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有一妻一妾经典课件分析21页PPT
合集下载
齐人有一妻一妾PPT(优秀课件)4 人教版

说
邻家安可日攘鸡。
说
当时尚有周天子,
看
何事纷纷说魏齐。
东邪黄药师
弈秋
弈,下围棋。秋,人名。
因善于下围棋,所以叫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
通国之善弈者也 全国
惟弈秋之为听
教导、指导。
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鸿鹄
天鹅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因为。是,这个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zhuó系在箭上的生 丝线。
非然也
不是这样。然,这样。
之 1.之祭者,乞其余 动词,往,到……去。
2.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助词,相当于
3.而“良的人”未。之知也
代词,指妻子已侦察到丈夫“餍足之 道”的真相这件事。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助词
施 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读yí,通“迤”,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
踪2.。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读yíyí,喜悦自得的样子。
3.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
论》) 动词,实行、施行。
4.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
飞》)
动词,用。
卒 1、卒之东郭墦间 副词,终于、最后。 2、 信 臣 精 卒 , 陈 利 兵 而 谁 何 (《 过 秦
论》)
名词,兵卒。
3、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动词,死。
4、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名词,兵卒。
齐人有一妻一妾
漳州三中尤一
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瞷( jiàn ) 墦(fán ) 讪(shàn ) 施( yí)从良人
良人
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满足、饱食。 通“返”。
则尽富贵也 指富贵的人。 蚤起 通“早”。 国中 都城内。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PPT(优秀课件)3 人教版

不同点
《我为何而生》整体采用“总—分—总”式结构, 行文之间的过渡照应,使本文读起来顺畅、严谨。
《坦然看生活》则用匀称的结构、对称的句式、 流畅的情理,表达散文深远的意旨。在这里,乐观的 垂钓、愉悦的纺织和自信的扫街,三个典型情节,三 种坦然形象,相互映衬,步步蓄势,为其后的议论抒 情、直抒胸臆、揭示文旨张本。而在情节的展现与主 旨的裸示之间,引述泰戈尔的诗句巧妙过渡,来得那 么自然,那么顺畅,恰到好处地引导了读者从形象的 触摸走向理性的感悟,从悠悠品茗进入杳杳知香。
堂的缩影 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
生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饥饿中的孩子
(同情)苦难 被压迫被折磨者
崇 高 而 博 大 的 胸
孤苦无依的老人
怀
全球性的孤独、贫穷 和痛苦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的“绝唱”的意思与 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B、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明星已经去世,这盒录音带成了 她的绝唱。
《鲁迅诗稿》序郭沫若 我为何而生罗素
导入语
前文是郭沫若为《鲁迅诗稿》一书写的 序言,也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目的是评 价鲁迅诗歌、书法的价值和成就,向人们 展示鲁迅诗歌和书法的精髓与魅力,其显 著特点是篇幅短小,内涵丰赡,语言精简。 后文是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哲 学家之一,也是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西 方哲学家之一—伯特兰·罗素为其自传作 《伯特兰·罗素自传》的前言,读来令人感 奋不已。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 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 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 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 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 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齐人有一妻一妾》ppt课件(24页)

明确:
不好。让齐人浑然不觉,自己 蒙在鼓里却还以为别人被自己蒙在 鼓里,兴冲冲地继续吹嘘夸耀,这 就产生出强烈的戏剧效果,增强了 讽刺性。
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齐人”吗?
明确 : 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物,但不 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等生活大事时, 没有人做与“齐人”一样的勾当。作者 的是非价值标准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 的身上,在对主人公或褒或贬的叙述和 描绘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并将指斥 的矛头从寓言故事中伸出来,瞄准了许 许多多有类似问题的社会中人。
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中写到:
“我以为(对孩子而言)寓言要不得,因为它 把淳朴的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 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 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钱先生的话虽然偏激, 却一语道破寓言的特性:寓言往往虚构一个
浅显的或人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传递较 为深刻的人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事物 因果关联等道理,对人事有着劝谏或讽喻 的作用。学习寓言故事,就要剥离其虚托的故
本文为何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 的行为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 过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 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 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 是妻妾与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这是两 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揭露了齐人 的丑态。
一、找出短文中的人物,看看重点 写了哪几个?
明确:《齐人有一妻一妾》 中的人物有:齐人、妻、 妾,重点人物是齐人(良 人)。
二、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揭示齐人的 丑态的? 从五个方面来层层揭示齐人的丑态: 1、齐人对妻子夸口,树起一个极度膨 胀的完美形象; 2、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量,对齐人 虚托的完美形象展开第一次审视; 3、妻子的追踪和齐人真面目的显露; 4、妻子的羞愧和哭骂,对齐人行为的 否定; 5、齐人无耻得意的另一种丑态。
不好。让齐人浑然不觉,自己 蒙在鼓里却还以为别人被自己蒙在 鼓里,兴冲冲地继续吹嘘夸耀,这 就产生出强烈的戏剧效果,增强了 讽刺性。
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齐人”吗?
明确 : 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物,但不 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等生活大事时, 没有人做与“齐人”一样的勾当。作者 的是非价值标准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 的身上,在对主人公或褒或贬的叙述和 描绘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并将指斥 的矛头从寓言故事中伸出来,瞄准了许 许多多有类似问题的社会中人。
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中写到:
“我以为(对孩子而言)寓言要不得,因为它 把淳朴的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 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 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钱先生的话虽然偏激, 却一语道破寓言的特性:寓言往往虚构一个
浅显的或人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传递较 为深刻的人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事物 因果关联等道理,对人事有着劝谏或讽喻 的作用。学习寓言故事,就要剥离其虚托的故
本文为何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 的行为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 过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 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 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 是妻妾与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这是两 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揭露了齐人 的丑态。
一、找出短文中的人物,看看重点 写了哪几个?
明确:《齐人有一妻一妾》 中的人物有:齐人、妻、 妾,重点人物是齐人(良 人)。
二、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揭示齐人的 丑态的? 从五个方面来层层揭示齐人的丑态: 1、齐人对妻子夸口,树起一个极度膨 胀的完美形象; 2、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量,对齐人 虚托的完美形象展开第一次审视; 3、妻子的追踪和齐人真面目的显露; 4、妻子的羞愧和哭骂,对齐人行为的 否定; 5、齐人无耻得意的另一种丑态。
齐人有一妻一妾课件

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
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
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
子》七篇”。在孟子的生活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
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加以激烈抨击。
课文的寓意
故事的引文末尾有一句表现作者观点的 话:“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求富贵利达 者,其妻妾不羞者,几稀也!”从作者 说理的意图看,本文讽刺了那些无耻的 为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进行 狡诈欺骗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他们表面 上道貌岸然而实则内心肮脏的本性。
1、这则寓言为何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式: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2.省略句式: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3.倒装句式: (1)“而相泣于中庭” 状语后置 (2)“良人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寓言 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乞食墦间不以 为耻反向其妻妾充阔炫耀的齐人的 故事。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
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
圣”。
一、整体感知
1、请你准确的读课文。
2、请读准以下字词的音。
餍酒肉(yàn ) 瞷良人 (jiàn) 施从良人( yí ) 墦间( fán ) 讪其良人(shàn) 施施( yí )
3、疏通课文,分类积累字词。
“寓言故事”说 理
所谓“寓言”,往往虚构一个浅显的人或动物的 故事,传递较为深刻的人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 事物因果关联等道理,对人事有着劝谏或讽喻的 作用。往往含有比喻的性质。
齐人有一妻一妾ppt

书塾里来 来往往的人都 很有礼貌,孟 子都也学会了 礼貌。
他和小 伙伴玩 时,又 遵守秩 序,又 讲究礼 貌。
这才是最 适合我孩子住 的地方。
孟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次搬家。成语“孟母三迁”由此而来。
课外练习: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博大精深,佳句很多,请同学们到图书馆或网上 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交流。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学习目标
1、理解寓言的寓意。
2、古汉语字词句的积累:
(1)实词:餍、施、讪、羞、致、通、诲、援。
(2)虚词:而、其、所、之、者、虽、为。 (3)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3、学习孟子辛辣的讽刺手法,
学会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道理。
孟子,名轲, 字子舆,生于公元 372年,代表作 《孟子》。极力主 张王者以仁义治理 天下,认为使百姓 得以温饱与教育才 是国家强盛之本。 他被公认为孔子 儒家学说最具影响 力的继承人,被誉 为“亚顾) 1、又顾而之他。 (拜访、探望) 三顾茅庐。 (关心) 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 (道路) 2、会天大雨,道不通。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到) (方法) 此为餍足之道也。 (到达) 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取得、得到) 专心致志。 (尽、极) 4、齐楚之交善。 (友好、亲善) 子善视之。 (好好地) 通国之善弈者。 (善于、擅长)
孟 子
1、以义治国,何必言利 2、 仁者无敌 3、 衣食足而知礼仪 4、君子远庖厨 5、 出尔反尔 6、两大之间难为小 7、 贤才可拜不可召 8、 当受则受,当辞则辞 9、无官无责,进退有余 10、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 11、 上行下效 12、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13、枉己者, 未有能直人者也 14、为渊驱鱼, 为丛驱雀 15、自暴自弃,岂不哀哉 16、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1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8、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齐人有一妻一妾》ppt课件

3
齐人有一妻一妾
4
5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 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 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 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 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餍:也写作“厌”,满足,这里指“吃饱”。 反:通“返”。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 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 第二个“之”,动词,“到”。
26
27
回顾重点及 练习
28
•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通“返”
• 蚤起 • 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通 “早”
“施”通
“迤”
29
古今异义词:
• 仰望: 仰仗指望 ﹙今﹚抬头看 • 饮食: 吃喝 ﹙今﹚吃的、喝的东西 • 其余: 他们留下来的﹙今﹚剩下的
30
一词多义
之 1.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
8
如果结尾改为齐人一到家就被妻妾 揭穿真相,臭骂一顿,这样改好不好?
明确:不好。让齐人浑然不觉,自己
蒙在鼓里却还以为别人被自己蒙在鼓里, 继续着得意洋洋地吹嘘夸耀,这就产生出 强烈的喜剧效果,增强了讽刺性。
9
•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 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 几希矣!”
• 所以:“用……的方法、手段”
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 他说:“那就让我先少偷几次,每月偷 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停止不干。” •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对,就赶快停止 好了,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 —寓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就应该“及时”改正,不可拖延。
34
35
• 3.倒装句式: • (1)“而相泣于中庭” 状语后置
(2)“良人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
齐人有一妻一妾
4
5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 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 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 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 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餍:也写作“厌”,满足,这里指“吃饱”。 反:通“返”。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 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 第二个“之”,动词,“到”。
26
27
回顾重点及 练习
28
•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通“返”
• 蚤起 • 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通 “早”
“施”通
“迤”
29
古今异义词:
• 仰望: 仰仗指望 ﹙今﹚抬头看 • 饮食: 吃喝 ﹙今﹚吃的、喝的东西 • 其余: 他们留下来的﹙今﹚剩下的
30
一词多义
之 1.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
8
如果结尾改为齐人一到家就被妻妾 揭穿真相,臭骂一顿,这样改好不好?
明确:不好。让齐人浑然不觉,自己
蒙在鼓里却还以为别人被自己蒙在鼓里, 继续着得意洋洋地吹嘘夸耀,这就产生出 强烈的喜剧效果,增强了讽刺性。
9
•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 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 几希矣!”
• 所以:“用……的方法、手段”
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 他说:“那就让我先少偷几次,每月偷 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停止不干。” •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对,就赶快停止 好了,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 —寓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就应该“及时”改正,不可拖延。
34
35
• 3.倒装句式: • (1)“而相泣于中庭” 状语后置
(2)“良人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齐人有一妻一妾》(2)课件 (共15张PPT)

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动词,“到”。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 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蚤:通“早”;
施:通“迤”,斜行; 其余:剩下来的酒肉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 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 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 外来,骄其妻妾。
2、文中“由君子观之,则,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 泣者,几希矣”请找出这个譬喻的本体和喻体。 本体:“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 喻体:“齐人乞食墦间” 喻词:无 相似点:?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 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 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预习检查:作者简介
1、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 ,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 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 1331,被元文宗加封为“邹国亚圣公”。至今被世人尊称为“ 亚圣”。 2、名言:“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关于《孟子》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 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 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 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齐人有一妻一妾上课00ppt课件

4.而良人未之知也
代词,指妻子已侦察到丈夫 “餍足之道”的真相这件事。
14
2.施
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2.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
动词,实行、施行。
3.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动词,用。
4.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喜悦自得的样子
15
四、文言句式:
富贵:形容词作名词,富贵的人。 “其妻……者,则……也。”:判断句 第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第二个“之”:动词, “到”。
3
2.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 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 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余:(古今异义)今,“剩余”, 本文“他留下来的(祭品)”。
农安实验中学
语文教师: 孙 萍
齐人乞墦
1
处室 chǔ 墦 fán
瞷 jiàn 讪 shàn
施从 yí
2
翻译语句:
1.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 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 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 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1)状语后置,“相泣于中庭”; (2)宾语前置,“而良人未之知也”。
5
4.“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 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所以:“用……的方法、手段” 希:很少。 翻译: 在君子看来,有些人所用的追求升官发财办法,不让他们的妻妾认为羞耻
并相对哭泣的,真少啦!
6
小组讨论总结“之”的用法、宾语前置句的类 型
8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描写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