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3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2月 第19卷 第12期 总第146期【通讯作者】张 宁Chest CT Imaging Features of Mycoplasma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DEC. 2021, Vol.19, No.12 Total No.146口服或直肠保留灌肠镇静后扫描。

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肾门平面。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12mA,扫描层厚为5mm,层距5mm,矩阵为512×512,螺距为0.9,薄层重建层厚及层间距皆为0.67mm。

图像观察:肺窗宽1000~1500HU,窗位-400HU,纵隔窗宽300~400HU,窗位50HU。

扫描完成后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儿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扫描过程中可用铅衣、铅围裙等工具遮挡患儿无需扫描的部位。

1.3 观察指标 CT扫描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组医师和1名呼吸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观察内容包括病变位置、形态、有无淋巴结增大及胸膜改变等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病灶分布情况 11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单侧肺叶病灶78例(68.42%),双侧肺叶病灶36例(31.58%),单叶段病变67例(58.77%),多叶段病变47例(41.23%)。

肺部受累情况:左肺35例(30.70%)、右肺41例(35.96%)、双肺38例(33.33%)。

2.2 114例患儿CT影像学特点分析 患儿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粗而模糊,病变范围广,常累及多个肺叶,单侧或双侧的磨玻璃影、实变影及网格结节影,以双肺下叶多见,多呈小叶性分布。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发热89例(91.7%),咳嗽97例(100%),气促16例(16.5%),喘息14例(14.4%),胸痛12例(12.3%);肺部有阳性体征33例(33.8%);血白细胞正常(45.3%)或轻度增高(41.2%),血清C反应蛋白(90.7%)和血沉(84.4%)多有升高; 影像学改变阳性率高达100%,与肺部阳性体征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15×109/L 5例,占5.1%;血清C 反应蛋白(CRP)8mg/L 88例(90.7%);血沉(ESR )测定64例,其中20mm/h 54例(84.4%)。

2.2胸部影像学改变。

97例患者均经X线胸片和胸部VT扫描检查,阳性体征出现率达到100%。

胸片病变位于双侧肺34例,35%,单侧肺63例,65%。

分为以下4种类型:I型50例,51.5%,表现为肺实质阴影,呈节段性分布大片密影,少数为多发性小斑片状影或大叶实变影,其中位于右下肺24例,右中叶12 例;Ⅱ型11例,占11.3%,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部分有聚集征象;或病变区呈网织状阴影及细的不规则条状影;Ⅲ型6例(6.2%),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Ⅳ型30例(30.9%),表现为从肺门向周围肺野呈扇形分布大片状淡薄影,其内可见肺纹理,多伴有肺血管周围的浸润阴影。

合并胸腔积液12例,合并肺不张15例。

2.3治疗。

红霉素30 mg/(kg.d )静脉滴注2周,或阿奇霉素10 mg/(kg.d )静脉滴注3d 停4d 共2周,改口服阿奇霉素,疗程2~3周, 有肺不张者行拍背体位引流。

89例有发热者在治疗4~14d后体温下降,平均(6.8 ±3.7 )d,治疗7~18d 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平均(10.3± 6.2 )d;大部分患儿于疗程结束时呼吸道症状消失。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

・66・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2021,25(1):66-66,73.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杨洁,付红敏,王凡,杨家武(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云南昆明,650232)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SMPP 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按不同年龄段分为<5岁组(62例)和鼻5岁组(64例),比较2组的CT影像学特点。

结果122例患儿的病变部位情况为双侧32例(25.81%)、左侧22例(16.13%)、右侧72例(55.06%),尤其以右肺下叶居多;<5岁组病变部位在左肺者比率为26.07%(12/62),高于鼻5岁组的6.0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5);2组其他病变部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05)o<5岁组与鼻5岁组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25)2组患儿病灶均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要影像学特征,伴有肺坏死、肺不张、胸腔积液,而散在小斑片状影及支气管壁增厚等间质性改变较少。

结论儿童SMPP胸部CT检查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但<5岁者的病变分布部位与鼻5岁者有所不同,熟悉其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对SMPP患儿尤其是年幼患儿进行及时诊断,进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儿童;重症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诊断中图分类号:R563.1;R4/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221)21-066-03D0I:12.7619/jcmp.22202323CT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vmonin in childrenYANG Jir,FU Hongmin,WANG Fan,YANG Jiawu(Department of'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Diseases,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KunmingMedical UniversPa,Kunming,Yunnan,65653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d chest CT imagine caaractenstica of chiliad with severe Myca-plasma anumooiar paeumouin(SMPP)in differevi agv gnupt.Methode Thv CT imaaina date of 124childrev with SMPP was nhospectheiy analyzed,ani they were divined inte two dgv gnups iaclu-dine<5yevrn of agv gnup(n二66)ant M5yevrn of dgc group(n=64).CT imaaina featurce were compared ant analyzev.Reseltt Ia thv124casve,thv lesiout were locatev in thv ngVi sinv in72ca-svp(51.06%),32casdi(25.01%)in ha bilaterai sind,aa20caset( 12.13%)in thd Cght PO c, most of thesp lesiout occarred in thd right infenon dUan Thd pnponioa of thd lesiou sitd in thd led luna in thd<5yearn of age gnup was26.67%(16/66),wamti was sionificantiy higher thaa6.25% (4/64)of thd M5yevrn of agd gnup(P<2.05).There were ao diVerevcds in pnponious of othdr lesiou(P>2.05).Tdere was ao signiVcaai diVerevca in imaaina charactensticc betweev<5yevrn of agd gnup aa M5yevrn of agd gnup(P>2.05).TV c imaaina of the lesioas were featpred by larnv patcay cousoUnatiou,ani pulmouan aecnsis(atelectasis(plevrai effpsiou were presevted,bpi scai-tered patcay sPanowc(thichevina of bnachiai wal and other inters titiai chanaa(were nnly see. Conclusion CT fmainas show larne patcay cousolinatiou in caest examinatiou of SMPP childrev,bpi the locatious of lesioas in caildrev aned below5yevrn diVer feom those aged5yevrn and dbcue.Taera-fen ,it is aecessan to be femiliar with CT imaaina charactensticc so as te timdy diaanoso SMPP cail-dna ani improve theg pnunosis.Key words:caildrev;severe paedmouia;Mycoplasma pneumonia;imaaina diaaaosis肺炎支原体(MP)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原体[2,由其引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逐年增多。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1. 引言1.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常见病种,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该病的流行频率较高,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威胁。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

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给治疗带来挑战,需要及时研究和调整治疗方案。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关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恶化的风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寻找更有效的诊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减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

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研究,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1. 发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数天。

发热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2. 咳嗽:咳嗽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呈干咳或带有黏稠痰液,常伴有胸闷、胸痛等不适感。

3. 呼吸困难:部分患儿可能呼吸急促、气促,严重者呼吸困难明显,出现呼吸计数增快、吸气辅助肌肉参与等现象。

4. 胸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胸痛不适感,常为胸前或胸侧疼痛,一般不明显,但在深呼吸、咳嗽时加剧。

5. 其他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还可能表现为喉痛、咽部充血、声音嘶哑、乏力、全身疼痛等症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繁多,及时认识并掌握其症状特点,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

6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5月 第4卷第9期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影响医学发展中,对临床治疗是一种推动作用,使其不断向前发展,对先前的诊疗模式进行否定,并尝试和广泛运用影响医学,带给医学界重大变化。

总之,医疗事业越来越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医学影响成为医学中重要的技术水平,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带给人类更多的文明和幸福。

CT、噪音技术、核磁共振等影像技术不断涌现出来,成为医学治疗的重要根据与手段,不仅能够科学检查人体疾病,还能对一些重大的疑难杂症有很好的检查。

作为影像医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和发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

在临床医学中,要充分运用影像医学,发挥其重要作用和价值,真正为患者带来光明和幸福。

【参考文献】[1]王玉翔,杜文华,刘红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估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8, 15(06):343-345.[2]袁立华,张云飞.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8,32(01):112-112.[3]王胜先,崔海丽,赵亚楠.医学影像学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011(021):1746-1747.肺炎支原体肺炎为儿科临床诊治中一种常见获得性肺炎疾病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逐年增高趋势,且患病年龄有明显低龄化趋势。

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下呼吸道感染等,且病情复杂、严重,且变化速度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引发患儿机体免疫损伤,病情严重时甚至能威胁生命安全[1]。

早起诊断,明确病情,及时性针对性治疗是提高疾病疗效,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胸部CT检查是目前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的主要方式。

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检查影像学表现特点,现做入选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40例2018年4月—2019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儿童支原体肺炎47例临床与X线影像分析

儿童支原体肺炎47例临床与X线影像分析
中图分类号 :7 . R2 6 5
3 1 发病机制及 临床 表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主要病原 为肺 炎 . 支原体 ( yol m nu o a)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 m cp s aP em n e , a i “ 胸膜肺炎样微生物” 为 已知独立生 活的病原微 生物 中的最小 , 者。本 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 沫传 播 , 健康人 吸入 患者 咳嗽、 打 喷嚏时喷出的 口、 鼻分 泌物 而受 感染 , 患者 发病前 2 d直至 —3 病愈数周 , 皆可在其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 体。肺炎支 原体 的致病性可 能与 患者对病原体 或其代谢 物 的过敏反应 有 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除表 现为肺炎外 , 常同时有 咽炎 、 支气 管 1 临 床 资 料 炎 。不少门诊病 人症 状 较轻 , 如不 做血 清学 检查 , 极易 漏诊 。 11 一般 资料 收集 的 4 . 7例儿童支 原体肺炎 病例均符 合肺 本病秋冬季发病较多 , 但季节性差异并不显著 。学龄儿童患 病 炎的诊断标准 , 中男 3 例 , 1 , 其 1 女 6例 男女之 比为 19 : , .4 1 年 较多 , 龄前儿童亦可发生 。本病潜伏 期约 2 3周 ( 3d , 学 8 5 ) 龄 1 个月 一1 , 4 3岁 病程 4— 6周 , 住院治疗平 均 1 —2d 5 0 。儿童 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甚急 , 有发热 、 厌食 、 咳嗽 、 畏寒 、 头 支原体肺炎资料 中所 有患 儿 咳嗽均在 2 以上 。其 中 以刺激 周 痛、 咽痛 、 胸骨下疼痛等症状 。体温在 3 4℃ , r 1 大多数在 3℃ 7 9 性 干咳为表现者 2 (17 ; 固性剧 咳者 4 ( .%) 阵 左 右 , 9例 6 .%)顽 例 85 ; 可为持续性或弛张性 , 或仅有低热 , 至不 发热。多数 咳 甚 咳伴 咳痰者 7例(4 9 ; 1 .%)有喘息现象者 5 (0 6 ; 中有 例 1 .%)其 嗽重 ( 本组 3 例 , 7 .%)初期干 咳, 3 占 02 , 继而分 泌痰液 ( 偶含小 1 例伴少量胸 腔积液( .3 ; 2 1 %) 患儿中以急性起病就诊者 2 例 9 量血丝 )有 时阵 咳稍似百 日咳。偶见恶 心, , 呕吐及短 暂的斑丘 (17 ; 6 . %)平均起病至 就诊 时间 为 4天 , 以刺 激性 干咳伴 发热 疹或荨麻疹 。一般无呼吸 困难表现 , 但婴儿患者可有 喘鸣及 呼 为表现前来就诊 , 中发 热 >3℃者 2 例 ( 1 1 , 其 9 4 5 . %) 另有 5例 吸困难 。体征依年龄而异 , 年长 儿往 往缺 乏显著 的胸部 体征 , 发热在 3 —3 ℃之 间 (0 6 ; 1 患儿表 现 为缓 慢 起病 8 9 1 . %)有 8例 婴儿期 叩诊可得轻度浊音 , 吸音减低 , 呼 有湿性罗 音 , 有时 可呈 (8 3 ; 3 . %)平均起 病至就 诊时 间为 1d 主要表 现为乏 力 、 8, 食欲 梗阻性肺气肿体征。支原体肺炎 偶可合 并渗 出性胸 膜炎及肺 不振、 咽痛 、 热、 发 胸痛 、 闷、 胸 皮疹 、 肌痛 以及 逐渐 出现并 加重 脓肿 。支原 体肺 炎可伴 发多 系统 、 器官损 害 , 多 呼吸道外 病变 的阵发性 咳嗽 , 其中 7例 有少 量咳痰 。肺部 听诊 :1例两 肺呼 3 可涉及皮肤 粘膜 , 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 、tra h. SanJ n n ee o  ̄ 吸音粗 (6 )1 例肺部 可闻及干性罗音 (9 8 ; 例肺部 可 综合征 等 ; 6 % ;4 2 .%)6 偶见非特异性肌痛 及游走性 关节痛 ; 胃肠道 系统可 闻及 湿性罗 音 (2 8 ; 例 4 例 患儿血 清特异 性 M 1 . %)病 7 P—I g M 见 吐、 泻和肝功损害 ; 血液系统 方面较 常见溶血 性贫 血。心血 抗体均 阳性 (0 %) 10 。血象 分析正 常 3 (0 8 ; 8例 8 . %) 白细胞 总 管系统病变 偶有 心肌 炎及 心包炎 。细菌 性混 合感 染较 少见 。 数 <40x19L者 2例 ( .%) 白细胞 总数在 1 . 1 . . 0/ 43 , 0 0 5 0x 周 围血 白细胞总数正 常或略增高 , 以嗜中性粒 细胞 为主 ; 病 起 1,L 7例 (4 9 ; S 0, 者 1 .%) K R>2m / 1 (7 2 ; 凝集试 0 m L4 例 8 . %)冷 2 周后 , 23的患者冷凝集试 验阳性 (8 , 8 .%) 滴定 约 / 3 例 占 08 , 验 阳性 3 例 (o8 , 8 8 .%) 效价范围在 13 —1 12 :2 :04之间 。 效价大于 13 , 当滴度 逐步升 高时 , 有诊断 价值 。诊断 的 :2 尤 更 12 方 法 4 儿 童 支原 体 肺 炎均 采 用酶 联 免疫 吸附 法 . 7例 进一 步证 实有赖 于血 清 中支原体 Il抗 体 的测定 ,7 患者 gI V 4例 ( us ) E A 检测血清特异 性 M P—I e , M抗体 , 同时做血分析 和胸 部 M —IV均显示为 阳性足 以充分说 明。 P gI l X线摄 片检 查 。 3 2 胸部 x线检查 早期于病变区见有肺 纹理增 加及网织状 . 影, 继续发展表现为肺泡实 质性浸润 , 以呈 节段性 分布者 较多 2 胸 部 x线摄片检查 见 ; 变多表现为单 侧 , 占 8 %以上 ( 病 约 0 本组 3 , 7 .%) 5例 占 4 5 , 4 例 儿童支原 体肺 炎病 例的胸部 x线平片改变见附表 : 7 大多 数 在 下 叶 ; 时 仅 为 肺 门 阴 影 增 重 ( 组 l 有 本 = 。 z例 占 附表 4 例 儿童支原体肺炎病 例的胸 部 x线 平片 改变 7 2 . %)有 的可呈 现为 自肺 门附 近 向肺 野外周 伸展 的一 片扇 55 ; 形增密 阴影 , 其外缘逐 渐变淡而 消失 , 时在 扇形 阴影 中可见 有 边缘模糊 的斑片状 阴影 , 可见肺不张 。往往 一处消散而他处 J 有新的浸润发生。有时呈双侧 弥漫 网状 或结 节样浸 润阴影或 间质性肺炎表现。少数 病例 仅表现为斑 点状 、 絮状、 片 云雾状 或肺 段性实质阴影 , 发生 于上肺者 可能与肺 结核相 混淆 。 少数 病例 有胸 膜反应或 少量胸腔 积液 , 局限 于肋膈 角部 ( 但都 本组 1 , 2 1 %) 并可在短 期 内吸收不 留痕迹 l 。体征 轻微而 例 占 .3 , 3 J 胸片 阴影显著 。 是本病病特征之一。 作者单位 :l l 南京航 空航天 大学 医院( 20 6 o 刘协 和) 南京 市第一 医院 ;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 的诊断需综合 临床症 . ( 范秀珍) 状、 x线表现及 血清学检查结果等 , 同时须与下 列各病相鉴别 : 收稿 日期 :07年 1 20 月 ①肺结核 ; 病毒性 肺炎 ; ② ③军 团菌肺炎 ; ④百 日咳 ; ⑤风湿 性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与影像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与影像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与影像学表现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理学变化和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和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

一、病理学变化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主要包括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肺组织炎症反应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和肺泡壁的炎症细胞浸润。

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支气管壁增厚,并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肺泡壁也常见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

2.免疫反应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

炎症细胞的浸润会释放炎症介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对抗支原体感染。

在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免疫反应相关的病变,如淋巴滤泡增生。

二、影像学表现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肺部实变和肺实质病变。

1.肺部实变在X线胸片上,支原体肺炎可呈现为肺部实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

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实变灶的分布和范围。

支气管壁增厚、渗出灶、大片影和结节状阴影是支原体肺炎的常见表现。

2.肺实质病变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肺实质的病变。

在影像学上,可见到局部的磨玻璃样浸润、斑片状浸润或结节影。

这些病变常常呈现为双侧多发的分布,与其他肺炎有所不同。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可能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气肿。

这些影像学表现在病程后期更常见,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包括支气管壁的增厚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影像学上,支原体肺炎可呈现为肺部实变和肺实质病变,包括肺纹理增多、模糊、肺渗出灶等。

了解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和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对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诊断的分析

对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诊断的分析

桃 体 部位 开 展 验 体采 集 , 施 接 种 培 养 , 实 个体 身体 状 况 如 果
出准 确而 又 可靠 的判 断 , 别 是对 于腹 内积 液 的相 关 检查 就 特 更 加 可靠 而 且准 确 , 是 否 有 内 出血症 状 出 现 的早期 诊 断方 对
面明显强 于腹穿 ,即使 内出血的量 非常 的少 也能被 准确查 出 , 性作 用 。 为 了 能够 进 一 步 提 高 彩超 诊断 与 实 际 手 术 结果 的符 合 率 。 者 在 临 床实 践 中总 结 了 以下 经 验 可 供 参 考 : 笔 检查 前 认
【 键 词 】儿 童 ; 原 体 肺 炎 ; 部 x 线 检 查 ; 变 分 析 关 支 胸 病
【 中图分 类 号】R 4 . 4 54
【 文献 标 识码】 C
【 章编 号】1 7 - 7 1 2 1 ) 0( - 0 - 2 文 6 4 4 2 (0 1 1 b) 1 6 0
据 医学 文 献 资 料 记 载 , 小儿 肺 炎 中 , 原体 肺 炎 约 占 在 支

x线 检查 , 观察 表现 具 有差 异性 , 常容 易和 其他 病原 性 肺炎 误判 。 合 x线 观 察征 象 , 与 临床 和实 验 室检 查相 辅 非 结 并 助 . 其早 期 诊 断治 疗具 有重 要 作用 。 对 x现 检查 胸 片是 分析 病变 的有效 途径 , 大环 内酯类 为针 对 性治 疗 的首 选药 物 。
进 一 步 采 取 实 验 室 检 查 ,1 1 2例 患 者 白 细 胞 水 平 处 于 正 常
症 危 害较 大 。 随着 医疗 手段 发 展 , 儿童 支 原体 肺 炎确 诊 率不
值, 只有 1 患 者稍 有 上升 。 4例 通过 咽部 肺 炎支 原体 快 速培 养 途 径 , 查 显 示所 有 患者 呈 阳性 状 态 , 床诊 断确 诊 支 原 体 检 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肺炎支原体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
现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这项研究回顾性分析130名2019年间,被诊断患有MP肺炎的住院儿童。


他们的临床特征和胸部X光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按照影像学结果将患儿分为实
变组(大叶性肺炎或节段性合并)和非实变组(斑片状浸润,局部网状结节浸润,或支气管周围门旁浸润),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特征差异。

结论
MP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
经常观察到肺实变病变,并伴有更严重的临床特征。

背景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被认为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最
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同时MP肺炎属于社区获得性肺炎【1】,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的10%至40%之多。

在儿童MP肺炎的诊断中,由于X线表现与临床体征有密切的关联,胸片仍
然重要的且有研究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2,3】,因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
析MP肺炎患儿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体征及表现,旨在找寻两者间的关联。

研究人群与方法
人群
这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30例2019年间在杭州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MP肺炎,并收入病房治疗的患儿资料,年龄为3至7周岁。

MP肺炎的诊断是在患儿有肺
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和血清学及咽拭子证据的情况下进行的:入院时,通过血清
学检测(欧蒙试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滴度(>1.10)且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核酸(美国ABI 7500实时荧光定量仪中山达安基
因试剂盒)检测阳性。

分组l
由两位儿科放射科医生对在病程中获得的胸部X光片进行了审查,并依据影
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肺实变组,包括大叶或节段性实变;和非实变组,包括斑块状
浸润,局部网状角膜浸润或肺门旁支气管旁浸润。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包括低氧、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呼吸音减低等,探究影像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统计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与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用于比较分类
变量,当P值低于0.05 时,差异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研究共分析了130例患儿资料,实变组47例,非实变组83例,平均年龄
分别为6±0.9和4±0.7,P<0.001,平均发热时长分别为12±1.2和10±1.0,P<
0.001(表1)。

临床特征实变组非实变组 P值
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呼吸音减
低与皮疹,在实变组出现比例显著高于非实变组:低氧患儿占各组内人数34%与16.9%,P=0.031;呼吸急促两组内占比74.5%与55.4%,P=0.039;心动过速85.1%与65.1%,P=0.015;呼吸音减低占比48.9与10.8,P<0.001;皮疹25.5%与
10.8%,P=0.045。

啰音在两组出现人数比例无统计差异,P=0.277(表1)。

讨论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MP肺炎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并且胸部X光片在评估
患者的当前状况和预后,以及确定治疗计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大叶或节段性实变是MP肺炎中最常见的影像学改变
(47/130),并发现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有很好的相关性。

大叶或节
段实变比较容易出现于年龄较大的患儿(6 vs 4岁,P<0.001),并且表现出较长的发热时间(12 vs 10天,P<0.001)。

这表明影像学上观察到大叶或节段性实变的MP肺炎患儿时,可能提示此类患儿的病程较长。

临床体征方面的结果显示,MP肺炎的大多数体征或并发症,如低氧、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呼吸音减低、皮疹均在大叶或节段性实变的患儿出现比率较高,并相
对于无肺实变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

这点可能提示大叶或节段性实变可能预后相
对较差,并且在对症支持治疗方面,需要额外加强【4】。

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

首先,由于研究是回顾性进行的,因此临床信息可
能仅限于患者的可用病历。

其次,影像学检查结果仅对肺实变进行了单独分类,
而无实变组内仍包含斑片状浸润,局部网状结节浸润,或支气管周围门旁浸润多
个类别,未能逐一分组讨论。

结论
儿童MP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是可变的并且是非特异性的。

MP肺炎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为大叶或节段性实变,支气管旁肺门旁浸润,局部网状球囊浸润和斑
片状浸润。

MP肺炎患儿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实变组伴有相
对较重的临床特征,且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大叶或节段性实变更为常见。

参考文献
1.陈一非.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8.
2.鲁靖, 赵顺英, 宋蕾, et al. 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J]. 中
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32(004):284-288.
3.李洁,周浩泉,胡嫚.影像学不同表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J].临床肺
科杂志,2020,25(07):1041-1045.
4.Cho Y J , Han M S , Kim W S ,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chest radiographic finding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 PLoS ONE, 2019, 14(8):e02194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