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四章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模电第四章标准答案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自测题一、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C )。
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B.可使温漂小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 B )。
A.高频信号B.低频信号C.任何频率信号 (3)集成运放制造工艺使得同类半导体管的( C )。
A.指标参数准确B.参数不受温度影响C.参数一直性好 (4)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A )。
A.减小温漂 B.增大放大倍数 C.提高输入电阻(5)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A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集放大电路 C.共基放大电路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
(1)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U IO 是两输入端电位之差。
( × ) (2)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I IO 是两输入端电流之差。
( √ )(3)运放的共模抑制比cdCMR A A K =。
( √ ) (4)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 √ )(5)在输入信号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 × ) 三、电路如图T4.3 所示,已知β1=β2=β3= 100 。
各管的U BE 均为0.7V , 试求I C 2的值。
解:分析估算如下:21100CC BE BE R V U U I A Rμ--==00202211B B B B I I I I ββββ++==++;0202()1R B B B I I I I ββββ+=+=++图T4.322021C B B I I I ββββ+==⋅+。
比较上两式,得 2(2)1002(1)C R R I I I A ββμβββ+=⋅≈=+++四、电路如图T4.4所示。
图T4.4(1)说明电路是几级放大电路,各级分别是哪种形式的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差放… … );(2)分别说明各级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改善其性能指标(如增大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 )。
模拟电路第四章习题解答

用 SPICE 分析: (1) 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 输入取频率为 1 kHz、幅值为 10 mV 的正弦信号,绘出差模输入时,
输出电压 vo1 和 vo2 的波形,并绘出 vo vo1 vo2 的波形; (3) 输入取频率为 1 kHz、幅值为 100 mV 的正弦信号,绘出差模输入时,
vo
而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为:
u
R2 R1 R2
v1
因为“虚短”,即 u u ,所以
R2 R1 R2
v2
R1 R1 R2
vo
R2 R1 R2
v1 ,整理可求得差分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vo
R2 R1
(v1
v2 )
。
题目中,电路增益为-10,因此 R2 10 。 R1
设:IIB 为运放输入偏置电流,IB1,IB2 分别是运放两个输入端的输入偏置电 流,IOs 为输入失调电流。有
vi 1mHz 1V
C1
R1 100KΩ
10uF
+ U1
R5 1KΩ
R2 10KΩ R3 1KΩ
-
U2
vo
+
R4 2KΩ
图 P4.8 解:U1 组成积分电路,U2 组成比例放大电路。
vi 1mHz 1V
C1
R1 100KΩ
10uF
-
U1
+
R5 1KΩ
vo1
R2
10KΩ
R3
1KΩ
-
U2
vo
+
R4 2KΩ
+
M4 Vo1 vo1
-
VEE
这是一个带有密勒补偿的两级运算放大器。放大器采用 PMOS 管输入。 a、低频电压增益;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4 基本放大电路自我检测题一.选择和填空1. 在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大,可选用 A 或C ;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 B ;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小,应选用 B ;希望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应选用 A ;希望高频响应性能好,应选用 C 。
(A .共射组态,B .共集组态,C .共基组态)2.射极跟随器在连接组态方面属共 集电 极接法,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1 ,输入电阻很 大 ,输出电阻很 小 。
3.H 参数等效电路法适用 低 频 小 信号情况。
4.图解分析法适用于 大 信号情况。
5.在线性放大条件下,调整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有关参数,试分析电路状态和性能指标的变化。
(A .增大, B .减小,C .基本不变)(1)当R c 增大时,则静态电流I CQ 将 C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C ,输出电阻R o 将 A ;(2)当V CC 增大,则静态电流I CQ 将 A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B ,输出电阻R o 将 C 。
6.在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中 ,当输入电压为1kHz 、5mV 的正弦波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底部削平失真。
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失真是 B 失真。
(A .截止,B .饱和,C .交越,D .频率) (2)为了消除失真,应 B 。
(A .增大C R ,B .增大b R ,C .减小b R ,D .减小 CC V ,E .换用β大的管子)。
R b R c+V CCC 2C 1R Lv iv oT图选择题57. 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_A_,穿透电流CEO I _A_,在I B 不变的情况下b-e 结电压V BE_B _。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8.随着温度升高,三极管的共射正向输入特性曲线将 C ,输出特性曲线将 A ,输出特性曲线的间隔将 E 。
(A .上移, B .下移,C .左移,D .右移,E .增大,F .减小,G .不变) 9.共源极放大电路的v o 与v i 反相位,多作为 中间级 使用。
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四章习题

I SS 1103 0.72V 4 0.383510 50 W p Cox L 3
Vout max 3 0.72 2.28V Vout , swing 2Vout max Vout min 22.28 0.673 3.214 V
Chapter 4 习题
4.11
Cox
0 ox
tox
8.851014 F / cm 3.9 7 2 3 . 835 10 F / cm 9 109 m
cm2 F 4 A nCox 350 3.835107 1 . 34225 10 V s cm2 V2 cm2 F 4 A pCox 100 3.835107 0 . 3835 10 V s cm2 V2
b. VDD 0.8V时,M 3截止,Vout 0, AV 0 VDD 0.8V时,M 3导通,M1工作在线性区,VDD ,Vout , AV 当VDD 上升到一定值时,M1进入饱和区。
VinCM 1.2V时,满足M1工作在饱和区的最小电 源电压为 VDD min VinCM VTH 1 VGS 3 1.2 0.7 1.607 2.107V
2 I D1 VGS 1 Vod 1 VTH 1 0.7 W nCox L 1 2 0.25103 0.7 0.893 V 4 1.3422510 100
VinCM min VodSS VGS 1 0.273 0.893 1.166 V
a. VinCMmin VodSS VGS1 VinCMmax VDD VGS3 VTH1
模拟电路第四章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 7 第四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4-1 在图P4-1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CC为6V,RL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1V, 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V和效率η。 解:① WWRUVPLcemCCom563.182)16(2)(22 如忽略UCES,则 WWRVPLCCom25.2826222 ② WWRVPLCCV865.2862222 %55.54865.2563.1VomPP 如忽略UCES,则%53.78865.225.2VomPP 此题的意图是理解OCL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Pom和PV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2 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 ① 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 ② 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 ③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 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om,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 解:① WWPPomCM45.025.22.02.0 ② AARVILCCCM75.086 ③ VVVUCCCEOBR12622)( 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1uA,而略小于1,故VVVUUCCcemi24.4262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CL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 7
/ 7 ②WWPPVVVUAARVIomCMCCCEOBRLCCCM2.3)162.0(2.0,32)162(2,2816)( ③mAAIICmBm33.36002 ④mAAIICmBm10020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由复合管组成的互补对称电路的特点。 ◆◆ 习题 4-10 分析图P4-10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要求: ① 说明放大电路中共有几个放大级,各放大级包括哪几个三极管,分别组成何种类型的电路。 ② 分别说明以下元件的作用:R1、VD1和VD2;R3和C;RF。 ③ 已知VCC=15V,RL=8Ω,VT6、VT7的饱和管压降UCES=1.2V,当输出电流达到最大时,电阻Re6和Re7上的电压降均为0.6V,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解: ① 共有三个放大级。输入级包括三极管VT1和VT2,组成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包括PNP管VT3,组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包括VT4、VT5、VT6和VT7,其中VT4和VT6组成NPN型复合管,VT5和VT7组成PNP型复合管,这两个复合管组成准互补对称电路。 ② R1、VD1和VD2的作用是在输出级的两个三极管VT4和VT5基极之间产生一个偏压,使静态时输出级的功放管中已有一个较小的集电极电流,即互补对称输出级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目的是减小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 R3和C起补偿作用。因为扬声器为感性负载,接入R3和C后,通过补偿,希望总的负载接近纯阻性。 RF为反馈电阻,其作用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提高带负载能力,减小非线性失真等目的。 ③ WWRUUVPLRCESCCome89.1082)6.02.115(2)(226 本题的意图是学习分析一个典型的多级功率放大电路,了解电路的一般组成和一些元件的作用,并估算电路的Pom。
浙大模电2篇4章习题解答

256
题2.4.17 由运放组成的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β的测试电路如图题2.4.17所示, 设三极管 的VBE=0.7V。 (1) 求出三极管的 c、b、e 各极的电位值; (2) 若电压表读数为 200 mV,试求三极管的β值。
图题 2.4.17
解:(1) VB=0V VE=-0.7V VC=6V (2) IB=200mV/R2=0.02(mA) Ic=(V1-VI(-))/R1=(12V-6V)/6K=1(mA) ∴ β=IC/IB=50
图题 2.4.14
解:在 t=0~10ms 区间,υI=2V υo=-(υi/RC)·t=-2/(10×103×10-6)·t=-200t 当 t=0 时,υo=0V,当 t=10ms 时,υo=-2V 当 t=10ms~20ms 区间,υI=-2V
254
υo=υo(10)-(υi/RC)·t=-2+0.2(t-10ms) t=20ms 时,υo=0V,波形见图
第二篇
第 4 章习题
题2.4.1 怎样分析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如何判断正、负反馈;动态、 静态反馈(交、 直流反馈) ;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可以判断正、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的引入使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 则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在静态条件下(vi=0)将电路画成直流通路,假设因外界条件(如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静态 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量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静态反馈。当 vi 加入后, 将电路画成交流通路,假定因电路参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也 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动态反馈。 利用反证法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假设负载短路后,使输出电压为零,若此时反馈 量也随之为零,则是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不为零),则为电流反馈。 在大多数电路中(不讨论个别例外),若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到放大电路的二个 输入端上,则为串联反馈,此时输入量(电压信号)和反馈量(电压信号)是串联连 接的;反馈电量(电流量)和输入电量(电流量)若加到同一输入端上,则为并联反 馈。 题 2.4.2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什么条件下其效果相同,什么条件下效果不同? 解:在负载不变的条件下,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效果相同;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则二 者效果不同,如电压负反馈将使输出电压恒定,但此时电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题2.4.3 在图题2.4.3所示的各种放大电路中,试按动态反馈分析: (1) 各电路分别属于哪种反馈类型?(正/负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联/并联反馈) 。 (2) 各个反馈电路的效果是稳定电路中的哪个输出量?(说明是电流,还是电压) 。 (3) 若要求将图(f)改接为电压并联负反馈,试画出电路图(不增减元件) 。
模电第四章习题答案

模电第四章习题答案模电第四章习题答案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电路的设计、分析和调试等方面。
第四章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模电第四章习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题目:一个共射放大器的电流增益为50,负载电阻为2kΩ,输入电阻为1kΩ,求其电压增益。
解答:共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压增益 = 电流增益× 负载电阻 / 输入电阻代入已知数据,得到:电压增益= 50 × 2kΩ / 1kΩ = 100所以,该共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100。
2. 题目:一个共集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30,输入电阻为10kΩ,输出电阻为1kΩ,求其电流增益。
解答:共集放大器的电流增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流增益 = 电压增益× 输出电阻 / 输入电阻代入已知数据,得到:电流增益= 30 × 1kΩ / 10kΩ = 3所以,该共集放大器的电流增益为3。
3. 题目:一个共基放大器的电流增益为50,输入电阻为1kΩ,输出电阻为10kΩ,求其电压增益。
解答:共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压增益 = 电流增益× 输出电阻 / 输入电阻代入已知数据,得到:电压增益= 50 × 10kΩ / 1kΩ = 500所以,该共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500。
4. 题目:一个共射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1kΩ,输出电阻为2kΩ,求其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
解答:共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压增益 = 输出电阻 / 输入电阻代入已知数据,得到:电压增益= 2kΩ / 1kΩ = 2共射放大器的电流增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流增益 = 电压增益× 输入电阻 / 输出电阻代入已知数据,得到:电流增益= 2 × 1kΩ / 2kΩ = 1所以,该共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2,电流增益为1。
第四章答案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第四章答案模拟集成电路基础1.什么是功率放大器?与一般电压放大器相比,对功率放大器有何特殊要求?主要用于向负载提供功率的放大电路常称为功率放大电路,简称功放。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较小失真的输出功率,因此输出的电压、电流均较大,其值一般接近于功率三极管(以后简称功率管)的使用极限值。
功率放大电路中讨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输出信号的功率、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三极管的功率损耗以及非线性失真等。
2.功率放大电路有哪些特点?(1).输出功率为交流功率(2).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3).效率要高(4).减小非线性失真(5).功率管要注意散热与保护(6). 由于信号幅值大,对于功率放大器的分析,采用图解分析法。
3.什么是甲类放大?分析甲类放大效率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三极管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都处于导通状态,即导通角θ=360˚,这种工作方式通常称为甲类放大。
在甲类放大电路中,电源始终不断地输送功率,在没有信号输入时,也有静态偏置电流通过,这些功率全部消耗在三极管和电阻上,使三极管发热,并转化为热量的形式耗散出去,因此静态功耗大、效率低。
要提高效率,就必须降低静态工作点,增大功率三角形的面积,但会带来信号失真,可以通过两个三级管共同工作的乙类放大提高功放效率。
4.功率放大器电路中的三极管有哪几种工作状态,它们的导通角分别是多少?画出各种状态下的静态工作点以及与之相应的工作波形。
(1)甲类放大,导通角θ=360˚;(2)甲乙类放大导通角180˚<θ<360˚(3)乙类放大导通角θ=180˚。
(a)甲类放大在一周期内i c>0 (b)甲乙类放大在一周期内有(c)乙类放大在一周期内半个周期以上i c>0 只有半个周期i c>05.在题图4-1所示电路中,设BJT的β=100,V CC=12V,V CES=0.5V,R L=8Ω,输入信号v i为正弦波。
(1)说明该电路功率放大的类型?(2)计算电路可能达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4-1 在图P4-1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解:①W W R U V P L cem CC om 563.182)16(2)(22≈⨯-=-= 如忽略U CES ,则W W R V P L CC om 25.2826222=⨯=≈ ② W W R V P L CC V 865.2862222≈⨯⨯=≈ππ %55.54865.2563.1≈==V om P P η 如忽略U CES ,则%53.78865.225.2≈==V om P P η 此题的意图是理解OCL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P om 和P V 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2 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① 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② 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③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 解:① W W P P om CM 45.025.22.02.0=⨯=>② A A R V I L CC CM 75.086==> ③ V V V U CC CEO BR 12622)(=⨯=>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1≈uA &,而略小于1,故V V V U U CCcemi 24.4262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CL 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3 在图P4-3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① 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将本题的估算结果与习题4-1进行比较。
解:①W W R U V P L cem CC om 25.082)13(2)2(22=⨯-=-=如忽略U CES ,则W W R V P L CC om 5625.0886822=⨯=≈ ② W W R V P L CC V 716.0826222≈⨯=≈ππ %92.34716.025.0≈==V om P P η 如忽略U CES ,则%56.78716.05625.0≈==V om P P η 可见,在同样的VCC 和RL 之下,OCL 电路的Pom 比OTL 电路大得多(大约为4倍)。
同时OCL 电路的PV 也比OTL 电路大得多(也大致为4倍)。
最终,两种电路得效率基本相同。
此题的意图是理解OTL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P om 和P V 的估算方法,并与OCL 电路进行比较。
◆◆ 习题 4-4 在图P4-3所示的电路中:① 估算三极管的最大功耗;② 估算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③ 估算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等于多少?解:① W W P P om CM 1125.05625.02.02.0=⨯=>② A A R V I L CC CM 375.08262=⨯=> ③ V V U CC CEO BR 6)(=>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1≈uA &,而略小于1,故V V V U U CC cemi 12.222622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TL 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5 在图P4-1和图P4-3所示的两个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R L =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均为1V ,如果要求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3W ,试分别估算两个电路的直流电源V CC 分别应为多大。
解:对于图P4-1的OCL 电路 VV U P R V R U V R U I U P CES om L CC L CES CC L cem cm cem om 93.7)1382(22)(22122≈+⨯⨯=+=⇒-===对于图P4-3的OTL 电路V V U P R V R U V R U I U P CES om L CC LCES CC L cem cm cem om 9.15)1382(2)2(22)2(22122≈+⨯⨯⨯=+=⇒-===可见,在同样的Pom 和R L 时,OTL 电路的V CC 比OCL 电路高得多。
但前者只需要一个直流电源,而后者需要正、负两路直流电源。
本题的意图是对OTL 和OCL 两种电路进行比较,当要求同样的Pom 时所需的V CC 各为多少。
◆◆ 习题 4-6 分析图P4-6中的OTL 电路原理,试回答:① 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的电压应该等于多少?调整哪个电阻才能达到上述要求?② 设R 1=1.2k Ω,三极管的β=50,P CM =200mW ,若电阻R 2或某一个二极管开路,三极管是否安全?解:① 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的电压应等于V CC /2,即5V 。
应调整电阻R 1达到此要求。
② 若电阻R 2或某一个二极管开路,则mAmARRUVII BECCBB58.32.12.17.021023121≈+⨯-=+-==mAmAIIIBCC17958.350121=⨯===βCMCECTTPmWmWUIPP>=⨯===895)5179(1121因此,三极管将被烧毁。
本题的意图是理解OTL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保证电路安全的重要措施。
◆◆习题4-7 分析图P4-7中的OCL电路原理,试回答:①静态时,负载R L中的电流应为多少?②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③若二极管VD1或VD2的极性接反,将产生什么后果?④若VD1、VD2、R2三个元件中任一个发生开路,将产生什么后果?解:①静态时,负载R L中的电流应为0,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电阻R1;②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电阻R2,增大的R2阻值;③若二极管VD1或VD2的极性接反,将使功率三极管电流急剧增大,可能烧毁三极管;④若VD1、VD2、R2三个元件中任一个开路,同样可能使功率三极管电流急剧增大,烧毁三极管。
本题的意图是理解OCL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交越失真的概念以及减小交越失真和保证电路安全的措施。
◆◆习题4-8 试分析图P4-8中各复合管的接法是否正确。
如果认为不正确,请扼要说明原因;如果接法正确,说明所组成的复合管的类型(NPN或PNP),指出相应的电极,并列出复合管的β和r be的表达式。
解:(a) 接法不正确。
因i C1和i B2的实际方向正好相反,无法形成统一的电流通路。
从输入端看,在b1和e2之间无论加上何种极性的电压,VT 1和VT 2两者之中总有一个管子的发射结将被反向偏置。
(b) 接法不正确。
因i C1和i B2的实际方向正好相反,无法形成统一的电流通路。
(c) 接法正确。
复合管为PNP 型。
b1是复合管的b ,e1(c2)是复合管的e ,e2是复合管c ,复合管的r be和和β分别为 212111βββββ≈=)+(=,be be r r (d) 接法不正确。
因i E1和i B2的实际方向正好相反,无法形成统一的电流通路。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复合管的正确接法和类型,以及复合管的β和r be 。
◆◆ 习题 4-9 在图P4-9所示由复合管组成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V CC =16V ,负载电阻R L =8Ω,设功率三极管VT 3、VT 4的饱和管压降U CES =2V ,电阻R e3、R e4上的压降可以忽略,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 ;② 估算功率三极管VT 3、VT 4的极限参数I CM 、U (BR)CEO 和P CM ;③ 假设复合管的总β=600,则要求前置放大级提供给复合管基极的电流最大值I Bm 等于多少?④ 若本电路不采用复合管,而用β=20的功率三极管,此时要求前置放大级提供给三极管基极的电流最大值I Bm 等于多少?解: ①W W R U V P L CES CC om 25.1282)216(2)(22=⨯-=-= 如忽略UCES ,则 W W R V P L CC om 168216222=⨯=≈②W W P P V V V U A A R V I om CM CCCEO BR L CC CM 2.3)162.0(2.0,32)162(2,2816)(=⨯=>=⨯=>==> ③mA A I I CmBm 33.36002≈==β ④mA A I I Cm Bm 100202≈==β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由复合管组成的互补对称电路的特点。
◆◆ 习题 4-10 分析图P4-10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要求:① 说明放大电路中共有几个放大级,各放大级包括哪几个三极管,分别组成何种类型的电路。
② 分别说明以下元件的作用:R 1、VD 1和VD 2;R 3和C ;R F 。
③ 已知V CC =15V ,R L =8Ω,VT 6、VT 7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2V ,当输出电流达到最大时,电阻R e6和R e7上的电压降均为0.6V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解:① 共有三个放大级。
输入级包括三极管VT 1和VT 2,组成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中间级包括PNP 管VT 3,组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输出级包括VT 4、VT 5、VT 6和VT 7,其中VT 4和VT 6组成NPN 型复合管,VT 5和VT 7组成PNP 型复合管,这两个复合管组成准互补对称电路。
②R 1、VD 1和VD 2的作用是在输出级的两个三极管VT 4和VT 5基极之间产生一个偏压,使静态时输出级的功放管中已有一个较小的集电极电流,即互补对称输出级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目的是减小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
R 3和C 起补偿作用。
因为扬声器为感性负载,接入R 3和C 后,通过补偿,希望总的负载接近纯阻性。
R F 为反馈电阻,其作用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提高带负载能力,减小非线性失真等目的。
③ W W R U U V P L R CES CC om e 89.1082)6.02.115(2)(226=⨯--=--= 本题的意图是学习分析一个典型的多级功率放大电路,了解电路的一般组成和一些元件的作用,并估算电路的P 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