原子的配位、晶体结构、密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

十一、什么是浸润?如何描述浸润程度的大小?试讨论影响润湿角大小的因素。

浸润: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置换的过程,用于描述液体在固体表面上自动铺展的程度。

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可以用液体分子对其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来表征,具体来说就是接触角。

Young 公式讨论了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条件:cos lv sv sl γθγγ⋅=-降低液-固表面能和液-气表面能或者增大固-气表面能有助于润湿。

θ=0︒(γlv =γsv -γsl ),完全浸润;0︒<θ<90︒(γlv >γsv -γsl >0),部分浸润;θ>90︒(γsv <γsl ),完全不浸润。

影响接触角(润湿角)大小的因素:固体表面的原始状态,例:吸附气体、氧化膜等均使接触角增大。

固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将使接触角减小。

固相或液相的夹杂、相与相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都将影响润湿性。

原因:夹杂或反应产物改变了固相的性质和固相的表面粗糙度。

十二、如何改善基体对增强材料的润湿性?1、纤维表面处理:清除纤维表面的杂质、气泡、用化学方法去除纤维表面的氧化膜,或者表面涂层,这些操作都能增进液态基体对纤维的润湿性。

2、变更基体成分: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合金化改善润湿性最方便、有效。

加入合金元素后,θ角的变化还与熔化时间有关。

3、改变温度:一般,提高制造温度可以增加润湿性,但是,过高的温度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基体严重过热、氧化、基体与增强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增强材料损伤等。

4、增加液体压力:对于不润湿的情况,必须施加大于P c (()4/cos c lv f f P V d γθ=)的外压才能使液体渗入纤维束。

5、改变加工气氛:γsv 和γlv 值随气体性质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改变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气氛可以控制液体与固体之间的润湿状况。

固体或液体表面吸附某种气体,也可以改变γsv 或γlv 。

十三、简述玻璃纤维表面化学组成、结构及反应性的特点。

玻璃纤维整体化学组成包含Si、O、Al、Ca、Mg、B、F、Na等,但其表面只含有Si、O、Al。

玻璃纤维的结构与块状玻璃相似:由三维空间的不规则连续网络构成,阳离子位于多面体中心,被一定数目的O2-包围,在玻璃内部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作用力处于平衡状态。

玻璃表面的阳离子不能获得所需数量的O2-,因而产生一种表面力,此表面力与表面张力、表面吸湿性密切相关,有吸附外界物质的倾向。

玻璃纤维表面会吸附多层水分子膜,表面吸附的水与玻璃组成的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在玻璃表面形成-OH基:~Si-OD+H2O→~Si-OH+D++OH-(D: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玻璃纤维上所吸附的水具有明显的碱性,将进一步与二氧化硅网络反应:~Si-O-Si~+OH-→~Si-OH+~Si-O-反应中生成的~Si-O-将继续与水反应形成另外的OH-:~Si-O-+H2O→~Si-OH+OH-这样,表面的吸附水就破坏了玻璃纤维中的SiO2网络结构,玻璃纤维成分中含碱量愈高,吸附水对SiO2骨架的破坏愈大,纤维强度下降就愈大。

玻璃纤维表面的反应性主要是由表面明显的碱性和Si-OH基团所决定。

Si-OH基团具有一般活性基团所具有的反应性质,这种性质是纤维表面改性、改善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粘结的有利条件。

十四、简述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类型及其特点。

1、机械结合: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仅依靠纯粹的粗糙表面相互嵌入(互锁)作用进行连接(摩擦力),没有化学作用。

影响机械结合的因素:增强材料与基体的性质、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基体的收缩(正压力)有利于纤维箍紧。

2、溶解与浸润结合:在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中,由单纯的浸润和溶解作用,使增强材料和基体形成交错的溶解扩散界面,是一种次价键力的结合。

(当基体的基团或分子与增强材料表面间距小于0.5nm时,次价键力就发生作用。

次价键力包括诱导力、色散力、氢键等。

)形成溶解与浸润结合的基本条件:增强材料与基体间的接触角小于90︒,增强材料与基体间有一定的溶解能力。

3、反应界面结合:基体与增强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上形成新的化合物、以主价键力相互结合。

这是一种最复杂、最重要的结合方式。

反应结合受扩散控制,扩散包括反应物质在组分物质中的扩散(反应初期)和在反应产物中的扩散(反应后期)。

要实现良好的反应结合,必须选择最佳的制造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气氛等)来控制界面反应的程度。

界面反应层是非常复杂的组成,有时发生多个反应,产生交换反应结合。

界面的反应产物大多是脆性物质,达到一定厚度时,界面上的残余应力可使其发生破坏,因此,界面结合先随反应程度提高而增加结合强度,但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界面结合有所减弱。

4、混合结合:上述界面结合方式的混合,实际情况中发生的重要的界面结合形式。

十五、简述影响增强材料与基体粘结性能的因素。

固-液复合过程中,固体表面与液体的浸润性。

不同组分的分子或原子彼此相互接近时的状态,形成化学结合时相互作用的强弱。

化学结合的形式(主价键结合: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次价键作用:静电作用、诱导力、色散力、氢键、分子间的扩散等)。

十六、试讨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碳纤维表面含有氧原子,以羟基、羰基、羧基、内酯基形式存在,这些基团可以与树脂基体中的胺基、环氧基等基团形成氢键。

但是,碳纤维表面的这些含氧基团的浓度很低,反应的活性点很稀少,需要通过表面改性以减小碳纤维表面晶棱尺寸、增加表面积以及增加碳纤维表面含氧基团。

例:碳纤维的氧化处理:氧含量显著增加,氧化过程分别产生羟基、羰基、羧基,并可能以环状官能团形式存在。

胺固化的环氧树脂中的胺基能与碳纤维表面的羧基形成氢键,环氧基也能与羟基和羧基形成氢键,在过量单体和较高温度时,这些氢键就转变成共价键。

十七、试讨论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玻璃受到侵蚀的类型及其防护方法。

中碱、无碱玻璃纤维在硅酸盐水泥水化物中受到侵蚀,导致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幅度下降,甚至丧失殆尽。

①化学侵蚀: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与玻璃纤维的硅氧骨架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当水泥液相中有NaOH、KOH存在时会加速反应。

②应力侵蚀:由于玻璃纤维表面存在缺陷,水泥水化生成的晶体可进入这些缺陷中,在缺陷端部造成应力集中并使缺陷扩展。

防止水泥水化物对玻璃纤维侵蚀的措施:①改变玻璃纤维的化学组分。

例:加入较多量的ZrO2可提高玻璃纤维的抗碱性。

②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被覆处理,以隔绝水泥水化物对纤维的侵蚀。

例:可用锆、钛、锌、铝等金属的水溶性盐对玻璃纤维进行处理;也可用抗碱性好的树脂(环氧树脂、呋喃)对玻璃纤维进行浸渍处理而后使之固化。

③使用水化物碱度低的水泥以减缓或防止对玻璃纤维的侵蚀。

例:采用水化产物中Ca(OH)2含量低的甚至无Ca(OH)2的水泥(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

十八、试讨论硼纤维-铝基复合体系的界面反应及其防护。

B在高温下,除Ag、Cu、Sn、Be外,可以与其它金属发生反应生成不规则的结构,形成脆性的反应层。

硼纤维和铝的界面反应由于渗入氧生成氧化物而发生破坏,即B2O3层的破坏。

当铝的纯度较高时,在纤维上生成AlB2:Al+2B→AlB22B+3O→B2O3碳化硅涂层能使硼纤维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