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课件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课件

评估方法
可以采用概率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灰色 关联分析等方法对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进行 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评估结果的应用
评估结果应反馈给矿井管理人员和设计人 员,以便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管理 。
提高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
加强通风系统设计
合理规划通风网络,优化通风设施布局,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提高设备性能
选用高效、可靠的通风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行。
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操 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和维护通风系统。
CHAPTER 06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大型矿井的通风系统设计
总结词
大型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CHAPTER 03
矿井通风系统设备与设施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设备
通风机
用于向矿井内部输送新鲜 空气,稀释并排出有害气 体,是矿井通风系统的核 心设备。
风门
控制风流方向的设备,通 常设置在矿井的进风和回 风巷道中。
风窗
调节风流速度和风量的设 备,通常设置在矿井的通 风机出口或回风巷道中。
矿井通风系统辅助设施
设计时考虑通风系统的 可维护性,方便后续的
维修和保养工作。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矿井通风系统的需求,包 括通风量、风压、风流方向等
参数。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通风 系统方案,包括通风方式、通 风设备选型等。
详细设计
对通风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包 括风道布局、设备安装等。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 图纸,指导实际施工。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使用空气热回收技术
将排出的空气余热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06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具有节能、 环保、无噪音等优点。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舒适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为人们提 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 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过滤和排除室内空气 中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有害物质,保证 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健康。
节能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能 源的消耗,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通风设备 和系统。
高湿度环境
对于高湿度环境,需要采用除湿 或调湿的通风系统。
高温环境
对于高温环境,需要采用降温或恒 温的通风系统。
密闭环境
对于密闭环境,需要采用强制换气 的通风系统。
05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制度
01
定期检查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
更换磨损部件
发展
未来的建筑通风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节能化和健康化,如通 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采用新型节能材 料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化,通过引入空气净化技术实现健康 化。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根据通风动力不同,建筑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界的风力、温差 等自然动力实现通风换气,而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 机械设备提供动力进行通风换气。

实验室通风系统PPT课件

实验室通风系统PPT课件


影响活性炭过滤器吸附效果: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气
流在过滤材料中的滞留时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实际选
用时,要根据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处理风量等条件,确定
过滤器形式 和活性
可编辑课件
3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4噪声: 室外噪声控制在70分贝,室内噪声控 制在55分贝.有特殊要求请注明!!
可编辑课件
13
金华泰实验室通风系统
• 四 系统设计 • Ⅱ通风系统设计 • 1:根据平面图划分系统 • 2计算每个系统中通风量 • 3计算风管系统各段风管尺寸 • 4计算系统阻力 • 5设备选型
可编辑课件
14
实验室通风系统
适用于氨、硫化氢、酚光气、甲醛、甲醇、胺类等恶
臭物质的除臭处理;风机、水泵可根据用户现场灵活
设计布局、维修方便、结构紧凑、占地少等特点。
可编辑课件
28
酸雾喷淋塔
可编辑课件
29

• 活性炭过滤器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 的外观呈玄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表 面积大,吸 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 材料。
• 活性炭材料分颗粒炭、纤维炭、粉炭。 传统的颗粒活性炭有煤质炭、木质炭、 果壳炭、骨炭。活性炭由含碳有机纤维 制成。它的孔径小、吸附容量大、吸附 快、 再生快。常用的纤维基材有酚醛、 植物纤维、聚丙烯腈、沥青。
• 常用的变频系统采用多段速变频控制系统.适用 于普通型通风柜.
• 变风量通风柜的变频控制应做无极变频控制.
可编辑课件
18
金华泰实验室通风系统
• 五 变频控制
可编辑课件
19
金华泰实验室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课件

《矿井通风系统》课件
功能
提供井下氧气,稀释并排出瓦斯 、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降 低粉尘浓度,保持井下适宜的气 温、湿度等。
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01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降低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事故的风险,
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02
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设备磨损和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实践
通过对实际矿井通风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效果
改进后的矿井通风系统在通风效果、能耗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05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与管 理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任务
意义
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预防矿井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
确保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系统中的隐患,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的措施与要求
措施
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理制度,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检测和评估, 确保通风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要求
严格执行通风安全规程,加强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和技术水平。
明确矿井通风系统的功能需求。
2. 收集资料
收集地质、气象、矿井布局等相 关资料。
3. 通风计算
进行风量、风压等参数的计算。 Nhomakorabea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经验公式等方法 进行通风计算和设计。
5. 评估与优化
对设计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优化。
4. 设计通风网络

《实验室通风系统》课件

《实验室通风系统》课件
措施,并向上级汇报。
常见故障与处理
风量不足
检查通风系统的过滤器是否堵塞,清理或更换过滤器;检 查电机运转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温度控制异常
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检查 通风系统的风量是否合适,如风量过大或过小,进行调整 。
噪音过大
检查通风系统的各个部件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紧固或更换 损坏部件;检查通风系统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如有问题 进行调整。
电气故障
检查通风系统的电气线路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修复; 检查电气元件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04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进步与新趋势
01
02
03
高效过滤技术
采用更先进的过滤材料和 设计,提高空气过滤效果 ,减少尘埃、细菌等微生 物的传播。
智能控制技术
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 术,实现通风系统的远程 监控和智能调节,提高运 行效率和稳定性。
教训
不要盲目追求低成本,忽视设备 质量和性能;注意通风设备的噪 音和振动问题,以免影响实验结 果和实验室环境。
实际效果与效益
实际效果
实验室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空气质量和气流,减少污染和 交叉污染的风险,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效益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可以节 省实验室维护费用和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为实 验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功能
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实验室内 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换气次数 等环境参数,以满足实验需求和保障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风系统能够提供恒定的 实验环境,减少外部环境 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

采区通风ppt课件

采区通风ppt课件
(2) 采用上行风时,工作面运输平巷中的运输设备位于 新鲜风流中,安全性较好。
(3) 工作面发生火灾时,采用上行风在起火地点发生瓦 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下行风要小些。
(4)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进风流 和回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同, 对通风有利。
上行风的主要缺点是: (1) 上行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飞扬,
E型
与U型通风方式相比,可使上部工作面气温降低。但 采空区的空气流动相应发生了变化,迫使采空区的瓦斯 较集中地从上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涌出,使该处时常 处于瓦斯超限状态,故仅适用于低瓦斯矿井。
Z型
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方式的改进,为前进式Z型,其 进风巷随回采工作曲推进而形成,回风平平巷则为沿空 留下的或预留的巷道,其优点为:
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 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 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4、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5、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
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6、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
空区或冒顶区。 7、井下机电硐室必须设在进风风流中。个别井下硐室,经
(3)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区进风流和回风流之间 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降低了矿井 通风能力,而且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工作面的下行 风流就有停风或反风(或逆转)的可能。
7.3 采区风量计算
采区所需总风量是采区内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之和, 并乘以适当系数。
Qm Qpi Qei QBi QOi • Km
优缺点比较
采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容易 引起煤尘飞扬,使进风流的煤尘浓度增大;煤炭在运输过 程中所涌出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浓度增高,影响工 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输送机设备所散发的热量,使进风 流温度升高。 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虽能 避免上述的缺点,但输送机设备处于回风流中,轨道上山 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都要安装风门,风门数目较多。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目录
•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 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与原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01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建筑通风系统是指为建筑物内部 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废气的系统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
自动化控制
通过预设程序或远程控制,实现 通风系统的自动调节和开关,提
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通 风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 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能效。
智能运维与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实现 通风系统的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 和远程管理。
能耗分析
评估通风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实施智能控制等。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通风系统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如空气质量、 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CHAPTER 04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01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
机械通风系统
1 2
机械通风系统的原理
通过机械(如风扇、鼓风机等)产生空气流动, 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
机械通风系统的优点
通风效果好,可调节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3
机械通风系统的局限性
耗能较高,存在机械噪音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CHAPTER 03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原则与流程
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挑战
节能设计

通风及空调工程课件(PPT 54页)

通风及空调工程课件(PPT 54页)
R134A标准气化温度-26.1℃
40
3.6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64
组成:4种设备
• 冷凝器:使制冷剂冷凝的设备
• 蒸发器:使制冷剂蒸发的设备
•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制热
• 膨胀阀:降低压力
制冷
冷却介质:使制冷剂冷却的介质 被冷却介质:被制冷剂冷却的介质
图3-81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27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3
3.2.3常用风管的连接方式
1. 咬口连接 2. 焊接 3. 铆接 4. 风管加固
28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5
3.2.4 风管的施工
29
图3-49 矩形风管管件形状示意图
3.2 通风系统管材
154
3.2.4 风管的施工
图3-50 圆形风管管件形状示意图
30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8
3.2.2 风管配件
(3) 喷口
喷口是喷射式送风口的简称。用于远距离送风的风口。其主要形式有圆形和球形两种。
19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8
3.2.2 风管配件
(3) 喷口
由于喷嘴长度较长(180-350㎜),使得该风口的射程比球形喷口更远, 喷口通常作为侧送风口使用。
图3-24 带长喷嘴的球形喷口
6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30
3.1.1 通风的分类
1. 自然通风 依靠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和室内空气温差形成的热压使 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烟囱效应”
图3-2 利用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示意图
7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叶轮;2—机轴;3—机壳;4—吸气口;5—排气口 图e. 离心风机结构示意图
1) 离心风机 用于低压或高压送风系统,特别是低噪音和高风压
的系统。叶轮的叶片型式有流线型、后弯叶型、前弯叶 型和径向型四种
离心风机构造示意图
舒适性空调中的风机
一般都使用离心风机。 四种叶轮设计构成了风机的四种基本形式:
在相同面积下,圆形管阻力比矩形管小。矩形 风管设计时,长短边比例在3.0以下。
3. 风机的进出口布置
风机进出口的连接管对风机能力的发挥有很大影 响,因为进、出口处空气的动压很大,连接管做法不 当,将引起可观的压头损失,而使风量受到严惩损失, 为此,必须在管路设计中注意这个问题。
1) 转弯或弯头的风管内边到风机进口的距离应大于 风机进口直径,以保证气流均匀进入风机叶轮。当 转弯曲率半径不够时,应弯管处加导流叶片,见下 图。
3) 止回阀:防止风机停止后气流倒转
四、风管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 风管布置 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
弯头、三通等构件要安排得当,与风管连接要合理, 以减少阻力和噪声。风管上应该设置必要的调节和 测量装置或预留安排测量装置的接口。调节和测量 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2. 风管断面形状
活动支吊架
固定支架
固定吊架
2. 弯头 直角弯头和弧弯头:改变气流走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三通 1) 合流三通 2) 分流三通
4. 变径管 1) 突然扩大和缩小:风量改变。(见左图) 2) 渐变管:风量改变。(见右图)
5. 风管阀门
1) 调节风量、打开或关断风系统: 蝶阀、对开多叶调节阀、三通调节阀
2) 防火阀:当火灾发生时,切断气流通路,防止火 势沿风管蔓延
❖ 排风口应设在污染物浓度高的地方
❖ 在整个控制空间内,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 少涡流的存在,从而避免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
2. 局部通风
1) 原理:
局部通风分为局部进风和局部排风,其基本 原理都是通过控制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 范围 不受有害物的污染,并且造成符合要求的空气环 境。
局部排风系统
局部送风系统
密闭罩
排风罩
7.1.4
通风系统的设备与构件
• 自然通风系统一般不需要设置设备,机械通风 的主要设备有风机、风管或风道、风阀、风口 和除尘设备等。
7.1.4
通风系统的设备与构件
一、风机
1. 风机在管路中的作用:
输送空气 2. 风机的基本结构:
叶轮、电机、外壳
3. 风机的种类
1) 离心风机 2) 轴流风机 3) 混流风机
❖ 斜流风机:该系列风机分为单速和双速两种。具有结 构紧凑、体积小、维修方便等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使 用场合,采用改变安装角度、改变叶片数、改变转速、 改变机号等方法达到多方面的使用要求。
❖ 屋顶、侧壁排风机:有普通离心式屋顶风机和低 噪声离心式屋顶风机,适用于厂房、仓库、高层建筑、 实验室、影剧院、宾馆、医院等场合的局部换气。
后向型-直线
前向曲线型叶轮与后向曲线型叶轮
(1) 前向曲线型叶轮
大量小型、轻质叶片构成,风机的其他部分也是 轻材料。这些都比翼型叶轮要轻。特点:根据设计情 况,前向型风机可以以比相同直径的后向型风机低的 转速输送更多的空气。任何类型的后向型风机输送相 同风量时,前向型可以以后向型一半的速度运行。因 此前向曲线型风机噪声更低,再考虑到它低价的特点, 使它成为低中压运行中的最佳选择。
❖ 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风压较低、风量较大, 多用于阻力较小的大风量系统。
轴 流 风 机 构 造 示 意 图
3) 混流风机
❖ 集中了离心风机的高压和轴流的大风量的特点。
4) 常见的建筑用风机
❖ 高温消防排烟风机:高 温消防排烟风机在正常情况 下可用于日常的通风换气。 遭遇火险时,抽排室内高温 烟气,增强室内空气流通。 具有耐高温的特点。适用于 高层建筑、烘箱、车库、隧 道、地铁、地下商场等场合 的通风换气和消防排烟。
(2) 后向曲线型叶轮
风机在大容量、大压差情况下,比前向曲线型风机效 率更高,所以在许多中压运行的情况下,多使用后向 曲线型风机。
前向曲线叶型:
❖ 轻型构造 ❖ 低速, 大容积 ❖ 低压
翼型:
❖ 高压 ❖ 高效率 ❖ 重型构造
两种典型的风机叶轮
❖ 轴流风机
2) 轴流风机
❖ 轴流风机的构造如图所示。叶轮由轮毅和铆在其 上的叶片组成,叶片与轮毅平面安 装成—定的角度。 叶片的型式有机翼型扭曲叶片或直叶片;等 厚板型 扭曲叶片或直叶片等。
(1) 后向型风机的叶片:直线型后倾叶片、曲线型叶片或 翼型叶片。
直线后倾型:直的单层金属叶片。
曲线后向型:弯曲的金属叶片。
翼型设计:双层的金属叶片,提高空气流经叶轮的效 率。它主要用于运行投资的节省可高于初 投资的情况。
(2) 第四种类型是前向曲线型,它的叶片是弯曲的单层 金属叶片。
四种形式叶轮
❖ 空调通风风机:离心空调风机具有性能适用范围大、 噪声低、重量轻、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的优点。可以 与各空调厂的组合空调机组配套。
❖ 排烟柜式风机
二、风管
1. 形式:圆形和矩形
2. 材料:
❖ 砖和混凝土 ❖ 薄钢板 ❖ 玻璃纤维板 ❖ 铝板 ❖ 聚氯乙烯板 ❖ 软管材料
三、局部构件
1. 风管支架 1) 作用:防震、承重 2) 形式: 风管与支架的连接:固定与不固定。 支架的支撑方式:支架、吊架和托架。
2) 全面通风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
在设计全面通风系统时应遵守一个基本原 则:应将干净空气直接送至工作人员所在地或污染 物农度低的地方。
常用的送、排风方式有上送上排、下送上排及 中间送、上下排等多种形式。具体应用时,应根据 下列原则选择: ❖ 进风口应位于排风口上风侧
❖ 送风口应接近工作人员所在地点,或者污染物 浓度低的地带
2) 当风管变径进入风机时,要求 45 见下图, 一般以 30 为佳。
3) 对双进风风机应保证B1.25D ,如下图所示。
4) 在靠近风机出口处的转弯必须与风机叶轮的转动方 向一致,以使气流通畅均匀,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 失。
5) 风机出口到转弯处应有不小于3D(D为风机入口直 径)的直管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静压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