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四、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1、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8、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9、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10、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1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五、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要点: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有:(1)货币材料的确定。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4)发行保证制度。
2、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要点: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基本特征有:(1)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也已经消失(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题1、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支票。
2、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3、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本位制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3、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4、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5、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6、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确定本位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和准备制度。
7、商品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9、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国家。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B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商品货币D、电子货币3、不可兑换的银行券属于 B 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C 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B 。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7、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
A、银币B、金币C、金币银币同时D、都不是8、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B 。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9、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C 。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10、辅币的名义价值 A 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11、 A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作用。
【精品】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的存在为前提的。
3.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
5.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6.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7.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
9.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购买手段 D.贮藏手段3.本位货币是()。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 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 B.呈反比 C.相一致 D.无关8.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2、辅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3、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4、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6、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 )7、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的,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8、用本位币支付的金额不管有多大,债权人都必须接受。
()9、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
()10、用一定的人民币可以买到金银制品,因此人民币可兑换为金银。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
A.价格B.使用价值C. 价值D. 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国家规定(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在()制度下。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5、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6、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人民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
A.足值货币B.现实货币C.观念货币D.金属货币8、格雷欣法则是()法则。
A.劣币驱逐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劣币良币并存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9、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职能。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贮藏货币10、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被称为()。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1、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被称为()。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货币银行学》第1-15章答案

第一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 答案详解:A金银作为自然的产物,其只有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后才作为货币,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B选项错误。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贝壳、铜在历史上都曾经做过货币,因此C选项错误。
金银只有在作为货币使用时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
D选项也错误。
综合,A说法正确。
1.2 答案详解: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的发行数量、面值等等都是由国家决定的,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
但是,货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或者法律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发行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如果生产力水平不变,社会生产出的总的商品数量不变,而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变成原来的两倍,此时每种面值的货币只代表原来一半的价值。
因此选A。
1.3 答案详解:ACDF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有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参见第一章第一节有关内容1.4 答案详解:银行券指由银行发行的以信用作为保证的可以兑现的银行票据,是以银行信用为担保所产生的一种信用工具银行券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
开始时为安全的缘故,一些人将金银交由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商铺保存,商铺则给客户开出相应收据,并承诺随时提取原有数量的金银;后来,由于交易和支付日益频繁,人们可以使用保管凭条进行直接收付,这就是银行券的雏形。
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商业票据的运用范围日益广泛,但持票人只能到期才能兑现自己所持有的商业票据。
为了解决持票人临时需要资金的问题,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展贴现业务,并且当银行的现款不足以支付持票人时,银行可以使用自己发行的银行券来支付。
1.5 答案详解:当货币在生活中日益重要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商品交换;二是易于分割,一方面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分割成本较低,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费用很低;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扩大化的商品交易。
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填空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其特征。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存在为前提的。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是指以不兑现黄金的和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4.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保证___这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决定把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一,并从1994年起正式确定其指标。
5.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况下,货币流通公式变为。
6.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7.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8.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9.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的价值是不同的。
11.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
12.双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是。
13.纸币本位制度是一种制度。
(二)判断题1.金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所以其价值与本身的金属价值是不一致的。
() 2.信用货币是银行对货币持有人的负债,是由政府投放到流通领域中去。
()3.信用货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发挥世界货币功能。
()4.由于辅币的有限法偿性,用辅币向国家缴税也是受数量限制的。
()5.每个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是基本一致的。
()6.任何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
()7.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越高。
()8.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9.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为货币金属,只铸造和流通金银币的货币制度。
()10.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
()11.信用货币主要有银行支付委托书、纸币、发货票等。
()12.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替金属铸币的货币符号。
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_______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
3、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职能。
4、货币制度的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要素。
5、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依次存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四种货币制度6、金银复本位制前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形态。
7、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_________ 。
8、金本位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位制。
二、选择题(以下选项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货币的产生是()。
A 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 国家发明创造的C 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 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B 缴纳租金C 支付工资D 给商品标价时3、货币在()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 购买商品C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
A 货币流通B 货币必要量C 生产规模D 投资规模6、纸币产生的基础是货币的哪一职能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7、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
A 牡丹卡B VISA卡C 长城卡D 金穗卡8、商品的价格是()。
A 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 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 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9、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货币银行学各章重点和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______铜铸币__。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交子___。
3、人民币是___1948_____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标志着新中国货币制度建立的开端。
4、价格的__倒数______是货币的购买力。
5、价值尺度和___流通手段_____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6、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_支付手段_______职能的货币和发挥___流通手段_____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7、世界上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__英______国,于1816年正式宣布实行金本位,8、当币材的构成要素消失之后,_货币单位的确定_______就成为货币制度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9、_本位币(主币)______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10、金本位制之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是__金银复本位制______。
二、选择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2、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A )。
A、贝B、布帛C、银两D、交子3、中国最早的货币金属是( C )。
A、金B、银C、铜D、铁4、贝和布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5、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BD )A、是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B、是现实的、实在的货币C、必须是足值的D、不必是足值的6、货币在( A )中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银行存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在商品赊销、预付货款的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 C )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8、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9、( A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0、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填空题1、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支票2、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3、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位制和信用本位制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3、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5、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6 、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确定本位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制度。
商丄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9、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国家。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_B _职能基础上的。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3、不可兑换的银行券属于_B—类型的货币。
在一国货币制度中,—C _______ 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主币B 、本位币C、辅币D 、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_BA、平行本位制B 、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7、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 13,而市场比价位1: 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金本4、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实际位和价格标准、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和准备7、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A 、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储藏手段A 、实物货币B 、信用货币C、商品货币、电子货币、实物货币B 、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电子货币A 、银币B 、金币C 、金币银币同时D 、都不是 8、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B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金块本位制9、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C L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作用。
A 、金币本位制B 、金汇兑本位C 、金银复本位制D 、金块本位制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2、商品货币: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
3、双本位制:复本位制改由国家依据市场金银比价为金币银币规定固定的兑换比率,银币金币按法定比率流通。
4、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不流通金币,以发行的银行券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规定本国货币同另一金本位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率, 并在该国存放黄金或外汇作为平准基金, 以便随时用来稳定法定的兑换比率;银 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金块,居民可按法定比率用本国银行券兑换实行金本位国家 的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
5、金块本位制: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而流通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居民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兑换金块。
6本位币: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7、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用于辅助本位币完成小额零星交易以及找零使用的货币。
8、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金银法定比价同市场比价不一致时,金属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就会被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 金属价值低于法定价 值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第五部分 简答题10、 、呈正比 B 、呈反比 C 、相一致 D 、无关辅币的名义价值 A其实际价值。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不确定 11、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黄金作为货币?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黄金不再作为货币?或者黄金要能继续作为货币,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答:黄金作为货币的原因:黄金的稀缺性,使得其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黄金的质地均匀,既可多次分割,也可按不同的比例任意分割,分割后还可冶炼还原;黄金不易腐蚀,便于保存,具有耐用性;黄金的生产量相对于现存量而言是比较小的,这种供给上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其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黄金不再作为货币的原因:黄金稀缺,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量;世界黄金分布不均匀,削弱了缺少黄金国家的金本制基础2、以往,一国货币数量是以贵金属数量为基础/ 后盾的,而在现代社会,纸币的后盾是什么?活期存款也是货币,他的后盾又是什么?答:在现代社会,纸币的后盾是国家的强制力量以及人们对政府能够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以便货币购买力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的信任。
活期存款的后盾是银行的信用。
3、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基本特征:(1)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其发行主要不是以黄金做准备的,国家也不予承诺兑现黄金或法偿货币,它是价值符号;(2)信用货币的基本保证是政府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具有强制性;(3)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双本位制下,当金银法定比价同市场比价不一致时,金属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就会被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金属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这就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举例:比如金银币的法定比价为1:15,而由于种种原因银价跌落使市场比价为1:16,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持有金币(1 个)的人均可将金币熔化为金块,按黄金的市场价值换取白银,再通过铸币厂将其铸成银币(16 个),再按法定比价用15 个银币换回1 个金币,从而获取了1 个银币的利益。
然后再将金币熔化,如此反复,金币逐渐退出流通,市场流通的主要是银币。
5、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 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 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 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代用货币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 通,从而保证币值的稳定;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 这就保证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兑换比价的相 对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货币制度的原因: 这两种货币本位制都没有金币流通, 金币本位制中金币自由铸造所形成的自发调 节货币流通量并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机制已不复存在; 银行券虽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其兑换能力大为下降;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 一般把本国货币依附于美元, 并把黄金或外汇存储于 美国,一旦美国经济动荡不安, 依附国的货币也将发生波动, 使得金汇兑本位制 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在 8 月 9 日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
美国的这一 行动立即引发世界银价的飞涨,从 1934 年年初的每盎司 0.35 美元涨至 10 月份的 0.55 美元,到 1935年 4月一度涨至 0.81 美元。
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多次交涉,希望美国能够稳定银价,但均无果。
情势 紧迫,于是 1935年 11月 3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实行法币制 度,而外交努力也转为寻求美国对中国币制改革的支持。
而在这之前 ,中国 一直是银本位制国家。
至 1934年初 1银元合 0.34 美元。
当时中国银元的成 色为 71.5%,即含银量为 0.7555 盎司。
D 经过外交努力,而美国也意识到必须帮助中国,中美终于达成了 1936年《中 美白银协定》,其主要内容包括:(1) 美国将从中国购银 7500万盎司, 6 月15日前购 1 200万盎司,以后每月购 500万直至 1937年 1 月 1 5日,价格根据当时的市价确定,美国可以根据 中国的要求支付黄金;(2) 中国的售银所得存放在纽约的美国银行;(3) 中国货币储备中至少保持 25%的白银;(4) 中国扩大白银在艺术和工业中的用途;(5) 中国将在美国铸造含银量为 72%的一元和半元辅币;(6) 中国改变其法币与外汇的报价方式,以避免造成法币与英镑挂钩的印象(7) 以中国存在纽约的 5000万盎司的白银作抵押,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向中国 提供 2000万美元的贷款作为中国外汇基金(即外汇储备) 。
答: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原因:1) 2) 3) 第五部分 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西方国家相继恢复了某种形式的金本位,而技术更 新也导致白银产量大量增加。
世界上出现了金 (价) 涨银(价)落的现象,但后 来,情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为了推行其摆脱经济大危机的新政,美国罗斯福政府不得不求助于美国国会 内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
这些白银派议员借机对罗斯福总统进行 " 政治 讹诈" ,提出并成功通过了旨在提高银价的《 1934年购银法》,以增加其所在 州的经济利益,它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 格提高到1.29 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A 、B 、1/4 。
美国C 、1937 年底,美国决定放弃第三、五项协定。
1934年的《购银法》完全是一场美国式的政治游戏,它使美国政府花费了15 亿美元的代价,维持了不到5000人的白银生产行业,因此,在经济上毫无意义。
而中国也损失巨大。
日本人笑的最开心:他们是最大的得益者,日本从中国的武装白银走私中获利巨大,得以进一步的加强了他的军备,尤其是海军力量。
问题:联系材料B和C,国际银价的上涨对当时中国的货币制度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定量分析)?这种影响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哪条规律?这对当时的中国经济运行又有什么样的影响?答:(1)银价暴涨,不断输出国外,流通中的银币越来越少。
(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3)银价暴涨,银币稀缺,从而物价暴跌,国内货币流通紊乱。
材料D 中,第二、三、四项协定对美国有什么益处?第五项协定对中国十分不利,隐含着一个风险,是什么样的风险?答:(1)扩大白银需求,有利于美国维持银价。
(2)如果银价继续上涨,依然存在银币被融化,输出到美国的风险法币初始发行时,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3 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规定法币汇价为1 元等于英镑1 先令2.5 便士,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来稳定币值,而当时英镑为金块本位制,对于法币而言,属于哪一种货币制度?答:金汇兑本位制。
白银派议员指望通过《1934 年购银法》来抬高银价,其实这是一个不但自私,而且愚蠢的政策,因为从长期来看,这种措施更可能会使得银价下跌,这是为什么?(提示:联系材料A 中金银价格走势原因和1935 年中国的币制改革的影响)答:会迫使其它国家放弃银本位制,白银需求减小,从而银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