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萧红D. 巴金2. 《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3. 小说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4.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A. 赵四、李二B. 许三观、许玉兰C. 祥子、虎妞D. 呼兰河的居民5.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什么?A. 农村改革B. 城市生活C. 战争场景D. 乡村生活二、填空题6. 《呼兰河传》是________的一部长篇小说,以________为背景,通过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________的生活画卷。

7. 小说中,呼兰河的居民们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等生存挑战。

8. 《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对呼兰河的描写,表达了对________的深深怀念和对________的深刻反思。

三、简答题9. 简述《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0. 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答案1. C2. B3. A4. D5. D6. 萧红,民国时期,呼兰河的居民,东北乡村7. 自然灾害,社会动荡8. 故乡,时代变迁9. 《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自然环境以东北的河流为背景,展现了河流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化;社会环境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等。

10. 《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呼兰河的居民,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东北乡村的普通人,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等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人们的无奈。

11.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填空题1.呼兰河城最有名的地⽅是()。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节选⾃《呼兰河传》。

3.()是⿁节,呼兰河上会()。

4.“⽑⼦⼈”在呼兰河指()。

5.这个地⽅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个⼟名,叫()。

6.东⼆道街上有两个学堂,龙王庙⾥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

祖师庙⾥的那个,是个普通⼩学,还有⾼级班,所以叫做()7.在呼兰河这个⼩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个(),它常常淹死⼀些骡马,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出来加以整治。

8. 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说话,很喜欢和⼤黄狗谈天。

他⼀和⼈在⼀起,就⼀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

9. 呼兰河除了⼀些卑琐平凡的实际⽣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等。

10. ⼩团圆媳妇是⼀个()岁的姑娘。

⼆、选择题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

A. 呼兰河B. ⾹港C. 台湾2. “我”是母亲的第()个孩⼦。

A. ⼀B. ⼆C. 三3. 跳⼤神时,⼤神旁边的⼆神都是()A. 男⼈B. ⼥⼈C. 男⼈、⼥⼈都⾏4. 在晴天⾥唱⼀个《叹五更》的是()。

A.拉磨的B. 漏粉的C. 养猪的5.祖母的内间⾥边,在墙上挂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 字画B. 挂钟6. 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棵樱桃树和⼀棵()。

A. 桃树 B. 梨树 C. 李⼦树7.()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了。

A. 后园 B .储藏室 C. 正房8. 粉房的⼈过河时,抛两个()到河⾥,河神⾼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 铜板B. 馒头C. 粉条9. 粉房旁边的⼩偏房⾥住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

A.打着梆⼦B. 看戏C. 跳⼤神10.呼兰河城的⼈冬天受冻裂了就到()买⼆两红花,泡⼀点红花酒擦⼀擦或买⼀贴膏药贴⼀贴。

A.“李永春”药铺B. 洋医⽣开的药店C. “保和堂”药店11. ⽼胡家⼜来个()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团圆媳妇看病。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呼兰河传》阅读测试试题及答案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呼兰河传》阅读测试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2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这部小说。

2.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

3.呼兰河有个规矩,一年只有两个月是搬家的时候,分别是和。

4.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

5.祖母喜欢养,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6. 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

二、选择题。

(30分)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

A.香港B.台湾C.澳门D.呼兰河2.下面不属于萧红的作品是()。

A.《呼兰河传》B.《生死场》C.《城南旧事》D.《小城三月》3.“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

A.祖父B.有二伯C.冯歪嘴子D.磨坊掌柜4.为什么说作者的童年生活从祖父那才能得到温暖?()A.父母不喜欢她厌恶她B.父母亲只顾着忙工作C.祖父的屋子里有好多好吃的D.祖父愿意包容她和她一起玩不会责骂她5.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

A.桃树B.梨树C.苹果树D.李子树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

A.毛猴子B.小兔子C.小乌龟D.小甲虫7.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匾B.字画C.挂钟D.银链子8.()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

A.后园B.正房C.厨房D.储藏室9.祖母喜欢吃()的饺子。

A.青菜馅B.韭菜馅C.芹菜馅D.白菜馅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我”顽皮,祖父曾用针扎过“我”的手指。

B.周围人的嘲笑和冷漠、生活的困苦交加没有让冯歪嘴子沉沦。

C.通过祖母给“我”烧鸡吃等事情,写出“我”和祖母的深情厚谊。

D.作者写了幸福的团圆媳妇和婆婆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团圆媳妇快乐的一生。

三、判断题。

(30分)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和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和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和答案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20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XXX,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这本小说。

2.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秧歌、祭祀等。

3.XXX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他十分喜欢诗歌。

我经常跟他学诗,他教我的,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4.花开了,就像春天来了。

鸟飞了,就像自由自在。

虫子叫了,就像大自然的声音。

5.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样样都有。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了,一会儿紫了,一会儿灰半百合色。

橙色、黄色、蓝色,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7.XXX——“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女作家之光”,是我最欣赏的女作家。

8.我家的院子是很安静的。

那边住着的人们,我不知道在哪里。

我家是安静的,街上喧嚣,而我家里则仍是安静的。

9.《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回忆、感怀和怀旧的“回忆式”小说。

著名作家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画卷,一串凄婉的歌谣”。

10.《呼兰河传》中童年的“我”、祖父、祖母,看着她们让人不由得想起烂漫的童年。

二、选择题。

(40分)1.《呼兰河传》是XXX在呼兰河写的。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

3.大人们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

4.农业学校设在娘娘庙里。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外地人。

6.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7.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8.祖母喜欢养猪,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9.“小大姐,去逛庙,扭扭哒哒走得俏,回来买个板不倒。

”是歌谣上说的。

10.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刚刚睡午觉起来,她的头顶上梳着一个卷,大概头发不怎样整齐,发卷上罩着一个用大黑珠线织的网子,网子上还插了不少的疙瘩针。

可是因为这一睡觉,不但头发乱了,就是那些疙瘩针也都跳出来了,好像这女人的发卷上被射了不少的小箭头。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沈从文D. 萧红答案:D2. 小说《呼兰河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哪个地区?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答案:A3. 在《呼兰河传》中,主人公萧红的家乡是哪里?A. 哈尔滨B. 长春C. 沈阳D. 呼兰答案:D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父亲是做什么的?A. 教师B. 农民C. 商人D. 官员答案:B5. 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母亲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A. 严厉B. 宠爱C. 冷漠D. 忽视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作者_________的自传体小说。

答案:萧红2. 小说中,萧红的家乡呼兰河位于_________省。

答案:黑龙江3. 在小说中,萧红的祖父是一位_________。

答案:地主4.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_________的生活场景。

答案:乡村5. 萧红在小说中表现出了对_________的深刻思考。

答案:人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家乡的描写。

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通过对家乡呼兰河的描写,展现了东北乡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乡村生活的艰辛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2.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与家人的关系。

答案: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与家人的关系复杂而微妙。

她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近,母亲对她宠爱有加;与父亲的关系则较为疏远,父亲对她的关心不够;与祖父的关系则充满了温情,祖父对她的疼爱和教导对她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3. 描述《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生活。

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乡村的自然和纯真。

她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体验了乡村的农耕生活,同时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艰辛,这些经历对她的性格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谈谈你对《呼兰河传》中萧红性格的理解。

萧红《呼兰河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萧红《呼兰河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呼兰河传[注](节选)萧红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

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花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花园里边。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

有的菜种不但没被土盖上,反而被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

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趴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

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穗是有芒针的。

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

(40 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 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 (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 B、二 C、三4、农业学校设在(B)里。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巴金C. 萧红D. 老舍答案:C2. 小说《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年代?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B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王二”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农民C. 商人D. 地主答案:C二、填空题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_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畔人们的生活状态。

答案:王二2. 小说中,呼兰河是一条_________,它见证了呼兰河畔人民的喜怒哀乐。

答案:河流3. 在小说《呼兰河传》中,_________是王二的妻子,她是一个善良且勤劳的女性形象。

答案:小翠三、简答题1. 简述小说《呼兰河传》的主题思想。

答案:《呼兰河传》通过描绘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苦难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韧精神。

2. 分析小说中王二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王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既有商人的精明和现实,又有对家庭和妻子的深情。

在面对生活的重重困境时,他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论述题1. 论述《呼兰河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无数作家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2. 分析《呼兰河传》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答案:在《呼兰河传》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小说通过小翠等女性角色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和她们的反抗精神。

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丰富了小说的人物画廊,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女性解放的深切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
死过马、猪。

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

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
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
的。

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

我家是安静的的。

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
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
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指腹为
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
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
了,街上有金银首饰店、等。

二、猜人物。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
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团圆媳妇)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
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有二伯)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
子们就跟着一大帮了。

————(冯歪嘴子)
三、读片段,完成练习。

学习-----好资料
1、小车子装潢得特别漂亮,车轮子都是银色的。

车前边的帘子是半掩半卷的,使人得以看到里边去。

……他头上带着黑帽头,红帽顶,把脸扬着,他蔑视着一切,越看他越不像一个车夫,好像一位新郎。

(1)、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这段话描写的是新郎的外表。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到这位新郎十分不顾一切,十分瞧不起别人,我从“扬”。

“蔑视”中看出来的。

2、
3、一伸手,他的手就比其余的四个的都黑得更厉害,其余的四个,虽然他们的手也黑得够厉害,但总还认得出来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的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说是手呢!说是什么呢,说什么都行。

完全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

看上去,好像看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

(1)、他是谁?女人的第五个孩子他伸手想拿什么?想拿麻花
(2)、他的手为什么黑得厉害?你感受到了什么?
因为她太好玩,不勤洗手,所以手黑的厉害。

我感受到他的手实在脏得人都认不出来了,太不讲究卫生了。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啦,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地蹲着,很威武地,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的……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

(1)、在“”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两段话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和颜色。

4、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

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

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

这个孩子长大了将不被父母所喜欢……
(1)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狐狸野鬼。

学习-----好资料
(2)对“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

”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那些以前的人太传统,我觉得这并没什么,或许可以说是野鬼改善了呢!也没什么不好。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