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民族性
韩国有什么风俗习惯及民俗风情

韩国有什么风俗习惯及民俗风情韩国有什么风俗习惯及民俗风情想去韩国的小伙伴,不妨先了解一下韩国的风俗习惯禁忌都有哪些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韩国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韩国的风俗习惯:节假日根据儒家传统,节假日的庆祝活动都要在家族中最年长成员的家里举行,因此每当重要节假日来临,人们都会尽可能地抽时间赶往最年长的父辈甚至祖父辈的家中。
★ 新年(国家法定假日,1月1日、2日)★ 春节(农历新年,国家法定假日)和中国一样,春节是1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人们想方设法早些赶到父母家去团聚,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
同时要注意,所有商店在节假日都会关门,一定要储存好足够的食品。
★ 独立日(国家法定假日,3月1日)这是为纪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韩国“独立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每年人们会在这一天再次宣读《韩国独立书》。
★ 植树节(国家法定假日,4月5日)韩国人相信在这天种下的都会枝繁叶茂。
★ 寒食节(每年4月5日或6日)韩国人通常在这一天拜祭祖先的坟墓。
家里的`女人会准备好野餐,然后全家出发去墓地。
★ 儿童节(国家法定假日,5月5日)这一天韩国父母会给孩子送礼物。
★ 佛祖诞辰日(国家法定假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佛教信徒会去寺庙烧香。
全家买一个色彩鲜艳的灯笼,并贴上一条写着家庭成员名字的缎带,然后把它挂在寺庙里。
到了晚上,人们还要打着灯笼游行。
★ 显忠日(国家法定假日,6月6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韩国军人而设的。
★ 制宪日(国家法定假日,7月17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1948年生效的《大韩民国宪法》而设立的。
★ 光复日(国家法定假日,8月15日)除了纪念1948年大韩民国的建立外,这一节日也是为了庆祝1945年8月15日韩国从日本占领下获得解放。
★ 中秋节(国家法定假日,农历八月十五、十六、十七)中秋节也被称做“收获节”或者“韩国感恩节”。
这是韩国1年中仅次于农历新年的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跳一种叫做“kanggang suwolae”的舞蹈,特别是在全罗南道这种习俗很盛行。
世界民俗---韩国民俗

学号:成绩:分学期论文学业科目:世界民俗论文题目:韩国民族风俗习惯部门:姓名:呈交时间:韩国民族风俗习惯韩国服饰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
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
韩国服饰文化包括传统韩国服装和现代韩国服装,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一般来说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
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
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
另外, 增加实用性的生活韩服很受欢迎。
朝鲜时代随着儒教地位的巩固, 衣着上也开始重视形式与礼节。
朝鲜时代大礼服是祭礼服。
大礼服也称冕服, 戴冕冠。
穿冕服。
冕服是宗庙, 社稷等祭礼或正初,冬至等大节日里穿的衣服。
据介绍,每件韩服的颜色和图案分别根据“阴阳五行说”选定,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例如黄、青、赤、黑、白五色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
而图案方面,制作者则选择了青松、竹子、云和牡丹为花样。
青松和竹子代表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君子风范,而云和牡丹则象征着远离世俗的超脱境界和华丽富贵韩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 优雅且有品位。
近代被洋服替代。
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穿。
女性的传统服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 看上去很优雅: 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
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
最近,增加实用性的生活韩服受欢迎。
韩国饮食泡菜在韩国,没有泡菜的饭桌令人难以想象。
韩国人对泡菜情有独钟,每家都有专门保管泡菜的“泡菜冰箱”。
泡菜味道辛辣,调味品味儿浓,非常爽口。
韩国人是“单一民族”吗-

韩国人是“单一民族”吗?在中国人眼里,韩国人民族感很强。
在介绍韩国的民族构成时,几乎所有的韩国官方资料(朝鲜也一样),都称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单一民族”,“有明显的身体特征”。
韩国方面还进一步表示,他们是由中亚迁移到朝鲜半岛的几个蒙古部落的后代。
这是在明明白白地说,韩国人(朝鲜民族)的血脉,与绝大部分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远古的朝鲜民族徙自蒙古高原,也许如此,此处姑且搁下不论。
但实际上,仍有相当比例的韩国人,祖上是来自中国历代的中国人。
自殷商以降,历经唐宋,直至明清,不断有中国人加入到生活在朝鲜半岛的族群里面,其中不乏名人高官举家入朝,繁衍生息。
有人认为,朝鲜民族中的汉人后裔估计在千万以上。
据朝鲜古籍《三国遗事》载,殷商末年,纣王暴虐,其叔箕子甚贤,因规劝纣王而被囚。
周武灭商后,释箕子。
箕子不愿事二主,周武遂封箕子于朝鲜,而当时主宰朝鲜的檀君移于藏唐京。
这是有王朝历史以来最早有记录的规模性中国移民,但一些学者认为箕子记事不见于《史记・朝鲜列传》,难以凭信。
朝鲜和韩国官方对此更是绝口不提。
三韩时期朝鲜半岛有不少燕赵移民,一说辰韩本是秦韩,乃亡人为避秦之苦役而入韩。
后来又有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燕人卫满率众投奔朝鲜,后自立为王建立卫满朝鲜,历近百年。
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后,在其地设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四郡最后于公元四世纪亡入高句丽。
在这一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并植根于朝鲜半岛北部,已难以估计。
由此可见,除却尚有争议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汉人政权,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对朝鲜半岛部分疆土实行了直接管理,其间民族融合在所难免。
直到公元七世纪,新罗才统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十世纪高丽建国后,才把疆界向北延至鸭绿江下游。
韩国人的姓绝大部分来自中国。
这首先是因为古代朝鲜没有文字,只能借助汉字表达,兼申仰慕之意。
但是,不能不提的是,除了朴氏在中国罕见,应属朝鲜半岛原生姓氏外,即使是金、李、崔等看起来十分地道的韩国姓氏,其中的若干支也是来自中国。
韩国

谢谢! Thank you源自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 开泡菜。韩国传统名菜烧肉、泡菜、冷面已经 成了世界名菜。 韩国有各种饮食,由于其过去处于农耕社会 ,因此从古代开始主食就以米为主。韩国饮食 与各种蔬菜、肉类、鱼类共同组成。泡菜(发酵 的辣白菜)、海鲜酱(盐渍海产品)、豆酱(发酵的 黄豆)等各种发酵保存食品,以营养价值和特别 的味道而闻名。 韩国饮食包括每天重复的日常饮食,一生中 必经的举行仪式时摆的食品,祈求丰年和丰渔 时摆的丰年祭与丰渔祭食品,祈祷部落平安而 摆的部落祭食品,还有悼念过世的人而摆的祭 祀食品等。同时也随季节的不同利用当时的食 物做季节美食。
人口与文化
人口
人口数量 韩国主要民族为 韩民族(朝鲜称 朝鲜民族),属 •5041.85万 黄色人种东亚类 型,占全国总人 人口密度 口的96.25%。 •503.13人/平方公里
韩国的文字
韩国在19世纪前借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15世纪李氏 朝鲜世宗国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参考汉字外型创 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谚文。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 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在数世纪 间未能成为正式文字。谚文因多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 朝鲜人群中使用,而被具两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纪初期 朝鲜被日本吞并后,谚文方逐步成为朝鲜族的主要书写 工。二战结束,朝韩分裂后,韩国一度废除汉字(国语 纯化运动),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 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
•
韩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 色。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著 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 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 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 种。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 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 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 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 。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 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 极为重要的地位。
民族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的?

民族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的?
一、民族性的定义和概述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特殊性格、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人们
对民族的集体心理特征的总称。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民族性的定义和理
解存在差异。
二、西方国家的民族性观念
1. 法国:法国人注重形式与美感,追求个人自由与个性表达。
2. 英国:英国人注重礼仪和传统,保持冷静和自制力。
3. 德国:德国人重视纪律和效率,追求精确和秩序。
三、亚洲国家的民族性观念
1. 中国:中国人倡导集体主义和孝顺的传统,强调和谐和亲情。
2. 日本:日本人注重纪律和自律,重视团队合作和尊重他人。
3. 韩国:韩国人重视家族和社会地位,追求成功和社会认可。
四、非洲国家的民族性观念
1.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人强调社群和家族的连结,重视亲密关系和礼仪。
2. 肯尼亚:肯尼亚人注重和平与温暖,传统尊重长辈和强调共享资源。
3. 埃及:埃及人崇尚谦逊和礼貌,重视信仰和家庭纽带。
五、民族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替代性观点
1. 具体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具体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开始凸显,民族性的定义和理解越来越多元化。
2. 移民对民族性的影响:移民的涌入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传统的民族性定义和理解逐渐变得模糊。
总结: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民族性的定义和理解存在差异,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亚洲国家还是非洲国家,人们对民族性的认识都体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性的定义和理解趋向多样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挑战着传统的民族性观念。
韩国人文风情介绍

韩国人文风情介绍
韩国人文风情介绍
一、历史文化
韩国的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各朝代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给韩国带来了多元文化和繁多传统习俗。
另外,韩国还有许多著名古迹和历史遗迹。
历史上最著名的是朝鲜王朝陵墓、韩国十六王国遗址、金牌水陆宝塔、高丽他利耶姆祠、朝鲜王朝宫殿和宣祖圣墓。
二、地理优势
韩国位于韩国半岛的中央地区,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地处太平洋沿岸,北与中国、朝鲜毗邻,东濒渤海,西近日本,海岸线约4800多公里,拥有南海、渤海和日本海三大近海,气候温和,拥有多彩的风景。
三、节庆文化
韩国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例如民间文化节—“习俗文化祭”,持续一个月之久;清明节,俗称“扫墓节”,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节日;更重要的是农历母亲节,在母亲节那天,人们会送上最甜蜜的祝福。
四、传统食物
韩国的传统食物有豆腐菜、泡菜、涩拌饭、七层塔等,其中最著名的
是泡菜,是以腌制的食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料理,口味酸辣可口。
豆腐菜也很受欢迎,是以豆腐为主料的一种菜,口感清爽,尤其受年
轻人的欢迎。
五、韩俳文化
韩国的韩俳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韩国民间艺术、舞蹈、歌曲、故事、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始于朝鲜时代,延续至今。
它在韩国深入人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是发掘韩国人的精神和传
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六、传统游戏
韩国的传统游戏有“拔河”、“踩海”、“铤跃起”、“钓鱼”、“舞着猜拳”,
等等,集中表现了韩国人的勤劳勇敢、传统习俗民族风情等精彩画面。
它们不仅能充分锻炼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而且也能让他们更加了解传
统文化,同时弘扬民间文化。
韩国的风俗特点及民族文化

韩国的风俗特点及民族⽂化 韩国的传统家庭通常是⼀家3~4代共同⽣活在⼀起的⼤家族,因为喜欢家族⼈丁旺盛是当时韩国的风俗习惯。
但伴随着20世纪6、70年代产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及⼈⼝控制政策的确⽴,⼤家族式的传统⽂化逐渐消失。
到1980年,平均每户⼈家的⼦⼥数减少为1⼈或2⼈。
但重男轻⼥的思想⾄今仍有迹可寻,如长男为重、⼉⼦为重。
为了破除这种思想,政府⽴法规定男⼥在遗产继承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韩国的风俗特点及民族⽂化 如今的韩国年轻⼈⼏乎都从⼤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来,单独建⽴⾃⼰的⼩家庭。
现在韩国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以夫妇为中⼼的⼩家庭。
姓名 韩国⼈的姓⽒以⾦(21%)、李(14%)、朴(8%)、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及双⾳节名字构成。
韩国妇⼥婚后并不随夫姓,但⼦⼥须随⽗姓。
婚姻 婚姻对韩国⼈来说是⼈⽣中的⼀⼤重要仪式。
虽然有统计显⽰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及双⽅各⾃的家⼈来说还是⼀件不太光彩的事情。
韩国现在的婚礼⽅式同以往有所不同:⾝着⽩⾊婚纱和新娘和⾝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传统的结婚典礼。
(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家长及亲戚长辈⾏礼的风俗,是新娘⾸次正式地拜见男⽅亲属的仪式)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韩国⼈的传统信仰⾥,⼈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
因此,除先祖的忌⾠外,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孙后代都会通过祭拜来召唤先祖的灵魂。
韩国⼈相信凭借这种特殊的仪式能和逝去的亲⼈再次相聚,并借此祈愿得到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
暖炕 韩国住宅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Ondol]式的暖炕。
原本是利⽤厨房或屋外设置的灶坑烧柴产⽣的热⽓通过房屋⾯下的管道⽽烘暖整个房间。
[Ondol]式的暖,冬暖夏凉,有益于健康。
因此现代化城市的⾼级公寓区或建筑中,依然使⽤现代化暖⽓设备传热的[Ondol]式的暖 韩国传统服装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
韩国民族风情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量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
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
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来,子女都要迎接。
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
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
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
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
和韩国官员见面时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
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
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
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
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
“右尊左卑”,认为左手接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
酒是送韩国人最好的礼品。
影剧院放映演出前放国歌,观众须起立。
韩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很强,同一家族都续家谱,严禁通婚。
凡有祭祀活动及节日时,一般都团聚在长兄家。
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
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也不能杀鸡宰猪。
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冤。
吃饭时忌戴帽子,否则终身受穷。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
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
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朝鲜”二字,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
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大家庭里以长辈为中心,餐具与饭桌均是一人份为一单位。
但以核心家族为中心的如今,则变成了所有人围坐在一起,把菜夹到自己的碟子上吃。
首先把饭菜都摆到桌面上,并按菜碟的数分3碟,5碟,7碟,9碟,12碟等独特形式的饭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的民族性:竹与无穷花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韩国,这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近邻,总是能以她独特的一面吸引我们,在旁观韩国的时候,似乎也可以更多地对照自己。
龚克瑜
一方面是大财团丑闻曝光,黄禹锡“科技神话”破灭,体育界弄虚作假,另一方面又是经济建设迅猛腾飞,民族情感高度统一,领土主权据理力争……韩国真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
如果说美国学者罗斯本尼迪克特以“菊花与刀”为例,揭示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的双重性,寓意形象又富有哲理,那么,韩国的民族性,则可以用无穷花和竹子来形容。
谢了再开,开了又谢的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学名“木槿”,其强韧无比的生命力让人领悟了“永远绽放、永不凋落”的真谛,体现出韩国虽历经困苦劫难却仍坚忍不拔和充满朝气的民族精神。
而竹子,又恰似韩国人的性格,挺拔坚强却又充满“灵活”和“弹性”,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韩国人比较突出的性格特点是:刚烈、急躁、团结、独立。
刚烈
韩国国土面积狭小,由于地理环境上相对闭塞,几千年来单一民族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坚定和固执。
地理上的邻近也使朝鲜半岛人民的性格气质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汉颇为相似,粗犷朴实、豪迈不屈。
“甘洒热血写春秋”也许是韩国人最好的写照,刚烈的性格脾气在韩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看到了韩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顽强不懈的抗争,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奋斗,体育场上争金夺银的拼搏和国际舞台上的坚韧不屈。
为结束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军人独裁,韩国民众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争取民主,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着。
在学生运动和示威游行中,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军警和刺眼的催泪瓦斯,人们仍然奋不顾身,毫不退却。
韩日独(竹)岛之争中,韩国人誓死捍卫领土的决心和韩国青年断指以明“抗日”之志的举动,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人深深体会到韩国人身上熊熊燃烧的刚烈之火。
急躁
半岛地势狭长,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波及全国,一旦战争爆发,也会因为缺乏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而全盘皆覆。
所以,即使面对普通的事态,韩国人也会有强烈的危机感、不安感和焦虑感,表现在言谈举止上,就是“急性子”,说干就干,要干就要“毕其功于一役”。
韩国人干什么都快,走路快,开车快,经济发展快,危机时崩溃得快,危机后恢复得也快。
因为急躁,有些韩国人往往没有耐心,考虑问题容易被冲动的情绪所左右。
这时,断指和自焚等偏激行为就成了一些韩国人想速战速决解决问题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最近,黄禹锡神话的破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韩国人的急功近利。
然而,在美梦破碎之前,以黄禹锡为代表的和平年代的新民族英雄,恰恰满足了韩国民众对民族英雄的崇拜与期盼。
团结
提到韩民族的团结和爱国,让人不得不翘起大拇指。
每个韩国人都坚信“没有团结,就没有国家、没有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旦国难当头,韩国全国会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1997年金融危机肆虐之际,韩国“献金运动”的高昂热情令人感动,不少妇女甚至把结婚的嫁妆和信物以极低的价格半卖半捐给了国家。
世界杯足球赛上,被“红魔”染红的半岛在燃烧、在疯狂,韩国队在场上永不言败的斗志,不畏强敌的气概,不知疲倦的围困逼抢,都叫“恐韩”的国人目瞪口呆。
为抗议政府过多地引入美国配额,韩国电影界集体削发明志,以他们的团结唤来了韩国电影的新生。
“身土不二”这四个字,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韩国人的心里。
在韩国或者海外,总能看到韩国人非常自觉地只用“韩国货”,韩国人以用国货为荣,与某些国人唯“洋货”不买的心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韩国人的确把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高度统一起来了,整个韩国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个韩国国民都是家庭中的成员,每个成员都自觉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时甚至会发展到护短排外的程度。
独立
长期被殖民、被侵略、被分裂的历史和尚未摆脱依附强国的现实,使韩国不得不学会在大国强国的夹缝之间求得生存。
经济腾飞以后,韩国人急切地渴望实现国家独立与强大。
随着“386”一代(即30多岁、80年代接受教育、60年代出生)逐步在韩国占据主流,被刻意强调的独立性,也开始在韩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朝鲜,过去韩国人最忌讳的就是被称作“南朝鲜”,因为这听来似乎是以朝鲜为主,他们不过是在其南面而已。
相反,韩国人却喜欢称朝鲜为“北朝鲜”,以自己为中心。
对日本,韩日之间的“日本海”和“东海”名称之争已有数年,韩国据理力争,强烈反对“日本海”的称谓,坚持称其为“东海”,还向国际机构提起申诉,要求将“日本海”改为“东海”,并在争议解决前以“东海-日本海”并称。
最近的独岛(竹岛)之争,更使韩日关系紧张到了几乎一触即发的地步。
对美国,由驻韩美军压死两名女学生引发的反美情绪至今仍十分高昂。
虽然目前美国在韩有3.4万驻军,掌握着韩军的战时指挥权,对韩负有安全防卫义务,但是,随着六方会谈的深入,韩国已开始与美日的立场渐行渐远,甚至被称为“朝鲜的律师”。
2005年初,韩国将沿用多年的“汉城”改成“首尔”,据说韩国还希望把“汉江”改成“韩江”,把“中医”改成“韩医”。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部分韩国人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抱有怀疑和不安。
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的、现实的、地理的、外界的、典型的、
非典型的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韩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