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804环境科学概论2015--2016年

合集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342农业综合知识四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342农业综合知识四

8、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9、政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
10、过程模型认为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是社会团体和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
()
11、农业政策手段按照发生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手段、行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
等。
( )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
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
D.向农业外部转移
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 )。
A.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
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
5.下列不是农产品供给条件的是( )。
A.已经生产出来的 B.消费者需要的
C.一定时期生产的 D.生产者愿出售的
B.经济系统
C.社会系统
D.民间系统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 )
A.生产力标准
B.过程标准
C.政策效率标准
D.社会福利标准
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 )
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
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
14、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 )
A.社会问题的辨识
B.社会问题的出现
A.离土离乡 B.离土不离乡 C.离乡不离土 D.既不离土又不离乡
4.人口的构成按不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
口的( )。
A.地域构成 B.性别构成 C.年龄构成 D.民族构成
5.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 )。
A.马克思 B.迪尔克姆 C.孔德 D.韦伯
2.村落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纲考研大纲[推荐阅读]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纲考研大纲[推荐阅读]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纲考研大纲[推荐阅读]第一篇: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纲考研大纲附件4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环境科学》考试是为招收农业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环境科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环境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环境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环境学概论考试内容1.环境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等基本概念;2.污染物的迁移转化;3.水体富营养化;4.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5.土壤污染及修复;6.污染物生物富集7.全球环境问题及我国主要环境问题考试要求1.了解环境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等基本概念2.掌握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汞、铅、镉等)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过程3.掌握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以及主要的环境影响4.了解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的形成机理及主要控制方式5.掌握土壤污染的成因、污染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土壤污染主要修复方式;6.了解污染物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的过程7.了解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以及我国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参考书目1.杨志峰等主编.2010.环境科学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戴树桂编著.2006.环境化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制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编制日期:2014年9月16日第二篇:2014年宁波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生物化学考纲-考研大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初试考纲★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15《生物化学》:一、考试科目简介《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和化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缺2015年)802植物保护学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缺2015年)802植物保护学

四、论述(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A century ago the science of plant pathology was just being born and L. R. Jones wondered, at a meeting in Atlanta (亚特兰大) in 1913, whether it was a good thing to separate plant pathology as a discipline(学科) from botany (植物学). This was only a few decades after the idea that fungi were causal agents of plant diseases had been accepted and that the concept of "spontaneous generation"(自然发生), which regarded fungi as symptoms(症状) on plants suffering from ba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ad been on its way out. This new concept of germs being causal agents of disease had its earliest supporters among plant pathologists like Tillet for bunt(腥黑穗病) in 1755, Prevost for smut(黑粉病) in 1807, Berkeley and deBary for the late blight(晚疫) fungus of potatoes in the 1850s. Unfortunately, the broader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was not recognized, and it was only in the 1860s that the work of Pasteur and Koch on human pathogens(病原物) led to the break through of the germ theory(芽殖理论). Therefore,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standard of fungicides a century ago was very rudimentary(基 本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概论2015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概论2015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环境科学概论 第1页,共5页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环境科学概论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 ______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A. CdB. HgC. PbD. As2.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 )A.寒冷的夜间B.多云的冬季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3. Zn 通常与以下哪个元素形成伴生矿物 ( )A. CdB.HgC.PbD.As4. 在土壤中,下列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的是 ( )A. Ca 2+ B H + C Na + D Fe 3+5.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是 ( )A.疏水基团B.亲水基团C.吸附作用D.渗透作用6. 硫酸型烟雾污染多发生于 ( )A. 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一次污染物 ( )A. COB.CO 2C.O 3D.NO8. 有一垂直的湖水,pE 随湖水深度的增加将 ( )A. 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判断9.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是 ( )A. 吸附和扩散过程B. 形成配合物和扩散过程C. 扩散和质体流动过程D. 吸附和质体流动过程10. 土壤活性酸度是指 ( )A. 土壤胶体吸附性氢离子解离后显示出的酸度B.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直接反应出的酸度。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5年-2016年616人类生态学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5年-2016年616人类生态学
考试科目:人类生态学
第 1 页,共 1 页
201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人类生态学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80 Nhomakorabea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90 分) 1、生物圈。20 2、人类生态学。20 3、文化。15 4、生态伦理 20 5、生态阈限 15 二、论述题(60 分) 谈谈代际公平以及我们对后代的义务。60
考试科目:人类生态学
第 1 页,共 1 页
201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人类生态学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80 分钟
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 (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多元文化主义 2)艺术人类学 3)族群原生文化 4)民族志 二、简答题(每题 25 分,共 75 分): 1)谈谈你对跨界的人类学与文化田野的理解? 2)简述伦理原则对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必要性。 3)简述结构主义理论对于人类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论述题(35 分): 1)人类生态学对于宗教研究视角和方法与一般宗教研究有何异同?

浙江农林大学 803植物生理学真题 简答题 潘瑞炽

浙江农林大学 803植物生理学真题  简答题 潘瑞炽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中的反应物质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为什么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先天”环境,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合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上。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内聚力学说/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夏季土壤灌水,为什么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较为合理?因为在自然条件下,早晨或者傍晚,植物的吸水大于蒸腾,可以看到吐水现象,这时则需要给植物灌水。

●移植幼苗因注意什么?由于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部分进行,所以移植幼苗时因尽量避免损伤细跟,此外移栽幼苗或树苗时,要紧压疏松的泥土,使土壤与根部表面紧密接触,有利于根系吸水。

●大树移栽为何带土球??并去掉部分枝叶?因为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根毛区进行,带土球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2、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以及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有帮助的;3、能降低叶片温度,维持植物体温恒定;●根系吸水的动力及机理;根系吸水的动力:根压;蒸腾拉力植物细胞吸水的三大方式:渗透性吸水、吸胀吸水、代谢吸水●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传输途径?径向运输/根系吸水: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运输至木质部导管的过程轴向运输/水分向上运输:水分在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至植物顶部的过程●根系吸水的三大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部分移动(阻力小,速率快)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细胞的细胞质。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经过两次质膜,此途径只跨过膜不经过细胞质●化肥施用过量或过于集中,会使得土壤浓度突然升高,阻碍根系吸水,导致烧苗。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2014、2016、2019年(含标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2014、2016、2019年(含标准答案)

浙江林学院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姓名考生编号注意:请把答案写在考场发放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答在本试题、草稿纸或其它纸张无效。

一、解释下列术语:(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本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Life Form2、Ecological Relationship3、Plant Community4、Population Size5、Gaia Hypothesis6、Ecological Invasion7、Territory 8、Ecosystem 9、Biosphere 10、Niche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2、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3、优势种和建群种4、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5、生态型与生活型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选择1个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

本题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 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的草本植物的光合特点可能是()A. 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高B. 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低C. 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低D.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高2. 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3. 下面的哪项内容不是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应该具有的特点()A. 根系发达B. 叶表面凹陷C. 叶表面积较大D. 茎可进行光合作用4、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5. 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6. 当谈到某森林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时,这里指的是()A. 群落的垂直地带分布B. 群落的水平成层C. 群落的镶嵌D. 群落的垂直成层性7. "赤潮"的形成是种群动态的( )A. 不规则波动B. 周期性波动C. 生态入侵D. 爆发8. 某种植物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排斥其它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A. 他感作用B. 抑制作用C. 竞争D. 领域性9. 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的生物的生存对策是( )A. r-对策B. K-对策C. A-对策D. G-对策10.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B 种群C 种D 基因库11.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 )A 种群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12、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 )解释A. 贝格曼规律B. 阿仑规律C. 谢尔福德规律D. 高斯假说13、当环境中的资源( )时,植物会投资较多的生物量于能充分吸收此资源的构造上A. 丰富B. 缺乏C. 变化大D. 稳定14、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 )A. 趋同适应B. 竞争C. 互利共生D. 趋异适应15、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级,原因是( )A. 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B. 能量是守恒的C. 消费者数量不足D.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6、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A. 苔原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针叶林17、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 )A. 适应逆境B.提高生产力C.促进代谢D. 推迟生育18、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A 土壤中食物多B 环境条件较稳定C环境条件最好 D 无天敌19、植物在新地点上定居成功的标志是( )A.植株生长好B. 植株开花多C. 植株不休眠D. 植株能繁殖后代20、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 K 代表( )A.瞬时增长率B内禀增长率 C.环境容纳量 D.环境阻力21、草原上的草食动物数量总是变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 )所导致的A.内禀增长能力B.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C.存活曲线D.年龄结构22、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23、温室效应指的是(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浙江农林大学-2016硕士自命题真题-342-综合四

浙江农林大学-2016硕士自命题真题-342-综合四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农业经济学部分和农业政策学部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农业技术进步;2.水资源;3.农产品供给;4.农业政策问题;5.农业政策执行;6.农业政策方案评估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目前,我国提高农业内部劳动力利用率的关键问题是()。

A.推进农业机械化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D.建立稳定高产农田2.农业产前服务主要是()服务。

A.科技B.经营管理C.灌溉D.生产资料供应3.互补性农产品属于相关产品,下列()属于互补性农产品。

A.小麦与水稻B.小麦与棉花C.食糖与甜菜D.食糖与咖啡4.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刺激农产品需求的政策手段是()。

A.出口补贴政策B.消费补贴政策C.保护价收购政策D.农业生产直补政策5.政策科学主要研究()A.政府行为B.厂商行为C.市场行为D.农民行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B.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C.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收入降低D.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7.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A.土地B.劳动力C.农机具D.资金8.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

A.自然资源B.农业生产要素C.生态环境D.市场需求9.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

A.产量B.效用C.规格D.品质10.农产品需求函数是指农产需求量与()之间的关系。

A.供给量B.销售量C.其以前各期需求量D.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11.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A.化肥B.农药C.农业机械D.农膜12.政策的系统模型把公共政策视为是()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出的反应。

A.政治系统B.经济系统C.社会系统D.民间系统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环境科学概论第1页,共1页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环境科学概论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 ______ 污染所导致的。

()
A. Cd
B. Hg
C. Pb
D. As
2.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寒冷的夜间
B.多云的冬季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3.下面哪一项不是“五水共治”的内容()
A. 治污水
B.防洪水
C.抓节水
D. 海水淡化
4. 以下哪种离子属于路易斯软酸离子()
A. H+ B Hg2+ C Na+ D Fe3+
5.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是()
A.疏水基团
B.亲水基团
C.吸附作用
D.渗透作用
6. 硫酸型烟雾污染多发生于()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 对于清洁大气而言,以下哪种物质的光解是大气中HO·的主要来源()
A. CO
B.CO2
C.O3
D.NO
8. 有一垂直的湖水,pE随湖水深度的增加将()
A. 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9.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是()
A. 吸附和扩散过程
B. 形成配合物和扩散过程
C. 扩散和质体流动过程
D. 吸附和质体流动过程
10. 土壤活性酸度是指()
A. 土壤胶体吸附性氢离子解离后显示出的酸度
B. 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直接反应出的酸度
C. 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被其他离子替代时所反应出来的酸度
D. 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后经水解作用产生的氢离子酸度
11. DDT可导致鸟类蛋壳变薄,这是因为DDT干扰了鸟体内的__代谢。

( )
A. 铜
B. 锌
C. 镁
D. 钙
12.下面哪一个不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