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展开与折叠(二)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使学生不但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方法,学会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教学重点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教学难点按预定的形状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准备三角板,练习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箱子的一个顶点A,它发现相距它最远的另一个顶点B处有它感兴趣的食物,这只蚂蚁想尽快得到食物,哪条路径最短?试在图中将路线画出来生活常识可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若把这个正方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就不难发现答案。

日常生活中,要想包装一个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需要根据它的平面展开图来裁剪,今天就来讨论一些简单的多面体的展开图二、新课学习探究一(投影显示)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条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做一做:可得到以下11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强调:强调随便剪,剪错没关系,粘上重剪。

1.检查学生操作中出现的情况。

2.教师和学生交流剪法。

3.肯定学生在操作中所取得的成绩。

4.为什么会剪成不同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概括: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5.让学生举例说明: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

注意:有的表面上看似不同,但通过转动、翻转可得相同。

友情提示: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7条棱剪开,可以形成11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展开与折叠》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展开与折叠》课件

小组比赛
课本第11页习题1.4第1、2题.,比一比那个 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课堂小结
1.学会了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知道不同形状的棱柱 展开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 2.学会了圆柱、圆锥的的侧面展开图. 3.学会了动手实践,与同学合作,通过制作模型感 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
当堂检测
七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 [北师大]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余江四中数学组
学习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棱柱、圆锥、圆柱 的认识 . 2.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 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自学指导
看书学习第10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将一个一般棱柱的表面展开,可能情形有哪些? 2.如何折叠可以得到棱柱?
3.按教材所示的线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的棱柱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这
些平面图形大致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2.沿圆柱、圆锥的某一条线展开侧面,得到的侧面展开图 分别是 、 .
自学反馈(检测题)
完成课本第11页“随堂练习”.
小组讨论
教科书10页想一想,小组合作学习.
1、独立完成导学案【课后巩固】。
2、小组互改评分,收集错误
布 置 作 业
1、练习册第2课时 2、《一课一练训练案》第2课时 3、按导学案预习下节课内容

《展开与折叠2》优秀教案

《展开与折叠2》优秀教案

例题教学
(1)(2)
(3)(4)
你能将图形(1)、(3)修改后使其能折叠成棱柱吗
目的:在学生经历了棱柱的展开过程后,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折成棱柱,使学生经历平面图到立体图的变化过程,培养空间概念,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

效果:在解决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过程中,学生大胆实践,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环节:探索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内容: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
目的:在学生经历了棱柱的展开与折叠的过程后,进一步探索圆柱与圆锥的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1.2.2展开与折叠(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1.2.2展开与折叠(二)

初中数学试卷
1.2.2展开与折叠(二)
一、基础训练
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几何体是()
A、圆锥
B、圆柱
C、四棱锥
D、球
2、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的几何体是()
A、圆锥
B、圆柱
C、棱柱
D、球
3、在图中,()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4、在下列各平面图形中,是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二、基础延伸
1.下列第二行的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第一行的平面图形?请对应连线。

(可以折一折)
2.动手做一做
以上四个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后得到的图形分别是:、、、。

3.下面图形分别是哪种多面体的展开图?若不能确定,做一做再回答。

(1)(2)(3)
(1)是__________ (2)是_________ (3)是___________
4.图中的两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1 2
1能否围成棱柱?如果能是几棱柱。

2能否围成棱柱?如果能是几棱柱。

三、能力拓展
用如图所示的长31.4cm,宽5cm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圆柱体,求需加上的两个底面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取3.14)。

1.2.2展开与折叠(2)

1.2.2展开与折叠(2)

课题:1.2展开与折叠(2)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重点)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难点)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而且立体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旨在进一步认识棱柱的展开图;了解一些特殊几何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同时,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特点,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参与有关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应该是比较高的.教法与学法:以我校“自主探究,当堂评价”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努力打造“小组学习”的学生自主课堂,因为本章的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弱,所以本节课老师去设计尽可能的多的学生活动,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认识图形、学习新知,也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老师的教,重点可以放在课堂组织、知识串联和对学生的启发上,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整堂课要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作用,组长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学习评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三棱柱、长方体、五棱柱纸质模型,收集圆柱形纸盒和圆锥形模型,剪刀.教师:三棱柱、长方体、五棱柱、圆柱、圆锥的纸质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有人说,手工折纸是一种智慧游戏,小小的一张纸通过我们的折叠可以折出形态各异的物体来,在折叠的过程中,我们手脑并用,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数学:1.2《展开与折叠》课件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数学:1.2《展开与折叠》课件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书法加盟品牌排行榜 /
安宫牛黄丸与行军散共有的药是A.火硝B.山栀C.朱砂D.硼砂E.麝香 不利于合成氨N2+3H22NH3+92.4kJ的条件是。A、加正催化剂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不断地让氨气分离出来,并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 委托贷款属于我行业务。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理财业务 基孔制的基准孔,其下偏差等于。A、0B、1C、2D、3 关于脑出血,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A.60岁以上发病B.均有偏瘫C.脑脊液血性D.突然偏瘫、头部CT见底节附近高密度影E.均有脑膜刺激征 目前在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质是()A.甲醇和氡B.甲醛和氡C.甲醇和氨D.甲醛和氨E.氨和氡 直流电检查时其极性规律()A.阳通>阴通>阳断>阴断B.阴通>阳通>阴断>阳断C.阴通>阳通>阳断>阴断D.阳通>阴通>阴断>阳断E.阳断>阴断>阳通>阴通 以下哪类患者不适合进行心理治疗A.重性精神病急性发作期B.人格障碍C.心身疾病D.进食障碍E.各类神经症 下列关于财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如果假设投入资本相同、利润取得的时间相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B.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则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C.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则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意义D.股东财富 不是心力衰竭代偿机制的是A.Frank-Starling机制B.心肌肥厚C.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D.RAS激活E.心肌耗氧增加 辐射通量密度 下岗女工王某开办了一个商品经销部,按规定享有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她认为,既然免税就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分析王某的观点是否正确。A.正确B.错误 对于患肝疾病出血和手术出血的病人应该输注的是()A.白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E.凝血酶原复合物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国家文物保护范围的是()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第2课时)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a.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方法有哪些?
b.在实际生活中,展开与折叠知识有哪些应用?
c.如何运用展开与折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论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不限。
4.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以下内容:
a.其他有趣的几何变换方法;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展开与折叠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展开与折叠的规律。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形成共同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自主发现展开图与折叠的规律。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3.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展开与折叠的基本概念、几何变换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展开图特点,教师适时给出展开图和折叠的定义,并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讲解几何变换方法,如平移、旋转等,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将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图形,反之亦然。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展开与折叠》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展开与折叠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折叠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展开与折叠的概念,掌握平面图形折叠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够运用展开与折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平面图形的折叠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折叠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展开与折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演示法:教师展示实物图形的折叠过程。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的折叠方法。

4.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图形,如纸片、几何模型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如何展开和折叠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展开与折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折叠过程。

通过展示实物图形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折叠过程,并讲解如何解决折叠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折叠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




拓展:你能将图形(1)、(3)修改后使其能折叠成棱柱吗?
观察圆柱形纸筒展开的成什么图形
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观察圆锥展开的成什么图形?
一个扇形和一个圆
(Ⅳ)巩固提升
想一想、折一折
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平面 图形?
(1)
(2)
(Ⅳ)巩固提升
想一想、折一折
图中的两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1)
(2)
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图形?
(1)
三棱柱
(2)
四棱柱
(3) 五棱柱
六棱柱 (4锥
四棱锥
(7)
1、思考题
(1)A与B两点沿着侧面的最短路线是什么? B
B
A
A
(2)A与B两点沿着表面的最短路线是什么?
B
B
A
A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根据棱柱上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你能在棱锥上 也标注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吗?试一试。
(Ⅰ)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做一做
将图中的棱柱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 形,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
展开
展开
展开
你能总结平面图形能折成棱柱的特点吗?
(Ⅱ)探索什么样的图形能围成棱柱
想一想、折一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