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宝石入门知识

合集下载

宝石基本知识

宝石基本知识
➢ 天然宝石—是天然产出的的矿物和岩石经琢 磨而成的宝石。
➢ 优化宝石—天然质地,经人工优化处理的宝 石。
➢ 合成宝石—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 物宝石。
➢ 人造宝石—指由人工制造、仿制、拼合、再 造的宝石。
(1)天然宝石
天然宝石指在自然的地质作用中形成 的宝石,它们由单矿物晶体或由众多单、 复矿物聚集而成的岩石构成。
高档玉石
翠 翡 翠
羊脂玉(软玉)
中低档玉石----玛瑙
绿松石
印章石
(2)优化宝石
优化宝石指质地为天然但颜色过深 或过浅,宝石内部有缺陷或含杂质。利 用现代加工技术将其色泽变为较好的颜 色、去除杂质等。如:“山东蓝宝石”, “B货翡翠”等。
优化宝石定名时,应加上“优化” 说明,如“优化山东蓝宝石”。
象牙
象牙
煤精
多面体煤精组印(公元540--548年)
珊瑚
琥珀
琥珀中的昆虫
2、宝石以经济价值来区分
高档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 绿、金绿宝石、翡翠等、欧泊。 中档宝石—海蓝宝石、橄榄石、尖晶石、 紫晶石、黄玉等。 低档宝石—蛋白石、玉石、彩石
3、宝石以天然产生和人工产生来分类
Aquamarin e
碧玺
Tourmaline 电气石

黄玉
芙蓉石 水晶 紫晶 烟晶 石榴石
Rose Quartz
Rock Crystal
Amethyst Smoky Quartz Garnet
石英 石榴石
锆石
Zircon
锆石
橄榄石 Peridot
橄榄石
钻石——金刚石
但也有列外,如:欧泊、珍珠
3、稀有性
稀有,即产量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基础宝石知识点总结

基础宝石知识点总结

一、宝石的特点1.颜色宝石的颜色是宝石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宝石具有多种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粉色等。

颜色的深浅、明暗和饱和度都是影响宝石价值的重要因素。

2.硬度宝石的硬度是宝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宝石鉴定的重要指标。

硬度指的是宝石对磨损和刮擦的抵抗能力。

硬度的判断通常使用莫氏硬度等级,这是宝石硬度等级的标准。

3.透明度宝石的透明度是宝石的重要特征之一。

透明度指的是宝石的透明程度,通常包括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状态。

透明度对于宝石的美观度和价值影响较大。

4.光泽宝石的光泽指的是宝石表面所散发的光泽。

宝石的光泽可以是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等。

光泽对于宝石的美感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宝石的种类根据形成方式和颜色的不同,宝石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 有机宝石有机宝石是由有机物质形成的宝石,如珍珠、珊瑚、琥珀等。

这些宝石通常具有特别的质感和色彩,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喜爱。

2. 矿物宝石矿物宝石是由矿物质形成的宝石,如蓝宝石、红宝石、翡翠、钻石等。

这类宝石具有艳丽的颜色和坚硬的质地,因而在饰品制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合成宝石合成宝石是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宝石,具有与天然宝石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合成宝石通常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可以用来制作高档的珠宝饰品。

4. 处理宝石处理宝石是指对天然宝石进行一定程度的热处理、化学处理或物理处理,以改善其外观和提升其价值。

加工后的宝石通常能够展现出更加艳丽和吸引人的色彩和光泽。

1. 蓝宝石蓝宝石是一种硬度较高的宝石,其颜色鲜艳、光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首饰制作中。

蓝宝石的色彩可以是浅蓝色、深蓝色、靛蓝色等。

2. 红宝石红宝石是一种宝石品种,常见的颜色为深红色和鲜艳的玫瑰红色。

红宝石通常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因而在首饰制作中备受青睐。

3. 翡翠翡翠是一种古老的宝石品种,常见的颜色有浅绿色、深绿色和白绿色。

翡翠具有坚硬的质地和独特的玉质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宝石。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①宝石的定义:1.广义:一切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括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取决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有:摩氏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提出一种使用的分类表,实际上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为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1)高档宝石:H>7。

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 翡翠,软玉;2)中低档玉石:H:4-6 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3)雕刻石:H:2-4 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合成宝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

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但合成尖晶石却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极其详尽的宝石专业知识

极其详尽的宝石专业知识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 变彩
(4)变彩 在宝石内部因结 构的特殊性使光线产 生干涉或衍射作用而 产生的各种颜色。最 典型的宝石品种是欧 泊(贵蛋白石)。
典型的变彩效应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 变彩
贵蛋白石在结构上 形成有规律的三维等大 球粒堆积,当球粒间隔 大小与可见光波长相等 时,发生光的衍射,即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相干光线相互发生干涉 而产生颜色。光的折射 角随波长连续变化,不 同角度产生不同颜色。
宝石的内部特征
通过显 微镜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 到在红宝石 中的三组金 红石针状包 体.
折射仪
折射仪可 以测定宝石的 折射率、双折 射率、轴性和 光性,可以确 定宝石的品 种.
宝石鉴定仪器---分光镜
分光镜的原理 宝石中的致色元 素或结构缺陷对可见 光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可见光谱中会形成 固定的吸收波段,而 表现出亮度不同、位 置各异的暗色吸收线 或吸收带,从而可确 定宝石的种类。
台式分光镜
主要致色离子光谱特征
1、铬离子致色的宝石在红端有很多窄的吸收线, 693nm处有三条清晰的吸收线,在470nm 处有1—3条吸收线,在紫色、橙色区有灰色 吸收带。 2、合成红宝石不含铁,所以在470nm处无吸 收线。
红宝石光谱图
宝石鉴定仪器 --- 偏光镜
偏振光的概念 平面偏振光是 在单一平面上并与光 线传播方向垂直的、 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 的光。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 星光
星光产生的原因: 以刚玉为例: 刚玉含有三个方向 的金红石针状包体,互 成1200夹角,幵在与晶 体C轴相垂直的一个平 面内。琢磨成凸面宝石 山东星光蓝宝石 后,可显示出星光效应。 (具平直色带)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 星光

常见宝石的认知

常见宝石的认知
红、蓝宝石的主要产地有:东南亚的斯里兰卡、克什 米尔、泰国、缅甸、越南等。中国的山东省也盛产蓝宝石, 但因其颜色深,透明度低,属于低档蓝宝石。
3
二、根本性质 1.化学成分:刚玉族宝石的根本化学成分是氧化铝,还含有
一些微量成分,主要是:铬、铁和钛。含铬的刚玉大多呈 红色,含铁和钛的刚玉大多呈蓝色。 2.颜色:红色的刚玉族宝石叫做红宝石,除红色以外的所有 颜色的刚玉族宝石都叫做蓝宝石。〔包括黄色、绿色等〕 3.硬度和光泽:红、蓝宝石的硬度很高,为摩氏硬度9级, 仅次于钻石,是自然界硬度第二高的物质。 4.折射率:红、蓝宝石的折射率比较高,到达了—,所以当 它的琢磨质量很好时,可以产生全内反射光泽,亮度很好, 从台面可以看到非常亮丽的体色。
14
锆石与钻石的区别 A. 硬度:摩氏硬度钻石为10,锆石“立方氧化锆〞为。 B. 钻石具有亲油性,锆石不具有亲油性。 C. 钻石的热导率极高,利用热导仪可以很容易与锆石区别;
还可通过哈气试验简便地区分两者〔向宝石上哈一口气, 钻石外表的雾气消散很快,锆石那么明显很慢〕。
15
珍珠
珍珠的分类
一、根本常识
珍贵异常,享有皇后之珠和珠中皇后的美誉。大溪地黑珍 珠的培植很困难,养殖珍珠贝的过程很长且易死亡,加上 天气和水质等因素的影响,成品非常罕见。
每翻开15000只牡蛎才找到一颗天然珍珠。黑珍珠 早在人工养殖前就有了罕有和珍贵的名声。历来各国皇家 贵族都喜欢佩戴嵌有黑珍珠的首饰,这使它享有“皇后之 珠〞和“珠中皇后的美誉〞。
大溪地黑珍珠销量很高,但它的产量还不到全球珍 珠产量的百份颜色:颜色丰富,常见的有白色、乳白色、紫色、粉红色等等 硬度和韧度:硬度不高,为摩氏级,所以在佩戴过程中要防止与其它宝
石的摩擦,韧度很好,一般碰撞不会损坏。 三、品质评价 颜色:包括体色和伴色,体色中最好的是纯白色和黑色。 光泽:品质好的珍珠应该有高品质的光泽 透明度:大多数高品质的珍珠都是半透明的,但随着水分的丧失透明度

珠宝基础知识大全

珠宝基础知识大全

化表皮,其水头和光泽都比老坑玉差,被称为“新坑玉”,也称“山料”。
01
来,翡翠玉中除翠绿色以外的部分都被称为地子,
04
什么叫“地”
02
“地”就是玉石的底色,或称“底”。一般说
03
0c85f7e
01
地的优劣与整体玉器的价值有很重要的关系。较好的地子有:玻璃地、藕粉地,中档的有豆青地、青花地、紫花地,较差的在瓷地、干白地、糙豆青地、狗屎地等。什么叫水头
3
玻璃,天然水晶常含有绵纹等不均匀,不完美现象,
而玻璃因人工焙炼,常均一而无绵纹,并有微小气
泡,用舌舐水晶有凉感,玻璃有温感。
珍珠是海洋或淡水中某些贝类因受到进入(或
什么是珍珠
0c85f7e
宝运莱
人工放入)体内的外来物,摩擦刺激而体内分泌的珍珠液将外来物层层包裹起来而形成的圆珠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珍珠按产出不同可分海水珠、淡水珠和人工培殖的珍珠,按颜色可分质地基底颜色为白色的白珠,质地基底为黑色的黑珠,杂色珠。
玉石:由达到工艺要求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集合
体组成,如翡翠、软玉等。
红宝石等。
宝石:达到工艺要求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
0c85f7e
宝运莱
有机宝石:其成因与动植物关系密切,如珊瑚、琥珀等。什么是翡翠翡翠有玉石之王的美誉,是玉石中的硬玉类,其化学成分是钠铝硅酸盐,矿物成分是以硬玉为主
1
2
3
01
的辉石类,结构是由无数细小的纤维状微晶纵横交
01
02
03
04
什么是东陵石
0c85f7e
宝运莱
比重 2.65,性脆,半透明,断口参差状,按其颜色可分绿色东陵石、蓝色东陵石和红色东陵石。东陵石主要产出印度,又称印度玉。常用作项链珠和手链珠,小挂件饰品,也有作摆件。什么是金星石

宝石学基础知识

宝石学基础知识

宝石学基础1.(变石)是晶体。

2.具有完全解理的宝石是(冰洲石)。

3.黄光的光波波段是(550—590nm)。

4.月光石的硬度是(6)。

5.正交偏光镜下(金绿宝石)有四次明暗变化。

6.水晶的化学成分是(SiO2).7.优质的放大镜具有良好的(消除色差和消像差)。

8.宝石的计量单位是克拉,1克拉等于(0.2克)。

9.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且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将出现(折射线沿两介质分界面传播)。

10.玛瑙属于(隐晶质)。

11.按包裹体形成的相对时间,可将宝石包裹体分为三大类,其中原生包裹体指(比寄主晶体先形成的包裹体)。

12.透明的祖母绿宝石常加工成(阶梯式琢型)。

13.平面偏光镜指(在单一平面内并只在传播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线)。

14.二色镜的两个小窗口代表(两个互相垂直的振动方向的光的颜色)。

15.绿松石的成因类型是(风化矿床)。

16.平常常说的宝石折射率是指在(460nm)光波下测得的。

17.橄榄石中睡莲状包裹体,按其成因分类是属于(同期或同生)。

18.蓝宝石的密度常为(4.00g/cm3)。

19.钻石的密度常为(3.52g/cm3)。

20.(等轴晶系或台面垂直光镜)的宝石在偏光镜下为全消光。

21.折射仪测定宝石具有两个阴影,其中高折射率值不动,低折射率值上下移动,该宝石为(一轴晶负光性)。

22.将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

23.红宝石、蓝宝石常见折光率是(1.762—1.770)。

24.等轴晶系的对称特点(均有三个L4)。

25.单斜晶系的晶体常数是(a不等于b不等于c,a=r=90’).26.三斜晶系的晶体常数是(a b c不等,a b r不等于90)。

27.结晶学中的聚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而形成的)。

28.可见光波长的范围是(700nm—400nm)。

1.岩石按成因和形成过程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根据晶体对称型中有无高次轴和高次轴多少将晶体分为三大晶族和七大晶系,它们是:高级晶族有(等轴晶系)1个晶系;中级晶族有(三方晶系)(斜方晶系)(三斜晶系)3个晶系。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第一部分:宝石的基本知识1. 宝石的定义宝石是指具有美观、稀有、耐磨、可加工和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矿物或有机物,在具备一定艺术价值的情况下经过人工加工后成为首饰或工艺品。

2. 宝石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和物理化学特性,宝石可以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

天然宝石又可分为矿物宝石和有机宝石,矿物宝石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有机宝石包括珍珠、琥珀等。

3. 宝石的硬度宝石硬度是宝石的硬度、耐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莫氏硬度标准进行测试,硬度更高的宝石一般具有更高的价值。

第二部分:宝石鉴定和评估1. 宝石的颜色宝石的颜色是宝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纯色的宝石更为珍贵。

在评估宝石颜色时,需要考虑颜色的纯度、饱和度和亮度。

2. 宝石的纯度宝石的纯度是指宝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情况。

通常情况下,无瑕疵的宝石更具有观赏性和价值。

3. 宝石的重量宝石的重量是评估宝石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克拉作为计量单位,重量越大的宝石一般具有更高的价值。

第三部分:宝石保养和鉴定技巧1. 宝石的保养宝石在佩戴时需要避免接触化学物品、清洁剂和高温,同时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以保持宝石的光泽和美观。

2. 宝石的鉴别技巧在鉴别宝石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宝石的颜色、纯度、透明度和切割工艺,同时也可以借助宝石鉴定仪器进行鉴别。

3. 宝石的收藏宝石在收藏时需要注意保存环境,避免宝石受潮、受热和受光,同时需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其他硬物,以免划伤宝石表面。

第四部分:宝石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1. 宝石的市场价值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宝石作为首饰和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一些稀有、优质的宝石更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2. 宝石的投资前景作为稀缺资源,宝石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潜力,并且在特定时期可能会出现市场价值的大幅度增长,因此宝石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品种。

总结:通过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的学习,我们对宝石的基本知识、鉴定和评估技巧、保养和鉴定技巧以及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宝石入门知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宝石学名词,用专业来武装自己!宝石:是一些可作为装饰用的矿物和物质,它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同产物。

天然宝石:指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单晶,具有美丽、耐久、稀有三大属性。

族:指化学组成类似、晶体结构相同的一组类质同象系列宝石。

如石榴子石族、辉石族等。

种:指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相同,外观相近的宝石。

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

指同一个种的宝石,因化学组成中的微量组分不同,从而在外观上有较明显的变化者。

如蓝宝石中的黄色蓝宝石。

天然玉石: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及少数非晶质体(天然玻璃)统称为天然玉石,简称玉。

天然有机宝石:指自然界生物成因的宝石,它们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其中的一些品种本身就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如象牙、玳瑁。

人工养殖珍珠,由于其养殖过程的仿自然性及产品的仿真性,也划分在天然有机宝石中。

合成宝石:全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的无机岩矿材料,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原子结构,本质上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

人造宝石:人造的无机岩矿材料,通常在外观上与某种宝石相象(与所仿宝石),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相同,没有天然对应物,如钇铝榴石、钆镓榴石。

拼合宝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在外形上给人以整体琢磨印象的宝石,称为拼合宝石。

再造宝石:将一些天然宝石的碎块、碎屑经人工熔结后制成。

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仿制宝石:完全或者全部由人工生产的材料,它们模仿天然宝石或者人造宝石的效应、颜色和外观,但不具有所仿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如玻璃和塑料。

第一章、宝石的形成和资源宝石矿床: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如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热液活动、地下水活动、风化、淋滤、搬运、沉积及变质作用等,在地壳表层和内部形成的并在现有技朮和经济条件下,其质和量符合开釆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质的集合体。

围岩:是指位于矿床周围的岩石或紧靠矿体两侧的岩石。

成矿母岩:是指对一个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或与成矿作用直接有关的岩石。

矿石:是指在现有的技朮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自然矿物集合体。

脉石:是指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非矿石部分,如矿体中所含的围岩角砾或低矿化的围岩残余等。

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矿种不同,矿石品位的表示方法也不同。

内生宝石矿床:是指它的能源来自地球内部,与岩浆活动有关,是在地球不同深度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完成的。

外生宝石矿床:也称为表生作用,是由于太阳、水、空气和生物作用、风化作用及沉积作用,进而形成的风化-淋滤型、砂矿型、生物成因等矿床。

第二章、宝石的结晶学和矿物学基础晶质体:质点作规律排列具有格子构造的物质即称为结晶质。

非晶质体:有些状似固体的物质如玻璃、琥珀、松香等,它们的内部质点不作规则排列,不具格子构造称为非晶质或非晶质体。

晶体:结晶质在空间的有限部分即为晶体。

多晶质体:由多个小晶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岩石或者玉石,称为多晶质体。

隐晶质体:由无数个非常小的晶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岩石或者玉石,这些微晶小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不易分辨出晶体的个体,称为隐晶质体。

空间格子: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有规律的排列,形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几何点(即结点),这些几何点的连结成无限的立体几何图形,称为空间格子。

它是从具体的晶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

面网: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构成面网。

对称:就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面:是一个假想的平面,相应的对称操作为对于比平面的反映.它将图形平分为互为镜像的两个相等部分。

对称轴:是一根假想的直线,相应的对称操作是围绕此直线的旋转.当图形围绕此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使相等部分重复。

对称中心:是一个假想的点;相应的对称操作是对此点的反伸(或称倒反).如果通过此点做任意直线,则在此直线上距对称中心等距离的两端,必定可以找到对应点。

对称型:对称要素的合理组合称为对成型。

晶体定向就是在晶体中确定坐标系统.具体说来,就是要选定坐标轴(晶轴)和确定各晶轴上单位长(轴长)之比(轴率)。

晶轴:晶轴系交于晶体中心的三条直线。

轴角:系指晶轴正端之间的夹角。

轴长与轴率:晶轴系格子构造中的行列,该行列上的结点间距称为轴长。

单形: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合。

也就是籍对称型中全部对称要素的作用可以使它们相互重复的一组晶面.因此,同一单形的所有晶面彼此都是等同的。

聚形:两个以上的单形的聚合称为聚形。

平行连生:同种晶体,彼此平行地连生在一起,连生着的每一个晶体的相对应的晶面和晶棱都相互平行,这种连生称为平行连生。

浮生:不同物质的晶体沿一定方向的规则连生,或同种物质的晶体以不同的面网相接合而形成的规则连生称为浮生。

双晶:双晶是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相邻两个个体的相应的面,棱,角并非完全平行,但它们可借助对称操作—反映,旋转或反伸,使两个个体彼此重合或平行。

接触双晶:双晶个体以简单的平面相接触而连生者称接触双晶。

聚片双晶:多个片状个体以同一双晶律连生,接合面相互平行。

环状双晶:多个双晶个体彼此以同样的双晶律连生,但结合面互不平行,而是依次以等角相交。

穿插双晶:穿插双晶是由个体相互穿插而形成的双晶。

晶面条纹:在许多晶体的晶面上可以看到一系列平行的或交叉的条纹,并严格地沿一定的结晶方向排列。

蚀像:晶体的晶面上出现的具有几何形状内凹小坑或者突起的小丘。

印痕:生长时多个晶体挤压在一起造成的晶面花纹。

同质象类:晶体结构中的某些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为它种类似的质点所代替,仅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并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像.这些不同结构的晶体,称为该成分的同质多像变体。

矿物:指在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无机物,大多数宝石都属于矿物。

----------------------常见的---------------------------光泽:材料表面反光的能力和特征。

透明度:指宝石材料透光的程度。

解理:矿物受外力(敲打,挤压等)作用后,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晶体或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发生的随即的无方向性的破裂。

裂理:是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结晶方向裂开的性质。

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摩氏硬度:矿物学家摩斯选择了十种有代表性的矿物,依据他们相互刻划的能力分成十级: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滑石硬度最低,金刚石硬度最大。

韧性:宝石材料抗拒因敲击发生破裂的能力。

脆性:材料受外力作用容易破碎的性质称为“脆性”。

第三章、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外观特征色调:指颜色的种类,彩色宝石的色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和宝石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也是彩色间相互区分的特性,如红色、绿色和蓝色。

明度:指人眼对颜色明暗度的感觉,也称宝石颜色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净度和鲜艳度。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和表层对光的反射能力,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大小、表面的抛光程度和表层结构。

透明度:光线穿透物体的难易程度称为透明度。

亮度:是指光从已切磨成刻面型宝石的亭部刻面反射而形成的亮光的大小。

色散:指白光照射到透明物体的倾斜平面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折率,使白光分解成它的组成色(波长)的作用。

火彩:由于刻面型宝石的色散作用造成的使白光分解成形成五颜六色的闪烁光的现象,称为火彩。

多色性:彩色宝石从不同方向观察、或者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具有不同颜色的现象称为多色性,它包括二色性和三色性。

猫眼效应:由于宝石的平行状内含物对光线反射形成的纵贯弧面型宝石表面的明亮光带。

星光效应: 在弧面型宝石的表面出现4或6 道星状光带的现象,星光是由多组定向排列的针管状包体对光的反射造成的。

变彩和晕彩: 由于光的干涉或者衍射作用形成的颜色。

如果形成多种颜色称为变彩,如果只形成一种接近于白色(饱和度不高)的颜色,称为晕彩。

砂金效应: 宝石中定向排列的片状包裹体对光线的镜面反射形成的闪光现象。

变色效应: 在日光和灯光下观察宝石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日光下呈现冷色调(典型的为绿色),灯光下呈现暖色调(典型的为红色)的现象,例如变石在日光下呈绿色,在灯光下呈红色。

发光性:宝石在各种外来激发源(加热除外) 的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现象。

荧光和磷光:是指宝石在激发源消失时,某些宝石发光现象也随之消失;磷光是指宝石在激发源消失时,某些宝石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发光。

相对密度:是在4°C的温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值。

第四章、宝石中的内含物内含物是指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身和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形成于宝石内部的特征,也可称为内部特征。

原生包裹体:包裹体在寄主宝石的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被包裹到后来形成的宝石晶体中。

同生包裹体:形成时间于寄主矿物同时,在与寄主宝石晶体同时生长的过程中被包裹到寄主中。

后生包裹体:形成的时间晚于寄主矿物,可因固溶体出溶作用、应力释放、充填作用等形成。

第五章、宝石的优化处理优化处理:除了切磨抛光以外的任何施加于宝石的加工,这些额外加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善宝石的颜色、净度、亮度、光学效果、耐久性和重量等,使得经过优化处理的宝石的商业价值得到提高。

表面处理:利用涂层、镀层、背衬、刻划条纹等方式使宝石改变颜色、增强反光亮度和产生光学效应。

漂白处理: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有机宝石和部分无机宝石的杂色色调。

热处理:利用加热的过程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得以改进,在这一加热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除氧元素外)的加入,也没有宝石物质的流失。

愈合裂隙热处理:宝石加热处理过程中,由于低熔点化学试剂的熔融和沿开放裂隙渗入到宝石中,通过溶解和重结晶作用使裂隙发生愈合作用,提高了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

扩散热处理:扩散热处理与单纯热处理的区别在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外来的化学成分进入到宝石的晶格,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净度得以改善。

常见的处理有:表面扩散处理、体扩散处理和愈合处理等。

辐射处理:利用原子微粒辐射和放射物质辐射,在淡色或无色宝石上产生颜色的方法,原理为破坏正常结构产生色心。

染色处理:主要适用于多孔的材料或含有相当多裂纹或裂隙的材料,从而使染料可以渗入宝石。

充填处理:利用宝石存在的孔隙或裂隙,填充无色的物质,以达到增加宝石的稳定性、隐去裂隙、提高透明度、提高机械强度和增加光泽等目的。

激光钻孔处理:用激光烧蚀钻石,形成达到黑色包裹体的开放性通道,再用强酸溶蚀黑色的包裹体,提高钻石的表观净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