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特征描述类综合题解题技巧
高考文综特征类大题模版与演练

山地为主,多高峰。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1)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①丘 陵;②高原(山地)。
(3)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
(3)终年温暖,年温差小; 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 化明显;双峰型(11月到
12月、2月到5月降水较
多)。
11北京(3)说明图中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原因。 (3)特征:年降水量900 mm左右(较丰富), 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成因:夏季受副热 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
答案:36.(36分) (l)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 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 (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海拔低于200米)地势较低平,自北(西北) 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
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2) 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 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 凌汛。(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 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 (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11全国卷一37.(18分)图9示意2009年中国大陆制造业500强总部 空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图9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 ) 答案:(1)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 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 情给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8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一 应试提分

(2015·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Ⅰ);甲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图Ⅱ)。
据图Ⅱ,描述图Ⅰ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思维建模] 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 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 低。
[答题模板]
第
三 部
考前 30 天
分
专
题
应试提分策略
一
二
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模板一
特征描述类综合题
题型解读: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 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 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正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前提。平 时只有善于积累,明确把握各个地理事物的特征表现,才能为正 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奠定良好基础。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 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 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 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解析] 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及海拔高低 等角度回答即可。
2021年新高考地理6答题模板5特征描述类

答题模板5特征描述类◎答题技法'特征描述类试题考场答题“三步法”第一步,精准定位,确定描述主体。
通过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然后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第二步,结合图文,分析区位特征。
⑴区域自然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
(2)区域人文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步,抓关键词,术语规范准确。
紧扣题干要求,把握答题要点,规范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产量高低、商品率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区域专业化水平 )地理位置特征、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社会经济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①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观察其含义③点状事物背景比例尺小,从大范围考虑问题 ①从分布的趋势、范围、疏密、极值等方面看其方向、特征、弯曲及闭合状况③二维坐标图,一看三点 (最大、最小、拐点),二看趋势 (升降、陡缓)①注意其面积大小、形状(2018高考全国卷I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如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 水较浅。
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 地貌、气候特点。
农业生产特征 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科学技术水平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点状事物②分析点状事物疏密变化的线(面)及反映的规律 线状事物 ②说明走势方向及疏密特点面状事物②描述思路:形状+延伸方向+地理事物分布鸿tfttt*受臥営形底堰塞WL乌瞩尔河排水受41却形成昭泽显地.据此擔测扎雄泯地的地按. 吒駅特点] ,J 、.], '抬令均] 〔飆定伺] 凶(前柚瞩、将点〕(地報、上蠻'[H龙禅地]地轨特成可从地晤.變势右面井折;弋候特点可从气個、降忒竽厅面分析河stt♦水费紙-般形战堰察湖,何吗擀索河搏水壁阪卸童底内流河,靜成了梆洋制Jfc,遵明扎Jfc 駅鳧堆瞎甲地.HM r车具静形成胡泊的条件,常一方曲蛙明扎龙能也2帳比较「早.議发I圧盛, 不能形成潮泊・只能带威湿地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曜挣平AL开幅。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地理广东版解题指导综合题答题技巧

2.特征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1)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 湖泊、土壤、自然带) 、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 。 (2)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 、植被情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河流发 育程度等。 (3)地形、地势特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高低 (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 (4)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 、含沙量、结冰期、流速及水能。 (5)河流的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河流支 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 (6)气候特征:气温(高低、季节变化) 、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地域变化) 、水热配合状况。 (7)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 (二)原因类综合题答题技巧 题型特征: 在高考命题形式上,该类问题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例 2】 (2011·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产区,完成下表。
-3-
方法导入: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主产区,从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三大方面比较,自然条件又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第二步,联系所学知识,明确两区域的地理位置,比较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长江流域位于 东部季风区,河套灌区位于非季风区。 第三步,分析自然条件的比较思路:比较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地势、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比较不利条件时要从气象灾害、土壤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步,综合上述分析,确定答案。
特征类答题方法和练习

一、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二、答题模板解答特征描述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表: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
1、地形特征:地形种类、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地势特点)、分布特点。
2、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及出现的季节,日较差,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3、天气变化特征:突出气温、风力和风向、天气阴晴、气压等变化4、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落差(水能)等。
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及支流、河网密度、流向、流速、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
(不常见)6、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
7、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湖泊、土壤、资源状况、(自然灾害)等。
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09四川卷)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
[优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二轮复习答题模板特征描述类
![[优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二轮复习答题模板特征描述类](https://img.taocdn.com/s3/m/3372d2eeb90d6c85ed3ac646.png)
( 名 师 整 理 课本专 题)高 考地理 全国通 用二轮 复习答 题模板 特征描 述类pp t优质说 课稿( 精选)
常见特征描述类设问的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
答题要素
主要抓住三点:①明确主要地形类型;②说明地势
温、交通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特征描述类问题的 一般思路如下:
( 名 师 整 理 课本专 题)高 考地理 全国通 用二轮 复习答 题模板 特征描 述类pp t优质说 课稿( 精选)
一是看题目是否需要进行区域定位。如果不需要,则从图文材 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需要,则结合经纬网和区域特征进行定位, 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 ( 名 师校 整课 理堂 课】本获专奖 题PP)T-高老 考高地考理地 全理国全通国 用通二用轮二 复轮习复答习 题第模部板分 特答征题描模 述板类特征pp 描t优述质类说(课最稿新(版精本选))推荐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弗雷泽河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发源于多雨雪的落基山脉西坡, 全程落差大,年均径流量约为 1 075 亿立方米,其流域北部地区多年 平均降水量约为 610 mm,冬季降水多(当地某年实测冬季降水量高 达 2 290 mm)。该河是鲑鱼洄游产卵的必经通道。弗雷泽河流域内 70%为海拔 900 米以上的高原山地,森林、矿产、水能、渔业等资 源十分丰富,干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很大,全流域干支流水库大坝极 少,开发程度很低,流域内的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河口平原常受 洪涝灾害侵袭。下图为弗雷泽河流域(阴影部分)分布图。
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等
【 ( 名 师校 整课 理堂 课】本获专奖 题PP)T-高老 考高地考理地 全理国全通国 用通二用轮二 复轮习复答习 题第模部板分 特答征题描模 述板类特征pp 描t优述质类说(课最稿新(版精本选))推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答题规范 题型1 特征描述类

题型1 特征描述类【题型解读】描述类试题的设计一般是将地理事物要素以点、线、面的形式呈现于地理材料或叠加于相应地理图表中,让考生描述地理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此类题目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点的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和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典型例题1.(2016·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4分)阅卷现场阅卷展示标准答案①高山、山地为主;②地表崎岖;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④岩溶地貌广布。
名师点评1.地形类型写错,误把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形也当成了丘陵。
2.丢失了答案要点,描述地形特征的时候,还要描述出有什么特殊地貌类型,如果是沿海地区,还要说出海岸线的曲直情况。
典型例题2.(2015·浙江文综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12分)阅卷现场阅卷展示标准答案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名师点评1.水位特征一般要从水位的高低、水位的变化、汛期时间等角度分析说明。
2.水位高低的判断出现了错误。
考生可能认为图中水位才3米左右,数值偏小,就答成了水位低。
水位高低的判断,教学中的确没有明确规定,但可根据提供的材料来推测命题人的意图:①图中有气候降水量资料,降水量8个月在1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因此该河流的径流量不应该是“低”,而应该是“高”;②水位年变化图中的曲线位于图的中上部,而不是位于低处,似乎在暗示考生要回答“水位高”。
特征类答题模板

谢谢!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形的分布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 和降水分布特征。第(1)题,图中给出的地形图有山地、平 原、高原,描述其分布状况,既要说明三种地形区在图中 的具体位置,又要说明它们各自的形态。第(2)题,该河流 流向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出,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含沙量、 冰期、汛期、流速等方面作答。第(3)题,河套平原年降水 量的分布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两方面作答。
答案: (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 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2) 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 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 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图9
图 10
例题8 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10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
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①流量较大,流速较快;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
③含沙量小;
④无结冰期(8分)
例题10 读“我特征。(8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河流等信息可准确定位:图示区 域为南亚西部。通过河流流向等确定地势高低,地势特征 描述要点出高低起伏状况;河流的水文特征应结合流量、 含沙量、水能蕴藏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回答。自然地 理特征描述要突出区域特色,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 植被等方面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
(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
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Ⅱ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描述一条等值线 (1)走向:东西?南北?西北东南? (2)拐点:拐点必须有原因……
2、描述一组等值线
(1)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是…… (2)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 (3)分布凸变:某地区偏大(小)
描述一条等值线
成因法
【例3】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拐点)该 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 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分段描述
按向索因 注意拐点
描述一条等值线
【变式训练】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水位、汛期、流量(变化)、含沙量、冰期、凌汛等
1、描述 — 地理事物(包括要素、现象等)的特征及发展变化
A、按对象属性分类:(1)自然类
(2)人文类
B、按表现形式分类:(1)图表形式
(2)文字形式
C、按事物形状分类
(1)点状事物 (2)线状事物
(3)面状事物… …
2.问句模式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 述…状况”、“简述…特征”“从 …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准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前提。
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4)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述
地理要素 自然特征 人文特征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水文特征
思维方向
地形、气候、水文(河、湖)生物(自然带)、自然资源等 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业等 地形类型(主)、地势(地形倾斜方向、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 气温、降水特征(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水热组合等
分布范围(数值描述):150-400
分布凸变
一组等值线——极值、 变化、成因
变化趋势:自……方向逐渐向……方向……变化
描述一组等值线
(2011年山东卷)
下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
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问题。
极值变化法 与成因法
指出该区域寒潮 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
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Ⅰ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例1】(3)甲区域的城镇分
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
点。(6分) (08天津)
点状地
疏密
分布不均
理事物
分布描 述思路
方位(线上分布、沿河流谷地、交通线 面上分布) (公路、铁路)分布 分布于高原东部
数量 数量少 大小
疏密、方位、 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
按向索因 注意拐点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 西段(110°E以西) :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
描述一组等值线 【例4】读图回答下列 08年北京卷变式题
问题。
分布范围: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 米至400毫米之间; 变化趋势: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分布凸变: 北部山区(等降水量 向西凸出)降水相对较多 原因:距海(太平洋)较远,受夏 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小;从 西向东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 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北部山区 (3)指出图示的年降水量分布多特地征形,雨并分析原因。
3、依据:看图描述;推理描述。 4、方法:①分段描述法;②分区域描述法;③分季节(时间) 描述法;④定性与定量描述法;⑤先分后总法
5.答题模板:具体答题思路:首先对题目涉及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解读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而简洁
数量
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例2】下图示意2007 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 业500强总部的空间 分布。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2011全国课标卷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分布不均衡。
•总分结构描述(不 均,哪多,哪少)
•极值(最多、最少、 最集中等)
【2012浙江】 36.(30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 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 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描 述澳大利 亚铁矿石 生产和出 口地的地 理分布, 评价其铁 矿石出口 的优越条 件。(10 分)
地描述。
Ⅰ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 ①一致:均匀 ②不一: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
沿什么线(或面)密集 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方位 : 线上分布(如沿河谷、交通线分布) 面上分布(如分布在面的什么位置)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反映的规律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数量属性(数值、面积、形状)
线状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
【例6】(10浙江)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 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 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 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
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 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 地为东亚。
高考二轮复习小专题
育英高中:田建明
——点、线、面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
高考目标和要求
解题的前提 解题的核心能力
得分能力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发
布特征,并说明该特 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
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
素。
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 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数值变化
纬度位置;地形。
分布凸向
局部小闭合(极
值—最大、最小值)
方法总结:描述线状事物的分布:
情况一:单一线状事物 描述位置属性(走向),一般要分段描述。
情况二:多条线状事物 描述位置属性(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