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11章 运动中的不良行为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课件 (2)

《运动心理学》课件 (2)

心理素质在运动中的作用
集中注意力
正确引导注意力,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广 度,有助于运动员的的自我激 励和威慑能力。
控制情绪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 表现和自信心。
管理压力
有效应对比赛压力,提高心理韧性和应对能 力,既能够保持良好的表现,又能够保证身 心健康。
自信心与优秀表现的关系
自信心是运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自信的运动员更有动力、更投入,并能从失败中快速恢复。
专注力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专注力的高低对运动表现有直接影响,良好的专注力能提高反应速度和技术 表现。
压力与应对策略
掌握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包括深呼吸、积极自我对话和积极应对挫折,将 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适应性。
分享一些运动员运用心理训练取得成功的案例,激励其他运动员积极参与心 理训练。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方 法
介绍运动员如何在比赛中运用心理训练的方法,提高临场表现和应对能力。
总结
总结运动心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运动心理学提升运动表现。
如何利用运动心理学提升运动 表现
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运动员有效利用运动心理学来提高竞技表 现。
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
1
情绪调节
2
学会管理情绪,有效调节不同比赛状
态下的情绪表现。
3
心理准备
制定比赛前的心理准备计划,如放松 训练、呼吸调控、积极心理暗示等。
压力管理
针对比赛中的压力,制定相应的应对 策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竞技状态。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不同运动项目中心理训练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成功案例分享
《运动心理学》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心理素质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运 动心理学提升运动表现。

运动心理学ppt

运动心理学ppt

02
观察法分类
根据观察情境和目的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
种类型。
03
观察法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观察对象、制定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调查法
1 2
调查法概述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 的资料和数据,探讨心理因素与运动表现之间 的关系。
调查法分类
为了推动运动心理学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加强创新性研究,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心 理训练、多学科交叉融合等。
对未来体育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01
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
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
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而提高运动表现。
02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运动心理学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6
结论与展望
对运动心理学的评价与反思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员、教练和体育爱好者都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运动表现、缓解 压力和增强运动体验等。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
通过多年的研究,运动心理学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如心理技能训练、心理疲劳与 恢复、心理韧性与自信等。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01
增强学习效果
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提高学
习效果。
02
培养运动精神
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运动精神,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坚韧不
拔的意志品质等。
03
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与健康心理学》PPT课件ppt课件

《运动与健康心理学》PPT课件ppt课件

运动的负面影响
1奥林匹克综合症 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拼命运动,完全以一个 运动员的标准锻炼自己。 危害:超负荷,身体不适,疲倦无力,食欲 不振,昏厥,休克……
2锻炼成瘾 产生极为严重的心理、生理依赖,不管身体 状况如何,不管时间允许与否,一旦不进行
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 用
运动与心理“愉快”效应
#4 运动的负面影响
#5
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 作用
身体健康
生理意义上的健康,及身体及其各部分的状 态良好。 主要有三项指标:肌肉具有工作所需的力量 和弹性;
肺有足够的容积吸收氧气,以支持 心脏和肌肉的工
作; 心脏功能强,能适应工作和锻炼的 要求。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改善身体机能
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 能力
运动的精神健康效应
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与精神健康 方面有中等强度的相关。 1.对抑郁的缓解作用 所有运动形式都有效,尤以有氧运动为最佳 锻炼计划持续越久,抗抑郁效果越好
2.降低焦虑与应激反应 运动锻炼与小或中等程度的焦虑降低有关, 而且有氧运动的效果更加显著,尤其降低与
运动的精神健康效应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增加人对身体的 敏感度
改善身体机能
• 一项充满活力的运动可以增进心肺功能, 促使养分和氧气被顺利运送至细胞中,增 加肺活量;
• 可以增加骨髓中红细胞的产生,以便更好 地运送足够的氧气到身体需要的部分,有 效防止老化;
• 帮助正常人维持正常的血压,对高血压患 者则可以降低血压;
• 增强心脏和身体各部分的肌肉,降低脉搏; • 增加食物吸收的速度和效率;

《运动心理学》课件

《运动心理学》课件

赛前心理准备
通过心理训练帮助运动 员调整心态,应对比赛
压力。
心理技能训练
将心理训练与技能训练 相结合,提高运动员的
整体表现。
心理康复
在受伤或失败后,运用 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恢
复自信、调整心态。
团队凝聚力
通过心理训练增强团队 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提高团队整体表现。
03
运动情绪与应激管理
运动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运动判断的偏差与纠正方法
判断偏差
在运动中,由于各种原因,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判断偏差,例如感知错误、记忆 偏差等。这些偏差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决策和表现。
纠正方法
为了提高运动表现,运动员需要了解和纠正判断偏差。一些常见的纠正方法包 括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利用反馈和教练指导等。
提高运动决策与判断能力的训练
预防心理疲劳。
心导、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促进心
理疲劳的恢复。
04
运动决策与判断
运动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运动决策的过程
运动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信 息收集、处理和输出。在运动中,运 动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以应 对各种情境和挑战。
影响因素
运动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运动员的经验、技能水平、情绪状态 、外部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运动员的决策过程。
训练目标
提高运动决策与判断能力的训练旨在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运动中的挑战和情境 ,提高其表现和竞争力。
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包括模拟训练、实战演练、案例分析、心理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 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境,提高其决策和判断能力。同时,运动员还需 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体能和心理素质。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
(2)运动愉快感本身具有直接的健康效应, 使活动者更易获得积极的心理健康效应。
体育活动


类型 强度 持续时间 频率



运动愉快感
产生控制感 转移注意 产生恍惚 体温升高 释放儿茶酚胺 释放内啡肽
心理健康
改善情绪 完善个性 好的自我概念 改变睡眠模式 改善认知活动 心理治疗效应
一、改善情绪状态
改善情绪状态是研究者们用来检查体育 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 育活动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 效应两种。
二、完善个性特征
A型行为特征: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 整天忙忙碌碌、做事效率高。易产生冠 心病。
体育活动可改变A型行为特征。 体育活动对个性整体结构变化产生影响。
二、体育活动的强度
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能取 得较好的心理效应。相反,大强度的体 育活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的 情绪。研究还表明,长期进行中等强度 的体育锻炼能够治疗非精神病患者的抑 郁症。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中等强 度比大强度的活动更合适。
三、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20~30min?或60~90min ? 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的竞赛活动不会
第三节 体育活动特征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
一、体育活动的类型 二、体育活动的强度 三、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四、体育活动的频率
一、体育活动的类型
伯杰(Berger)1988年指出,有氧运动、 封闭式运动、没有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运动, 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对此观点虽有 争议,但是,显然,不管是哪一种体育活 动类型,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与个人的喜 爱程度以及与是否能从某一种活动中取得 乐趣有一定的关系。
一、身心关系的解释

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11章 运动中的不良行为

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11章 运动中的不良行为
(二) 修正攻击反应
✓ 教练员需要密切观察运动员的行为,将有攻击迹象的运动员从场中换 下。更进一步,教练员可以教导运动员控制情绪,以及应对挫折反应 的技能。
✓ 此外,教练员还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创设挫折情境,使运动员有机会 联练习挫折时的情绪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挫折应对能力。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四、运动中攻击行为的预防
(三) 教导适当的行为 ✓ 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预防攻击行为的有效途径。教练员可以通 过社会学习的策略,首先解释运动中的适当行为和不当行为, 进而通过直接强化,榜样,替代性强化等,教会运动员展现适 当的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二节 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一、兴奋剂及使用兴奋剂
(一) 兴奋剂及使用兴奋剂的概念 ✓ 兴奋剂(dope),全称运动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 和方法的总称。 ✓ 使用兴奋剂(doping)是指为提高运动成绩而使用某种对运动员健康 具有潜在危害的临时性物质或方法(IOC Medical Commission, 2000, 转引自毛志雄, 2007b)。 ✓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唯一目的是通过训练外手段,人为且不正当地 提高运动成绩,但是使用兴奋剂也会极大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
(一) 本能理论 ✓ 本能理论(instinct theory)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Freud, 1950),他认 为,人有生与死的本能,攻击是死的本能的一种表现。因此,攻 击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它会导致攻击能量的产生及积累,当攻击 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攻击另一个生命体或经由宣 泄得以释放。 ✓ 尽管有些运动员和教练员认可攻击的本能理论,然而,本能理论 并未得到很好的支持。

体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体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比赛中的风云突变欧洲冠军杯(曼联门将法比安·巴特斯)
h
27
由哈笛和法基移植了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解释生 理唤醒、认知焦虑和操作成绩之间复杂关系的三维突变模 型。所谓认知焦虑,是指由于个体对自己能力消极的评价 而引起的焦虑。该模型认为,当认知焦虑较低时,操作成 绩与生理唤醒的关系是一条类似平滑的倒U型曲线。当认 知焦虑较高时,过高的生理唤醒将导致突变性反应,使操 作成绩下降。认知焦虑对操作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

动 表






唤醒水平
驱力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预测
最初是由赫尔(Hull,1943)构想出来以解释复杂的技
能操作的,后来得到了斯潘斯等人(spence &
Spence,1966) 的修正 h
14
倒U形假说(Inverted U Hypothesis) P168


动 表




赛前赛中的状态焦虑同最佳功h 能区的比较
22
多维焦虑理论
认知焦虑
认知特质焦虑 特质焦虑
躯体特质焦虑
认知状态焦虑
状态焦虑
躯体状态焦虑
躯体焦虑
焦虑的多维性示意图
h
23
马腾斯1982年提出,将运动竞赛焦虑分为
: 1、认知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
认知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忧。它是对自己能力的消极评价或 多比赛结果的消极期望引起的焦虑,主要以担忧失败、对自己讲一些消 极的话,以及不愉快的视觉想象为特征。
h
33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P174
❖(一)特质焦虑 ❖(二)自尊

运动心理学PPT

运动心理学PPT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 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 过程。人们进行归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
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活动 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成绩。归因活动 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渗透在人们的 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什么叫做运动归因?

20世纪80年代后,对归因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 是因为个体对自己在体育运动中成败原因的认知 影响着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通过改变归因方式可以改变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 行为。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体育教师或教练要提高体 育学习、运动训练的效果就必须及时了解学生或 运动员的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的动态,并帮助他 们对已出现的体育学习或运动训练、竞赛结果进 行正确的归因,有其是对成绩不佳者要进行良好 的归因训练,避免他们形成习得性无助感,使他 们以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 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 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3、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5、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 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6、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 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 或评分不公等)。

第一节:运动中的归因
什么叫做归因?
实例 考试没有通过或者没有考好 ,我们都会 给出自己一个没有考好的答案。 例如: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或者自己不够 细心、或者觉得是因为自己太紧张了什么 的。 因为环境不好,太吵了影响到自己或者是 觉得老师老站旁边影响到自己“发挥”的 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二) 社会学习理论 ✓ 与本能理论认为攻击是与生俱来的观点相反,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认为,攻击是个体经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后在出 现类似行为时,得到强化而习得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 在竞技体育中,父母的攻击行为、教练对裁判的言语攻击、青少年 运动员所崇拜的榜样运动员的攻击行为,都对其产生了示范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得到了相关证据的支持。而且, 因其强调重要他人在攻击行为的发展及控制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对 竞技运动中攻击行为的预防具有实践意义。
二、运动员兴奋剂使用的原因
第二节 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二、运动员兴奋剂使用的原因
(二) 心理原因 ✓ 动机
• 提高自信 • 高成就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都可能促使运动员使用兴奋剂 • 自我决定动机也影响兴奋剂的使用
✓ 人格特征
• 适应不良 • 抵制兴奋剂自我效能
第二节 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二、运动员兴奋剂使用的原因
引例
2007年10月6日,32岁的美国“田径女皇”琼斯承认,她在2000年 悉尼奥运会前使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琼斯在悉尼奥运会共获 得三枚金牌和两枚铜牌,并囊括了当年美联社、路透社、ESPN (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和国际田联评选的年度最佳女运动 员奖项。琼斯事件被认为是体育史上最大的欺骗事件之一。她 本人也成为第一位奥运会跨届之后仍被追缴金牌的选手。
第二节 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一、兴奋剂及使用兴奋剂
(二) 兴奋剂的分类 ✓ 在竞技及健身运动领域,依其使用目的,可将兴奋剂划分为表 现 增 强 性 药 物 (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 和 娱 乐 性 药 物 (recreational drugs)。
第二节 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四) 一般攻击模式 ✓ 一般攻击模式认为,个人、情境是攻击行为的输入源,两者及 两者间的独特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攻击倾向,即采取攻击行 为的可能性。 ✓ 一般攻击模式从个人、情境及两者交互作用的角度解释攻击行 为,较先前对攻击行为的解释更具综合性。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 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 ✓ 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将挫折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有机结合, 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为减少运动中的 攻击行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四) 道德归因理论 ✓ 道德归因理论(moral reasoning theory)由布莱德梅尔提出 (Bredemeier, 1994)。该理论以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的 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体进行攻击的意愿与其所处的 道德发展阶段有关。 ✓ 道德归因理论重视归因在攻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也提示我们: 教练员、体育官员和全社会应重视竞技体育环境中道德氛围的 建设,以预防竞技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 挫折—攻击理论 ✓ 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本质是攻击的动机 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目标受到阻碍或失败的直接结果之 一,挫折引发了攻击动机,进而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 ✓ 伯克维茨(Berkowitz, 1994)完善了挫折攻击理论(revised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提出了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该理论认为,挫 折并不必然导致攻击行为,而是通过提高唤醒水平,增加愤怒情 绪等,提供了攻击的准备状态。实际攻击行为的发生,依赖于与 攻击相联系的刺激因素,这些刺激因素是个体在后天习得的,促 使受挫个体产生攻击行为的线索。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运动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 个体因素 1. 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
• 如果运动员主观上觉得对手企图伤害他们,那么,他们更倾向于 “以牙还牙”,主动采取攻击行为。
• 具有高攻击性的运动员更倾向将对手偶然的行为感知为具有攻击 意图,忽视对比赛本身的关注,导致其更可能采取攻击行为。
• 与替代强化相对的是替代惩罚,如果观察到榜样的攻击行为受到 惩罚时,相应地也会减少个体的攻击可能性。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运动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 个体因素 4. 外部奖励
• 外部奖励指存在于人际之间,来源于他人的奖励,可以是有形奖励, 地位奖励,受伤时的安慰,以及厌恶态度的缓解等。
2. 目标定向
• 与任务定向的运动员相比,自我定向的运动员更看重社会比较和 战胜他人,更倾向于认为比赛中的攻击行为是合理的,是比赛获 胜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运动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 个体因素 3. 榜样及替代强化
• 在竞技体育中,当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观察到职业选手 在赛场表现出攻击行为,并未因此受到惩罚时,会提高其攻击的 可能性,并在适宜情况下采取攻击行为。
5. 去个性化
• 去个性化指个体的独立感及责任感降低或丧失(Festinger, Pepitone, & Newcomb, 1952)。在运动队中,当运动员失去个体感,逐渐与团 队的要求一致,且对一些行为的个人责任弱化时,个体的攻击行为 增多。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运动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 竞赛及社会环境因素 1. 比分差距
6. 团队的道德气氛
• 团队道德气氛与攻击行为间存在密切关系(Stephens, 2001; Stephemp; Kavanagh, 2003)。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四、运动中攻击行为的预防
(一) 了解何时攻击最可能发生
✓ 挫折情境会提高运动员攻击的可能性,如比赛失利,认为裁判不公, 感觉尴尬,身体疼痛或比赛失准时。教练员需要了解与运动员攻击行 为相关的情境线索,以便能够及早地发现和控制攻击行为。
➢ 攻击行为既包括身体攻击,也包括言语攻击。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一、运动中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分类
➢ 攻击行为具有四个特点(Gill, 2000): ✓ 它是一个行为,而非态度、情感或动机,想攻击某人并不能构 成攻击行为; ✓ 具有指向性,或是故意的行为; ✓ 其意图是损害或伤害; ✓ 行为指向有生命的个体,某运动员怒摔球拍不能视为攻击行为。
引例
1994年,美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亨里奇因厌食症导致多器官衰竭而 离世,年仅22岁,体重仅21公斤。亨里奇曾经被教练告知体重过 重,因此她拼命节食,然而节食又导致了她的竞技能力下降。最 终她因体重及竞技能力的原因,未能入选美国奥运代表团。
请思考:
➢ 这些行为对竞技体育有何影响? ➢ 哪些因素影响这些行为的发生? ➢ 哪些策略能够预防和控制这些行为?
4. 联赛排名
• 对联赛排名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排名最靠前 的队伍,其攻击行为最少,相反,排名靠后队伍的球员更容易出 现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运动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 竞赛及社会环境因素 5. 比赛的时间段
• 比赛的时间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在领先及落后队伍中不同。
• 当比赛双方比分接近时,攻击行为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比赛关键 时刻的惩罚,对决定最终胜负具有关键作用。
2. 主客场因素
• 主客场因素与攻击行为有关,但这种关系取决于运动项目。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三、运动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 竞赛及社会环境因素 3. 比赛结果
• 如挫折—攻击理论和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一 样,在比赛中,胜利者表现出较少的攻击行为,而失利者则表现 出较多的攻击行为。
(三) 教导适当的行为 ✓ 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预防攻击行为的有效途径。教练员可以通 过社会学习的策略,首先解释运动中的适当行为和不当行为, 进而通过直接强化,榜样,替代性强化等,教会运动员展现适 当的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二节 运动中的兴奋剂使用
一、兴奋剂及使用兴奋剂
(一) 兴奋剂及使用兴奋剂的概念 ✓ 兴奋剂(dope),全称运动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 和方法的总称。 ✓ 使用兴奋剂(doping)是指为提高运动成绩而使用某种对运动员健康 具有潜在危害的临时性物质或方法(IOC Medical Commission, 2000, 转引自毛志雄, 2007b)。 ✓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唯一目的是通过训练外手段,人为且不正当地 提高运动成绩,但是使用兴奋剂也会极大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
(一) 本能理论 ✓ 本能理论(instinct theory)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Freud, 1950),他认 为,人有生与死的本能,攻击是死的本能的一种表现。因此,攻 击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它会导致攻击能量的产生及积累,当攻击 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攻击另一个生命体或经由宣 泄得以释放。 ✓ 尽管有些运动员和教练员认可攻击的本能理论,然而,本能理论 并未得到很好的支持。
(二) 修正攻击反应
✓ 教练员需要密切观察运动员的行为,将有攻击迹象的运动员从场中换 下。更进一步,教练员可以教导运动员控制情绪,以及应对挫折反应 的技能。
✓ 此外,教练员还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创设挫折情境,使运动员有机会 联练习挫折时的情绪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挫折应对能力。
第一节 运动中的攻击行为
四、运动中攻击行为的预防
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运动心理学(第2版)
毛志雄 迟立忠 主编
第十一章 运动中的不良行为
引例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暴力事件发生在 2004年,对此,NBA官方给予了联盟史上最重的罚单:肇事的阿 泰斯特、杰克逊被禁赛,步行者队被从东部劲旅中除名。这场暴力 事件源于一次上篮,华莱士被阿泰斯特从背后恶意侵犯,导致双方 球员发生冲突。正当两边球员逐渐平复时,一位球迷将酒瓶重重砸 在阿泰斯特身上,阿泰斯特顿时大怒,冲入观众席揪住该球迷就是 一顿暴揍,球迷们立即开始围攻阿泰斯特,杰克逊见状冲入观众席 。至此,一次场上的攻击行为彻底演变成了体育暴力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