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萧红D. 巴金2. 《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3. 小说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4.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A. 赵四、李二B. 许三观、许玉兰C. 祥子、虎妞D. 呼兰河的居民5.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什么?A. 农村改革B. 城市生活C. 战争场景D. 乡村生活二、填空题6. 《呼兰河传》是________的一部长篇小说,以________为背景,通过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________的生活画卷。
7. 小说中,呼兰河的居民们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等生存挑战。
8. 《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对呼兰河的描写,表达了对________的深深怀念和对________的深刻反思。
三、简答题9. 简述《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0. 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答案1. C2. B3. A4. D5. D6. 萧红,民国时期,呼兰河的居民,东北乡村7. 自然灾害,社会动荡8. 故乡,时代变迁9. 《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自然环境以东北的河流为背景,展现了河流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化;社会环境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等。
10. 《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呼兰河的居民,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东北乡村的普通人,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等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人们的无奈。
11.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呼兰河传》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呼兰河传》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1.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 )写的。
A、呼兰河B、香港【正确答案】C、台湾2. 跳秧歌是在每年的()。
A、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正确答案】3. “我”是母亲的第()个孩子。
A、一【正确答案】B、二C、三4. 农业学校设在()里。
A、祖师庙B、龙王庙【正确答案】C、娘娘庙5. 下列哪个人物不是《呼兰河传》里面的()。
A、祖父B、冯歪嘴子C、张寡妇【正确答案】6. 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男人【正确答案】B、女人C、男人、女人都行7. 娘娘庙的泥像以()为多。
A、男子B、女子【正确答案】C、天王D、妖魔8. 祖母喜欢养(),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正确答案】B、牛C、猪D、马9. 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正确答案】10. 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字画B、挂钟【正确答案】C、匾11.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B、小孩儿C、外国人【正确答案】12. 祖母喜欢吃()的饺子。
A、青菜馅B、韭菜馅【正确答案】C、芹菜馅13. 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
A、毛猴子【正确答案】B、小兔子C、小乌龟14. 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正确答案】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15.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她是()。
A、妈妈B、二姑母C、团圆媳妇【正确答案】16. 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
A、木耳B、蘑菇【正确答案】17. 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一点的叫()。
A、炖【正确答案】B、炒C、煮18. 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萧红D. 巴金答案:C2. 《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答案:A3.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是什么颜色?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红色答案:C4.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是谁?A. 萧红B. 萧军C. 萧红的母亲D. 萧红的父亲答案:A5.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最终流向哪里?A. 长江B. 黄河C. 黑龙江D. 松花江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也是她的______作品。
答案:自传体小说2.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______。
答案:颜色3. 小说通过主人公萧红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的______和人们的生活。
答案:自然风光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母亲是一个______的角色。
答案:勤劳善良5.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在冬天会______。
答案:结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对呼兰河的自然景观的描写。
答案:《呼兰河传》中对呼兰河的自然景观描写细腻生动,通过对河水颜色、季节变化、河岸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呼兰河的美丽与宁静,以及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景象。
2.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的人物形象。
答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坚强、独立、有思想的女性。
她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
她的形象反映了作者萧红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四、论述题(20分)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开创了自传体小说的先河,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呼兰河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现了北方农村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萧红C. 郭沫若D. 茅盾答案:B2. 小说中呼兰河位于哪个省份?A. 黑龙江省B. 吉林省C. 辽宁省D. 内蒙古自治区答案:A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二爷”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医生C. 木匠D. 农民答案:C4. 小说中提到的“呼兰河”实际上是指?A. 一条河流B. 一个城市C. 一条街道D. 一个村庄答案:B5. 《呼兰河传》中,以下哪个人物不是虚构的?A. 萧红B. 二爷C. 老胡D. 以上都是虚构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_______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答案:呼兰河2. 小说中,二爷的木匠铺位于呼兰河的_______。
答案:东街3. 小说中,萧红通过_______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答案:自己4. 《呼兰河传》中,萧红描述了呼兰河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自然风光、风土人情5. 小说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充满了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怀旧、乡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特点。
答案:《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充满了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
她不仅描绘了呼兰河的自然风光,还深入挖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描写,展现了呼兰河的地域特色和时代背景。
萧红的描写既有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2. 分析《呼兰河传》中二爷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二爷是《呼兰河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木匠,代表了呼兰河地区的普通劳动者。
二爷的形象朴实无华,勤劳善良,他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二爷的形象,萧红展现了呼兰河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
(40 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 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 (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 B、二 C、三4、农业学校设在(B)里。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沈从文D. 萧红答案:D2. 小说《呼兰河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哪个地区?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答案:A3. 在《呼兰河传》中,主人公萧红的家乡是哪里?A. 哈尔滨B. 长春C. 沈阳D. 呼兰答案:D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父亲是做什么的?A. 教师B. 农民C. 商人D. 官员答案:B5. 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母亲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A. 严厉B. 宠爱C. 冷漠D. 忽视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作者_________的自传体小说。
答案:萧红2. 小说中,萧红的家乡呼兰河位于_________省。
答案:黑龙江3. 在小说中,萧红的祖父是一位_________。
答案:地主4.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_________的生活场景。
答案:乡村5. 萧红在小说中表现出了对_________的深刻思考。
答案:人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家乡的描写。
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通过对家乡呼兰河的描写,展现了东北乡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乡村生活的艰辛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2.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与家人的关系。
答案: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与家人的关系复杂而微妙。
她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近,母亲对她宠爱有加;与父亲的关系则较为疏远,父亲对她的关心不够;与祖父的关系则充满了温情,祖父对她的疼爱和教导对她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3. 描述《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生活。
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乡村的自然和纯真。
她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体验了乡村的农耕生活,同时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艰辛,这些经历对她的性格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谈谈你对《呼兰河传》中萧红性格的理解。
《呼兰河传》阅读检测题

《呼兰河传》阅读检测题【作品概述】《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故事梗概】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
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
呼兰河传阅读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题及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40 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40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B、香港C、台湾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A、男人B、女人C、男人、女人都行7、娘娘庙的泥像以( B )为多。
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B、挂钟C、匾11、(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12、(B)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
A、后园B、储藏室C、正房13、我的祖母有(A)个女儿。
A、三B、四C、二14、我一生下来,(B)给了我无限的爱。
A、爸爸B、妈妈C、祖父D、祖母15、祖母喜欢吃(B)的饺子。
A、青菜馅B、韭菜馅C、芹菜馅1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A)。
A、毛猴子B、小兔子C、小乌龟17、祖母死了,人们都到(B)去报过庙。
A、娘娘庙B、龙王庙18、下面属于萧红的作品是(A。
A.《呼兰河传》B.《生死场》C.《初吻》D.《小城三月》18、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A )。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19、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她是(C)。
A、妈妈B、二姑母C、团圆媳妇20、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B)。
A、木耳B、蘑菇C、青草21、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一点的叫(A)。
A、炖B、炒C、煮22、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A)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铜板B、馒头C、粉条23、在晴天里唱一个《叹五更》的是(B)。
A、拉磨的B、漏粉的C、养猪的24、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C)。
A、打着梆子B、看戏C、跳大神25、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B)吃。
A、草莓B、天星星C、野果26、小团圆媳妇是一个(C)的姑娘。
A、十八岁B、二十岁C、十二岁27、西院的(A)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
A、杨老太太B、周三奶奶C、大孙子媳妇28、老胡家又来个(B)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A、跳大神B、抽帖儿C、胡仙29、抽帖儿的是一位(A)。
A、道人B、郎中C、和尚30、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C)。
A、冯歪嘴子B、磨坊掌柜C、有二伯三、判断题。
1、二姑母的儿子小名叫“小兰”。
(√)2、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
(√)3、人们都是先到娘娘庙去,打过钟,磕过头,才上老爷庙去。
(×)4、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5、县官下令,初一十五,一律把庙门锁起来,不准闲人进去。
(×)6、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7、娘娘庙的门口。
卖泥人的特别多。
(×)8、庙会一过,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
(√)9、小团圆媳妇不是萧红小说中的人物。
(×)10、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1、《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2、《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呼兰河写的。
(×)13、《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原名张乃莹。
(√)14、在呼兰河这个小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15、“我”家后花园的樱桃树年年结樱桃。
(×)16、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全凭口头传诵。
(√)17、萧红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去世了。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两天。
(×)19、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岁的姑娘。
(√)20、老胡家又来个跳大神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21、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草莓吃。
(×)22、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蘑菇。
(√)23、抽帖儿的是一位云游真人。
(√)24、有二伯有家眷。
(×)25、养猪的人家喜欢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
(√)26、赶车的那户人家跳大神是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
(×)27、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赶集”。
(×)28、《呼兰河传》主要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和慈爱的父亲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29、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30、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四、简答题。
1、小团圆媳妇最终因用滚烫的热水洗澡而死,你觉得究竟是谁害死了小团圆媳妇?(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人们的愚昧、麻木、残忍等) 2 、文中“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3、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童年的“我”顽皮、稚气、好动、天真活泼、无拘无束。
因为大花园各种生物都充满了活力,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正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4、“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拟人意在说明花园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都能与童年的“我”进行情感的交流。
)5、你喜欢文中的祖父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喜欢。
他是一位性格和蔼、待人非常亲切,勤劳慈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