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及作业样例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单元地位古诗词诵读本单元是本册书最后一部分内容,安排了十首古诗词。
与初中教材一致,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第7条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把握语调和节奏,能够通过注释和想象,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教材分析十首古诗词从诗到词,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与古典诗词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研究的古诗词不下数百首,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不同,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不同。
单元目标同时,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研究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多数学生是“会默、不懂”的状况,对古诗词的了解浅尝辄止,探索不够。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感受,体会古诗词的韵味。
单元目标1.正确、流利、有豪情地朗读古诗词,并能熟练背诵诗词。
2.能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评价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能熟练背诵。
2.能够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评价4.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感受最深的诗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评价任务教师口头提问、小组间互相检查、班级内交流三、评价时间当堂研究之后、一周研究结束之后、单元研究结束之后三个层次四、评价实施1.古诗研究以学生自己为主,读熟、读通,借助资料了解诗意。
2.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大家相互补充。
3.引导学生揣测重点字词的含义,感悟诗情。
4.背诵、默写。
五、评价工具纸笔测验、小组合作评价表、班级优化大师、教师奖励印章一、课时分配1.《采薇》1课时2.《送元二使安西》1课时3.《春夜喜雨》1课时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课时5.《江上渔者》1课时6.《泊船瓜洲》1课时7.《游园不值》1课时8.《卜算子》1课时9.《浣溪沙》1课时10.《清平乐》1课时共10课时二、课时主题1.充满激情的导语,激发孩子们研究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及作业样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

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及作业样例。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
1、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表现了小伙子焦急万分的心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语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正确答案)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3、67.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女有归:归:返回。
(正确答案)B、学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C、讲信修睦: 修:培养。
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4、1《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红楼梦》)(正确答案)B.《红楼梦》中,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C.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红楼梦》)D.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
(《红楼梦》)6、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绰号(chuò)亘古(gèng)粗犷(guǎng)藏污纳垢(gòu)B.坍塌(tān)蛮横(hèng)荣膺(yīng)自惭形秽(huì)(正确答案)C.柠檬(ling)滞留(zhi)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é)D.虬枝(qiú)簇新(chù)倜傥(tǎng)悲天悯人(mǐn)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8、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10、1“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王安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识字与写字 (14分)1.读拼音,写诗句。
(2分)(1) tiān jiē xiǎo yǔ rùn rú sū,cǎo sè yáo kàn jìn què w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ūn sè mǎn yuán guān bú zhù,yì zhī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lá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客舍.(shè) 酥.油(shū) 柴扉.(fēi) 昔.日(xī)B. 潜.入(qián) 野径.(jìng) 滋润.(rùn) 渭.城(wèi)C. 鲈.鱼(lú) 出没.(mò) 屐.齿(jī) 卜.算子(pǔ)D. 踪.迹 (zōng) 百啭. (zhuǎn) 寂寞.(mò) 蔷.薇(qiáng)3.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8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________________ 依依:________________(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怜:________________ 小扣:________________(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8分)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学完了这些古诗,我收获颇多:我知道了好雨“当春乃.(nǎi nái)发生”的喜悦,领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的清爽,感受到了“客舍.(shèshě)青青柳色新”的明丽,明白了江上渔者“出没.(méi mò)风波里”的辛苦,了解到了“钟山只隔数重.(zhòng chóng)山”的距离,体会到了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的思乡之情。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20分)1. 下列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晓看红湿处.最是一年春好处.B. 少.壮不努力谁道人生无再少.C. 时.鸣春涧中好雨知时.节D. 岂因.祸福避趋之因.风飞过蔷薇3. 下列古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 《马诗》——李贺B. 《泊船瓜洲》——范仲淹C. 《春夜喜雨》——杜甫D. 《游园不值》——叶绍翁4. 下列对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劝君/更尽一/杯酒B. 小/扣柴扉/久不开C. 谁道/人生/无再少D. 若/有人/知春/去处5. 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夸张)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6. 【新题型】《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弘扬诗词文化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有“看画猜诗”的环节。
如果你是参赛选手,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你应该答出的诗句是()A.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及作业设计- (1)

古诗词诵读《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文中注释,理解“昔、往、依依、载、莫、野径”等词语。
2.读通读顺诗歌,理解诗意。
3.了解《采薇》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4.感悟《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5.想象《春夜喜雨》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采薇》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2.感悟《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想象《春夜喜雨》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采薇》(节选)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优秀的诗人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2、出示课题:《采薇》(节选)读题释题。
同学们,透过“节选”二字,你肯定明白了——(这不是一首完整的诗),而是节选了其中最精彩的诗句。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诗歌,提醒:雨雪的“雨”在诗中读yù2.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三、品读诗句,体味情感。
1. 自由读诗,理解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①根据诗句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yù)雪:指下雪。
雨,这里作动词。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诗句的意思: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
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
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及作业想你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二

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及作业想你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二一、字词积累1、看拼音写汉字zhù dǐng jì xiá)立)盛发()话()子)扎)撞)静直()市)下酩())宿应接不()2、填字组成语或短语。
)然泪下)然发动进攻)然若揭)然悔悟)然若失)然无声3、填写首尾的成语精()()精神()()神痛()()痛贼()()贼举()()举防()()防4、写出4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主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
1)好逸恶劳--穷凶极恶()2)满腔热情--装腔作势()3)欲速不达--速战速决()4)明察秋毫--毫不动摇()6、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7、依据句意依次填入关联词语。
)只站在水边,光是一阵子呆着,再发一阵子空想,()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然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没有好处。
二、综合运用1、补充下列名言警句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
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蛉在这里不停的叫,蟋蟀们也在这里叫。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及古诗词诵读第六单元单元分析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
【单元导教】
本单元主题为“难忘的小学生活”,语文要素为“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尝试“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习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教学过程应以“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内容版块为任务驱动,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通过活动建议,巩固五年级学过的资料搜集、筛选、分类整理资料的方法,进而完成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几篇阅读资料不能当作课文来教,可根据需要灵活处理,还可以继续开发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情感,开拓学生思路。
【单元教学目标】
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
2.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同学分享。
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
4.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及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诵读 优质教案

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能熟练背通。
语言运用:能够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
思维能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审美创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感要最深的诗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课由十首古诗组成,本单元是本册书最后一部分内容,安排了十首古诗词。
与初中教材一致,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堂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十首古诗词从诗到词,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与古典诗词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注写作背景:《采薇》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春夜喜雨》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
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
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时所写。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浣溪沙》。
《清平乐》是一首悼春词。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关注诗词文化:古诗词演读着历史、传播着文明、代表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展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人文情怀。
关注学生: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古诗词不下数百首,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不同,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不同,同时,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之应有的主动性,多数学生是“会默、不懂”的状态,对古诗词的理解浅尝辄止,探索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及作业样例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
第一篇小学语文单元形成性评价建议
1.激发兴趣,信心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气氛。
因此教师可以在评价方面下点工夫,激发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信心。
2.积极参与,协作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不论是学习阅读教学还是作文训练课,都离不开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与评价。
小组的互评积极、主动、自然。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承受能力和友善待人的品质。
3.多元综合,过程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减轻学生在评价中的心理负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会不断改进自己参与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篇作业样例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作业题目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昔.我往矣(jiè xī) 潜.入(qián qiǎn)
雨雪霏.霏(fēi fěi) 鲈.鱼(lú nú)
二、选择下列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
1.今我来思.( )
A.思念
B.思考
C.语气助词
2.晓.看红湿处( )
A.知道
B.早晨
C.使人知道
3.白日放歌须.纵酒( )
A.必须
B.无须
C.应当
4.最是一年春好处.( )
A.居住
B.地方
C.时
5.但.爱鲈鱼美( )
A.只,仅仅
B.但是
C.姓
三、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依依: 诗句的意思: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 诗句的意思: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 绝胜: 诗句的意思:
四、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采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中分别写了季和季有代表性的景物。
2.《送元二使安西》是代诗人的作品,诗的最后两句中的“”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喝了多杯,虽然只字未提离别、留恋,却表达了诗人之情。
五、课内精读显智慧。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花重锦官城。
1.将诗默写完整。
2.题目中“”字是全诗的诗眼。
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3.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从来写春雨的,是诗人的想象。
4.这首诗中现用来形容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作业答案:
一、昔.我往矣(jiè xī√) 潜.入(qián√ qiǎn)
雨雪霏.霏(fēi√ fěi) 鲈.鱼(lú√ nú)
二、CBCCA
三、1.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诗句的意思:回想我当年出征时,正值青春,微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
2.潜:悄悄地。
诗句的意思: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在夜晚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春天的植物。
3.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诗句的意思: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
四、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诗经》;春;冬。
2.唐;王维;更;与友人依依惜别。
五、课内精读显智慧。
1.当春乃发生;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
2.喜;当春乃发生。
3.视觉;花重锦官城。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