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doc

高一化学第四章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 .酸雨是指 pH 小于 7 的雨水C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 .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2.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 .水泥B .水玻璃C .氨水D .液氯3. 为某玻璃上精美的花纹图案,雕刻此图案所用的刻蚀液为()A. HF 溶液B 、 HCL 溶液C 、H 2SO4溶液D 、 HNO 3溶液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盐酸与 Na SiO 溶液混合:2- +3 SiO+2H===H SiO3232+ --B 、 CL 2 和 H 2 O 反应: CL 2+H 2O===2H+CL +CLOC 、 NO 2通入水中:+-H 2O+3NO 2===2H +2NO 3 +NOD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 2 2 +-2+2CL : MnO+4H +2CL ===Mn +CL +2H2O5、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 NH 3 的是() ..A .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 气体与蘸有浓 H 2SO 4 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硅胶不能用作干燥剂B .实验室盛装 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C .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D .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7、有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之前,都会将自来水在日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A.使水中的杂质沉淀 BC 、起到杀菌作用D8、右图是 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使水中的 HCLO 分解 、增加水中 O 2 的含量, 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 . NOB .NO2C .NH3D . SO2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硅作用的是( A. 氢氧化钙B、苛性钠C)、氧化钙D 、水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CuCl2B. FeCl3C. FeCl2D. AlCl311.检验 HCl 气体中是否混有 Cl 2,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取样,先加稀H2SO4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样,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13.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的是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A.①②③④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酸雨的pH 小于;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高一数学必修1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第四章石油中学 席静一、选择题1 已知)(x f 唯一的零点在区间(1,3)、(1,4)、(1,5)内,那么下面命题错误的( )A 函数)(x f 在(1,2)或[)2,3内有零点B 函数)(x f 在(3,5)内无零点C 函数)(x f 在(2,5)内有零点D 函数)(x f 在(2,4)内不一定有零点2 求函数132)(3+-=x x x f 零点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3 已知函数)(x f y =有反函数,则方程0)(=x f ( )A 有且仅有一个根B 至多有一个根C 至少有一个根D 以上结论都不对4 如果二次函数)3(2+++=m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6,2-B []6,2-C {}6,2-D ()(),26,-∞-+∞5若函数)(x f y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0)()(>b f a f ,不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B 若0)()(<b f a f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实数),(b a c ∈使得0)(=c f ;C 若0)()(>b f a f ,有可能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D 若0)()(<b f a f ,有可能不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6 方程0lg =-x x 根的个数为( )A 无穷多B 3C 1D 07若1x 是方程lg 3x x +=的解,2x 是310=+x x 的解,则21x x +的值为( )A23 B 32 C 3 D 31 8 设()833-+=x x f x ,用二分法求方程()2,10833∈=-+x x x 在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025.1,05.1,01<><f f f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 (1,1.25) B (1.25,1.5)C (1.5,2)D 不能确定9下列函数均有零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是( ).10函数2-=x y 在区间]2,21[上的最大值是( )A 41B 1-C 4D 4-11 直线3y =与函数26y x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12 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1)C (0,2)D (0,)+∞二、填空题:13 用“二分法”求方程0523=--x x 在区间[2,3]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5.20=x ,那么下一个有根的区间是14 设函数)(x f y =的图象在[],a b 上连续,若满足 ,方程0)(=x f在[],a b 上有实根 .15 已知函数2()1f x x =-,则函数(1)f x -的零点是__________16 函数()f x 对一切实数x 都满足11()()22f x f x +=-,并且方程()0f x =有三个实根,则这三个实根的和为17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x f x 对应值表:则函数()f x 在区间 有零点。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若3log 14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04æöç÷èø,B .34æö+¥ç÷èøC .314æöç÷èø,D .()3014æö+¥ç÷èøU ,,2.已知2log 0.2a =,0.22b =,0.30.2c =,则( )A .a b c<<B .a c b<<C .c a b<<D .b c a<<3.设227a =,则3log 2等于( )A .3aB .3a C .13aD .3a4.已知a ,b ,c 均大于1,且1log log 4c c a b =g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ac b≥B .bc a≥C .ab c≥D .ab c≤5.已知5log 2x =,2log y =123z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x z y<<B .x y z<<C .z x y<<D .z y x<<6.“{}12m Î,”是“ln 1m <”成立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7.已知函数()()log 2a f x x =+,若图象过点()63,,则()2f 的值为( )A .2-B .2C .12D .12-8.已知2510a b ==,则11a b+=( )A .1B .2C .12D .159.已知函数()ln xf x x=,若()2a f =,()3b f =,()5c f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B .b a c<<C .a c b<<D .c a b<<10.如果函数()f x 的图象与函数()x g x e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24f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0+¥,B .()2+¥,C .()02,D .()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1.已知函数()()()log 401a f x ax a a =-¹>,且在[]01,上是减函数,则a 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不等式()2log 1020x -≥的解集为________.13.已知函数()()2log 13f x x =++,若()25f a +=,则a =________.14.已知()12log 11x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若()lg lg 2lg 2x y x y +=-,则xy=________.16.已知函数()()()log 201a f x x a a =-¹>,恒过定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若2a =则()34f =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17.(1)()()3122log 22641log ln 349e p -+æö+-+++ç÷èø;(2)若lg 2a =,lg3b =,求5log 12的值(结果用a ,b 表示)18.(1()1132081274e p -æöæö--++ç÷ç÷èøèø;(2(3)已知a ,b ,c 为正实数,x y z a b c ==,1110x y z++=,求abc 的值.19.函数()()2log 21x f x =-.(1)解不等式()1f x <;(2)若方程()()4log 4x f x m =-有实数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log 2log 201a a f x x x a a =+--¹>,且.(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3)解关于x 的不等式()()log 3a f x x ≥.21.设函数()13lg 1x xf x x-=++.(1)试判断函数()()()2f x f xg x +-=和函数()()()2f x f x h x --=在定义域内的奇偶性;(2)令()()3x x f x j =-,求不等式()()2x x j j --<的解集.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解:3log 14a 等价于:3log log 4a a a >,可得134a a ìïíïî>>(无解)或034a a ìïíïî<<1>,解得314a æöÎç÷èø.故选:C.2.【答案】B【解析】解:22log 0.2log 10a ==<,0.20221b ==>,0.3000.20.21=∵<<,()0.30.201c =Î∴,,a c b ∴<<,故选B.3.【答案】D【解析】因为227a =,所以2233log 273log 3log 2a ===,则33log 2a=.4.【答案】C【解析】a ∵,b ,c 均大于1,且1log log 4c c a b =g ,log c a ∴、log c b 大于零,则2log log log log 2c c c c a b a b +æöç÷èøg ≤,即2log log 142c c a b +æöç÷èø≤,()log 1c ab ∴≥或()log 1c ab -≤,当且仅当log log c c a b =,即a b =时取等号,a ∵,b ,c 均大于1,则log 1c ab ≥,解得ab c ≥,故答案选C.5.【答案】A【解析】解:551log 2log 2x ==<,2log 1y =,121312z -æö==ç÷èø,.x z y ∴<<.故选:A.6.【答案】A【解析】解:对数函数的性质知ln10=,ln 2ln 1e =<,从而知{}12m Î,是ln 1m <的充分条件,反过来由ln 0m <得到0m e <<,m ∴并不是只能为1,2,“{}12m Î,”是“ln 1m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7.【答案】B【解析】解:将点()63,代入()()log 2a f x x =+中,得()3log 62log 8a a =+=,即38a =,2a =,所以()()2log 2f x x =+,所以()()22log 222f =+=.故选B.8.【答案】A【解析】解:2510a b ==∵,2log 10a =∴,5log 10b =,101010251111log 2log 5log 101log 10log 10a b +=+=+==∴,故选A.9.【答案】D【解析】解:由已知ln 2ln 33ln 22ln 3ln8ln 902366a b ---=-==<,所以a b <,ln 2ln 55ln 22ln 5ln 32ln 250251010a c ---=-==>,所以a c >,c a b ∴<<.故选D.10.【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得函数()f x 与()x g x e =的互为反函数,故()ln f x x =,()()224ln 4f x x x x -=-,令240t x x =->,解得04x <<.故()24f x x -的定义域为()04,,本题即求函数()24f x x -在()04,上的增区间.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函数()24f x x -在()04,上的增区间为()02,,故选:C.二、11.【答案】()14,【解析】解:因为0a >,所以4t ax =-是减函数,又因为函数()()()log 401a f x ax a a =-¹>,且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log a y t =是增函数,所以得1410a a ìí-´î>>,解得14a <<,a 取值范围是()14,.故答案为()14,.12.【答案】92æù-¥çúèû,【解析】解:不等式()2log 1020x -≥可化为()22log 102log 1x -≥,即1021x -≥,解得92x ≤;所以函数()f x 的解集为92æù-¥çúèû,.故答案为:92æù-¥çúèû,.13.【答案】1【解析】解:由题意可得()()22log 335f a a +=++=,故()2log 32a +=,解得1a =.故答案为1.14.【答案】[)1112æù--+¥çúèûU ,,【解析】解:()12log 11x +≥,()12log 11x +∴≥或()12log 11x +-≤,解得1012x +<≤或12x +≥,即112x --<≤或1x ≥;∴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1112æù--+¥çúèûU ,,.故答案为:[)1112æù--+¥çúèûU ,,.15.【答案】4【解析】因为()lg lg 2lg 2x y x y +=-,所以()22xy x y =-,即22540x xy y -+=,解得x y =或4x y =.由已知得0x >,0y >,20x y ->,所以x y =不符合题意,当4x y =时,得4xy=.故答案为4.16.【答案】()30,5【解析】解:令()()log 20a f x x =-=,解得3x =,所以点()30M ,,当2a =时,()52234log 32log 25f ===.故答案为()30,;5.三、17.【答案】(1)解:()()3122log 22641log ln 349e p -+æö+-+++ç÷èø12281109278æö´-ç÷èøæö=++++´ç÷èø711182088=+++=;(2)lg 2a =∵,lg3b =,5lg122lg 2lg32log 12lg51lg 21a ba++===--∴.18.【答案】(1)解:原式1312325252121223333´æö-´-ç÷èøæö=--+=--+=ç÷èø;(2)原式()28125lg lg1025411lg10lg1022´´===-´--;(3)a ∵,b ,c 为正实数,0x y z a b c k ===>,1k ¹.lg lg k x a =∴,lgk lg y b =,lg lg k z c=,1110x y z ++=∵,()lg lg lg lg 0lg lg abc a b c k k ++==∴,1abc =∴.19.【答案】(1)解:()1f x <即()2log 211x -<,0212x -∴<<,123x ∴<<,20log 3x ∴<<,故不等式()1f x <的解集为{}20log 3x x <<;(2)()()24log 21log 4x x m -=-∵有实数解, 210x -∵>,0x ∴>,且40x m ->,()2214x x m -=-∴,在0x >上有解,即22241x x m =-++g g 在0x >上有解,设()21x t t =>即2221m t t =-+在1t >上有解,当1t >时,22112212122m t t t æö=-+=-+ç÷èø,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1m >.20.【答案】(1)解:要是函数有意义,则2020x x +ìí-î>>,解得22x -<<,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2-,;(2)()()()()()()log 2log 2log 2log 2a a a a f x x x x x f x -=--+=-é+--ù=-ëû,所以函数()f x 为奇函数;(3)()()()2log 2log 2log 2a a axf x x x x+=+--=-∵,()()log 3a f x x ≥.()2log log 32aa xx x+-∴≥,02x <<.当01a <<时,232x x x +-0<,解得213x ≤;当1a >时,2302x x x +->,解得12x ≤<或203x <≤.21.【答案】(1)解:()g x 和()h x 的定义域都是()11-,,且()()()3322x xf x f xg x -+-+==,()()()331lg 221x x f x f x xh x x-----==++,所以对任意()11x Î-,有,()()332x xg x g x -+-==,()()331331lg lg 2121x x x x x xh x h x x x---+---=+=--=--+,故函数()g x 在()11-,内是偶函数,函数()h x 在()11-,内是奇函数;(2)因为()()13lg1x xx f x x j -=-=+,所以()()2x x j j --<就是11lg lg 211x xx x-+-+-<,即1lg 11x x -+<,10101x x -+<<,解得9111x -<<.故此不等式的解集是9111æö-ç÷èø.。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四章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经抽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它不是实验定律。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水平面滑动。
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水平面滑动到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
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C.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 C解析根据实验结果,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低,小球滑得越远,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故C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使其产生了加速度B.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说明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物理公式既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又能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D.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的瞬间,加速度为零答案 C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不能说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B错误;物理公式不仅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能确定单位关系,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D错误。
3.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B .牛、千克米每秒都属于力的单位C .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 的值等于9.8 cm/s 2D .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答案 D解析 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故A 错误;根据F =ma,1 N =1 kg·m/s 2,故B 错误;在厘米、克、秒制中,g 值不变,g =9.8 m/s 2=980 cm/s 2,故C 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 正确。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牛顿运动定律》,推荐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牛顿运动定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抛出去的链球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不是力故A项错、C项正确.而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B项错.由静止释放的小球的惯性是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下落是由于重力迫使它改变了静止状态,故D项错.答案:C2.一游客站在观光电梯内,将行李箱置于电梯的水平底板上,某段时间内电梯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①游客感觉到电梯外的建筑物加速向下运动②游客感觉到电梯外的建筑物减速向下运动③行李箱对底板的压力大于行李箱的重力④行李箱对底板的压力小于行李箱的重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以建筑物为参考系,电梯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反之,以电梯为参考系,游客看到的建筑物向下减速运动,故①错、②对;游客和行李箱处于失重状态,则行李箱对底板的压力小于行李箱的重力,故③错、④对.答案:D3.(2019年上海单科)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A.小于FNB.等于FNC.等于FN+FD.大于FN+F解析: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b球会向上加速,造成两球之间的静电力F电增大,剪断前由整体法FN=Mg+mag+mbg,F 电=mbg+F.剪断后对箱和a球有FN=Mg+mag+F电=FN-mbg+F 电,由于F电F电,所以FNFN+F,故选D.答案:D4.(2019年滁州模拟)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拉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间的夹角将( ) A.变大 B.不变C.变小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解析:设一根橡皮条的拉力为F,有:nF-mg=ma,得:a=n-g,可见更换材料,只是改变了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大小,并不影响角的大小.答案:B5.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 作用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不可能是光滑的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解析:对整体,F-m总g=m总a①;对物体A:T=mAg②,FN=mAa③;对物体B:Tf=mBa④,B与C之间摩擦力可能为零,也可能向左或向右,主要取决于系统加速度的大小,选项A错;若推力F增大,系统加速度增大,由③式得,选项D正确;若推力F增大而物体B相对静止,则T=mAg不变,选项B、C均错.答案:D6.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 2Fm A.物体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加速度为6 m/s时物体的速度解析:分析物体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mgsin =ma,由F=0时,a=-6 m/s,得=37.由a=22cos m-gsin 和a-F图线知:6-2cos 37,30-20m得:m=2 kg,物体静止时的最小外力Fmincos =mgsin ,Fmin=mgtan =15 N,无法求出物体加速度为6 m/s时的速度,因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对应时间也未知,故选D.答案:D7.(2019年安庆模拟)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下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 m/s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B处取行李,则()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B.乘客提前0.5 s到达BC.行李提前0.5 s到达B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3 s才能到达B解析: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g=1 m/s,历时222vv2-x1t1==1 s达到共同速度,位移x1=1=0.5 m,此后匀速运动t2==1.5 s到达a2vB,共用2.5 s.乘客到达B历时t2 s,故B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v一直加速运动,最短运动时间tmin=答案:B二、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为小盘和砝码,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压为6 V,G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222a=2 s,D项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接滑块的细线应水平(或与导轨平行)(2)C滑块离计时器太远(3)E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不能接直流电9.(9分)滑雪是一个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某一山坡滑道可看成倾角=30的斜面,一名滑雪运动员连同滑雪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自由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10 s内沿斜面滑道滑下的位移x=200 m,后又进入水平滑道.(设水平滑道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问:(1)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f为多大?(2)滑雪板与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3)若水平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是山坡滑道动摩擦因数的2倍,求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122解析:(1)设山坡滑道上的加速度为a,则由x=得a=4 m/s 2由mgsin -Ff=ma得: 2Ff=mgsin -ma=80 N.(2)由Ff=mgcos 可得:=315(3)在水平面上:2mg=ma得a=2g=432 m/s 3由v=at,v=2ax可得: 2x=3 m.答案:(1)80 N (2)33 m 15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阶段测试题(四)(测试范围: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 .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C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D .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没有惯性2.在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国际单位中基本单位的是( )A .千克、秒、牛顿B .克、米、秒C .千克、米、秒D .焦耳、克、米3.如图所示,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D .小孩的推力突然增大到一定值,木箱被推动,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是小芸与同学们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训练排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垫球时,手感觉疼,说明球与手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B .球垫起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始终受到向上的力作用C .球垫起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D .球下落过程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球的惯性越来越大5.神舟十一号沿竖直方向加速升空过程中( )A .合力为零B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C .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D .加速度与合力方向相反6.分别在四辆相同汽车的车厢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当汽车在沿平直道路上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相对汽车所处的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00>>>θαβ,则获得最大加速度的汽车是( )7.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8.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 s 时间内受到力F 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A .第2 s 末速度改变方向B .第2 s 末位移改变方向C .第4 s 末回到原出发点D .第4 s 末运动速度为零9.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静止,则斜面的加速度为( )A .tan g θB .tan g θC .sin g θD .cos g θ10.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块加速下滑时,由于失重,石块所受重力比下滑前小B .自卸车车厢倾角较小时石块不下滑,此时石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车厢底方向的分力C .石块开始下滑后,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D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对车厢底的压力越大11.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
(人教版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03-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2.【答案】D3.【答案】C【解析】A 错,C 对:对a 球分析,如图4-12所示,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得:细线的拉力为2sin mg T mg α==,弹簧的弹力cot F mg α==。
B 错:剪断左侧细线的瞬间,弹簀的弹力不变,故小球b 所受的合力=0F 合,加速度为0。
D 错:剪断左侧细线的瞬间,弹簀的弹力不变,小球a 所受的合力=2F T mg =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a g =。
4.【答案】D【解析】设沿斜面的总的阻力为'F ,第一次拉物体时1'F F ma -=,式子两边同乘以2,得122'F F ma -=。
第二次拉物体时,22'F F ma -=。
比较两个式子可以看出212a a >。
5.【答案】C【解析】A 错: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如图4-13所示,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电脑对散热底座的压力等于电脑受到的支持力,cos N F mg θ=,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θ减小,N F 增大。
B 错:电脑受到的摩擦力sin f mg θ=,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θ减小,则f 减小。
C 对: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即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等于其重力。
D 错: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大小之和(代数和)大于其重力。
6.【答案】B【解析】A 错:由题中图像可知,在 2 s t =时,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1224 m 24 m 2h =⨯⨯=。
B 对: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题中图像可知,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22024 m/s 12 m/s 20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g f ma -+=,解得 2 N f =。
图 4-13 图 4-12C 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在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 2 m/s mg a g m μμ===,根据22'v a h =得,小球落回抛出点速度大小v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 第四章测评

第四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第1~6小题每个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第7~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向下的作用力B.拔河时,胜方对绳子的作用力大于败方对绳子的作用力C.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若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倍,则A作用于B 的力是B作用于A的力的10倍D.以蛋击石,石没损伤而蛋破,但蛋对石块作用力与石块对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拔河时,胜方对绳子的作用力等于败方对绳子的作用力,但大于地面对败方的最大静摩擦力;以蛋击石,石没损伤而蛋破的原因是石的承受力较大,但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
答案D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随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解析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原来两个小球与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由于惯性,两个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
答案B3.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若同时撤去其中大小分别为15 N和10 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 m/s2B.3 m/s2C.13 m/s2D.15 m/s2解析物体所受合力范围为5N≤F合≤25N,因m=2kg,故2.5m/s2≤a≤12.5m/s2,故B正确。
答案B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甲置于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处于静止状态。
若突然将质量为2m的物块乙无初速地放在物块甲上,则在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瞬间,物块甲、乙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a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甲=0,a乙=gB.a甲=g,a乙=0gC.a甲=a乙=gD.a甲=a乙=23解析只有物块甲时,由平衡条件得:kx-mg=0 ①放上乙的瞬间,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甲、乙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kx=3ma ②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四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不断经历着“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可见发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个世界中问题又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很难发现问题的原因是()
A、没有作必要的问卷调查
B、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
C、没有前辈的引导
D、问题太多以至无法确定解决哪个问题
2.下列那种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发明家的潜质,更具有挑战性,更利于技术的进步()
A、人类生存活动自然遇到的问题
B、别人提出需要设计者解决的问题
C、设计者自主发现并要解决的问题
D、以上都是
3.为了解决人们如何吃东西的问题,中国人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
就技术问题来源而言,这个例子主要体现了()
A、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B、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C、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D、偶尔遇到的问题
4.马桶刷通常用痰盂盛(如右图),存在的问题是()
A、既不方便又不雅观
B、既占地方又不利于地面卫生清洁
C、既不干净又雅观
D、既混乱又不干净
5.鲁班由手被草的叶缘划破这一现象出发,经过思考进而发明了锯子。
鲁班发现问题的途径属于()
A、观察日常生活
B、自然遇到的问题
C、联想产生的问题
D、他人求助的问题
6.人们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了电冰箱:()
A、冰箱可以制作冰淇淋
B、低温可以保鲜
C、冰箱可以制作冰水
D、冰箱可以冰镇啤酒
7.下列活动中,属于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是()
①主动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信息③技术试验与技术研究④文献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⒏下面的例子应该定为设计问题的是:()
A、水变油事件
B、近视治疗仪
C、增高仪
D、便携式小凳
⒐“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
这个事例说明()。
A、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
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
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
10.瑞士发明家乔治喜欢带着狗外出散步,一次散步回家,发现自己裤腿上和狗身上都粘满了一种草籽。
草籽粘在狗毛上很牢,要花一定功夫才能把草籽拉下来。
乔治感到很奇怪,他运用了敏锐的观察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种草籽。
终于发现,草籽的纤维与狗毛是交叉在一起的,他想,如果采用这两种形状的结构不就可以发明一个搭扣吗?从此,人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好帮手——乔治发明的尼龙搭扣。
今天,我们穿的鞋有的就是用尼龙搭扣扣上的,背的书包有的也是用尼龙搭扣扣上的。
这种构思方法是()
A、草图法
B、模仿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
二、填空题
1.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 哈格里沃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发现的。
她将纺纱车碰翻这一偶然事件中看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从而受到启发。
这个案例说明______。
2.明确问题的内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____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4.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有所发明。
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因此科学要回答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问题;技术要回答_______的问题。
三、简答题
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1)赖特是一位德国教师。
1861年,他造出了一台简易电话机,由发话器和受话器两部分组成。
说话时,用***肠衣制作的薄膜便不断振动,通过一个装置变成上下起伏的电流,并传到另一端的受话器中。
受话器再把起伏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
赖特高兴地把这一发明拿到法兰克福物理学会上表演,但是到会的权威们却毫无兴趣,认为这是小孩子的玩艺。
这使赖特受到很大打击,不久就病逝了。
(2)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
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
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
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3)两年前,当安德鲁·戈登介绍自己的小发明“桌子防摇器”时,在电视节目中做嘉宾的商业专家们捧腹大笑,说他的想法是“最荒诞的”。
但现在,“桌子防摇器”在网上热卖,已经赚到了50万英镑。
戈登的“桌子防摇器”是8个塑料片制成的小装置,可根据桌子的摇晃程度进行调整,垫平桌脚,也可以用来平衡洗衣机、书柜、花架等器具。
安德鲁·戈登说,关于“桌子防摇器”最初的想法纯属偶然。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喝啤酒,突然发现酒吧桌子下垫着几张餐巾纸。
原来桌子总是摇晃,只好用这种方法把桌子垫平。
于是我开始构思一种小装置,用来调整桌腿长度,让桌子平稳。
”戈登回忆说,“我找来一个装燕麦片的纸盒,开始用它比画,直至找到合适的形状和厚度。
”
(4)2006年12月,北京顺义新建的钢索斜拉桥在试验中垮塌,好在桥离河床近,又置枯水期,仅有三人负伤。
该桥设计承重量100吨,试验时由10辆装载沙子的车驶往桥上,总载重约60吨,可见其实际可承载重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如不经试验而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1)根据案例说说这四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总结出电话的发明和戈登发现问题的途径以及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3)请你谈谈技术试验对发现问题有什么重要作用?
2.你在研究性学习中有否接触过问卷调查?有何得失?问卷有哪些类型?问卷设计要
注意什么?
3.有一次,兰兰同学家来了几个客人,兰兰同学用一次性塑料杯给客人倒了热茶水,过了一会兰兰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塑料杯受热变软不好拿,二是客人走动后杯子容易混淆,
过后兰兰写信给了塑料杯厂家,提出了对杯子改进的方案。
如果你是兰兰:你明确了什么问题?说说你能向厂方提出怎么样的方案?
第四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问题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2.问题表述本身、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目
3.发现
4.“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三、简答题
1.(1)共同说明了问题的来源途径
材料一:问题的来源于他人提出的要求材料二:问题的发现来源于技术试验
材料三:问题来源于生活材料四:技术试验是发现问题的途径
(2)电话发明:问题是前人所提出的,而后在技术试验中得到解决。
戈登发现问题来源于生活。
(3)技术研究技术试验是重要的技术活动,也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技术研究技术试验,我们有可能在有些技术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与之相联系的问题,从已有的研究结论中发现问题,也有可能在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获得灵感、体悟,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2.(1)提示:问卷类型可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2)问卷设计要注意的原则
注意问题:第一,问题定义不准确一个问题对于每个被调查者而言,应该代表同一主题,只有一种解释。
第二,问题形式不妥当
避免问题中包含过多的计算。
避免单纯依靠被调查者的记忆回答问题,应提供一定的提示或选择。
避免直接提问窘迫性问题。
避免出现诱导性倾向,提问尽量客观。
提问应创造被调查者自由回答的气氛,避免诱导性倾向。
第三,问题顺序不正确。
问题顺序的安排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正确的排序应该合乎问题之间的逻辑,前后连贯,先易后难,避免因顺序的安排不当而导致访问被调查者中止。
第四,问题取舍不合理。
问题的数量必须合理,应该既能保证搜集到全面的资料,又尽量保持问卷的简短,同时也尽力使问卷整体连贯、和谐、生动,能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性。
应该按调查主题组织问题。
为了融洽调查气氛,不至于过于严肃、呆板,可以设置一些表面上与调查主题无关。
为保证被调查者符合调查对象的标准,可以在问卷开始设置一个“过滤性”问题,检查被调查者的合格性。
第五,问题排版装订不雅观
3.明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塑料杯受热不变软;怎样区别个人所用的杯子。
方案:改变使用坚硬的材料或给塑料加一个支撑架,将支撑架做成各种图样或形状;在杯子上标上数字或画上不同图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