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2.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3张PPT)-专业PPT文档

由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头 上太阳辐射强。同时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所以脚下温度低。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层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层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太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圈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太
气
阳
削
辐
弱
射
大
气
吸
地
收
面
辐
射
地
面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太
大
阳
气
辐
辐
射
地
射
面
辐
射
地球
太
月
阳
面
辐
辐
射
射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层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层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太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圈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太
气
阳
削
辐
弱
射
大
气
吸
地
收
面
辐
射
地
面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太
大
阳
气
辐
辐
射
地
射
面
辐
射
地球
太
月
阳
面
辐
辐
射
射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精品课件PPT

气候较为湿润 盆地地形
阴雨天气多
污染物 不易扩散
空气 密度大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强
太阳能 缺乏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
3 地面 状况
• 哪种地面反射率较高, • 哪种地面反射率较低?
• 新雪反射率最高,并城市水泥路面儿 的反射率较高,赤道附近的海洋反射 率最低。
• 分析地面性质与反射率 有什么关系?
逆温
影 响:
不利影响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 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 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Class assignment————————————
• “方舱营房“专供驻守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一线部队使用,部分墙体为中空玻璃 结构,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可提供电能。图1为“方舱营房”图片,图2示意大气受 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的
应
用
大 (3)温室大棚
气 保 温 作 用 的 应 用
逆 温
逆温
概
高度km 3
念:
冷
温度℃ 热
0
18
•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的 长波辐射;
• 正常情况下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 高而降低—下热上冷
高度km 3
热
0
冷
18
温度℃
• 某些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 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 也就是—下冷上热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
2 大气 状况
例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
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
2 大气 状况
例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高中地理课件-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15°C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合作探究一:
读教材P32-33和图2-1-2分组 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当太阳辐射穿过厚 厚的大气层时,能量能 100%到达地面吗?为 什么?
2、太阳辐射通过哪些 环节被削弱了?哪些环 节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 性?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1.地面增温的主要热源是什么? 2.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3.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和大气辐射有什么关系?
4 大气是如何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
5 保温作用的强弱与天气有何关系?
大气受热过程关键点:
•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 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 • 大气逆辐射是地面夜间最主要的热源,白
紫外区(<0.4微米)
可见光区(0.4—0.76微米)
红外区(>0.76微米)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
任何物体都具有辐射,那么,辐射的波长同气温有 什么关系?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物体的温度越低,辐射的波长越长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22°C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评价提升一: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
臭氧:可以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可以吸收波长较长的
红外线
(2)反射:云和尘埃能反射太阳辐射
(3)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蓝紫光发生散 射
为什么全球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太阳辐射弱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3、北方地区深秋或寒冬时,为什么霜冻常出现在 晴朗的夜晚?〔夏天的露〕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 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近地面气温低,水汽 凝结形成霜或露。
4、青藏高原上的气温日较差大不大?请说明理由。
大。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 射的吸收和反射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 温较高;晚上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 气温降低幅度大,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对 流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层
地
面
❖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强;
❖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枯燥,大气中的水汽 和云量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对 地面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2、白天,晴天气温比阴天高还是低?为什么?夜 晚呢?
使气温不致降 月温面度温升度得骤很降高,,气气温温很很低高。
得过低。
月球
地球
总结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根本能量来源 〔2〕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3〕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现象:高处不胜寒
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4〕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 大气逆辐射 〔5〕波长长短比较: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射
地
面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影响因素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思考:大气逆辐射属于 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水汽、 二氧化碳
大气逆辐射 地面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思考:在什么样的天气,大气逆辐射会比较强? 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湿度比较大时,大气 逆辐射就会增强。
思考:如何能够减轻农作物 遭受霜冻灾害影响?
原理:减少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对农作物进行覆盖(如 塑料薄膜、棉被、草帘、 秸秆等);
✓ 人造烟雾防冻; ✓ 培育早熟、耐寒的作物
品种; ✓ 加强霜冻灾害的监测和
预警预报。
4 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应用
思考:“瑞雪兆丰年”背后的原理?
1.保温
2.减少病虫害
思考: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 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 晚?
4 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应用
思考: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为 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散 热,且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 保温能力差,气温下降,易造成 霜冻。 思考:如何能够减轻农作物遭受 霜冻灾害影响?
4 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应用
• 反射光无选择性——所以云朵呈白色 思考:晴朗和多云的白天哪一个温度低? 原因是什么?
多云的白天温度低。多云的白天云层厚,云层对 太阳辐射反射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地面辐 射弱,气温不太高。
反射回 宇宙空间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削弱作用——散射
四面八方 弥散
•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 特点:改变了太阳辐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
思考:月球昼夜温差较大 的原因。
• 白天太阳直射月球时,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白天气温较高; • 夜间月球缺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白天辐射的热量全部射向宇宙空间,故
思考:大气逆辐射属于 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水汽、 二氧化碳
大气逆辐射 地面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思考:在什么样的天气,大气逆辐射会比较强? 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湿度比较大时,大气 逆辐射就会增强。
思考:如何能够减轻农作物 遭受霜冻灾害影响?
原理:减少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对农作物进行覆盖(如 塑料薄膜、棉被、草帘、 秸秆等);
✓ 人造烟雾防冻; ✓ 培育早熟、耐寒的作物
品种; ✓ 加强霜冻灾害的监测和
预警预报。
4 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应用
思考:“瑞雪兆丰年”背后的原理?
1.保温
2.减少病虫害
思考: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 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 晚?
4 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应用
思考: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为 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散 热,且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 保温能力差,气温下降,易造成 霜冻。 思考:如何能够减轻农作物遭受 霜冻灾害影响?
4 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应用
• 反射光无选择性——所以云朵呈白色 思考:晴朗和多云的白天哪一个温度低? 原因是什么?
多云的白天温度低。多云的白天云层厚,云层对 太阳辐射反射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地面辐 射弱,气温不太高。
反射回 宇宙空间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削弱作用——散射
四面八方 弥散
•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 特点:改变了太阳辐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
思考:月球昼夜温差较大 的原因。
• 白天太阳直射月球时,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白天气温较高; • 夜间月球缺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白天辐射的热量全部射向宇宙空间,故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削弱作用 和保温作用。
(重点) 2.理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并会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点) 3. 知道水平面气压的高低对等压面的影响。(难点)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等,
但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3.意义:减小气温日较差, 使地球平均气温提高到15℃
二、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云层薄, 大气逆辐射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宇宙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想一想:地球和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
地球白天极端最高 昼夜温差一般在
气温达58.8℃
50℃左右
白达气天地温,面不夜分还降大 的 会间 热 给 得气 太 太, 量 地 过削 阳 高地 又 面 低弱 辐面 被 ,了射辐大使到,射气气绝逆温夜效月白阳温大辐不应间面天辐度部射致,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重点) 2.理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并会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点) 3. 知道水平面气压的高低对等压面的影响。(难点)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等,
但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3.意义:减小气温日较差, 使地球平均气温提高到15℃
二、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云层薄, 大气逆辐射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宇宙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想一想:地球和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
地球白天极端最高 昼夜温差一般在
气温达58.8℃
50℃左右
白达气天地温,面不夜分还降大 的 会间 热 给 得气 太 太, 量 地 过削 阳 高地 又 面 低弱 辐面 被 ,了射辐大使到,射气气绝逆温夜效月白阳温大辐不应间面天辐度部射致,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大气受热过程讲课课件ppt

实践应用:解释下列现象
现象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现象二: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马尼拉成,
白天宛如黑夜。
现象三: 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的火地岛,政府要求岛上居民
课前实验准备 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支温度计,泥土。
课前实验过程 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
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 温。
导入新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吸收
散射
参与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
水汽、CO2 (对流层) 红外线
质点是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蓝紫色光
质点是颗粒较大 的尘埃、雾滴等
各种光
特点 有选择性,对 可见光吸收很 少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
反射
云层、颗粒较大 的尘埃等
所有波段
无选择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大气上 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环节四、大气辐射的过程分析
太
阳
大
辐
气
射
3.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可见光之外)
层吸收
红外线:大部分被对流层中CO2、水 汽、浮尘等吸收
选择性散射 (可见光之内:红橙黄绿蓝靛紫)
传播介质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光线向四周射去的现象 波长越短的可见光,受(瑞利)散射越强
未散射以红 橙光为主
散射以蓝 紫光为主
没有大气层时 太阳:本色(白偏黄) 天空:黑色 有大气层时 太阳: 橙黄 天空: 蔚蓝 云彩: 白、灰、黑
地面
如何更好理解散射?
正午看太阳的人 正午看天空的人
散射
太阳光穿过 的大气更多, 受到的散射 更强
阳光
进一步 散射
地面
日出日落时 阳光: 红橙(霞光) 云彩: 红橙(云霞)
火烧云 云层的透射或反射
黄昏看太阳的人
黄昏看天空的人
★散射:天空颜色的来源
晨昏蒙影(曙暮光) 散射
地平线以下的太阳照亮天空 可形成“白夜”现象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太阳先加热的不是大气而是地面, 但大气却会影响太阳加热地面。
削弱作用
①反射 ②吸收 ③散射
地面
大气
①无差别反射: 易受天气影响 ★常考
水汽和杂质对各类电磁波都有反射, 云层越厚,反射越强(云色越深)
阴雨天比晴天更暗
选择性吸收
②选择性吸收: 紫外线:绝大部分被高层大气和臭氧
①
50km
②
④
⑥
⑨
12km
③
④
⑩
⑤
⑧ ⑦
大气受热过程
请分别说出各序号所对应的大气受热过程的步骤。 属于保温作用的是?
⑥
太
地③ 大⑤ 宇
阳 ②面④ 气
宙
①
大气受热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受热过程
考纲解读: 从考查的内容看,应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逆温及其影响、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高纬薄低纬厚
主要特点
原因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热量自地面;
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对流强;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水汽杂质多
大气垂直分层 平流层
主要特点
0.75 1.0
2.0
大气的保3.温0 波作长用/:μ大m气逆辐射 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分布示意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表现形式: a选择性 吸收 、散射和b 反射 。
(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 能量。
太阳辐射
的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两大过程 ①地面增温过程: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 A 太阳辐射 升温。 ②大气增温过程:大气吸收 B 地面辐射 增温。 (2)大气保温作用: e 大气逆辐射 会使地面增温。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 (1)纬度: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长短; (2)天气状况:云层薄厚影响削弱程度; (3)地势高低:日照时间和削弱程度。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 反射,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后,产 生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只有晚上存在,这种认 识对不对?为什么?
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 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 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2)分析拉萨夏季“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 响
白天降水相对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有机质积 累,可提高其产量、品质;夜间降水多,气温较白天低,雨水消耗于蒸发 的部分少,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多,有利于水分涵养,增加作物根系吸收。
比热容大
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温差小
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 “拉萨夜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 游城市。 拉萨位置如下图所示
(1)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分析拉萨夏季“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1)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原因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臭氧吸收紫外线;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少
大气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主要特点
存在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原因
太阳紫外线和 宇宙射线作用
辐射能力( J/cm2?min?μm])
大气的受热过程:
12 10
大气反射 逸出太 说阳太辐阳射辐能射逸(大量属出气最于辐集短射中波太波)的辐阳辐部短射射分是地吸可面 收见光区地波,面辐因长射此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2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3 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 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 果的糖分积累等
误区警示
大气增温指近地面大气的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 的热源是地面,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 热源是地面。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温室大棚的作用”不同于“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的 温室效应”主要指大气的保温作用,而“温室大棚”除了具有保 温作用外,还具有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水分的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 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 物。参考右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 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16℃ 2km
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22℃ 1km
如右图在②情况下,大气 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 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 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28℃ 0km
高 度
气温
高 度
气温
气温随高度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减 升高而递增
夜间地面迅速降温,离地面愈近降 温愈快,形成逆温,黎明达最强
分析:逆温带来的影响
逆温造成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使大量烟尘水汽凝 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部,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甚至 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平流雾
10℃ 3km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但在不
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 0.6℃或大于0.6℃
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 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 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 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 和土壤的水分
气
温
气温的日变化
的 时
一天中气温 最高出现在 午后2时左右, 最低 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间
气温的日(年)较差变化
变 化
①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 洋大
思考:
1、青藏、西北太阳能状况及原因? 2、雾、霜多出现在晴朗夜晚? 3、利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全球气候变暖? 4、在农业中的应用(温室大棚、玻璃温室、 人造烟幕、鹅卵石)?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 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 阳能丰富 ? 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 弱,太阳能丰富
②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规
③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昼夜 温差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 高低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
昼夜温差大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都弱
天气 状况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 晴朗天气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下垫 面
大气 吸收
8
大 射气 能(穿主透要大指气到CO达2)地只面能而吸不收是长直波接,被故大大辐太气气射阳逆吸辐收
6
大气吸收
返回地面
24吸 散紫 外 区收射地面反可见光区射 地面吸收
红 (大气大逆气辐的射削)弱作用: 反射 吸收 散射
外 区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0 0.2 0.4
? 大气受热过程
考纲解读: 从考查的内容看,应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逆温及其影响、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高纬薄低纬厚
主要特点
原因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热量自地面;
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对流强;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水汽杂质多
大气垂直分层 平流层
主要特点
0.75 1.0
2.0
大气的保3.温0 波作长用/:μ大m气逆辐射 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分布示意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表现形式: a选择性 吸收 、散射和b 反射 。
(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 能量。
太阳辐射
的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两大过程 ①地面增温过程: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 A 太阳辐射 升温。 ②大气增温过程:大气吸收 B 地面辐射 增温。 (2)大气保温作用: e 大气逆辐射 会使地面增温。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 (1)纬度: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长短; (2)天气状况:云层薄厚影响削弱程度; (3)地势高低:日照时间和削弱程度。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 反射,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后,产 生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只有晚上存在,这种认 识对不对?为什么?
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 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 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2)分析拉萨夏季“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 响
白天降水相对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有机质积 累,可提高其产量、品质;夜间降水多,气温较白天低,雨水消耗于蒸发 的部分少,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多,有利于水分涵养,增加作物根系吸收。
比热容大
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温差小
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 “拉萨夜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 游城市。 拉萨位置如下图所示
(1)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分析拉萨夏季“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1)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原因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臭氧吸收紫外线;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少
大气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主要特点
存在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原因
太阳紫外线和 宇宙射线作用
辐射能力( J/cm2?min?μm])
大气的受热过程:
12 10
大气反射 逸出太 说阳太辐阳射辐能射逸(大量属出气最于辐集短射中波太波)的辐阳辐部短射射分是地吸可面 收见光区地波,面辐因长射此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2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3 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 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 果的糖分积累等
误区警示
大气增温指近地面大气的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 的热源是地面,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 热源是地面。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温室大棚的作用”不同于“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的 温室效应”主要指大气的保温作用,而“温室大棚”除了具有保 温作用外,还具有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水分的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 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 物。参考右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 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16℃ 2km
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22℃ 1km
如右图在②情况下,大气 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 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 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28℃ 0km
高 度
气温
高 度
气温
气温随高度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减 升高而递增
夜间地面迅速降温,离地面愈近降 温愈快,形成逆温,黎明达最强
分析:逆温带来的影响
逆温造成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使大量烟尘水汽凝 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部,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甚至 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平流雾
10℃ 3km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但在不
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 0.6℃或大于0.6℃
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 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 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 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 和土壤的水分
气
温
气温的日变化
的 时
一天中气温 最高出现在 午后2时左右, 最低 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间
气温的日(年)较差变化
变 化
①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 洋大
思考:
1、青藏、西北太阳能状况及原因? 2、雾、霜多出现在晴朗夜晚? 3、利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全球气候变暖? 4、在农业中的应用(温室大棚、玻璃温室、 人造烟幕、鹅卵石)?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 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 阳能丰富 ? 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 弱,太阳能丰富
②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规
③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昼夜 温差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 高低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
昼夜温差大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都弱
天气 状况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 晴朗天气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下垫 面
大气 吸收
8
大 射气 能(穿主透要大指气到CO达2)地只面能而吸不收是长直波接,被故大大辐太气气射阳逆吸辐收
6
大气吸收
返回地面
24吸 散紫 外 区收射地面反可见光区射 地面吸收
红 (大气大逆气辐的射削)弱作用: 反射 吸收 散射
外 区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0 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