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各地模拟默写真题和答案.pptx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各地模拟默写真题和答案.pptx

高考语文各地模拟默写真题和答案.pptx

驰椒丘且焉
止息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2、(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3、(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学海无涯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4、(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达“
.
”的愿望,反衬了诗人今夜的
孤寂。 (2)屈原《离骚》中借美女被众女造谣中伤比喻自己有政治才华却被诬告的句子
是“
.
”。
(3)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你我共同拥有大自然,正如《赤壁赋》中苏
轼“
.
”所言。
9、唐山市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孟子 鱼我所欲也》中,“
”一句表明了不会做“苟且偷生
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4、(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烟斜雾横 雷霆乍惊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5、(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6、(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巴东
35、(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6、(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7、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23年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模拟考之名句名篇默写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模拟考之名句名篇默写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模拟考之名句名篇默写题汇集2023教育部新课标四省高三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问答之间交代了主人公忧思的缘由。

(2)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 , ”。

【参考答案】(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示例: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2023广东省四校高三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3河南郑州高三一检)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和“ ”来以酒寄情。

(2)《逍遥游》中庄子在阐述“小大之辩”时,以“ ,两句来表现两种生物寿命极短的情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应用型默写练习(共4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应用型默写练习(共48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应用型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8.小刚在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接触到中国教育史,知道孔子之前都是贵族才有学习的机会,很是钦佩孔子的教育境界,用韩愈的八个字可以概括孔子的教育收徒原则“,”。

19.小刚是偏理科的学生,他帮助偏文科的学生田敏学数学,田敏帮他复习语文,两人都进步很快。

用韩愈的十个字可以概括,即“,”。

20.小刚给吴明明同学教物理,过了半个学期,吴明明的物理进步很快,期末考试居然超过了小刚。

小刚一点也不气恼,他笑呵呵地用韩愈的话自嘲,“,”。

21.小刚参加研究性学习时候,被要求给表现古代帝王骄奢淫逸的插图配文字。

有一幅图主题是“奢侈”,他在点评时候用了古人的原句“,”。

22.小刚学习时,很能指出别的同学的不足,但是自己却很少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

老师兴华对他说,你刚学了《阿房宫赋》,想一想,杜牧有哪两句就是为你这类同学写的啊?小刚恍然大悟,那就是“,”。

23.小刚学《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他很喜欢开头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种看淡成败的超脱让他想起了《赤壁赋》的两句“,?”24.小刚在学古代意象的知识点时,发现古人为了表现超脱思想,常用“飞仙”“明月”等意象,很自然想到两句“,。

”25.小刚在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时,看到革命烈士留下的文物上那枪林弹雨的痕迹,想起往日战斗场景,不禁潸然泪下。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如:(看到以前的遗迹)“,。

”26.小刚在学“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这类睹物思人典故的时候,想到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枇杷树,这棵树是“,。

”27.小刚的语文老师兴华上课时比较开明,喜欢让学生自主讨论,他鼓励学生发言时候,总把孔子的原话挂在嘴边“?!”28.小刚在进行史记的“整本书阅读”时候,对司马迁把项羽收到“本纪”里很是不理解。

但是看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心头不禁释然。

古代大富大贵然而名字湮灭在历史中的人“,。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快速检测100题+课件3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快速检测100题+课件33张


”两句
运用借代和比喻描绘了这种苦难。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 8.陆游《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 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而辛弃
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同样意思的两句则是“
”,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都以水中蛟龙舞蹈
● 舞幽壑之潜蛟 老鱼跳波瘦蛟舞
● 34.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例
如《春江花月夜》中“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
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3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

成了城郭残破、人烟稀少的悲惨境况。
”两句,写花朵虽美却无人欣赏,侧重写出了战乱造
●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 3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

受而致败的不同结果中总结出来的。
”的道理,是作者从唐庄宗先劳苦以成功、后享
●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 33.苏轼《赤壁赋》中“ 来侧面描写音乐的高妙。
● 29.酒在古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杜甫《登高》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酒的句子
分别是“
”和“
”。
●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 30.《列子》中记述了鸥鸟与人嬉戏的故事,后人常借鸥鸟表达隐逸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 鲜,如:“ , 。”
●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分类: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分类: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2)《琵琶行》中点明诗人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论语·泰伯》中“________”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属情境默写,答题时需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关键提示信息,准确选择语句填空。

另外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比如“壑”“嫠” “荻”“瑟”“弘毅”等字。

故答案为: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⑵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 ,________”两句,以多种自然界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3)杜甫在《登高》中“ ________ ,_______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如建瓴走坂、百川东注,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全国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全国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默写练习(情境默写+名校模考)(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默写练习(情境默写+名校模考)(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情境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然真切地描绘出“鸡犬之声相闻”的乡村生活环境。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变法所持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虽千万人,吾往矣”非常相似。

(3)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唐宋作品中常用这种“时空对举”的手法表达悲慨国家或个人命运的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陶渊明觉今是昨非,归心日重,在《归去来兮辞》中自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王维幽居山中,在《山居秋暝》中借山水寄慨言志,自言“________,________”:可谓跨越时空的交流。

(2)从《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选官制度有所沿用。

(3) 小刚看连环画《赤壁之战》,读到了右页曹操南下攻打东吴,踌躇满志,在长江上大张筵席、大会文武的相关信息。

他觉得学过的古代诗文中, “________, ________”两句与该页部分内容相符。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项脊轩志》中,修缮后的项脊轩,农历十五的夜晚,“______,______”,皎洁的月光照亮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充满诗情画意。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承上启下,既是对上片写景的概括总结,又是对下片英雄人物的概写。

(3)鸥、鹭逐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比如“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性状。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情景默写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情景默写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最新名校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直接解释祖母对其有养育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李渤在潭上找到了两块石头,然后就“ ________”;他认为李渤这样依靠斧斤敲击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________”,实在是见识短浅,令人可笑。

(3)刘星同学在写《杏花的故事》时,想引用唐宋时期的诗句来表明杏花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用以表现春意,或用以寓意幸福,他引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 ”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2)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其天性。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与这种理念完全契合。

(3)“门”是古诗常用意象,其“开”与“关”往往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 ”写出迎接客人来访的欣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 ”写出诗人隐逸幽居的淡然。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历经千百次寻觅后,蓦然回首,惊喜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

(3)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4、(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5、(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19 高考复习资料之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1、河北省邢台市 2018-2019 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 (1)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

.
”.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
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有

”。
10、山东省济南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认为应把别人当作自己修身养性的参
照.应该这样做“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先描述了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然后类比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
依赖性的句子是“
.
”。
(3) 昔日行走于高峻险拔的蜀道.人们步履艰难、神情惶恐.诚如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8、(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
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 湖 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3 《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4、(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烟斜雾横 雷霆乍惊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5、(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6、(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巴东
.
”两句深
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
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
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8、 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诗人从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
驰椒丘且焉
止息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2、(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3、(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
书山有路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4、(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是“
.
”。
(3)李商隐《锦瑟》的尾联“
.
”承
前三联而来.抒发了无限怅恨之情。
4、山西省太原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 1)杜甫《登高》中. “
.
”道
3
书山有路
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传递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无限悲凉。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
象.“
(3)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5、(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6、(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角
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7、(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之事”的原因,“
”一句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
4
书山有 路
出的原因。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形容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
,“ 满暖意.“
”一句形容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3)在 《 离 骚 》 中 , 面 对 世 俗 的 污 浊 不 堪 . 屈 原 失 意 彷 徨 . 走 投 无 路 . 但 他 坚 定 地 表 示 :
35、(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6、(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7、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书山有 路
1、(1).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2)不畏浮云遮望眼 白缘身在最高层(3)此情可

2
书山有 路
44、(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此小大之辩也(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5、(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族秦者秦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一片神鸦社鼓
46、(1)剪不断.理还乱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47、(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覆压三百
余里.隔离天日。
48、(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3)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49、(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何必曾相识
32、(1)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33、(1)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3)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3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3 ) 宋 濂 《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 节 选 )》 中 用

.
”两句描写了自己的衣饰和心
绪.表明自己求学时心中有快乐之事.故而不在意外在的物质匮乏。
5、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 届高三 2 月联考
1《琵琶行》中.白居易采用景物描写和听众反映来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琵琶女弹奏技 艺高

”. 饥 饿 的 路 人 也 不 会 接 受 ; 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关于从师学习的言行为例加以论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两句。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9 届高三第一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 ( 1 )《论 语 》 中 告 诉 我 们 当 见 到 “ 贤” 和 “ 不贤 ” 时 . 我 们 应 该如 何去 做 的 句子 是
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 是“
.
”。
3王之涣曾写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与之有 异
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2、山西省五地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1《论语·为政》中.“
.
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2 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两句 ”
”的境界。
(2)《 蜀 道 难 》 中 李 白 从 听 觉 角 度 生 动 描 写 蜀 道 中 水 流 湍 急 势 猛 的 诗 句 是 :
“.
”。
(3)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词渲染三峡秋季凄凉氛围的语句是
:“
.
”。
7、湖南省岳阳市 2019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
19、(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且举世
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其负大舟也无力(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3)其出
人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1、(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步余马于兰皋兮
超的诗句是:“
.

2荀子在《劝学》中.用“
.

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真挚淳朴的诗句是

.

6、2019 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